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热浪防御及逃生抓住高温“牛鼻子”(1)

作者:姜永育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4:04

|

本章字节:12020字

对付高温热浪天气,必须要抓住高温这个“牛鼻子”,对此,我们首先要知道高温是如何测出来的,并弄清楚电视里所说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是怎么回事?


下面,咱们就一起走进气象局,听气象专家给我们讲解吧。


高温监测和预报


气象工作人员每天观测的温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气温,它是指离地面15米高处的百叶箱温度。这个有严格的标准,比如百叶箱必须放置在观测场内,而且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等。百叶箱内一共有4支温度表,其中竖放的那支温度表叫干球温度表,它读取的数据就是当时的气温,另一支竖放的温度表根部缠有湿润纱布,叫做湿球温度表,这支表读取的温度和干球温度表的读数进行换算,就可以得出空气中的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另外2支横放的表,一支叫最低温度表,它的感应液体是酒精,酒精柱里有一根蓝色的标签,这根标签在气温下降时跟着下移,但气温上升时它却原地不动,因此,标签指示的刻度便是一天的最低温度。另一支横放的表,当然就是最高温度表了,它的感应液体是水银。最高温度表的根部比较狭窄,当气温上升时,水银柱膨胀跟着上升,而当气温下降时,由于通道很窄,上去的水银自己不会掉下来,因此,水银柱指示的刻度便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了。


除了气温,地面温度(简称地温)也是每天必须要观测的项目。观测场内专门有一块平整出来的长方形场地,里面不能长草,也不能有杂物,地面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和地面最高温度表便按次序排列在里面(有些还排列有竖放的温度表,用来观测不同深度土壤下的温度),这些表的构造与气温表差不多,观测原理也相同。每天,气象工作人员要进行四次定时观测,将观测到的数据传输到上一级气象部门。


瞧,气象工作人员开始观测了,哇,不得了,今天下午2点的气温达到了37c,而地面温度更是高达51c,难怪天气这么炎热!气象工作人员还介绍说,现在的观测设备都实行了自动化,会自动把观测到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上。因此,市民随时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温度,或者拨打天气预报咨询电话“96121”了解。在城镇和人口密集的农村,气象部门还建有电子显示屏,只要望一眼显示屏,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便可一目了然。


接下来是高温天气的预报。气象工作人员将采集到的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信息,汇总后上报给气象预报专家,预报专家结合各地的气象信息进行分析。这其中,天气图、数值天气预报、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都会派上用场。根据这些数据和信息,计算机会运算出一个参考数值,专家们最后集中“会诊”,并最终确定次日天气预报中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的具体数字。


与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一样,气象专家的预报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不过,天气预报对我们防御高温热浪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应养成每天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的好习惯。


什么是体感温度


弄清了高温天气的监测和预报,下面咱们去了解一下体感温度。


2013年7月的一天,北京某电视台的记者曾作了一个试验,他把一枚鸡蛋打开,将里面的蛋清和蛋黄倒在街边的一个井盖上,几分钟后,蛋清和蛋黄凝固,冒出了缕缕热气——在高温热浪的炙烤下,地上的井盖竟像烙铁一般,将生鸡蛋烤熟了!在杭州,也有人拿了酒精温度表去测街上的温度。他将温度表在街边路面上仅仅比画了一下,温度表的红色酒精柱很快便突破了极限值,它的上限是50c。这两个例子中,无论是记者还是市民测得的温度,都比气象局测的要高一些。不过,这并不奇怪,因为气象观测场一般在郊区,气象工作人员测量的是郊区的温度,而非市中心的温度,再加上气象观测温度表是放置在百叶箱内的,所以两者有较大的区别。


炎炎夏日,可能你会有这样的感受:气象局实测的温度与你自身感觉的温度有一些差异,气象局的温度总要比你感觉的低一些。实际上,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气象科学上,气象温度与体感温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感温度,是指人们所感知的温度,它受到包括风、湿度、日照等气象要素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些气象要素带来的误会,气象部门推出了一个新的预报品种:人体舒适度指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


