作者:李叔同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3:19
|本章字节:9656字
是书写本,未录撰述人名。《佛教大辞汇》载,相传为照远撰。照远律师传,如《律苑僧宝传》及《招提千岁传记》所载。传谓照远撰《资行钞》二十八卷释《事钞记》,《警意钞》十七卷释《戒疏记》,《显缘钞》二十卷释《业疏记》【在此方元季】。或疑此通释二十卷非照远撰。一以传中未有撰通释之言;一以通释中,引《资行钞》文者则标“资行”日,其述己意者则标私曰。区别显然,可见通释撰于“资行”之后,另是一人所撰述也。扶桑律师释《事钞记》者,尚有英心撰《资览决》五卷,通释中亦常引用也。丙子七月记,时居古浪日光别院。
《二十自述诗》序
堕地苦晚,又撄尘劳。木替花荣,驹隙一瞬。俯仰之间,岁已弱冠。回思曩事,恍如昨晨。欣戚无端,抑郁谁语?爱托毫素,取志遗踪。旅邸寒灯,光仅如豆,成之一夕,不事雕劖。言属心声,乃多哀怨。江关庾信,花鸟杜陵。为溯前贤,益增惭恧!凡属知我,庶几谅予。庚子正月。
《李息翁临古法书》序
居俗之日,尝好临写碑帖。积久盈尺,藏于丏尊居上小梅花屋,十数年矣。尔者居士选辑一帙,将以锓版示诸学者,请余为文冠之卷首。夫耽乐书术,增长放逸,佛所深诫。然研习之者能尽其美,以是书写佛典,流传于世,令诸众生欢喜受持,自利利他,同趣佛道,非无益矣。冀后之览者,咸会斯旨,乃不负居士倡布之善意耳。岁躔鹑尾,如眼书。
《诗钟汇编初集》序
己亥之秋,文社叠起,闻风所及,渐次继兴。义取盍簪,志收众艺。寸金双玉,斗角钩心。各擅胜场,无美弗备。鄙谬不自揣,手录一编。莛撞管窥,矢口惭讷。佚漏之弊,知不免焉。尤望大雅宏达,缀而益之,以匡鄙之不逮云。当湖惜霜仙史识。
【内书:“当湖惜霜仙史编辑”·“庚子莫春,李庐校印”。】
《李庐诗钟》自序
索居无俚,久不托音。短檠夜明,遂多羁绪。又值变乱,家国沦陷。山邱华屋,风闻声咽。天地顿隘,啼笑胥乖。乃以余闲,滥竽文社,辄取两事,纂为俪句。空梁落燕,庭草无人。只句珍异,有愧向哲。岁月既久,储积寖繁。覆瓿摧薪,意有未忍。用付剞劂,就正通人。技类雕虫,将毋齿冷?赐之斧削,有深企焉。庚子嘉平月。
《一梦漫言》序
师一生接人行事,皆威胜于恩。或有疑其严厉太过,不近人情者。然末世善知识多无刚骨,同流合污,犹谓权巧方便;慈悲顺俗,以自文饰。此书所述师之言行,正是对症良药也。儒者云: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余于师亦云然。
九月五日编录年谱摭要讫,复校阅《一梦漫言》,增订标注。九月十三日写《随讲别录》二纸竟。卧床追忆见月老人遗事,并发愿于明年往华山礼塔,泪落不止,痛法门之陵夷也。弘一并记。
《国学唱歌集》序
乐经云亡,诗教式微,道德沦丧,精力?摧。三稔以还,沈子心工,曾子志忞,绍介西乐于我学界,识者称道毋稍衰。顾歌集甄录,众出近人撰著,古义微言,匪所加意。余心恫焉,商墩旧学,缀集兹册。上溯古毛诗,下逮昆山曲,靡不鳃理而会粹之。或谱以新声,或仍其古调,颜曰《国学唱歌集》。区类为五:
毛诗三百,老唱歌集。数典忘祖可为于邑。“扬葩”第一。
风雅不作,齐竽竞嘈。高矩遗我,厥唯楚骚。“翼骚”第二。
五言七言,滥觞汉魏,瑰伟卓绝,正声罔愧。“修诗”第三。
词托比兴,权舆古诗。楚雨含情,大道在兹。“摛词”第四。
余生也晚,古乐靡闻。夫唯大雅,卓彼西昆。“登昆”第五。
《庄闲女士手书法华经》序
