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具有美容功能的“药食同源”品种食物(2)

作者:徐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0:49

|

本章字节:12282字

(3)菊花中所含的锰,能参与造血机能,使血红蛋白、中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及循环血量增多,从而促进生长,使皮肤红润、毛发生长正常。


(4)菊花中所含的锌,能增强创伤组织的再生能力,使创伤处颗粒组织中的胶原含量增加,伤口容易愈合,保护皮肤的健康。


(5)菊花中所含的维生素a,能使皮脂腺、汗腺分泌正常,而防止皮肤粗糙、干燥、脱屑、起皱和皮肤过度角化增厚。


菊花具有利血气(《本经》)、利血脉(《日华子本草》)的功用,按中医理论,活血行气,血脉得以流畅,瘀斑便能消除,容颜便光洁红润。


【用法用量】


(1)药用:5~10克,煎汤或入丸、散,内服。


(2)食用:菊花为卫生部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药食同源”品种食物。可单味泡茶饮用,亦可添加在食物内食用。


【美容食谱】


(1)菊花5~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2)菊花10~15克,去蒂粉碎,和粳米50克,共煮成粥,早晚食用。


(3)白菊花,温水浸,过夜后水煎2次,浓缩内服。


(4)白菊花、金银花各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5)保健品厂商现已开发出白菊花饮料,可每日饮一罐。


上述方剂,除具有白嫩肌肤、祛斑除皱、生发乌发、明目外,还能防治暗疮、粉刺、疔疮、肿毒和心脑血管疾病。


【宜忌】


(1)术、枸杞根、桑根白皮为之使。


(2)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


5栀子


栀子又有木丹、鲜支、糂桃、卮子、支子、越桃、山栀子、枝子、小卮子、黄卮子等名称,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栀子的成熟果实。主产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江苏、安徽、广东、广西、河南等地亦产。10月,果实成熟果皮呈黄色时采摘。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


【性味归经】


苦、寒。入心、肝、肺、胃经。


【成分】


果实主要成分含黄酮类栀子素,三萜类化合物,藏红花素、藏红花酸及a-藏红花配基(藏红花素和藏红花酸为自然界罕见的水溶性胡萝卜素类)。还含环烯醚萜甙类栀子苷、去羟栀子苷、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山栀子苷、栀子酮苷、脱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鸡屎藤次甙甲酯、京尼平甙酸、甘露醇、β-谷甾醇、二十九烷、熊果酸及铁、锰、锌、铜、钒、钼、镍等微量元素。


栀子花中含有的栀子花甲酸和栀子花乙酸,此二种为抗早孕的有效成分;栀子的根和茎中还含有豆甾醇、甘露醇和齐墩果酸。


【功用主治】


(1)清血,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栀子还能防治心血管疾病。


(2)栀子内含有多种美容功能因子,能祛斑除皱、滋润肌肤、生发乌发,并对雀斑、面疮、粉刺、酒渣鼻、湿疹、银屑病、扁平疣等皮肤疾患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文献摘要】


(1)《药性本草》:“解五种黄病。”


(2)《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3)《别录》:“疗心中烦闷。”


(4)《纲目》:“栀子花,悦颜色,千金翼面膏用之。”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美容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栀子内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内脂褐素的蓄积,以消除面部黑色素的沉着,改善皮肤弹性,消除面部皱纹,并使白发减少或返黑。


(2)栀子内所含的三萜类化合物,能扩张血管和外周的毛细血管,使血管富有弹性、增加活力,通过疏通经络,使肌肤滋润,益颜悦色。


(3)栀子内所含的甾醇,对皮肤有很好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表面的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防止日晒红斑及皮肤老化,并有生发养发等功能。


(4)栀子内所含的铁,能增强造血功能;所含的锰,能参与造血机能。皮肤从充足的血液中吸收到所需的营养而滋润,毛发也因此能正常生长。


(5)栀子中所含的铜,能维护皮肤和毛发正常的颜色与结构。


(6)栀子中所含的锌,参与了多种酶的合成,有利于体内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而促进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保护皮肤健康。锌对皮肤湿疹、痤疮等还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按中医理论,风热外搏、火热郁于经络,可导致雀斑;外感风热毒气,可引发面疮;肺经风热所侵,可生粉刺、酒渣鼻;湿热郁滞于内,外蒸肌肤,可患湿疹、银屑病;风热郁于皮肤,可致扁平疣。栀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故能治疗雀斑、面疮、粉刺、酒渣鼻、湿疹、银屑病、扁平疣等皮肤疾患。


