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好员工掌握规律(4)

作者:雾满拦江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9-10-08 02:46

|

本章字节:12450字

反之,如果这个质疑鱿鱼海参的人也曾质疑过你,那么,你就会给这个家伙打个负分,认为他尖酸刻薄缺乏肚量,言行悖谬不懂事体。如果有一天这个家伙落到了你的手里,那就该轮到他倒霉了。


事实上,凡是发生在灰色认识区域的争执,都只是每个人的判断不同所造成的。因为资料不全,无法得出精确的结论,所以只好依据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推导,推导出什么结论就坚持什么结论,至于这个结论的对错是不需要理会的。


我们反对或支持的永远是人,不是观点。


我们对所有事物的观点,都是我们人生经验与对对方印象的叠加。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一个人持某一个观点与甲争执,而一转身,他却又拿着甲的观点去和乙理论,不是他赞同甲的观点,而是他要反对乙这个人。


很多观点是争论不明白的,即使是争出个眉目也没有丝毫的意义。比如说萨达姆有没有高血压,美国总统布什一餐吃几个馒头,令狐冲的爸爸到底是岳不群还是东方不败,关羽是不是暗恋貂蝉,诸如此类,这些事争或是不争,纯粹是浪费生命——靠搅浑水吃饭的史学家例外。


而另外一些观点则比较严重,比如说公司里的项目进度安排、人员布置、工作分配、资源调度,这些事是无论如何也要争一争的——这个叫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谈主管会有意见,所以必须要谈。


于是大家就图穷匕见。


做人的关键,也就在这一时刻凸显了出来。


思维半径决定人生成就


你记住自己正确,同时也记住别人错误。而别人却恰恰相反,他牢牢地记住了你每次出乖露丑的情形,而他自己犯的错误却早忘记了。


于是,别人对你的评价会让你出乎意料的低,就像你对别人的评价一样的低。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世界历史上的成就堪与中国的孔子比肩,但他比孔子幸福,他生活在古希腊城邦文明时代,那个时代讲究民主,大家都可以信嘴乱讲,不必理会老板高兴不高兴。


而孔夫子可就惨了,孔子生活在封建帝制时代,这个时代讲究的是没有任何借口,全心全意为君王服务,当时的舆论主流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虽然孔子不喜欢这个,可是不喜欢也不能明说,只能是关起门来偷偷嘀咕:“邦有道,谷,邦无道,隐……”这么鬼鬼祟祟地说话可真难受,把孔子郁闷得不行。


相比之下,苏格拉底实在是太幸福了,他整天跑到街上跟人摆龙门阵,说得天花乱坠,口沫四溅。眼看他要扯下去就很有希望被评为希腊城邦十大杰出抬杠青年了,城邦突然“民主”了,全国人民群众一致通过了立即取消苏格拉底抬杠权与生存权的提案。决议通过之后,一杯毒芹水送到了苏格拉底的面前。


终于轮到苏格拉底郁闷一把了。


苏格拉底想不通啊,我好好地摆我的龙门阵,没招谁没惹谁,最多不过是跟大家抬抬杠,怎么人民群众就对我的意见这么大呢?是谁这么缺德,老是把真理塞在少数人手里,却让大多数人民群众这么犯浑呢?


不是人民群众犯浑,而是一些心智模式存在着缺陷的人,虽然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有着一张正确的人生地图,可是他们不懂得怎么看这张图,地图虽然是正确的,但他们却总是沿着坐标系指定的相反方向走,于是他们的人生,也就显得异彩纷呈花样繁多了。


大概十年前吧,有这样一桩旧案。有一个上不起学的农家孩子,十五岁时他的父亲和母亲离婚了,离婚后的父亲带着他去城里打工。每天父亲都在工地上做工,没时间照料他,就把他放在当时城市中最火爆的娱乐场所——录像厅,让他看录像接受武林高手再教育。


当时的录像厅里主要是演一些港台的劣质武打片,像什么《七残英雄》,讲的是七个残疾的武林高手替革命党送情报的故事;又像什么《龙在天涯》,讲的是一个武林高手独闯科西嘉黑手党总部,用拳头把拎着火器的黑帮打到吐血等等。这孩子就天天坐在录像厅里学习熏陶,熏出了他一身的武功。


孩子是真的有点功夫,是他自己在建筑工地上拿手掌劈着砖头练出来的,可惜无名师指点,不然的话,以这孩子的资质,照这么练下去的话,恐怕现在的影视屏幕上还轮不到新加坡的释小龙撒欢。


三年之后,正当这孩子武功大成之时,父亲因为实在顾不上照顾他,就又将他送回了乡下。这孩子一回到村子里,就立即开始了他的行侠仗义、锄强扶弱的人生传奇。进村后他东张西望,忽然看到同村的一户人家盖起的二层小楼,这孩子立即明白了,这户人家肯定是无恶不作的恶霸,不然的话怎么全村穷得没裤子穿,就他家盖起了小楼?


