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作者:韩立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2:42

|

本章字节:9194字

第3篇第12章第2节生存规划(2)


第四,依靠科技。充分依靠能源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突破能源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制造水平,开创能源开发利用新途径,增强发展后劲。


第五,保护环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促进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六,互利合作。能源发展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坚持以平等互惠和互利双赢的原则,以坦诚务实的态度,与国际能源组织和世界各国加强能源合作,积极完善合作机制,深化合作领域,维护国际能源安全与稳定。


3法国


法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是:在大力发展核能的同时,积极扶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以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在法国的初级能源供应中,核能占404%,居世界之首;可再生能源占68%。法国计划在201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从1997年的15%提高到221%,其中除水力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的比例由22%提高到82%。法国石油所占的比例已从1973年的71%降至2002年的37%。


4德国


德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高达98%,其能源战略的目标是确保能源安全供应,合理生产与使用能源,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其能源政策的具体内容是:确保能源来源的多样性;建立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建立并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和相应的应急机制;注重开源,更重节流,采取多种手段促进节能。


5日本


日本将在节能技术、降低石油依存度、实施能源消费多样化等方面施行新能源战略,并争取在2030年之前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通过收购海外石油公司和参与海外石油开发等方式,培育本国的核心石油开发企业,从而避免国家之间政治外交关系的变化对石油进口的影响,减小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努力在亚洲推行日本型的节能模式,协助亚洲国家增加石油储备。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研发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制度,支持企业开发利用新技术。


6印度


印度特别强调进口渠道多元化和扩大可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如:确保国内外能源供应的长期稳定;在整个南亚地区逐步建立广泛的能源网;鼓励印度石油公司扩大购买外国油田的股份;努力实现原油进口渠道的多样化,确保能源安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以加强印度的能源安全;通过利用太阳能、水电、核能和其他类型的能源,保障印度在2030年前实现能源独立。


可以看出,为了应对能源挑战,各国都在努力寻找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尽管在具体措施上各有侧重,但大方向基本一致,都强调建立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促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好本国的优势能源,鼓励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减排,建立石油储备制度,调节石油市场,统一区域性的能源政策,加强协作。


气候问题,你我有关


进入21世纪,资源占有和环境容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各国出于对能源的强烈需求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措施,但持续增长的碳氢能源消费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对全球气候的不利影响,却没有得到各国相应的重视。到2008年,《京都议定书》签订已经11年。《京都议定书》是战后以来为数不多的非美国主导的政府多边协定。作为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并未纳入减排行列。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和印度,也没有进入第一期减排义务框架。


经过近10年来的酝酿,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随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陆续发表而在2007年引起国际社会的空前关注,而且气候变化与国家和国际安全挂钩趋势明显。围绕气候变化问题展开的环境外交日益成为能源外交之后的新焦点。2007年12月3~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大会最终通过“巴厘岛路线图”,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谈判制定了框架和时间表。中国对大会自始至终积极参与,为路线图的产生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巴厘岛路线图”规定,新一轮谈判应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并为关键议题确立明确议程。中国提出的多项建议,包括切实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规定落到实处等,最终被采纳到“巴厘岛路线图”之中。“巴厘岛路线图”为后京都时代温室气体减排谈判奠定了基础,并获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认可,具有突破性历史意义。


经过2007年的德国八国峰会、巴厘岛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空前关注。联合国将气候变化纳入政治议程,气候变化更是2008年日本八国集团首脑的主要议题。2007年6月,德国八国峰会高调要求中国和印度为减排作出实质努力;2007年12月,“巴厘岛路线图”明确指出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缔约方都要有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种种迹象表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环境容量的限制正逐渐向“硬法”约束发展。而如何将中、美、印尽早纳入框架,也成为欧盟、日本瞄准的战略目标。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面对日趋复杂和严峻的气候变化政治态势,中国既要避免和西方在环境、能源和资源问题上发生正面冲突,又要维护未来发展权益;既要减缓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大国所带来资源环境代价的警惕,又要占领全球创新体系和经济分工的高地;既要做大做强自己,也要推进世界各国在能源和经济转型方面的共同进步。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展现出积极、务实、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在各种重要的国际场合充分阐释与实践自身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新主张。2007年9月,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全世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并提出了具体、务实的合作建议。事实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保护全球的气候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是一支重要的积极力量。2007年6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7%,等于节约了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同期,中国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护等又净吸收了50亿吨的二氧化碳。他说,自20世纪以来,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了3亿人。


