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康学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51
|本章字节:10620字
彭总故居乌石小记
彭德怀同志的故居乌石,在湖南省湘潭县西南约40公里处。
从湘潭市区出发,车行约一小时,便到了乌石峰的山脚。这里有个小山村,名叫鸟石寨。由此径直向前一个院子走去,迎面可见一栋青瓦木房。木房正门的门楣上,有邓小平1982年亲笔题写的“彭德怀同志故居”几个大字。
彭德怀的家境原很贫困,据当地老人回忆,他家里只有两间栖身的茅草房。直到1925年至1927年他在湘军当了营长、团长后,他弟弟彭金华、彭荣华才用他的薪金,盖起了现在这栋坐西北朝东南的瓦屋。
彭德怀同志历来对亲属要求很严格,面对乡里的村民们却十分关心。早在1925年,他在湘军任营长时,有次回家探亲,正遇家乡遭受旱灾,地主把粮食囤积居奇,穷人求籴无门,他便拿出近百元钱强迫地主高价卖出十来担谷,无偿分给了家乡贫民。他认为贫富不均的现象,只有在乎地产、消灭剥削阶级之后才能解决。此后,彭德怀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着名的平江起义,走上了革命道路。
全国解放后,彭德怀因功勋卓越被授予元帅军衔,担任了国防部长重任。他虽身居高位,却仍念念不忘忧国忧民。1958年12月,他回到阔别33年的故乡视察,在故居的正堂屋召开了社队干部座谈会,询问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当听到吴公塘生产队一季稻亩产超千斤的汇报后,他当晚就打着手电到这个队的田里,扯出禾蔸进行验证。他对陪同的干部说“我最近看了很多地方,有的讲亩产几千斤,上万斤,吹得很厉害,我就不信那一套。我这个人,拿共产党员十条标准来衡量做得很不够,但有一条我是做到了,就是敢讲真话,实事求是。”临走,彭总还给家乡的干部规定了“八不准”,即:不准搞瞎指挥,不准搞浮夸,不准说假话,不准搞强迫命令,不准打人,不准罚口粮,不准拆社员房屋,不准毁风景林。
彭德怀此次视察回京后,根据一年多来在全国各地视察,特别是在家乡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在1959年7月的庐山会议上,向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长信,针对当时国民经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左”的错误,坦率地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但不幸由于这封信,使他受到了错误批判,并被撤消了国防部长职务。
彭德怀同志宽宏大量,光明磊落,即使在庐山会议被批判被撤职后,他仍为党为人民毫无怨言地努力工作。他对于名利观念向来很淡薄,从不居功自傲。早在1935年长征时,毛泽东同志曾写诗称赞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他看罢此诗后,曾将末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把诗仍送还了毛主席。由此可见彭总的为人是多么谦逊!
庐山会议后两年,彭总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安排,又一次回故乡进行了50多天的农村调查。这次回故乡,他曾走遍了7个公社10多个大队和几十个生产队;曾在故居昏黄的煤油灯下写了4个调查报告;曾亲临家乡楠木冲水库进行观察,并给了大队500元钱支持修水库;曾和社员一起挥汗如雨参加劳动,将门前20多亩大一块黄泥大坪开出了一片良田……彭总一次在帮助队里收棉花时,对社员们还说:“从今年起,我坚持每年回队参加劳动100天,如果不能回,就投资100元给队上。”回京后,他果然连续三年向队上投了资。后来,十年动乱使这种投资中断了。1979年,他夫人浦安修同志遵照他生前遗愿,将中断的10年(计算到彭总去世)共1000元补给了生产队。
彭德怀同志两次回到故乡,给家乡人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总是那样深沉炽热地爱护人民,人民对他也是充满了热爱和敬仰。十年动乱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将彭德怀从成都揪回北京,进行残酷批斗,长期遭受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最后含冤逝世。彭总死后,据说他故居前的两株柚子树(系彭德怀当年回家乡时亲手栽植),竟也突然枯死。后来过了四、五年,彭德怀平反昭雪,说也奇怪,这两株树却又发芽活了过来。如今这两株柚子树都已长得郁郁葱葱。这虽然是偶然的巧合,也可说草木有情,兴衰有应!