发现了恶霸,孩子立即展开了行动,白天的时候先踩好点,入夜之后,他施展飞檐走壁的拿手绝活,越墙进入了那户有钱人家。恰逢那户人家的女主人正在浴室里洗澡,被这孩子冲进去,一记鸳鸯撩阴腿,对方当场毙命。


刚刚杀了女主人,这家的男人正好从外边回来,被这孩子断喝一声,迎上前,一记大摔碑手,然后是龙爪手、虎爪手、九阴白骨爪、黑砂掌、毒砂掌、红砂掌,一股脑儿地使了出来。可怜那个农家个体户只知道响应党的号召勤劳致富,哪曾想家里突然冒出来一个从古装片里钻出来的怪人,措手不及之际,已经身中小天星掌力,当场倒地身亡。


眼见自己武功大成,这孩子心下颇是安慰,于是下楼出门,径直走到邻居家敲门。邻居开门问何事,他告诉邻居说他已经为民除害,杀了恶霸,让邻居快去叫全村人都来,去把恶霸家里的冰箱、彩电分了。


邻居起初还以为这个孩子是在开玩笑,可是看孩子的表情语气,却是严肃而认真,就半信半疑地走到邻居家里一看,那两具死尸差一点没把邻居当场吓疯,清醒过来便立即报了警。


警察赶来,却见孩子神色肃然,一抱拳:“天高地远,后会有期。”本想飞身上房,却没能飞得上去,早被六扇门的众警察蜂拥而上,抓胳膊扭腿将他擒获。那孩子大惑不解:“你们这是干什么?我杀了恶霸,你们应该感激我才对啊。”


我们倒是真的应该感谢这个孩子,他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的思维误区有多么的严重,这个孩子在城市中生活了三年,纵然是再与现代文明有隔膜,但也不至于闭塞到这种程度。究其原因,是他在成长过程中的思维选择机制在起作用,他只选择那些能够肯定他的观点与想法的信息,对那些与他的主观愿望不一致的信息全部过滤掉,所以他虽然生活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但他的思维却以为自己是生活在劣质武打片所构造的虚拟世界之中。


一个人的思维半径决定着他的人生成就。


正常情况下的社会游戏法则不在这个孩子的思维半径之中,所以对他来说,正常的社会法则是不存在的。


你千万不要嘲笑这个孩子的愚蠢,在别人眼里,我们和这个孩子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老话说“忠言逆耳”,我们也同样无法接受那些不在我们思维半径内的思想与观点。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刘、项并争天下,各地报急奏章雪片一样飞往咸阳。秦二世问计于赵高,赵高告诉秦二世,哪里有什么贼寇,只不过是几个小毛贼罢了,这都是地方官无能,治贼不力,所以夸大报道。二世以为然,于是严惩各地上奏实情的官员。然后秦二世继续在宫中享乐,一任刘邦和项羽就这么折腾下去。最后赵高担心义军攻取天下之后不肯饶过他,就索性先下手,派女婿——赵高这个宦官竟然有女儿,这家伙的本事实在是有点太惊世骇俗了点——阎乐入宫杀死秦二世。乱兵拥入宫内,秦二世埋怨在身边侍候他的小太监:“都怪你们,不早一点告诉我。”那小宦官回答道:“正因为我没有告诉过你,所以才活到今天,那些跟你说实话的人,不都让你给杀了吗?”听了这个回答,秦二世只好拼命地翻白眼,再也没咒可念。


秦二世不爱听坏消息,是人的隐性心理选择机制显性化的表现。仅从这个信息选择接收与过滤的心理机制来看,我们绝不会比秦二世强到哪儿去;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不是像他那样叼着金钥匙出生,让权力的宝座将集中在他身上的人性缺点放大了。


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以自我的存在生活于这个世界。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信息筛选机制始终在悄然地起着作用,它总是让我们在记住我们正确的时候,同时把别人的错误记得牢牢的,终生也忘不了。


就这样,我们在人的认识灰色区域的激烈争执与争端,就导致了这样一个现象的出现:


你记住自己正确,同时也记住别人错误。而别人却恰恰相反,他牢牢地记住了你每次出乖露丑的情形,而他自己犯的错误却早忘记了。


于是,别人对你的评价会让你出乎意料的低,就像你对别人的评价一样的低。


所以,任何人的晋升提拔与加薪都会让你不服气,因为在你的意识中,别人无论是能力还是业绩,都比不了你。这种心态发作起来,就连比尔·盖茨都不放在眼里。比尔·盖茨有什么啊,不就是世界首富吗?刘翔有什么啊,不就是会跑两步吗?超女有什么啊,歌有我唱得好吗?姚明有什么啊,他敢和武大郎比谁更袖珍吗……


在你的嘟嘟囔囔中,你给别人的印象也就隆重诞生了。


坏印象!


