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立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8
|本章字节:6810字
第2篇第6章第3节在博弈中探索集体能源安全(2)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海湾战争为美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在中东历史上,美国第一次在阿拉伯人的“邀请”下,堂而皇之地进军海湾,达到了使美军长期“应邀”驻扎海湾的战略目的。1996年美国出台的《达马托法》,威胁对参与伊朗和利比亚能源业开发投资超过4000万美元的外国公司进行制裁,表明美国的目的实质上是想竭力阻止其他国家进入伊朗能源领域。欧盟基于对美国能源战略的认识和各国自身的能源需要,越来越迫切地感到需要尽早进入伊朗能源领域,以便在具有巨大油气潜力的能源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正是如此,欧盟各国才不顾美国制裁的威胁对伊朗能源业进行巨额投资,参与伊朗的油气开发。在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延长《达马托法》的行政命令后,欧盟国家甚至警告美国,如果美国试图制裁在伊朗能源领域投资的欧洲公司,欧盟将对美国进行报复,甚至在世界贸易组织内控告美国。
喜忧参半的欧俄油气合作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凸显出来。为了获得俄罗斯油气资源的更多份额,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大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能源战略,与俄罗斯建立了不同层次的能源合作关系。其中,欧俄能源合作尤其引人注目。
1欧盟是俄罗斯油气的最大赢家
纵观合作成果,不难发现,在争夺俄罗斯油气资源的大博弈中,欧盟无疑是最大赢家。目前,俄罗斯石油出口的87%以上面向欧洲,其中近70%出口到欧盟(含新“入盟”的中东欧国家),天然气出口的65%出口到欧盟。俄罗斯与欧盟能源合作之所以硕果累累,既得益于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也与欧盟能源企业积极配合政府举措、全面开展对俄油气资源投资有直接关系。
大量事实表明,欧盟能源企业对俄罗斯油气资源的投资是成功的。面对俄罗斯复杂的国内环境,欧盟能源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俄罗斯吸引外资的迫切愿望,成功地进入了俄罗斯几大油气区,通过参股等方式,在俄罗斯油气的上游、中游和下游领域均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欧盟能源企业对俄油气资源投资的战略目标是控制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实现这一目标的战术手段是在俄罗斯现有的法律法规及产品分割协议框架内,通过与俄罗斯大型能源公司的合作顺利进入俄罗斯的各个油气基地,参与其勘探开发,并将俄罗斯油气安全而又可靠地输送到欧洲市场。
其次,进入俄罗斯的欧盟能源企业基本上都是大型跨国公司,它们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高效、整体抗风险能力很强。不仅如此,这些能源企业还深知开展企业外交的重要性,进入俄罗斯10余年来,面对俄国内种种不利因素,仍然顽强地站稳了脚跟。因此可以说,今天欧盟能源企业之所以能够在俄罗斯开创良好局面,其背后既有公司自身优势,更有其顽强、努力、灵活、创新等一系列因素。
再次,鉴于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对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必要性,未来对油气资源的争夺无疑将会更加激烈。这样,对产油国油气资源的深入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欧盟当之无愧地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例如2002年11月,俄罗斯与欧盟在莫斯科成立了俄罗斯—欧盟能源技术中心。该中心的工作包括对俄罗斯的油气资源进行综合研究、讨论转让专有技术问题、研究促进投资的有效措施、出版相关刊物、发表评论等。同时,该中心还与俄国内其他能源中心进行联络和协调,保证能源技术信息普及和流通。该中心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为油气合作中的优先发展项目引资,其中主要是欧盟国家的外资。正是俄罗斯与欧盟双方政府之间这种细致的基础研究为双方能源企业之间的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事实上,欧俄能源合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政治因素左右而没有取得大的进展。冷战期间,欧盟国家长期跟随美国“防御”苏联以及“华约”的威胁,因此在同苏联交往过程中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和美国的干涉。及至冷战结束,欧盟开始对俄奉行更为明智的外交政策,欧俄关系终于出现转折。