如果你经常收看电视天气预报,就会听到气象先生或气象小姐讲一个时髦的词语:人体舒适度指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是为了从气象角度来评价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人的舒适感,根据人类机体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影响人体舒适程度的气象因素,首先是气温,其次是湿度,再其次就是风向、风速等。人体舒适度指数就是建立在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上,较好地反映多数人群的身体感受的综合气象指标或参数,它可以帮助人们对大气环境有所了解,对人们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发生,减少因情绪而造成的工作、生活决策失误等具有积极意义。


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一般分为以下等级对外发布。


4级:人体感觉很热,极不适应,希注意防暑降温,以防中暑。


3级:人体感觉炎热,很不舒适,希注意防暑降温。


2级:人体感觉偏热,不舒适,可适当降温。


1级:人体感觉偏暖,较为舒适。


0级:人体感觉最为舒适,最可接受。


1级:人体感觉略偏凉,较为舒适。


2级:人体感觉较冷(清凉),不舒适,请注意保暖。


3级:人体感觉很冷,很不舒适,希注意保暖防寒。


4级:人体感觉寒冷,极不适应,希注意保暖防寒,防止冻伤。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人体舒适度指数在2级以上时,我们就应做好降温防暑工作,特别是指数达到3级和4级时,更要特别小心。


发布高温预警


高温热浪天气来临,气象台除了发布常规天气预报外,还要根据高温的厉害程度发布高温预警,提醒社会公众注意做好防暑工作。


何时发布高温预警


我们都知道,世界气象组织建议的高温热浪标准为“日最高气温高于32c,且持续3天以上”,而中国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c时称为高温,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c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2012年5月,中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修订并起草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意见稿对高温天气做了明确规定: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c以上的天气。


中国的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510月。从地理位置上看,除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以外,几乎绝大多数地方都出现过高温天气,其中,江南、华南、西南及新疆都是高温的频发地。据19512009年的资料统计,在中国省级以上城市中,除拉萨、昆明没有高温天气外,其余均出现过高温天气,重庆出现的次数最多,达1853天,西宁最少,只有3天。中国的新疆盆地也是高温的频发地,像吐鲁番多次出现全月(6、7、8月)所有天都为高温的情况。


为了防御高温热浪天气,中国气象局制定了高温预警发布办法,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最高温度达到一定的高度则为高温预警。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高温的级别越高,其危害也会越大。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发布标准为: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在35c以上。专家告诉我们,收到黄色预警信号后,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社会公众午后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同时,要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在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此时也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发布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37c以上。橙色预警信号表示高温还会加剧,所以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老百姓要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同时,要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因为气温过高,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火灾。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发布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40c以上。这是高温预警的最高级别,收到这种预警信号后,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除特殊行业外,户外露天作业的人们都要停止工作,对老、弱、病、幼人群要采取保护措施,同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


预警信号可越级发布


气象专家告诉我们,黄色、橙色和红色高温预警信号可以越级发布,如高温一下来得很猛,就可以从相应的级别发布。不过,一般情况下是依次递增发布的,也就是说,黄色预警信号发布后,如果最高气温还会往上升,那么就会发布橙色预警信号;橙色预警信号发布后,气温继续上升,就会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如2013年7月初开始,中国南方地区高温天气不断发展、势如猛虎,到7月下旬,江南大部、重庆等地35c以上高温日数已达1220天,湖南东部、浙江中北部达20天以上,武汉、南京、福州、合肥等省会城市气温均创下2013年新高。7月25日,中国中央气象台发布了黄色高温预警,仅仅过了一天,中央气象台便将黄色预警升级,发布了橙色预警信号。


除了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外,省(区、市)气象台及市(州)气象台、县气象站也可以发布高温预警信号,而且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布标准。如2010年7月29日,四川省气象台发布橙色高温预警信号指出:“预计今天白天到明天白天,达州、南充、广安、巴中、宜宾、泸州、遂宁、内江、自贡、资阳10市的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将达3638c或以上。成都、广元、绵阳、德阳、眉山、乐山、雅安7市部分地方最高气温将达3436c或以上。”很显然,这个标准是根据四川实际制定的。


世界各国的高温预警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高温热浪天气视如大敌,并制定了相应的高温预警发布办法。