十法行中,一者书写。考诸史传,魏唐之际,书写经典,每极慇诚。先修净园,遍种楮树,香草名华,间杂交植,灌以香水。楮生三载,香气四达,乃造净屋,香泥涂地。觅匠制纸,斋戒沐浴,盥漱熏香,易服出入。剥楮取皮,浸以香水。竭诚漉造,经岁始就。又筑净台,于上起屋,乃至材瓦,悉濯香汤。堂中庄严,幡盖铃珮,周布香华,每事严洁。书写之人,日受斋戒。将入经室,夹路焚香,梵呗先引,散华供养,方乃书写。香汁合墨,沉檀充管,下笔含香,举笔吐气。逮及书就,盛以宝函,置诸香厨,安于净室。有斯精诚,每致灵感。或时书写,字字放光;或见天神,执戟警卫;或感瑞鸟,衔花供养。大众仰隋,咸发弘愿。披函转读,恒灿异光。如是灵迹,史传备载。尝复寻览,辄为忭跃。虽未能至,心向往焉。妙道女士,书法华经,端严精粹,得未曾有。尔将影印,弘传流布。为记先范,冠于卷首,以勖来者,随力奉行。俾获感祐,利有情耳。二十三年岁次甲戌晋江尊胜院沙门月幢,时年五十有五。
《韩偓评传》序
癸酉小春,驱车晋水西郊,有碑矗路旁,题曰“唐学士韩偓墓道”。因忆儿时尝诵偓诗,喜其名氏;乃五十年后七千里外,遂获展彼坟墓,因缘会遇,岂偶然也。
握为唐季名臣,晚岁居南闽,略能熏修佛法。生平事迹,散见诸书,而知者盖鲜。乃属高子胜进,摭其概略,辑为一编,以示时贤。尔者紫云诗人施千金,重葺偓墓,晋水诸耆宿赋诗美之。余复为偓写经,回向菩提。而高子所辑传记,亦适子斯成就,可谓千载一时之盛矣。传记将以锓版,为述所怀,弁其端云。丙子八月弘一。
附“唐学士韩偓墓道摄影题记”
唐季变乱,中原士族徙闽者众,握以孤忠奇节,抗忤权奸,既遭贬谪,因隐南闽。蔬食修禅,冥心至道,求诸季世,亦希有矣。胜进居士为撰偓传,以示青年学子,俾闻其风者,励节操,祛卑污,堪为世间完人,渐以熏修佛法,则是书流布,循循善诱,非无益矣。夫岂世俗文学典籍所可同日语耶?撰录既竟,为题其端,爱志赞喜云。
岁次鹑尾秋暮,晚晴老人居福林。
养正院亲闻记叙
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大事者,生死事也。最后刹那,业力炽然,各随所造,牵率以去,辗转沦没,将无出期。故断见思惑,了生死缘,实为人生最要之事。
而世人忽之。不绝造作,增长我慢,为道日损,去佛日远,故谓之可怜憨者。
夫病不知医,不服其药,虽有大悲,抑将何以解其苦缚哉!弘一大师专心净土,宏宣律范。以博地凡夫多生积习消除不易,广为僧众善士说种种习见之事,易行之法,使日积月累,刮垢磨光,以渐进于道——所谓“自明诚”教之义也。亲闻弟子汇而记之,既以刊之《闽南日报》。复拟编印成册,属题总名,并为之叙。因题曰《养正院亲闻记》,尊所教也。
既印可而乱作。因循数年,而大师已生死矣。呜呼!人天眼灭,欲亲謦欬,已不可得。则假文字,以传法灯,非今日之急务乎!譬如饮海一勺,未为不知全海之味。
此一编也,作大师之教诫读可,作大师之自叙传读亦无不可。若曰“吾将脱略珍畦,直超宗乘,庸行之信,庸言之谨,非上智之所为也。”则告之曰:“昔有道士,为鬼所迷,辗转冢墓间。有田父见之,扶掖至家,灌以汤药而醒。道士将行,谓田父曰:‘适仗慈力,得免昏堕,无以为谢,我有辟鬼符数纸,聊以奉赠。’狂言无实,得无类此。”
今且抛撇玄谈,止绝狂言,以及种种我见人见,种种戏论,立身于平淡拙实之地,以观大师之志行:即以大师之志行,为己志行,则虽不闻大师之言教,犹之亲闻其言教也。
民国三十二年一月二十日大师生西百日周期弟子蔡冠洛敬叙
此集由冠洛施资排版。原有助缘姓名,当日大师曾为之记,敬将手迹影印【见卷首】,以昭郑重。
附李叔同《致蔡丐因信》
丐因居士慧鉴:
惠书诵悉。
尔来身心疲劳,拟于明日始,在此掩室数月静养。嘱题《塔经》,俟后兴致佳时写奉。
近有讲稿一篇,拟列于前二篇后,共三篇,题曰《养正院亲闻记》,能于旧历己卯【明年】付印为宜。