【用法用量】


(1)药用:6~12克,煎汤或入丸、散,内服。


(2)食用:栀子为卫生部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药食同源”品种食物。可单独食用,亦可添加在食物内食用。


【具有美容功能的食疗方剂】


(1)栀子6~1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2)鲜栀子100克,冰糖50克,煮汤饮之。


(3)老山栀为末,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一个火一个尃)。此为治肺风鼻赤酒渣专用方(《本事方》)。


(4)山栀、蒲公英、银花各125克,水煎,日分三次服。此为治疮疡肿痛方(《广西中草药》)。


上述方剂,除皆能祛斑除皱、滋润肌肤、生发乌发并对雀斑、面疮、粉刺、酒渣鼻、湿疹、银屑病、扁平疣等皮肤疾患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外,还具有清血、泻火、凉血、保肝、利胆、抗炎、抗病源微生物、降压、镇痛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能。


【宜忌】


(1)脾虚便溏者忌服。


(2)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3)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外用美容】


(1)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频湖集简方》)。


(2)治皮肤瘙痒症:生栀子、红花、桃仁、杏仁共研末,加入冰片,用凡士林或蜂蜜调成糊状外敷。


6荷叶


荷叶又名(一个葭一个走之儿),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原产印度,我国中部和南部栽种较多。6~9月采收。以叶大、完整、色绿、无斑点者为好。


【性味归经】


苦涩、平。入心、肝、脾经。


【成分】


荷叶内含莲碱、荷叶碱、原荷叶碱、亚美罂粟碱、前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d-n-甲基乌药碱、番荔枝碱、鹅掌楸碱、槲皮素、异槲皮苷、莲苷、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草酸、琥珀酸、鞣质。还含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分。


【功用主治】


(1)消暑利湿,升发清阳,止血。治暑湿泄泻、眩晕,水气浮肿,雷头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产后血晕。


(2)荷叶内含有多种美容功能因子,能减肥、祛斑除皱、并使肌肤细嫩、滋润。


【文献摘要】


(1)《证治要诀》:“荷叶服之,令人瘦劣。”


(2)《本草纲目》:“生发元气,裨助脾胃,涩精浊,散瘀血,消水肿痈肿,发痘疮。”


(3)《本草从新》:“清凉解暑,止渴生津,治泻痢,解火热。”


(4)《本草通玄》:“开胃消食,止血固精。”


【美容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荷叶内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减少细胞内脂褐素的蓄积,消除面部黑色素的沉着,改善皮肤弹性,减少面部皱纹,使面部滋润、柔嫩,白发减少或返黑。


(2)荷叶内所含的柠檬酸、苹果酸,能清除自由基,以防止或消除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保持光泽细腻。


(3)荷叶内所含的柠檬酸、苹果酸,有利于脂肪消化,可避免血中形成高血脂而导致肥胖。


(4)荷叶中所含的生物碱,为降血脂的有效成分之一。血脂降低,有利于减肥。


荷叶的减肥作用,早就被中国医学界的先辈们确认。民间根据《证治要诀》关于“荷叶服之,令人瘦劣”的论述,广泛地食用荷叶减肥。


【用法用量】


(1)药用:3~10克(鲜者15~31克),煎汤或入丸、散,内服。


(2)食用:荷叶为卫生部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药食同源”品种食物。可单独食用,亦可添加在食物内食用。


【美容食谱】


(1)将鲜荷叶洗净切碎,加适量水煎煮,代茶饮用。


(2)将鲜荷叶洗净切碎晾干,每天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3)粳米100克加水煮沸后,将洗净的鲜荷叶覆盖在粥上,闷15分钟左右,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稍等片刻,即可食用。


