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招安—梁山的唯一出路

作者:席光伟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1

|

本章字节:5086字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结局无外乎有三种,一是被镇压下去,惨剧收场;二是推翻现政权,改朝换代;三是与现政权和解,接受招安。宋江领导的梁山起义也难逃这三种宿命,从其明刀明枪与宋朝对抗那天起结局就已经注定要三选其一。被镇压下去是宋江及其集团最不愿得到的结局,改朝换代自然是其最愿得到的结果。相比较而言,招安则是一种不好不坏的结果。从北宋当时社会的大背景及梁山内部条件来看梁山集团改朝换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为零。


农民起义要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要具备最基本的两个条件,一是外部条件;二是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指社会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民不聊生,反抗暴动一触即发;内部条件主要指起义军自身实力要过硬,不仅战斗力要强,而且还要顺应社会潮流,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哪怕支持是暂时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翻开中国古代史,农民起义最成功的范例有两个,一个是刘邦;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的成功也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手下谋臣良将极多,团队战斗力超强。刘邦手下有萧何、韩信、张良和曹参等,朱元璋则有刘伯温、徐达和常遇春等辅佐;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都相当恶劣,刘邦处在秦末,朱元璋处在元末,都是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时。内因和外因同时具备,他们成功了。而大多数农民起义,比如洪秀全、李自成、黄巢、张角和陈胜等,则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要么是内因不足,要么是外因不备,所以这些人只能以悲剧收场。


具体到梁山起义,其改朝换代所需的内因和外因是否具备呢?


先说外因,梁山起义所处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和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朝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当时若是有什么诺贝尔奖,估计百分之九十都要归宋朝人。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不是唐朝而是宋朝。宋代的gdp一度达到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五十,极盛时期的美国也没有超过百分之三十,宋朝的这一纪录恐怕永远也不会有哪个国家可以打破了。因为经济空前繁荣,所以宋朝的货币铸造量非常大。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五百零六万贯,唐朝鼎盛时期的铸币也不过三十二万贯。公元1077年,北宋税收总计七千零七十万贯。其***自农民的税收只有两千一百六十二万贯,占百分之三十;工商税收则达四千九百一十一万贯,占百分之七十。


农民不再是纳税的主体,宋朝也是历代王朝对农民剥削最轻的王朝。由于剥削减轻,所以宋朝社会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远比其他朝代要缓和得多。基于此,震动全国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间屈指可数。宋朝的城市化率竟破天荒地达到百分之三十,直到一千年后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才重新达到这一高度,而西方达到这一水平则要比宋朝晚八百多年。高度的城市化使宋朝的市民阶层规模空前提升,这也许是《水浒》里市民阶层出身的好汉数量比较多的原因之一。农民与市民共同构成了宋朝底层社会的主体,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有所分化和缓和。事实上,两宋的灭亡都是亡在了外患上,内忧(农民暴动)从没有对两宋政权构成过实质性威胁。


在这种大背景下,梁山起义完全不具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呼百应及摧枯拉朽式的外部条件。缺乏外因这个先决条件,梁山集团跟宋朝对抗就有点孤军奋战且不识时务的意味了。


再说内因,梁山集团到底有没有实力跟宋朝政府全面对抗呢?我们先看几个实例。梁山集团打祝家庄这样的村级民兵组织,先后打了三次才勉强拿下,宋江为此还险些被俘;同样打村级民兵组织曾头市,梁山老大晁盖竟然战死。打大名府、打高唐州、打华州,以及打东平和东昌二府,梁山每一次都是以巧取胜,胜得有些侥幸。真正打硬碰硬的攻坚战仅上述几个地级市就够梁山喝一壶的了,而宋朝如东昌府这样的城市怎么也有几百个,里面有多少张清、多少高廉和多少董平?谁又能说得清。人家总不能都是软骨头,任你宋江纳头一拜便投降吧。梁山好汉很能打不假(这也是施耐庵所极力塑造的),但是这种能打仅局限在保卫梁山或集中兵力打某个城市上(并且前提是打了就走)。若要跟宋朝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对抗,梁山这点实力还差的太多。


梁山革命根据地有其局限性,我们看到宋江带人在梁山泊驻扎既不搞生产,也不搞贸易,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粮草基本靠抢,马匹基本也靠抢,黄金、白银和战略物资基本还靠抢,这种经营模式的局限性极大。宋江对梁山多方改造,但始终未改变其占山为王的土匪式经营模式。今天没粮草了,好办,下山去抢。抢来后消停一段时间,吃完再抢。这种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和经济基础的根据地,通俗一点就叫“贼窝”。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先辈们在井冈山和延安等创建了一系列根据地,向来都是革命生产两手抓。延安还经常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这样的根据地才是具有政权性质的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最后全中国都成了革命根据地。《水浒》中的梁山是没有专一搞生产劳动的农民居住的,居民除了一百单八将外就是小喽啰,而这些人是不进行生产劳动的。我们看到无论是打祝家庄这样的农庄,还是打大名府这样的都市,梁山攻陷城池后第一要务就是抢夺府库钱粮。抢战略物资的同时梁山义军的军纪也实在令人难以恭维,拿下城池以后总少不了要杀人放火。如果再加上奸淫掳掠,跟真正的土匪就一般无二了。拿下大名府后,书上这样写道“比及柴进寻着吴用,急传下号令去,教休杀害良民时,城中将及损伤一半。”偌大的北京大名居民伤亡一半,那将是如何惨烈的景象,这样的武装老百姓会支持?


全盛时期的梁山人马大约数万之众,如此规模的部队日耗粮草巨大,只凭抢已经不能满足兄弟们的吃饭问题了。怎么办?只有接受招安,让朝廷养着这支部队。


以上种种构成了梁山集团不可能推翻宋朝的内因。


既然不具备推翻现政权的条件,那么摆在梁山集团面前的只剩两条路了,一是被镇压下去;二是接受招安。被血腥镇压下去,惨剧收场,显然不是梁山愿意得到的结局。明知道是死,还起义干吗?于是摆在梁山面前的只剩下一条路——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