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唐诗(9)

作者:雅瑟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9

|

本章字节:15136字

这是一首山水诗,描述诗人秋天日暮投宿、晨晓赶路所见的石邑山迷人景色。一二句极言山的高峻,仰望高峰上的云霭,连眼睛都看花了。三四句晓月、高树和秋河仍然是对山高渲染的,但静中有动。透过时空的交替幻化,虽然表面只是写景,但诗人的羁旅之情也从景中透露了出来。


司空曙


(720—790),字文明,广平(今河北永年)人。举进士,德宗时官水部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赠别酬答,羁旅行役之作,间或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诗风闲雅疏淡,长于近体,尤工五律。《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


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2。


【注解】


1见宿:留下住宿。


2“平生”二句:我们本来就有情分,何况又是表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探望有感而作,主要抒发被贬谪后穷愁潦倒的凄苦情怀。标题为“喜”,但诗中写喜并不多,主要写悲。前二联都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第二联已成名句。后二联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喜中有悲,喜者自己虽被贬谪,亲人仍来探望;悲者自己处境不佳,感到对不起亲人。全诗语言直率自然,寓情于景,抒发人生之秋的悲哀。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3。


【注解】


1云阳:古城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泾阳县。


2各问年:互相询问年龄。


3惜:伤心,珍惜。共传:互相传递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惜别之情的诗作,抒发生活在动乱时代的感慨。“乍见翻疑梦”把久别重逢悲喜交加的情态刻画的惟妙惟肖。三联寓情于景,以夜雨、孤灯、湿竹、浮烟渲染清冷凄凉的气氛。末联写明天又要恨别,二人愁饮离别,情真意切,韵味兴长。


江村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1,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注解】


1系船:船停泊后用缆索把船系在岸上。


【赏析】


这首诗写江村闲适的情趣。虽然写的是小景、小事,却生动新巧,别具一格,把江村的优雅清丽和人物的恬然安闲之情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李端


(生卒年不详),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进士,官终杭州司马。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以写闺情最有特色。《全唐诗》存其诗三卷。


听筝鸣筝金粟柱2,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3,时时误拂弦。


【注解】


1诗题一作“鸣筝”。


2金粟柱:弦柱,上饰以金粟,故称。


3周郎:指三国吴将周瑜,他精晓音乐,听人弹奏有误即能辨知。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意中人回头看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细腻柔婉,极富情趣。


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1。


【注解】


1不忿:恼恨,嫌恶。中国古代民间迷信,认为鹊声是喜事的预报。此诗一翻旧案,说鹊声是不作准的,只引起一场空欢喜,所盼望的人并没回来,因此“不忿”。


【赏析】


这首诗描述一位少妇急盼丈夫归来的情景,蕴含着她对丈夫痴情和独守空房的凄苦。


张潮


(生卒年不详),一作张朝,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大历年间中进士。其中《长干行》,亦作李白或李益诗。其诗受民歌影响,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体。《全唐诗》存诗五首。


江南行


茨菰叶烂别西湾1,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2。


【注解】


1茨菰:植物名,即慈姑。


2凤凰山:同名的山很多,不详何指。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犹如一首明快的民歌。前二句状写离别之久,后二句进一步述说盼望的人久不见回,且行踪不定,做梦在水路,而传说他却在陆路滞留。诗中不直写凄凉之景、愁苦之情,以写梦宛转地表现深沉的哀怨和思念之情。艺术风格独特。


戴叔伦


(732—789),字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贞元进士曾任抚州、容州刺史,官至容管经略使。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也有一些揭露社会矛盾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他的诗风婉约清丽,有《戴叔伦集》。《全唐诗》存诗二卷。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1。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2。羁旅长堪醉3,相留畏晓钟。


【注解】


1城阙:指京城长安。千重:指深夜。


2蛩(qiong):古书上指蟋蟀。


3羁旅:指飘泊外乡。


【赏析】


此诗描写和同乡偶然聚会的情景。前二联写秋夜客途相逢,以为是做梦,充分表现了惊喜交加的感情。第三联写秋夜景色,表现客居他乡的凄凉。尾联以怕分离时间的到来作结,深刻表现出对同乡聚会的珍惜和友情的深厚。


塞上曲


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遗胡儿匹马还。愿将此身长柏园,何须生入玉门关1。


【注解】


1“生入玉门关”:汉代班超曾上书朝廷希望“生入玉门关”,诗中反用其意。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人民踊跃参加反抗侵掠,保卫疆土的正义战争。首句写盛大的军容,次句写战士斗志昂扬,后一句“何须生入玉门关”,显示了将士们为了崇高事业,以身许国,一往无前的精神,全诗语言豪壮,雄浑有气势。


