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神州漫游(2)

作者:李康学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2:48

|

本章字节:6782字

与奚老师神聊良久,我说明早还要下县乡去采访。他又说你先别急,明日早上起来看身体是否有反应,这里高山缺氧哩!我答允着就躺下了。谁知这一晚竟无能如何也难入眠。第二天早上,只觉四肢无力,极端疲倦,头也昏胀,但又睡不着。真说不出一种难受又烦燥的滋味。我想,这下可糟了,必定是身体不适有了反应。如若躺倒在这里,那可不得了!我一个人出差在外,没个照应怎么行!再说,耽误一天,得花多少钱,我的囊中已快告馨,到时没钱回不去就更糟了。思虑再三,我不得不决定改变计划,不下县里去了,匆忙到售票处买了一张22日去成都的飞机票。按照乘机规定,当晚我得赶到贡嘎机场。这一日就只剩半天时间了。因布达拉宫进不去,我又坐了一辆人力车,到大昭寺观看了一番。大昭寺外广场聚集了数百上千的藏民,寺前烟火缭绕,终日不绝。那众多的男女老少信徒,一步一趋的竞相跪拜,其虔诚神态真使外来人感到无法思议。是什么力量使藏民达到如此痴心叩拜的地步呢?无疑是佛的威力吧!


看完大昭寺,已到中午时分。因为疲劳不堪,吃完中餐便不想再动弹。本想买点什么纪念品之类的东西,却因不易找到商店而只好作罢。到下午3点钟,即告别拉萨,乘民航专车到了贡嘎机场宾馆。第二天9点,我便又乘波音757客机飞离了拉萨。此次进藏旅行,在拉萨仅仅呆了28个小时,真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一切都只是浮光掠影的看了一下,得到的印象也是肤浅的,然而即使这浮光掠影的肤浅印象,在我脑海里也已留下永难忘却的记忆。我想,西藏这地方确实是神秘的,它的真实面纱在我面前还没有完全揭开。我但愿下一次能有机会再去进藏游览一番,那时,我一定会作好充分准备,不深入下去采访就决不回头!


寿县三题


八公山豆腐


初到皖西寿县,我到一家小酒馆品尝了一席平生未见过的豆腐宴。记得那一桌豆腐,煎、炖、煮、炒、炸、蒸、红烧、凉拌……各样的烹调口味都有。芙蓉、四喜、珍珠、虾子、拔丝……长串好听的名字莫不让人垂涎。待到吃进嘴里,那滑溜溜、嫩嘟嘟和肉筋筋、鲜滋滋的口味,更令人惊奇难忘。


此豆腐为什么这般好吃?承蒙款待我的主人介绍才得知。这县城的豆腐,乃正宗的八公山豆腐,八公山就在寿县城的近郊。李时珍《本草纲目》里曾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据说,刘安当年和几个方士在八公山上炼丹,结果,丹未炼出,而用黄豆制作的浆汁流进水凼,因水中石膏的作用,变成了团团嫩嘟嘟的东西,有大胆者试着吃了,渐渐流传开来,就成了后来的豆腐。


主人的介绍使我对八公山发生了兴趣。吃过豆腐宴后,我专程到八公山上看了一趟:在山腰之下,果见有碧绿甘冽的珍珠泉、玛瑙泉、大泉等诸多泉水,当地村民用此水磨成的豆腐水晶晶,亮晃晃,颤巍巍,而且棱角分明,不散不碎,难怪此豆腐吃起来口味感特好。据分析,这都是因此处的泉水不一般的缘故。在八公山下,还有一座巨大的土山,淮南王刘安之墓,即葬在其中。刘安当年用黄豆炼丹,想得道升天未免荒唐,但他无意中创造的豆腐之法,却为后人作了一大好事。那最初敢吃豆腐的第一人,勇气则似乎更为可嘉。


淝水河与古战场


站在寿县高高的古城东墙上向下了望,能见一条碧绿的河水绕着城墙蜿蜒而去。这一条河水,即是有名的淝水河。河的对面,那远处一片杂草丛生的地方,是从公山脚。据说,古代着名的“淝水大战”的主战场,就在连接山脚的那片开阔的大地上。试想当年,谢玄与符坚的军队在此对垒,古战场上军旗猎猎,战马嘶鸣。胜利的一方所向披靡,锐不可当,失败的一方风声鹤泪,草木皆兵。那种场面该是何等壮观又何等残酷!如今千百年过去,这一片古战场上的军士们又都哪里去了?无论是胜利者的谢玄一方,或是失败者的符坚一方,不都像雪花般飘落在茫茫大地,最后消溶了个干干净净?