上述方剂,除能减肥、祛斑除皱、使肌肤细嫩滋润外,还能降脂、降压。


【宜忌】


(1)畏桐油、茯苓、白银。


(2)凡上焦邪盛,治宜清降者,切不可用。


7乌梅


乌梅又有梅实、熏梅、桔梅肉等名称,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梅原产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主产四川、浙江、福建、湖南、贵州,广东、湖北、云南、陕西、安徽、江苏、广西、江西、河南等地亦产。5月间采摘加工。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性味归经】


酸、温。入肝、脾、肺、大肠经。


【成分】


梅果实中含柠檬酸19%(加工成乌梅干约含50%)、苹果酸15%(加工成乌梅干约含20%)、琥珀酸、苦味酸、果胶、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糖类、三萜类、蜡样物质、齐墩果酸样物质、苦扁桃甙、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氨基酸和胆胺。种子中含苦杏仁苷。


果实成熟时期含氢氰酸。


【功用主治】


(1)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2)乌梅内含有多种美容功能因子,能祛斑除皱、细嫩肌肤,并对扁平疣、瘢痕、牛皮癣、黑痣及皮肤色斑、面部(一个黑一个干)(一个黑一个曾)等有治疗作用。


【文献摘要】


(1)《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2)《日华子本草》:“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


(3)《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磺毒。”


(4)《本经逢源》:“益津开胃,能敛肺涩肠,止呕敛汗,定喘安蛔。”


(5)《本草求真》:“去死肉,黑痣。”


【美容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乌梅中所含大量的柠檬酸、苹果酸,能有效地清除体内和皮肤中有害的自由基,降低细胞膜上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脂褐素(lf)的浓度,从而增强肌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起到消除色素沉着和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使皮肤光泽细腻。


(2)乌梅中所含的甾醇,对皮肤有很好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表面的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防止日晒红斑和皮肤老化,还有生发乌发等功能。


(3)乌梅中所含的三萜类化合物,能扩张血管和外周毛细血管,使血管富有弹性,增加活力。经络得以疏通,肌肤自然润泽,从而益颜悦色。


(4)乌梅中所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通过阻抑和消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来减少或祛除黑色素的沉着,使肌肤斑点消除或减少,肤色变白。


(5)经试验证实,乌梅干能使唾液腺分泌更多的腮腺激素,可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并能促进分泌物的活性,亦能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6)经试验证实,乌梅或其热水浸出液,对金葡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液对须疮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


(1)药用:25~5克,煎汤或入丸、散内服;外用则煅研干撒或调敷。


(2)食用:乌梅为卫生部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药食同源”品种食物。可单独食用,亦可添加在食物内食用。


【具有美容功能的食疗方剂】


(1)乌梅3~5只,煎浓汤。饭前空腹饮服。


(2)乌梅5只,米100克,煮粥,加1匙蜂蜜调味。


(3)乌梅3只,沸水冲泡,代茶饮至味淡时,将乌梅肉亦吃掉。


上述方剂,除能祛斑除皱、细嫩肌肤并对扁平疣、瘢痕、牛皮癣、黑痣、色斑、面部(一个黑一个干)(一个黑一个曾)和皮肤粗糙等有治疗作用外,还具有抗菌、抗癌、抗过敏、抗腹泻、抗疲劳、抗衰老、抗辐射、保肝等功用。


【宜忌】


(1)多食损齿(孟诜)。


(2)多啖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日华子本草》)。


(3)咳嗽初起,气实喘促,胸膈痞闷,恐酸已束邪气,戒之(《药品化义》)。


(4)疟、痢初起者禁用(《得配本草》)。


【外用美容】


(1)治一切疮肉出:乌梅烧为灰,杵末敷上,恶肉立尽(《刘涓子鬼遗方》)。


(2)治疗牛皮癣:取乌梅2 500克水煎,去核浓缩成膏约500克。每服半汤匙(约10克),每日3次,治疗12例,服药12~27天不等,基本治愈5例,显着好转4例(《中药大辞典》)。


(3)疮口肉芽(胬肉),皮肤表层血管瘤、鸡眼、赘疣等:乌梅膏涂于油纸或布上,依患部大小敷贴、包扎,能使突起部分缩平(《食物中药与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