坏印象源自于别人对你原本不高的评价与你坚持不懈的挑衅对抗。给别人一个坏印象,并不在于你到底做错了多少事情,而在于别人根本记不住你做对的时候,而你的错误始终让别人刻骨铭心。


这也是所有失败者的罩门与软肋之所在。除非你能够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形成的,否则你永远也无法避免这种对你不利的局面,永远也无法成为一个好员工,永远也无法获得一个成功而幸福的人生。


闭上嘴巴就成功


成功并不意味着付出太多,但失败必然是由于说得太多。


任何时候不要轻易透露出你对事情的任何观点与看法,也许你的观点是对的,但术业有专攻,你的朋友与老板或许不了解这些,但他们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因为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你必然是错的。


现在你已经知道,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就会立即给别人一个愚蠢透顶的印象。


即使你真的是正确的,但是别人的思维解读与你完全不一样。他有可能是错误的,而他却是以这个错误的坐标为参照,凡是与他的错误不相符的观点与意见,统统是愚蠢的。


此后你还应该乱讲话吗?


更多的时候,错误的的确是你。但是别人已经厌倦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你,而你又总是不肯接受,用你的固执将一次心平气和的聊天或是工作讨论演变为一场毫无意义的争执。在这种情况下,别人只好由得你出丑。


你的前程就这样完蛋了,你能够甘心吗?


只要你把嘴闭上,你就能够迅速地成功,可是你愿意吗?


闭上嘴,成功!


成功并不意味着付出太多,但失败必然是由于说得太多。


你所有的努力全都被几句话抵消了,这真的有点不值得。


早年的时候,法国人发明了一种高效率的杀人技术——断头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时候,有许多贵族的脑袋就是被这个原理简单的机械装置给切了下来。于是欧洲人围绕着这个断头台弄出来了不少笑话。其中有一个说,三个抢劫银行的死囚被拖到断头台前行刑,第一个囚犯先被拖了上去,可是非常奇怪,上面的刀片居然没有应声而落,所以死囚的脑袋也就没有应声而掉。于是众人认为这是上帝在保佑这个死囚,于是他就得到了特赦。


接着是第二个死囚,断头台的刀片仍然没有落下,于是他也得到了特赦。


接着是第三个家伙,他的脑袋被按在断头台上,只见这家伙仰脸看了看上面,脱口说了一句:“哈哈,我发现这台机器的故障在哪里了。”


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我们所知道的,未必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说,如果你闭上嘴,就会平安无事。


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说,如果你不肯闭嘴,倒霉的事儿就要落到你的头上了。


古人说,言多必有失。


古人又说,祸从口出。


古人还说,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任何时候,当你开口说话的时候,带来的很少会有什么好东西,但坏印象却会如期而至。


我们在别人心里的坏印象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你想做一个好员工,做一个成功的员工,就请先把你的嘴巴闭上。


好员工知道的很少。


好员工不知道的很多。


好员工知道他们知道的很少,知道他们不知道的很多。


好员工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误。


好员工还知道人的天性是不肯认错。


好员工知道不肯认错的人始终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好员工知道所有的失败者都是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失败。


好员工选择不犯错误,或是少犯错误。


好员工知道在做事之前要先做人。


好员工知道做人成功的人事业就会成功。


好员工是做人成功的人。


好员工知道所有的人都喜欢做人成功的人,老板更是这样。


老板喜欢好员工。


老板愿意给予好员工更多的好机会。


所以,好员工不是听话的乖宝宝。


好员工是人生、事业都成功的员工。


其实做一个好员工真的不难,许多人上下求索,却越来越偏离这个人生的根本目标,原因就在于他们以为成功是从脚下开始的,却不知道失败都是从嘴巴开始的。


而且很显然,失败的脚步远比成功快捷得多,只要你一张嘴失败就跑了过来。成功是个大胖子,却不知道晃荡到哪里去了。


看来真的应该给成功减肥了。


我们曾提到过“老君座下的烧火童子”,我们提到了这些必然的成功者,那些在公司里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能力过人、业务精通的员工,你什么时候听到过他们乱讲话?


正因为他们从来不肯乱讲乱说,即使是听到了别人的错误,最多也只是付之一笑,所以他们看得多,见得多,听得多,将失败员工的经历全部转变成了他们个人的经验总结;所以他们这些烧火童子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人生的大手笔。


就像太上老君骑着的那头青牛,你什么时候听到过它跳出来哇哇乱讲?乱讲的是老子,老子开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青牛就一声不吭地在一边听着,狗屁道道名名,吃草比什么都来得实惠。公明仪跑来弹琴给青牛听,青牛也只是摇摇尾巴,对牛弹琴,吴牛喘月,不管你是褒还是贬,青牛都不跟你一般见识。


等到青牛学得差不多的时候,那就是别人的麻烦来了。《西游记》中唯一出彩的段子就是青牛大战诸天神将,打得孙悟空拼了老命地翻着筋斗狂逃。估计逃跑之中的孙悟空心里肯定不是个滋味,以前还总以为天底下就自己最厉害,敢骂老板敢打同事,现在才知道自己那点小本事,实在是差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