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席光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1
|本章字节:2574字
《水浒》中的武松打虎,与《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和《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一样,都是各自书中的招牌式情节。在中国广大的平民社会里可能有人不知道黛玉葬花,但绝不会有不知道武松打虎的。
武松一出场,第一件大事就是打虎,景阳冈那只老虎仿佛就是为武松而生的。打虎不是武松的本意,他是被老虎逼得走投无路时才动手开打的。武松与白额大虫之间必然有一个要牺牲,生死抉择面前,武松施展出浑身解数与老虎决斗。
《西游记》里孙悟空也打死过老虎,不过对于一个超级神仙来说打死只老虎跟打个喷嚏一样简单平常。所以孙悟空打虎不会给人留下哪怕一丁点印象,更谈不上什么艺术魅力。金庸等武侠大师笔下的侠客们也有不少打死过老虎的,但这些侠客要么练成了什么盖世神功,要么拥有什么邪门兵器和暗器,要么吃了什么千年不遇的动植物功力提高了几百年。总之这些侠客们也都不是凡人,最起码算得上半仙之体。他们举手投足间杀死只老虎,跟信手碾死只臭虫没什么两样。所以这些侠客们偶尔心血来潮打死只老虎,读者也不会大惊小怪。至于打虎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嘛,基本谈不上。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凭得是一个凡夫俗子的真本事(说上应天星纯属扯淡)。武松是个凡人,不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也没有练成什么盖世神功,也没有什么神兵利器(一条哨棒而已),也没有吃什么千年不遇的动植物提高功力(喝了十五碗酒而已),武松只是个肉体凡胎。
景阳冈上武松与白额吊睛大虫偶然相遇,双方打得是一场遭遇战。无论武松还是大虫,谁都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只能临场发挥并随机应变。大虫是半夜出来找食物的,心理准备比武松要充分些。所以大虫率先发招——一扑,一掀又一剪。武松奋力躲过这三招,开始反击。一条哨棒用尽平生气力劈将下来,可惜准头差些——劈在了一棵枯树上。一人一兽,瞬间分离,又再次搅和。霎时间杀气弥空血腥骤起,空气似乎凝固在了景阳冈那块不大的空地上。
关于景阳冈武松打虎这段文字,施耐庵描写得出神入化,可说是中国古典名著中描写老虎凶猛最成功的一段。武松打虎核心是一个“打”字,赤手空拳地打,毫无退路地打。作者将老虎描写得越凶猛,越能显现出武松的个人能力,越能体现出武松的神勇。武松是在被老虎逼得毫无退路的情况下与老虎拼命的,危急时刻,英雄的斗志被百分之一百二十激发出来。老虎最终被打死,武松自己也累得半死。施耐庵如此描写,故事更加真实,更加合乎情理。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绰号带“虎”字的有十一人,但真正打死过老虎的只有武松、李逵和解家兄弟。李逵一杀就是四只,两只小虎没有战斗力,两刀搠死不足为奇。那只大母老虎被李逵一刀***粪门,极其不雅。解珍与解宝兄弟杀虎用得是自动发射的药箭,两兄弟背靠背打盹,老虎便自动送上门中了药箭。解家兄弟杀虎技术含量较高,但毫无神勇之气。相比武松打虎,李逵和解家兄弟杀虎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因而能为人传唱下去的只有武松打虎这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