在彭总故居采访完毕,我在那门前的两株袖子树下伫立良久,心潮起伏。仰望天空,滂沱大雨早已停息,一轮鲜红的太阳从云缝中渐又露出了笑脸。雨后的乌石峰青山,显得分外青翠绚丽……
洪家关,神秘的贺龙故里
大凡名人降生的地方,都有些神秘的风水传说。
排列十大元帅之四的贺龙,其故居——湘西桑植县洪家关小镇,也有着许多当地风水好的传闻。其中流传最多的一种说法是:洪家关依山带水,站在高处看,见东西南北有5条清晰的山脉,这5座山分别叫陈家山、韦家山、王家山、泉峪山和枫洋凸山。因为5条山脉都伸向坪中,所以是“五龙捧圣”的地理格局。这样的风水宝地,必然有“贵人”出。据说300多年前,贺家最早的祖宗贺应贵,带着“象、虎、龙、凤、凰”5个儿子,从慈利江垭来到桑植泉峪山顶,就是因望见洪凉关地方风水非同一般,才迁居到此扎根的。洪家关以前姓冯的人多,地名早先叫冯家关。后来,因为此地有3条溪水环流,人们改两点水的“冯”为三点水的“洪”字,冯家关就叫洪家关了。
按风水先生的说法,洪家关是“风水宝地”,出贺龙这样的大名人原在情理之中。传说贺龙生的那日,洪家关一寺庙的几个和尚,曾亲眼见到天眼大开。须臾,人们望见空中掉下一把万民伞,此伞像彩球般掉落在贺家,正巧贺龙就降生了。所以,人们又说这彩球是星宿下凡,贺龙便是天上的将星。
上述的风水传说固然充满神话色彩,但贺龙在洪家关诞生,后来能成就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这与洪家关一方水土的滋养和家庭内外各种环境的自然熏陶,却有着实实在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贺龙出生的家庭很贫苦,父亲贺化道和母亲王金姑都是老实巴交勤劳善良的农民。这一家共有9口人,7个孩子。贺龙排行第四,他的乳名叫贺云卿,小名常伢。
由于家庭人口多负担大,贺龙自小就在死亡线上挣扎。他小时没读多少书,却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武功在身。13岁那年,为了谋生,他和同乡好友一起,赶着骡帮,在湘鄂川黔边贩运盐巴、布匹、茶叶,做了几年生意。在江湖闯荡数年,使他对黑暗的社会和贫穷的生活有了切肤之痛的认识:疾恶如仇的性格和富于反抗的精神,终使他在一个月月黑风急的夜晚,带领十多个好汉,用三把菜刀起义,刀劈了芭茅溪的一个盐局,夺了几支枪后,便扯起武装革命的大旗,从此征战四方,追寻革命真理,最后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贺龙征战在外,与家乡多年断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贺帅对家乡十分惦念,但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回到故乡来。1960年初夏,贺龙来到长沙,曾一心想回故乡看看。县里的人听说他要回来,发动几万民工奋战三天三夜,将县城至洪家关13公里的小道修成了简易公路。路修好后,由于贺龙的老部下——贺炳炎将军在成都逝世,贺龙临时改变计划,飞往成都去赴丧事,结果,这一次回家乡又没有成行。
“文化大革命”中,贺龙被诬陷受屈,从此再无机会回故乡了。贺龙在解放后虽然没回来过,但他对故乡人民却没有忘却。1958年,桑植县修建甘溪火电厂,家乡人上北京找他汇报,经他指示,有关部门给桑植新建的火电厂支援了两台卡车。1960年在长沙,担任省委书记的张平化向他汇报:桑植人民准备照以前的原样修复他的故居。贺龙听后摇摇头说:“我的故居不必那么修了,有这笔钱,不如办所完全中学。”遵照贺龙的意愿,洪家关建了一所完全中学,而贺龙的故居,就再没有按解放前的原样去恢复了。
据史料记载,贺龙故居在贺龙当澧州镇守使时,曾是一百根柱子落地的大屋。后来贺龙参加共产党闹革命,他的故居被国民党陈策勋的军队所拆毁。原来的宅基只剩下些残垣断壁。“文化大革命”时,造反派们又将故居平整作了稻田。贺龙平反昭雪后,他的故居才又被重新用围墙围了,里面修了一栋木房和几间展览室。如今,故居的院子里置满了苍松翠柏,环境显得十分优雅。来这里参观的人也不少。
紧连着贺龙故居旁的洪家关小镇,现在已有一千多人口,小镇街上锗着一条崭新的水泥路,还有一条通往县城的柏油公路正在抓紧施工。随着交通状况的彻底改变,洪家关正在变成一个集传统教育和旅游观光的中心。昔日贫穷的贺龙故里,如今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含怨而逝的贺龙元帅在九泉有知,也必定会为家乡的巨变而发出欣慰的微笑吧!
