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雪

作者:闻一多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2

|

本章字节:1942字

指导


闻一多在编缉《红烛·雨夜篇》时,以黄庭坚“千林风雨莺求友”为前序,表明了《雨夜篇》是风雨人生的真切描绘,是理想探索的如实记录。这一思想也在诗的编缉方式上体现了出来,前一首《雨夜》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风雨雷电的威慑下所产生的些许恐惧,还带有涉世未深的青年人那种内在的软弱感。这一首《雪》则乐观开朗、昂扬向上,仿佛就是诗人在经历了那么一次雷劈电击之后所产生的思想飞跃,青春的激情再次点燃,生命的大河里浪涛拍岸,诗人顶天立地,傲视霜天。


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


织成一件大氅,


轻轻地将憔悴的世界,


从头到脚地包了起来:


又加了死人一层殓衣。


伊将一片鱼鳞似的屋顶埋起了,


却总埋不住那屋顶上的青烟缕。


啊!缕缕蜿蜒的青烟啊!


仿佛是诗人向上的灵魂,


穿透自身的躯壳:直向天堂迈往。


高视阔步的风霜蹂躏世界,


森林里抖颤的众生战斗多时,


最末望见伊底白氅,


都欢声喊道:“和平到了,奋斗成功了!


这不是冬投降底白旗吗?”


这首诗写雪景,一共有三段,分别写了荒地、房舍、森林三种不同的景观。这三种景观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过渡。


荒地是人迹罕至的所在,房舍是人类生命存在的符号,森林则是宏大生命群体的象征。在荒地上,风雪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这是因为没有生命的存在;在房舍,人的生命虽然略嫌弱小,但却如此执着、如此不可抗拒,所以疯狂的风雪不得不有所避讳、有所收敛;最后,在群体生命的奋斗对抗下,风雪终于气尽力竭,展开了白旗。这是风雪在三个不同的空间环境所遭受的完全不同的境遇,从中显示了生命存在的价值。


从荒地到房舍到森林,又似这场雪从飘落到雪过天晴的全过程。当初,风雪不可一世,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咽,为世界的死亡送上一层殓衣,但在人间日渐强大的生命能量的搏斗下却终究以失败而告终。


无论是空间的对照还是时间的发展,《雪》都着力颂扬、激赏了人间生命的威力,唱了一曲“人定胜天”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