欧洲南部是热浪频繁光顾的地区,因此欧洲各国特别重视高温预警。2009年7月,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希腊遭到热浪袭击。7月7日,希腊国家气象局发布通知,指出从7月8日开始,热浪将袭击希腊大部分地区,届时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气温将超过35c,南部岛屿气温预计达到41c,某些地区还可能遭遇42c的高温,并提醒老、弱、病、残、孕等人员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待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室内或有空调的地方。通知还要求政府部门开放所有公共区域空调。2012年8月中下旬,欧洲大部分地区遭遇高温天气,其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地最高气温超过了40c,为此,意大利的中南部地区发布了多次高温红色预警,提醒公众注意防暑。


美国也是一个经常遭热浪袭击的国家,据统计,该国平均每年有600多人因天气过热致死,对此,美国的高温预警发布得也比较及时。2013年7月中旬,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遭遇夏季最大范围高温热浪天气持续袭击,7月17日,美国多地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一天,许多地区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了100华氏度(约为378c)。当天,有19个州部分地区发布了高温警报,气象部门警告,未来几天这种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波士顿等地将出现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久的高温天气,建议老人、幼儿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减少室外活动并多喝水。


人工增雨退退烧


在高温热浪笼罩的日子里,有时偶尔也会有含雨的云层从我们头顶经过,此时,如果抓住难得的机会,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就能使大地在一定程度上“退退烧”。


人工增雨的历史


《西游记》里有一个故事:天竺国在祭拜天神时,因一时疏忽,惹怒了玉皇大帝。玉帝一生气,就使那个地方三年没有下雨,旱灾使得人们无法生存。后来唐僧师徒取经路过,孙悟空上天找玉帝论理,玉帝自知理亏,才下令降下了大雨。


下雨,难道真的是玉皇大帝的专利吗?神话传说当然不可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咱们人类早就掌握了呼风唤雨的奥秘。1946年,美国科学家雪佛尔等人发现,干冰和碘化银可以作为高效的冷云催化剂,增加云中的冰晶数量,进而增加雨滴的数量和直径,提高云降水的转化率。这一发现,开创了人工影响天气的新时代。从那时起至今,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展过人工增雨试验。


中国的人工增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吉林省出现百年未遇的干旱,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吉林省政府联合开展了首次飞机人工增雨的试验并获得成功。其后的数十年间,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陆续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目前,全国常年租用的人工增雨飞机达30余架,有30个省(区、市)的1862个县(包括县级单位)开展了高炮、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拥有专用高炮6900余门,各型火箭发射架3800余台,从业人员达35万余人。


人工增雨最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高射炮、火箭和飞机,下面,咱们就一一去看看这些气象武器是如何增雨的。


高射炮向天要雨


轰轰轰……一走进气象局,正赶上工作人员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只见2个工作人员站在一门37高射炮上,一边瞄准天上的黑云,一边猛踩发射器。一发接一发的炮弹瞬间钻入云霄,过了很久,才听到空中传来沉闷的爆炸声。“1,2,3,4……”工作人员一边数数,一边在本上快速记着数字。咦,他们在数什么呢?原来,工作人员在数炮弹的爆炸声。一般情况下,发射了多少发炮弹,就应该有多少声爆炸声。如果炮弹没有爆炸,落到地面上就比较危险了。


向天上打炮,老天就会下雨吗?原来,工作人员用的可不是一般的炮弹。这种炮弹里面装了一种叫碘化银的催化剂。炮弹一爆炸,碘化银便在空中像仙女散花一样,四散播撒开来。由于碘化银有结晶作用,会在云中不停吸引水汽,像裹雪球一样越长越大,当它们长大到一定程度,云的浮力托不住时,就会坠落到地面上,从而形成降雨。


火箭弹上天催雨


这一次,咱们到一个配备了车载火箭的气象局,看他们如何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接到增雨任务后,气象工作人员立刻驾驶一辆敞篷汽车出发了。用于增雨的火箭发射架固定在车厢里,三枚近一米长的火箭弹已经装上了发射架。火箭弹的头是尖尖的,后面有螺旋浆式的尾翼,它的飞行高度比高射炮弹高得多,而且携带的催化剂也比炮弹多,因此,用火箭弹增雨的效果比高射炮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