面对着这一片阔大的古战场,我曾久久地伫立思索:人类战争的胜与败,是与非,其意义又究竟何在!倘若,生活在世界上的人们,都能用宽容博爱的胸怀来对待别人,少一些争端挑衅,这世界不就变得美好得多么!


“门里人”之虞


寿县是全国68个着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星罗棋布的历史文化遗迹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嵌刻在城南门墙上的石刻“门里人”遗迹形象,尤使人深思警醒。


关于“门里人”的来源,有一个复杂的历史故事。大意是说战国末期,楚国迁都寿春(今寿县)后,考烈王因生理原因而无子,一个名叫李园的赵国政客,用计将自己的妹妹献给相国春申君,有孕后再转献给楚王,结果生下一个太子,就是楚幽王。李园妹因生太子而封皇后,李园渐掌重权。考烈王死后,春申君在宫中赴丧时,被李园派的刺客杀死灭口。后人为从这件事里吸取教训,就在城南门墙上刻了一个刺客形象,以防暗箭之虞,此即“门里人”的典故。


寿县“门里人”的石刻像保存了一千多年,如今看去已有些模糊,但此像折射出的含意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生活中,对于“门里人”一类的人物,我们是否应有清醒的头脑,多一点警惕和防范,答案,似乎不言而喻的亦很清晰了。


泛舟花凉亭


乘一艘柴油机作马达的木船,于“突突突”的轰鸣声中向湖中心开去,两旁的青山如画,碧绿的水波往后直涌,清爽的微风迎面扑来。此时此刻,人的整个身心远离城市的喧嚣而和自然融为了一体,惬意的感觉瞬间便油然而生。


时候是深秋的早晨,我站在船头,迎风拂面亦不党一点凉意。伴同我游览的太湖县县委宣传部陈干事和花凉亭水库渔政监理所指挥长方传华,与我一样兴致勃勃,一路谈兴不绝。从他们的介绍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花凉亭水库的情况。这个面积7万多亩,平均水位60多米深、库区直径70多华里的水库,在安徽全省各大水库中名列前茅。该库区除灌溉发电外,还以养鱼捕鱼名闻全国。譬如近几年来,库区年平均捕鱼量均达100万公斤以上。打鱼最多的年份,达120多万公斤。花凉亭水库产的鱼,大多销往福州、江西、南京、合肥及东北各地。有的还远销到了国外。


花凉亭库区的养鱼技术亦远近闻名。库区内分布着几处养鱼场。当我们的船航行到湖中一个名叫李杜的养殖场时,但见湖面有一大块水面被网箱围拦,网箱中密密麻麻的大鲤鱼分外可爱。管理这片网箱的渔主人,据说是3个毕业于北京某大学的博士生。花凉亭水库的优越环境条件,吸引了他们来这里进行科学实验。经他们用网箱喂养的罗非鲤鱼,每亩产量已达10余万斤,创造了水上高产养鱼的奇迹。


从李杜再往前行,发觉湖中不时冒出几十上百只鱼鹰和野鸭。方指挥介绍说,这类鱼鹰野鸭和湖中的一些野鱼野龟一起,都是放养鱼的天敌。为此,渔场专门组织有打猎队,经常在湖中巡逻打猎,每年捕获的野鱼也达几万斤。


在湖中游览到中午,我们的船慢慢向一座小山靠拢。小山边有一艘运输船停泊着,几位船员正在烧火做饭。一位船工将一条重约四、五斤的大鲤鱼剖开炖熟,大家便围着火锅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顿野炊别有风味,尤其是经渔民亲手捞出做的鲜鱼,滋味更觉鲜香无比,吃起来令人胃口大开。


午饭后乘船再往前行,半小时后到达又一小山边。此处是捕捞队的停泊地,几十名捕鱼队的渔民作业后回来正在船上休息。旁边山上,搭着牛毛毡,下置3处大铁锅,是为野炊处。里见不到一个女人,全是清一色的男子。他们的生活浪漫而富于趣味。几位渔民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捕鱼办法。概括起来有4个字:“赶、拦、刺、张。”赶,即在小划子船上绑一个竹筒,约2尺多长,再用一支木棒不断敲打,鱼儿听到后就会被赶跑。拦,就是用鱼网一截截地阻拦。刺,就是用一种网不断驱赶,最后将张着的另外的网收拢,即能取鱼该捕捞队计有10条刺网船,3条拦网船,4条交通船,一个大登船,人员总计有60多个。他们常年活动在渔场内,每当一网打下来,当见到那白花花的鱼儿欢蹦乱跳的情景时,渔民们的心里便乐开了花。


参观完捕捞队,我们的船即返航而回。此时再立船头,望见碧波荡漾的湖面美丽如画,心中不禁感叹万千。“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仔细领略此番水库泛舟的滋味,真觉有意思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