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新安魂曲(4)

作者:王晋康

|

类型:科幻·灵异

|

更新时间:2019-10-08 10:03

|

本章字节:8966字

“行啊,行啊。”老人既欣慰,也对孩子们心生怜悯。为了承担环宇航行的大任,几百个孩子从8岁起就过着基本封闭的生活,进行强化学习和锻炼。经过一轮又一轮残酷的淘汰,只剩下小星和晓东两人。这两个孩子没享受到童年欢趣,他愿意为他们补上这一课。


“今天讲讲地球上的野草,你们愿意听吗?好,我就介绍几种中国北方常见的野草。有一种叫节节草,茎是一节一节的,细叶,附地生长,其根部是白色的,和茎部一样成节状,有甜味。这种草生命力很强,你把它连根刨掉再埋进土里,它的茎部就会变成根,顽强地探出头来,活下去。还有一种野草叫马齿苋,叶子肥厚,像马的牙齿,可以做蒸菜吃,略带一点酸味儿,但味道很可口。这种菜的生命力也很顽强,把它拔下来晒上四五天,叶片的绿色都不会变,种下去照样能活。另一种叫酸豆秧,十字形的叶片……”


虽然他讲的是平淡无奇的乡间杂草,两个孩子也听得津津有味。


深夜,铃声突然刺耳地响起,电脑图林先生自动打开屏幕,用合成声音高声喊:


“谢晓东先生,狄小星小姐,快起来,周先生心脏病发作!”


狄小星第一个跳下床,另一间屋子里,谢晓东也跳下床。他们赶到周的卧室,见周面孔苍白,呼吸急促,心电监视仪上显示着极不规则的搏动。两人都曾受过严格的医务训练,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抢救,为老人注射了强心针。少顷,老人慢慢地睁开眼睛,看到晓东正在寻找血管为他打吊针,便虚弱地说:


“晓东……不必为这具破躯壳浪费药物了,飞船上药物有限……这辈子能死在飞船上我已经满意了……”


谢晓东制止他:“不要说话!——请服从医生,配合治疗。”


这会儿两个孩子已完全脱去孩子气,行动干练自信。周涵宇喜悦地想:不愧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宇航员啊,我即使死去也放心了。


他在药物的催眠下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醒来,小星在房间里值班,她伏在床边睡得很甜。周涵宇怕惊醒她,小心翼翼不敢稍动。但狄小星还是立即醒来,俯身问:“爷爷醒了,您感觉怎么样?”


“我已经完全恢复了,小星,快点休息吧。”


“不,我不困,我现在给您拿早饭。”


两个孩子围在他的病床边吃了早饭,仍是千篇一律的太空流食。在飞船的食物封闭循环中,如果想实现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美食,则机器的结构过于复杂。为了环宇飞船早日上天,乘员们不得不放弃了口腹享受。在早年的宇航训练中,晓东和小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食品,所以他们吃起饭来并不觉得是吃苦。老人看着他们,泪珠悄悄溢出来。


“爷爷,您怎么啦?”


“没什么。”老人掩饰着,“大病之后一时的感情脆弱。孩子,你们选择了这条人生之路,不后悔吗?”


“不!”两人同声回答。谢晓东看看小星,笑着说:“爷爷,知道我是怎么走上这条路的吗?说来和您有关呢。”


“是吗?”


“我早就想把这件事告诉您了,我要完成我爷爷谢大成的嘱托——亲口向您道歉。”


老人困惑地说:“你说的什么呀,为什么要道歉?”


收拾了餐具,两人围在老人床边,晓东说:“爷爷,您为了环宇飞船,从25岁起就在全国演讲募捐,整整奔波了50年。还记得第一次募捐是在什么地方吗?”


“当然记得,是在我家乡附近一所小学,菩提寺小学。”


“您还记得第一个捐款的学生吗?”