1993年在布鲁塞尔签署的《欧洲联盟同俄罗斯关于建立伙伴和合作关系的联合政治声明》以及1994年签订的《欧俄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标志着欧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1999年6月召开的欧盟峰会上,欧盟各成员国确定了《对俄罗斯共同战略》,以谋求发展对俄战略伙伴关系。2000年10月,欧盟与俄罗斯启动了定期“能源对话”机制,力促建立“能源伙伴关系”,重点在能源供应安全、能源使用效益、管道基础设施以及投资与贸易等方面进行合作。从2003年起,欧俄能源对话开始步入实质性阶段。特别是近年来,欧盟领导人与刚刚离任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会晤,共同致力于加强能源合作并解决合作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欧盟还不断调整对俄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帮助俄罗斯发展经济,有条件地承认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并承诺帮助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相互猜忌影响合作水平的提升
令欧盟倍感欣慰的是,欧俄能源合作既享有绝佳的地缘优势,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又很强,因此,欧俄能源合作进行得还算顺畅。目前欧盟能源消耗的石油和天然气有相当一部分靠俄罗斯输送,这使得俄罗斯在欧盟能源战略中的意义明显增大,但这又意味着欧盟对俄罗斯能源供应高度依赖的风险也在随之上升。欧俄能源合作在取得重大进展之时,不得不面对各种问题的困扰:欧俄之间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欧盟各成员国不愿让度国家对能源的控制权;“新欧洲”国家与俄罗斯之间难以化解的民族积怨;中东动荡加剧了世界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俄罗斯国内“石油民族主义”抬头,要求调整国家能源政策,等等。欧盟担心深陷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据欧盟2002年《能源绿皮书》预测,“未来20年欧盟能源需求将增加20%~25%,而自产量将下降20%”;进而推测到2030年时,欧盟“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从目前的76%上升到90%,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将从40%上升到近70%”。欧盟扩大到25国后,能源需求剧增,对外能源依赖势必更甚从前。欧盟25国石油和天然气均不同程度地依赖进口,能源自给缺口很大。2006年7月份的统计显示,在天然气方面,欧盟的自给率只有46%,而从俄罗斯、挪威、阿尔及利亚的进口量分别占到总消费量的24%、13%和10%;在石油方面,欧盟的自给率更是低至21%,其从俄罗斯、挪威、中东以及北非地区的进口量分别占到总消费量的27%、16%、19%和12%。
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俄罗斯能源对满足欧盟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有着严重的依赖性。随着生产能力的恢复,俄罗斯向世界输出越来越多的油气资源,同时扩大到25国的欧盟将要从世界能源市场,尤其是邻国俄罗斯获得更多的能源。最近几年,欧洲不时有人担心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有可能使欧盟成为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棋子,生怕对俄能源依赖有朝一日会演变成政治依赖,进而影响到欧盟独立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安全。因为,一旦俄罗斯动用“能源武器”,其对欧盟安全的影响将不会亚于核武器的威力。
欧盟方面担忧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欧俄之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双方深层次的政治互信始终难以建立,很多欧盟国家,尤其是新入盟的原苏联国家担心俄罗斯有朝一日国力恢复后,会重新拾起帝俄—前苏联的衣钵,回到传统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老路。其次欧俄双方的战略目标也大相径庭,欧盟与俄发展关系是想把俄变成一个不仅不会对欧盟国家构成安全威胁,而且还能与欧盟进行战略合作的伙伴国家;而俄罗斯与欧盟发展关系,是想借助欧洲的力量,恢复俄罗斯昔日的大国地位,最终实现振兴俄罗斯民族之梦。尽管合作进行得还算顺利,但双方龃龉也时有发生。欧盟一直怀疑俄罗斯在不断加强对国家经济的控制,尤其是在能源方面,因此欧盟要求俄罗斯放弃国家对能源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垄断,开放能源市场。而俄罗斯则批评欧盟不对其开放能源下游市场,没有兑现其支持俄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此外,北约东扩步步紧逼以及同意美国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也引起了俄罗斯的“极大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