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贫穷从来不能限制你的想象力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说起《聊斋志异》,我们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总是那些狐仙鬼怪,但是在这部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的奇书背后是作者坎坷一生的故事。

1

如果要形容蒲松龄出生的时代,四个字就够了:生逢乱世。

蒲松龄出生在1640年。那一年,离大明王朝的覆灭还有四年。神州大地,灾荒连年,刀兵四起,大明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而从大时代跳到转小时代,蒲松龄的家境用四个字形容也够了:家境一般。

蒲松龄的家乡是现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如今早已是一个名人故居风景名胜,但在那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而已。

蒲松龄:贫穷从来不能限制你的想象力

蒲松龄一家从父亲蒲磐开始,就没过上什么好日子。蒲也算个读书人,一直想考取功名,却回回落榜,无奈只能做些小生意,勉强能够养家糊口。不过,蒲虽然自己考试技能一般,倒也算教子有方,四个儿子被他从小要求熟读诗书,勤修功课,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就是蒲松龄。

不过与兄弟几个不同,蒲松龄虽然也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些科考必学书目,但他更大的兴趣是读“闲书”,尤其是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

应该说,他是几个兄弟中最被寄予厚望的一个――考取功名,出人头地,为蒲家增光添彩。

2

蒲松龄倒还真的算是一鸣惊人。

18岁的他第一次出征淄川县的县试,轻松获得第一名;然后出征济南府的府试,再获第一名。两场第一名之后,蒲松龄的大名已经在全县闻名,然后他踌躇满志地去参加院试――相当于省一级的考试。

顺治十五年,18岁就已获得“童生”资格的蒲松龄踌躇满志地坐到了院试的考桌前,摊开了主考官出的试卷,题目是《蚤起》。

“蚤”通“早”,“蚤起”即为“早起”,语出《孟子》名篇《齐人有一妻一妾》中的“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这个故事说的是当初齐国人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妾(也是成语“齐人之福”的出处),他每天都很早出去,然后吃得酒足饭饱回来,和妻子、小妾说自己和达官贵人们天天在一起吃饭。但妻子却从不见他带贵人回家吃饭而起了疑心。在一天早上妻子跟踪丈夫出去,发现他只不过是去坟地里去偷吃人家祭奠的酒食,然后回家。妻子回家后和小妾抱头痛苦,随后大声斥责回来试图继续装下去的老公。

按照清朝已经成型的“八股文”写法,应该按“破题”、“承题”、“起讲”这些顺序,模仿孔子或孟子的口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如果是《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个故事的话,一般是围绕孟子最后一句“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从君子的角度看,能用不使他的妻妾羞愧而相拥哭泣的手段升官发财的人,是多么少啊!”)展开论述。

但蒲松林偏不。

他上手第一句“破题”是:“起而早也,?之计决矣”。

“?”,也是出自《孟子・离娄下》,是“窥视”的意思。而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妻子)起得那么早,是因为决定要去跟踪窥视了。”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