老人坐直了身子,急急地说:“记得!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还记得他的样子,是个又黑又瘦的男孩子,额门特别高,他……”


晓东笑了:“难道您没有发现我的大额门吗?他是我爷爷,谢大成,飞船上天前他已经去世了。”


老人定定地看着他,百感交集,喃喃地说:“对,你和他很相像,这已经是60多年前的事了。”


“我爷爷是环宇事业的铁杆支持者,我爸爸、妈妈也是。如果可能,他们都乐意当夸父号的船员。他们都没赶上,我赶上了。我这辈子是在环宇之梦中长大的,您想我会后悔吗?”


小星说:“我也是一样,爷爷,我从小就是您的崇拜者,能和您在一条飞船上,您不知道我们有多高兴!昨天晚上您把我们吓坏了,以后您可不许再犯病,要陪我俩一直走完整个航程!”


老人发自内心地笑了:“好的,好的。放心吧,咱们的飞船越飞越快,死神追不上啦。”


菩提寺小学在一片浅山区,当25岁的周涵宇把它选为募捐第一站时,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选中的,是天意,还是偶然。小学比较贫穷,教学楼虽然刚刚翻盖过,但建筑粗糙简朴,学生们衣着式样也比较陈旧。他硬着头皮找到校长,一个刚过30岁的瘦削男子,戴一副近视眼镜,面相很和善。周涵宇红着面孔讲完来意。他知道自己的设想对一般人来说过于玄妙,很可能会被人当成骗子。王校长耐心地听完,仰着头思索片刻,又盯着周涵宇看了一会儿,忽然出人意料地说:


“行啊,给你一小时。”他补充一句,“中国孩子还是要有一点梦想的!”


周涵宇猛然拉住校长的手,热泪刷刷地流下来,他哽咽着,仅仅说出两个字:


“谢谢。”


下午课外活动时,100多名小学生集合在操场上,主席台是一张课桌,上面放了一个粗糙的捐款箱,是用硬纸箱临时糊成的。周涵宇望着100多个人头,100多双眼睛,口里发干,心中扑通扑通地跳着。自从14岁那年他把倡议书交给曾郁爷爷后,就一直盼着回信。但倡议书石沉大海。此后,他把一封一封的倡议书寄给有关单位,仍如泥牛入海。他并不怪罪有关单位的掌权者,毕竟“环宇探险”的想法太超前,太胆大包天,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太大。曾郁老人说得对,中国百废待兴,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但他没有停止努力,他决定改变方法,从下面开始,先感动老百姓,再去推动上层。今天,是他进行募捐的头一次讲演,但愿它能成功。


他终于让自己镇定下来:“同学们,”他开门见山地说,“人类具有探索与探险的天性。人类是在东非诞生的,在25万~30万年前,他们开始沿非洲东部向北迁徙,经过西奈半岛、中东,进入亚洲,又向北扩展,大约在35万年前,进入欧洲,在世界各地区进化出黑人、黄种人、白人等各个人种。在4000~2万年前,几支属于蒙古人种的部落(一说是日本列岛的绳纹人和阿伊努人)先后跨过辽阔蛮荒的西伯利亚,经过串珠似的阿留申群岛,进入北美。随后迅速向南蔓延,在美洲大陆上留下了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和玛雅人的足迹。大致在同样的时代,马来半岛上的土著民族也向大洋洲扩张,使人类的足迹遍布大洋洲的各个群岛、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形成了众多的岛屿土著民族。你们在历史书上知道,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库克发现了大洋洲。但实际上这只是人类的第二次发现,早在数万年前,人类就发现了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这些发现都是由不知名的英雄们完成的!”