明年朽人世寿六十,诸友人共印此书,亦可借为纪念也。前寄上之印资数十元,为养正院师生等所施者,亦乞加入,并将姓名载于卷末。又奉化丁居士亦愿施资,附写介绍笺一纸将来由仁者致函通知可也。印刷之格式,如去秋晤面时所谈。
演音启正月十九日
养正院师生等施资者姓名【此人名务乞列于卷末,因经手募资人可有交代也】:佛教养正院前教导释广洽、高胜进,学僧释盛求、瑞伽、贤范、贤悟、传深、传扬、广根、道香、妙廉、妙皆、广慎、善琛、传声、心镜、瑞耀、如意、静渊、离尘、智静、广余及护法王正邦、陈宗泮、施乌格、曾珠娟共助印资□十元【此数目已忘记,乞填入】。
以后通信,乞交与夏丏尊居士附寄,因掩关期内仅收夏居士之信札也。
《赞颂辑要》弁言
赞颂之体,原出经论,流传东土;后世转展,制为音韵偈赞,如现今所宣唱者,防于魏时。陈思王曹植,因颂佛经,以为至道之宗极。乃制转读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皆效之。后游鱼山,闻有声特异,清扬婉转,遂仿其声为梵呗。今所传有鱼山梵,即其遗制也。赞颂之源,可考证者如是。至若歌唱赞颂,其利益甚多:一能知佛德深远,二体制文之次第,三令舌根清净,四得胸藏开通,五处众不惶,六长命无病。以是名山大刹,于休夏安居之时,定习唱赞颂为日课,旧参新侣,皆列坐其次焉。今夏吾大慈请华德老人为阿阇黎,率众习唱,演音时适归卧山中,得参末席。同学者演慧、阿五,阿六、长生、弘济诸兄及温州某师,手录赞颂一册,附以记印,习用之作,略备于斯。赞词太繁,未及备载。习未卒业,以事来灵苑,居玉泉龛舍月余。偶检是册,剪辑装订,颜曰《赞颂辑要》,并志其源起于简端,以备他日诵览云尔。己未七月,弘一近住释演音记。
金陵刻《华严疏钞》题记
甲子秋月,富阳丁居士群孚,颁赠金陵刻《华严疏钞》二百四十九卷,供养晚晴院者,既已半载。今岁中春,开元盛法师过言,欲学华严,无力觅求。余闻其胜行,随喜赞叹,出昔所藏付之。尔后有所检寻,辄披《频伽大藏》或扶桑《续藏》。斯二藏本,校点未精,反复玩索,弥损心力。比者,海盐周居士玲孙,复以金陵刻《疏钞》而为檀施,欢受顶戴,寻览忘疲。余宿以多幸,数感灵文,自庆胜因,岂不忭跃。清凉云:“不入余人之手”。《出现品》云:“此法门不入一切余众生手,唯除诸菩萨摩河萨。何幸捧而持之!积行菩萨犹迷,何幸探乎幽邃。亡躯得其死所,竭思有其所归。其犹溺巨海而遇芳舟,坠长空而乘灵鹤。庆跃之至,手舞何阶。故感之庆之,唯圣贤之知我也。”讽斯玄言,弥益悲恋。谨以题记,奉之没齿。太岁在乙丑十一月九日永宁晚晴院沙门昙昉敬书于华藏堂。
明年岁次析木腊八日,敬以转施蔡丏因居士,愿同受持读诵善学,生生世世,永为同行善友。月臂。
《四分律随机羯磨》题记
甘肃敦煌有鸣沙山,山麓有三界寺。寺旁石室千余,壁雕佛像。清光绪庚子岁,因扫积沙,于壁破处见藏书甚多,皆唐人及五代人写本,亦有雕本,佛经尤伙。盖西夏兵革时保存于此也。壁书既已发现,遂多为英法日本诸国学者将去。吾国人更往搜求,精好之本已不可得矣。残余诸本,送存北京图书馆。昔年曾编《敦煌写本佛经草目》一卷刊行。唯完整之本不可多得。又写本中,错讹脱简,充于篇帙,校勘刊布非易事耳。删补羯磨,敦煌石室藏有唐人写本,仅存上卷及下卷末页。今由北京刻经处及天津刊本与之对校,既竟,请余为酌定取舍。因汰其错杂,择其可依准者,录入此册,以备参考焉。甲戌七月十三日剃染十六年,演音谨记。
元魏昙鸾往生论注题记
癸亥四月,居上海太平寺,依北京新刊补陀光法师校定本标写。今复录补陀法语三则于卷端。时在乙亥岁将暮,晚晴沙门昙昉书。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