现在按2004年的标准,世界每一个人平均每年释放二氧化碳4吨,3亿人就等于中国每年少排放了12亿吨二氧化碳。马凯表示:“如果我们不实行计划生育,去年我们的人口不是13亿人,而是16亿人,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要多出12亿吨,这是中国对控制世界人口非正常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积极贡献。”他还援引中国过去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等数据,驳斥了所谓的中国环境威胁论。马凯说,中国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中国政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一条投入小、消耗少、能循环、可持续的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他说:“尽管我们在环保、节能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如果没有中国政府坚定的态度、明确的思路和付出的巨大努力的话,可能气候变化问题、环境问题要比现在严重得多。尽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比大力地节能减排困难得多,但是,我们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而且一定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


2008年7月9日,在日本洞爷湖召开了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会议主要讨论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与会领导人来自八国集团成员国以及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韩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八国集团领导人发表声明说,八国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并希望在公约相关谈判中与这些国家讨论并通过这一目标。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五个发展中国家在8日发表的政治声明中说,发达国家应根据《京都议定书》和相应量化减排目标在2012年后率先进行有雄心的绝对减排。到2020年,发达国家应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5%至40%,到2050年应减排80%至95%。


声明说,八国领导人认为,只有世界各国,特别是所有主要经济体都作出贡献,才能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但声明同时也承认,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各国的能力,主要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所要做的工作不同。关于发达国家,八国承认自己负有领导责任,认为每个成员国都应执行与自己经济规模相当的中期目标,以达到绝对减排效果和在可能范围内尽早停止排放量的增加。关于发展中国家,八国领导人再次确认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的承诺,称将对主要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及能力建设方面的援助以支持它们的减排计划。八国领导人同时指出,为确保构筑有效的2013年后减排框架,在2009年底前应达成的国际共识中,所有主要经济体必须以有约束力的形式承诺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这次八国峰会上曾经说,他对八国集团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的成果感到“非常高兴”,这是对全世界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八国集团峰会开幕前,尽管西方各国明争暗斗,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的共识却似乎在聚合。美国总统小布什很不情愿被欧盟领导,却也推出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破天荒地宣称:“近年来科学深化了我们对于气候的了解,打开了面对它的新可能性。”这是迄今为止美国首脑对于科学在气候上的发现首次做出“政治认可”。到达会议所在地海利根达姆后,小布什的顾问向媒体透露,要力争与德国在气候变暖问题上找到共同点,这似乎又进了半步。


美国的态度加上欧盟和日本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先知先觉”,使得主导国际事务的几大力量基本形成共识,只是各自在减少“碳排放”上的具体策略不同。


这次八大工业国峰会很难达成一致的行动纲领,但不会否认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对此予以规避、狡辩或者视而不见,是不道德、不科学、不负责任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期待一种新的全球道德观的形成:呵护气候,人人有责。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20世纪70年代绿色和平组织、保护人类家园等民间组织的呼吁,到80年代以来科学的论证,再到目前世界主要工业国的价值认同,意味着气候变暖不再是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如何应对的问题。尽管《京都议定书》可能被撕碎重写,但其基本原则却不会改变,呵护气候不平坦的旅程由此起步。


过去人们把大气、能源和资源等均视为“奴隶”,任意攫取,无度挥霍,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破坏着自己的家园。现在终究遭到报复,冰川融化、河流污染、飓风四起、阴霾遮天、海啸吞命……但科学地认识到其根源是一种进步,而把呵护气候、保卫家园在道德层面予以认同,则是了不起的进步。因此,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有理由谨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