操场上鸦雀无声,100多双黑黑的瞳仁紧盯着他,他益发进入状态,把心中萦回十几年的激情倾倒给听众:


“这些史前探险家的探险生涯是无比艰难、无比危险的。不妨设想一下,一支蒙古人种的部落沿水草丰饶的西伯利亚草原逐年北上,进入冻土带,进入冰天雪地的北极圈。他们根本不知道白令海峡另一边有一块广袤的大陆,他们很可能认为这个酷寒的世界就是地狱的入口,那么,是什么信念支持他们毅然跨过白令海峡的?再看看大洋洲,不少岛屿,比如复活节岛、夏威夷群岛都孤悬大洋深处,离最近的陆地也有数千公里。那时,人们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和六分仪,没有能长期保存的罐头食品和瓶装淡水,没有设施齐全的越洋木船,尤其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浩瀚大洋的对面有没有大陆或岛域。那么,他们为什么有勇气开始孤注一掷的探险?每每想到这里,我都由衷地佩服这些无名的探险家,包括无数在探险中牺牲的失败者!”


听众中有了轻微的骚动,随即安静下来。


“刚才说过,对这些新大陆的探险都发生过两次,两次的情况不同。第二次探险的成功者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移民,促进了本国的富强。但第一次探险,即史前探险,却是‘一去不返’式的。他们在新大陆撒播了人类的种子,但他们的信息丝毫没有传回自己的母族母国。比如说,我们中国人从来不知道蒙古人种一支后裔或侧支,竟跨越半个地球到了北美洲和南美洲。他们的探险也没有为母族带来任何利益。但我们能因此就抹杀他们的功劳吗?”


下面,一个男孩子脱口喊了一句:“不能!”那孩子看到周围的人们都入神地静听,忙捂住嘴巴。周涵宇不由绽出一丝微笑,提高嗓音说:


“我们不必去羡慕古人,羡慕那些大无畏的史前探险家,因为,一项空前伟大的探险在等着我们,那就是——环宇探险!”


在听众的震惊中,他尽量简明地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宇宙超圆体假说,并说明,一般人认为是“科幻性”的行动,实际上已能提上人类的议事日程,因为环宇飞船的技术已接近于突破。他说,这也是一种“史前式”的探险,探险者很可能再也回不到地球,连他们成功与否的信息也传不回来。即使如此,这项探险仍值得做下去,原因无他,就因为探险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它超越了狭隘的功利目的。


他讲得激情飞扬。有人走上讲台为他倒水,是校长,校长的目光分明是鼓励的。他感激地向校长点点头,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入口才知道茶水太烫,校长想阻止已晚了半拍。这个小插曲在听众中激起一片笑声,但笑声马上停止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陆地民族,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比较欠缺探险精神,除了郑和下西洋值得大书一笔外,其他探险活动乏善可陈。我们对人类、对历史作的贡献还不够多。现在机遇摆到了我们面前,如果努力去做的话,环宇航行有可能在一个世纪内实现。我呼吁全体中国人从现在起就来行这件事,来推动这件事,使环宇探险成为这个世纪中国人的精神凝聚点。当然,组织这次探险耗资巨大,难度很高,但只要13亿人立志去做,天底下还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吗?想想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登月计划吧。”


他郑重地指指捐款箱:“所以,我今天为环宇探险向少年朋友募捐。我谨在此发誓,你们捐的每一分钱都会用到环宇探险事业上,决不会变成酒宴上的饭菜,不会被人中饱私囊。此心昭昭,可对日月!现在,请大家踊跃捐款,数量不拘。”


下面是一片静默。周涵宇心中忐忑不宁,毕竟这是他的第一次,毕竟他说的“环宇探险”是过于超前的事。如果没有一个人捐款,他也会高贵地接受失败。但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台下的静默只是因为听众太投入了,片刻之后,刚才曾脱口高喊的那个男孩高叫着:“我捐!”


他急急跑上讲台,把两张1元钞票投进捐款箱。在他身后,100多名学生蜂拥而来,100多只小手在空中挥舞着,争着向箱内投下自己的钱。周涵宇的眼泪不由得流下来,声音嘶哑地说:“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