金星寨上“将军树”
湖南省汝城县延寿乡新坡村金星寨,是李涛上将的故乡。它位于湖南边隅渚广山脉一片绵亘缭绕的丛山之中,是一个很秀丽的小山村。这里,留下许多有关李涛的传说和故事。
李涛原出生于一个大家庭,全家共48口人。他的父辈兄弟有11个,父母却只生他一个儿子。对于这位独生儿子,他父亲很喜爱又很严厉,一心盼他读书成才,并给他改名叫毓英,号“少白”。这小少白倒也不负父辈厚望,在高小读书,6个学期,竟有5个学期都考得了全班第一。1923年,李涛以优异成绩,又考进了湖南省立郴州第七联合中学。此时,他已开始接受马列学说,倾向革命。他参加过“雪耻会”,并于1926年入党。最初是到汝城开展工人运动。“马日事变”后,组织农军,参加了着名的秋收起义。一、二、三次反“围剿”中,他立过战功;长征时他担任军委纵队先遣突击队队长、军委纵队司令员等重要职务。“西安事变”中,党中央曾派他到西安杨虎城部作统战工作,为争取西北军团结抗日,做了极有益的工作。解放后,在军委任技术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会、监察委员会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涛自参加革命后,一别家乡几十年,但他对家乡的关怀一直没有忘记。有一次,他本家的一位叔父到北京看望他,他回忆起在家乡的许多往事,甚至连老家祠堂里那副对联至今都还记得。说罢,他就一字一字吟诵道:“金星来龙有佳植树木森森花开时结成富贵;鹅堂作对多奇峰泥土磊磊草发侯培起科名。”叔父听了,很钦佩他的记忆力。
1958年8月,阔别家乡多年的李涛,回到了故里探望。沿途从县城回到家乡,当看到道路两旁的山上,到处都被砍伐得光秃秃的,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到村里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公社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们说:“我们家乡过去那么多树,现在被砍光了,这不是好事啊,砍树炼钢铁,这成本太大啦!”又说,“前人栽树,后人纳凉,这是古训。我们现在不仅不栽树,反把这么多树毁完了,怎么对得起子孙后代!”说毕,将军的双眼湿润了。第二天一早,他亲自到金星寨的山上找来两棵松柏树苗,在自己老家屋后一块空地上,挖下两个坑,格外细心地将这两棵树栽培好。他的亲属要帮忙给他挖坑栽树,李涛谢绝道:“不要你们帮忙,我要自己动手。”
李涛在家住了3天,临别时又一再叮嘱家乡的干部说:“以后希望你们一定要记住多栽树,我但愿下一次回来,能看到家乡的山都变绿。”将军说完,又挥毫写了两首诗。
(一)错过家门
引岭瞩目寻家门,
轮底门前错过村。
为何乡关难辨认?
只因金星退了青。
(二)重别故里
秋雨难阻行色多,
重别故里游奥东;
行前犹有依依念,
权值双杉寄游衷。
将军写毕,即打马回程。此次一别,却没料到再未回来。1964年,李涛在京已双目失明。1970年10月,病逝予广州。在他生前的最后12年里,他还念念不忘家乡的一切。为了关心家乡的建设,曾多次写信给亲人,询问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眨眼一晃30年过去了,李涛将军当年亲手栽植的那两棵松柏树,现已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之为“将军树”。李涛故乡汝城县的山山岭岭,如今到处都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全县的森林保护及绿化率在全省已进入先进行列,假如李涛将军在世,看到故乡的绿化成绩。他也一定会感到由衷的高兴!
好山好水,充满传说的李先念故里
去湖北红安县城,车沿一条柏油路向南行约半个多小时,便到了李先念的故居所在地——占店镇长丰村李家大屋村民小组。
刚下车进村,就闻到一阵阵桂花芳香扑鼻。这桂花树的一旁,还有几棵高大的法国梧桐,也长得郁郁葱葱。梧桐树下,绿叶掩映着一栋黄土砖墙筑成的普通房子。这就是李先念的故居。它的外观与一般乡村的普通农舍一样,屋里呢,也只放着一只储粮的木柜、几把旧木椅、一张木架子床以及一口灶。从这简朴的摆设中,可以想象李先念当年的家庭是相当贫寒。据现住李家大屋的一位姓韩的老人介绍,李先念的家原是个佃户,他的父亲当长工,生有8个兄妹,李先念是最小的一个。他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收入微薄的家庭里,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