韦应物


(739—792),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官终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其性高洁。诗篇大多是写田园山水,也有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作。在艺术上他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的影响,形成高雅闲适、自然淡远的诗风,自成一家。


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2,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3。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解】


1全椒:县名,今属安徽省。


2郡斋:官署中的休息室。


3煮白石:形容道士清苦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郡斋中思念友人。他由郡斋寒冷想到山中之人的清苦生活,进而想携酒拜访,以慰其寂寥,但又怕不能相遇,于是凝望远山,无限怅惘。“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以不结为结,戛然而止,堪称佳句。诗篇虚笔摹拟,简淡超妙,反映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趣。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怀君属秋夜2,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解】


1丘员外:一题作秋夜寄丘员外。指丘丹,当时隐居临平山,与韦应物常有唱和。


2属:值,适逢。


【赏析】


这是首怀赠友人的诗,内容单纯却情意深长。一方面是诗人秋夜难眠想念友人,一方面想像友人也会松下徘徊,相念自己。全诗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两地相思通过想像连在一起,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本诗的特色是古雅闲淡。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江汉曾为客2,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3。


【注解】


1淮上:淮永边。梁州:指兴元府(在今陕西省)。2江汉:即汉江,今湖北境内。3流水:喻岁月如流水,又暗合江汉。


【赏析】


本诗描写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情景。诗中既回忆当年又描写别后;既描写了久别重逢的欢欣,又抒发了人世沧桑、青春不再的感慨,最后还想到将来的归宿,自问自答,笔墨简练而蕴意丰富,即是写景又是抒情,诗情悠然不尽。全诗细密,情意曲折,颇具匠心,语言如行云流水,无斧凿之迹,十分流畅自然。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


【注解】


1滁州:今安徽省滁县。


2野渡:无人管理的渡口。横:指船随意飘浮。


【赏析】


这是山水诗中的名篇。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借西涧暮春晚雨幽静景色的描写,展示诗人恬淡的胸襟,表现诗人闲适的情趣。


东郊


吏舍跼终年1,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3。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4。


【注解】


1吏舍:官署。跼:同“局”,拘束。


2澹吾虑:澹,冲淡;虑,思虑、愁思。


3遵事:遵奉王事,指作官;迹,行迹;遽,匆忙。


4“终罢”二句:言总有一天要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在这里定居归隐。


【赏析】


这首诗是写作者厌烦仕途生活,一旦离开那令人拘束的环境去到郊外,看到清新的自然,不禁积虑顿消,心旷神怡。此诗风格与陶诗极相近,诗中所表现的情感和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同一旨趣。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2。身多疾病思田里3,邑有流亡愧俸钱4。闻道欲来相问讯5,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解】


1李儋:字元锡,常与韦应物唱和。


2黯黯:情绪低沉暗淡貌。


3思田里:想归隐田园。


4邑有句:邑,指所属县邑;流亡,指灾民;俸,官俸。此句是说县里有灾民是自己未尽到责任,因而领取俸钱感到惭愧。


5问讯:探望。西楼:指苏州观凤楼。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真挚友情的诗篇。唐德宗贞元初年(785)诗人时任苏州刺史,李儋来信说要到苏州看望他,作者信写此诗答交友人。诗中向友人抒发自己的情怀,慨叹世事的变化、生活的苦闷和疾病的折磨。同时表达了自己为官未能尽责的惭愧,和思归田里、不愿为官的思想。全诗感情深沉,流露出一个清廉正直官员的心里矛盾和苦闷。


卢纶


(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反映边塞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景物的诗,他的边塞诗气势刚健,诗风雄浑奔放。


和张仆射塞下曲(选二)1〖1〗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2,没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解】


1张仆射:即张延赏,德宗贞元三年(787)至左仆射同平章事。


2平明二句:用李广的故事。《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3单于:泛指匈奴的首领。


【赏析】


这是两首反映守边将军勇武的边塞诗。第一首诗借用汉将李广射石没镞的传奇故事,赞颂了一位边塞将军的威武、勇猛,形象生动、逼真。第二首与雪夜乘胜追歼逃敌的场面,表现了将军及所率士兵坚决、果断的杀敌精神和全军士气昂扬的英雄气概。


这两首诗均为五言绝句,语言凝炼简明,音调铿锵,内蕴丰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1,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2,风尘何所期?


