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主

作者:佚名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30

|

本章字节:11918字


[题解]


《养生主》的主旨是讲庄子的“缘督以为经”的人生观,其中主要阐述养生的要领和养神的方法。他主张顺应事物之自然之理,而不被外在的物欲所拘泥;忘却感情而不违逆自然。本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吾生也有涯”至“可以尽年”,总论“缘督以为经”的养生之道。第二部分,从“包丁为文惠君解牛”至“得养生焉”。以包丁解牛喻养生之道,说明处理社会事物就象解牛一样“依乎天理”,“因其自然”,“游刃有余”地避开是非矛盾而生活。第三部分,从“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至“不知其尽也”。通过右师之介、泽雉不薪畜樊和秦失吊老聃,写除去形骸残全的观念,视生死如一和薪尽火传的本性,主张崇尚自然,反对人为,听任命运的安排和天性的延展。


吾生也有涯(1),而知也无涯(2)。以有涯随无涯(3),殆已(4);已而为知者(5),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6),为恶无近刑(7)。缘督以为经(8),可以保身(9),可以全生(10),可以养亲(11),可以尽年(12)。


[注释]


(1)生:生命。涯:一作崖,极限,边际。


(2)知:通智,智慧,知识。


(3)随:犹逐,追随、追求。逐即逐物,即《天下》中的“逐万物而下反”。


(4)殆:通怠,疲倦。已:助词,通了。


(5)已:此。而:还。为:从事,求。为知:追求知识。


(6)为:做。名:名利。


(7)刑:刑戮。


(8)缘:因,顺行。督:中,中道。经:常法。缘督以为经:因顺着名刑之间的自然之道做为养生的常法,达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的宗旨。


(9)保身:保全身躯,免遭刑戮。


(10)全生:生通性,保全自己的天性,免受思虑之苦。


(11)养亲:事养父母。庄子此观点与盂子说的“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有矣,未有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也”相类似。有训亲为精神或训亲为身者非。


(12)尽年:指享尽天年,保持自然的寿命而不使年寿夭折。


[译文]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很疲倦了。明知如此,仍要汲汲以求地追求知识,那就会更疲倦了。做善事不能有求名利之心,做恶事不能有刑戮之若,顺着刑名之间的自然之道以为常法,就可以保全身躯,保全天性,奉养双亲,享尽天年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响然(3),奏刀然(4),莫不中音(5)。合于《桑林》之舞(6),乃中《经首》之会(7)。文惠君曰:“(8),善哉!技盖至此乎(9)?”庖丁释刀对曰(10):“臣之所好者道也(11)进乎技矣(12)。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也(13)。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14),官之止而神欲行(15)。依乎天理(16),批大郤(17),导大窾(18),因其固然(19)。技经肯繁之未尝(20),而况大軱乎(21)!良庖岁更刀(22),割也;族庖月更刀(23),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4)。彼节者有间(25),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6),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删。虽然,每至于族(27),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8),视为止(29),行为迟(30)。动刀甚微(31),謋然已解(32),如土委地(3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4),善刀而藏之(35)。”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36)。”


[注释]


(1)庖(p&aacue;o)丁:厨师。文惠君:梁惠王。


(2)踦(yi):犹椅,用力抵住。


(3)砉(xu):皮骨相离的微声。


(4)奏刀:进刀。(huo):刀割物裂的粗声。


(5)中(zhòng)音:与乐音相合。


(6)桑林:商汤时的乐曲名。桑林之舞:用《桑林》乐曲伴奏的舞蹈。


(7)经首:尧时的乐曲名。会:犹合,指合乐,节奏。


(8)(x&iacue;):“嘻”的异体字,惊叹声。


(9)盖:通盍(h&eacue;)何,什么。


(10)释:放。


(11)好(hào):爱好,喜好。道:指规律,《天地》有“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干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指的就是规律。


(12)进:超出,超过。乎:于。


(13)赵本“牛”前有“全”字。


(14)遇:接触。


(15)官:感觉器官,指耳目等。官知:指视觉。止:不止。神欲:指精神活动。行:意为不行不能敏捷活跃。


(16)依乎:依照于。天理:指牛的自然结构。


(17)批:劈。挪(xì):同隙,间隙。指牛骨节的间隙。


(18)导,引,入。窾(kuǎn):空。导大家:指刀引入牛骨节之间的空隙。


(19)因:循,顺着。固然:指牛体结构本来的样子。


(20)技:犹枝,经:经脉。技经:指经脉连接之处。肯:附在骨头上的肉。繁(qìng):指筋肉纠结的地方。技经肯繁之未尝:“未尝技经肯紊”的倒文。


(21)軱(gu):毂轳的合音。骨与骨相接处象车轴于毂,所以称軱,这里指大骨头。陆德明《释文》引崔馔注:“盘结骨。”


