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序原文

作者:曾国藩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42

|

本章字节:4022字

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1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2,将之以勤,植3之以刚,贞4之以恒,帅之以诚5,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6尧舜信7否尽人皆可学焉而至,吾不敢言;若曾文正之尽人皆可学焉而至,吾所敢言也。何也?文正所受于天者,良无以异于人也。且人亦孰不欲向上?然生当学绝道丧、人欲横流之会8,窳败9之习俗以雷霆万钧之力相罩相压,非甚强毅者固不足以抗圉10之。荀卿亦有言:“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而严师畏友又非可亟得之于末世,则夫滔滔者之日趋于下,更奚足怪?其一二有志之士,其亦惟乞灵典册,得片言单义而持守之,以自鞭策,自夹辅,自营养,犹或可以防杜堕落而渐进于高明。


古人所以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日三复,而终身诵焉也,抑先圣之所以扶世教正人心者,《四书》《六经》亦盖备矣。然义丰词约,往往非末学所骤能领会;且亦童而习焉,或以为陈言而忽不加省也。近古诸贤阐扬辅导之言益汗牛充栋,然其义大率偏于收敛,而贫于发扬。夫人生数十寒暑,受其群之荫以获自存,则于其群岂能不思所报?报之则必有事焉,非曰逃虚守静而即可以告无罪也,明矣。于是乎不能不日与外境相接构,且既思以己之所信易天下,则行且终其身以转战于此浊世,若何而后能磨炼其身心,以自立于不败?若何而后能遇事物泛应曲当,无所挠枉?天下最大之学问,殆无以过此。非有所程式而养之于素,其孰能致者?曾文正之殁,去今不过数十年,国中之习尚事势皆不甚相远。而文正以朴拙之姿,起家寒素,饱经患难,丁人心陷溺之极运,终其生于挫折讥妒之林,惟恃一己之心力,不吐不茹,不靡不回,卒乃变举世之风气而挽一时之浩劫。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者,懦夫有立志。”又曰:“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况相去仅一世,遗泽未斩,模楷在望者耶!则兹编也,其真全国人之布帛菽粟,而斯须不可去身者也。


丙辰二月朔新会梁启超


1京:齐,相提并论。


2虚:虚心。


3植:树立(品行)。


4贞:坚守不移。


5诚:主导。


6“人皆……尧舜”句:语出《孟子·告子下》。


7信:确实。


8会:时期。


9窳[yu]败:衰败,萎靡。


10圉[yu]:防御。


荀卿:即荀子,名况,字卿。


“庸众……师友。”语出《荀子·修身》。意思是普通人难成材,就用好的老师和朋友来鞭策他。庸众,普通人。驽散,低劣不成材。劫,强迫,鞭策。


乞灵:原意是向神佛求助,这里指向典籍寻求帮助。


夹辅:辅助,帮助。


营养:滋润,充实。


拳拳:诚恳、深切的样子。


三复:反复诵读。


忽:不注意。


接构:接触。


易:改造。


泛应曲当:广泛适应,无不恰当。


挠枉:曲弱,志向不得伸展。


程式:法式,准则。


殁[mo]:死。


习尚:风气。


朴拙之姿,起家寒素:曾国藩祖辈务农,父曾麟书为塾师秀才。曾国藩参加七次乡试才考中秀才;道光十四年(1834)中举后,赴京会试两次落榜,直到道光十八年(1838),始中进士第三等。朴拙,质朴率真。寒素,门第寒微、地位低下。


丁:遭逢。


不吐不茹:语出《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茹,吃。


不靡不回:百折不挠。靡,顺风到下。回,改变。


吾侪[chá:我辈。


“闻伯夷……立志”“奋乎……兴起”:分别出自《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孟子·尽心下》:“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


斩:断绝。


布帛菽[shu]粟:生活必需品。布,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帛,丝织品的总称;菽,豆类的总称;粟,小米,这里指代粮食。


斯须: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