【注解】


1故关:故乡。衰草:冬草枯黄。


2掩泣句:朝着友人离去的方向掩面而泣。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篇。首联以严冬衰草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二联以寒云、暮雪写出了送别时凄凉的意境,寓情于景。三联由患难之交的深情写到离别的倍感悲伤。末联诗人为二人再见不易而忧愁,更深挚地表现了离愁别绪,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们生活的艰难。这首送别诗的成功之处在于情景浑然交融。


孟郊


(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武康)人。少年时隐居嵩山,46岁才中进士。他的诗,多为乐府诗和古诗,大多倾诉个人穷愁孤苦,表现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也有部分诗作揭露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对人民的苦难生活寄予同情。在艺术上,他以“苦吟”著称,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与贾岛齐名,有“效寒岛瘦”之称。有《孟东野集》。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1,报得三春晖2!


【注解】


1寸草:小草,喻游子。


2三春晖:三春,指春季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这里喻慈母之爱。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此诗是作者任溧阳尉时,接他年迈的母亲时有感而作。诗中通过缝衣的动作刻画,把母亲的心怀剖露得十分细腻深刻。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寸草难报阳光的恩德,比喻慈母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怀。全诗语言平易浅近,形象鲜明生动,饱含着浓郁醇美的情意,感人肺腑,成为千古名篇。


秋怀(选一)〖1〗其二


秋月颜色冰1,老客志气单2。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3。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4。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5。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6。


【注解】


1冰:读去声,寒冷。


2老客:久客。单:孤怯的意思。


3“冷露”二句:秋夜不能熟睡,时而听到窗外一滴滴清冷的露声,故云“滴梦破”。尖峭的风吹在病人身上,寒意透骨,故云“梳骨寒”。


4“席上”二句:上句是“病印席上文”的例文,言久病卧床,肌肤嵌印着席上的花纹。下句谓由于愁思丰深,肠已在腹中形成一个盘,即“愁肠九转”之意。


5“疑虑”二句:写精神上极度空虚寂寞的状态。凭,依托。虚听无端,指由于怀疑而产生的幻觉,即下二句所说的把梧桐声当作哀弹。


6“梧桐”二句:秋天梧桐叶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来好像在弹奏悲哀的曲调。峥嵘,突兀高耸貌。


【赏析】


《秋怀》是诗人在洛阳写的一组感叹老病穷愁的诗,共十五首。这首诗中,包含了诗人一生的辛酸苦涩,抒写了他晚景的凄凉哀怨。此诗代表了孟诗瘦硬、寒涩的特点。


古别离


欲别李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1!”


【注解】


1临邛:即今四川省邛崃,是汉代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识相恋处。此处借喻男子又觅新欢。


【赏析】


这首诗以质朴的话语,描述了丈夫离别,妻子谆谆嘱咐的场面。表现了女主人公在追求美好爱情的同时蕴藏着忧虑不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妇女的可悲处境。本诗给人以情真意蕴切、质朴自然的美感。


游终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2,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躯松柏,声拂万壑清3。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注解】


1终南山:指陕西境内的东秦岭,在长安县西四十五里处。


2夜留景:极言高峰突起,入夜尚留有余晖。景:同“影”。景,一作“日”。


3声拂句:意谓这万壑松声,带来了清幽的气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终南山奇险风光的诗篇。所评“横空盘硬语”概括了诗人身在深山仰望山峰时的独特感受。险语惊人,耐人寻味。正如五六句抒发了对山中人的赞颂之情,末尾表达了对世俗红尘的厌恶。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孟郊诗不同凡俗、别具一格的特点。


常建


(生卒年不详),开元十五年举进士,曾为盱眙县尉。一生仕途不得意,后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放浪琴酒,寄情山水。其诗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但诗中也常抒写其愤激情怀。《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1,药院磁苔纹2。余亦谢时去3,西山鸾鹤群。


【注解】


1宿花影:喻夜静时花影如眠。


2药院:种芍药花的庭院。滋:繁衍。


3谢时:离开官场。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诗人以寄宿者的眼光,细致地描写了王昌龄隐居处的自然景色,深情地赞美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情趣。最后表示自己也要谢绝尘世归隐,与西山鸾鹤为友,表现了对世俗生活和官场逐争的厌弃。这首诗风格清淡秀丽,在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寄喻,诗旨含蓄,发人联想。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2,惟闻钟磬音3。


【注解】


1破山寺:今江苏省常熟虞山兴福寺。


2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3钟磬:钟和磬都是寺院中的乐器,诵经、斋供报时用。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