(22)良:善。岁:年。更:更换。


(23)族:众。族庖:一般的厨工。折:犹斫。


(24)十九年:指十年九年。删:磨刀石,磨石。发:磨。


(25)节:骨节。间(jiàn):间隙。


(26)恢恢:宽裕,宽绰。游刀:运转刀口。


(27)族:犹簇,筋骨纠结处。


(28)怵(chù):惕,小心谨慎。怵然为戒:小心谨慎。


(29)视:目光。为:因。视为止:目光专注。


(30)行为迟:动作因此而慢下来。


(31)微:轻。


(32)謋(huò):同磔,张,开,这里指骨肉相离的声音。解:解体。


(33)委:堆。积。此句后陈碧虚《阙误》引文如海、刘得一本有“牛不知其死也”六字。不补不影响全文,未补。


(34)踌躇满志,从容自得而心满意足。


(35)善:同缮,修缮。


(36)养生:指养生的道理。


[译文]


厨师给文惠君宰牛,手触到的,肩抵庄的,脚踩着的,膝顶着的,都发出去奢的响声,进刀时砉砉的粗放声音,没有不符合乐音的。既符合《桑林》舞曲的拍节,又符合《经首》的乐曲节奏。文惠君说:“哎呀,太好了!技巧怎能达到这种程度呢?”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过技巧了。最初我宰牛的时候,所看到的无非是牛;


三年之后,就未曾看到过整个的牛了。到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觉停止了而心神在活动。依照牛体的自然结构,劈开筋肉相连的间隙,导入骨节之间的空当,因循它本来的结构运转刀口,不曾碰到经脉筋骨相连的地方,更何况大块的骨头呢!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砍骨头。现在我这把刀已经用十年九年了,宰的牛有几千头了,可是刀刃还象刚刚磨过的一样。牛的骨节有空隙,而刀刃薄得象没有厚度一般,以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空隙的骨节,宽绰地运转刀口,必定是有回施余地的,所以这把刀用了十年九年,还象刚磨过的一样。虽然如此,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觉得难下刀,不得不小心谨慎,目光专注,行动迟缓,动刀很轻,牛就哗啦解体了,就象土堆散在地上一样。这时,我提刀站着,环视四周,心安理得,把刀修治得干干净净而收藏起来。”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啦。”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1):“是何人也?恶乎介也(2)?天与,其人与(3)?”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4),人之貌有与也(5)。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6),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7)。神虽王(8),不善也(9)。”


[注释]


(1)公文轩:人名,姓公文,名轩,宋国人。右师:官名,指任右师的人。


(2)恶(wu)乎:何以,怎么。介:单足,引申为独特。


(3)其:犹抑,还是,或是。与(y&uacue;):通欤。


(4)是:指养生的生而言,即是性。独:与介意相同,都指刖刑砍去一只脚。


(5)貌:相貌,形状。与(yù):共,指两只脚共行。


(6)泽雉:野鸡。


(7)蕲:期,求。富:畜养。樊:笼子。


(8)王(wàn8):通“旺”,旺盛。


(9)不善:不自由。


[译文]


公文轩看到任右师的人惊讶的说:“这是怎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只有一只脚呢?这是天性,还是被人砍掉的呢?”公文轩又说:“这是天性,不是人为。这是天性使他只有一只脚的,人的天性的形体本来是两只脚并行的,因而可知这是天性,并不是人为。野鸡十步一啄食,百步一饮水,也不期求被畜养在笼子里。精神虽然旺盛,但行动不自由。”


老聃死(1),秦失吊之(2),三号而出(3)。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4)”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5),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6),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7),必有不蕲言而言之(8),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9),忘其所受(10),古者谓之遁天之刑(11)。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12)。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13)。”指穷于为薪(14),火传也(15),不知其尽也。


[注释]


(1)老聃(dān):即老子,春秋末期道家的创始人,对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有较大的贡献,著有《道德经》(亦称《老子》)一书。


(2)秦失(yì):人名,姓秦名失,老聃的朋友。


(3)三号(h&aacue;o):三,指古代的概数,非指三声,号,哭而不哀为号。三号,指大哭一阵。


(4)弟子:指老聃的弟子。夫子:指老聃。


(5)其人:指老聃的弟子。


(6)向:刚才。


(7)彼:指老聃弟子中哭的人。会:聚集。


(8)言:言说。


(9)遁:违背,违反。倍:增加,添加。


(10)受:禀受。


(11)刑:过错,过失。


(12)适:有时。来:指生。去:指死。


(13)帝:天帝或自然。县(xu&aacue;n)解:悬解,道家对生死、得失等都持无所谓的态度。


(14)指:手。薪:薪柴。


(15)火传:火种的流传。


(16)不知其尽:指不尽其性而言。


[译文]


老聃死去,秦失吊唁他,哭一阵就出来了。老聃的弟子说:“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那么这样吊唁,行吗?”秦失说:“行的。以前我认为你们都是得道之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刚才我进去吊唁时,看见有年长的哭他,象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的人哭他,象哭自己的父母。你们聚集在这里,必定有不想说的话而说了,不想哭而哭了。这是违反天性增加俗情的,忘记了天性的享受,古人称之为违反天性的过错。有时出生,是你们老师的应时;有时死去,是你们老师的顺乎自然。应时而生而又顺乎自然而死,那么哀乐就不能进入身心,古人称这是自然的悬解。”用手掰薪柴有穷尽,但火种流传却不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