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辑一人生的况味(4)

作者:阿龙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8

|

本章字节:7708字

了空禅师总结说:“生死不过都是人生的一种状态,看透了这点,便能心境平和,遇事宠辱不惊,自在无羁,是为无悲无喜。名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以,不执著于此便是明白人了。”


几位信徒于是回去细细思考空禅师的指点。


点睛智慧


生死是人生的大问题,有人说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因此在生时极力地享福作乐,从不去思考人生意义,到了要死时,则恐惧害怕,极力留恋生时的荣华富贵。其实,生也好,死也罢,并不需要看得那么重,生是死的重来,死是生的另一种开始,保持心境平和,则定然不会再有诸多烦恼。


人生在世,参不透的往往是名利,为了名利,人们四处奔波,劳心劳力,却没想过,名利这东西又带不进棺材里,拥有的时候却要时时为其操心,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看得淡一点呢?


§§§第十三节刻意的忘却不是放下


老祖宗说话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译文:佛只是了却烦恼、透彻明悟自身罢了,仙也不过是了却烦恼,透彻明悟自身而已,圣人知道要透彻明悟自身却还做不到。不知道明悟自身,也不将其放在心上,并且不刻意去了却或放下烦恼才是真正的明悟自身,而若是知道了,并且将之放在心上,刻意去了却或放下烦恼,便不是真正明悟自身了。


过来人的故事


有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在寺庙中修行,小和尚每日里见到众多对着佛像祈愿的香客,心中渐渐产生一些想法,便问老和尚:“人们每天里来此参拜佛祖,祈求这个,祈求那个,那么佛到底和我们这些普通人究竟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老和尚反问:“那么在你看来,佛与世间众生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和尚思索了好一会儿,然后迟疑地回答:“佛生活的地方和我们不一样,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而我们在凡俗世间,凡俗世间是受苦的所在,所以我小窗幽记们天生悲苦。佛天生无悲无苦,所以佛才能度世间受苦之人。”


老和尚摇摇头说:“你说佛与我们所在的地方不同,那么佛为什么会在极乐世界,而我们又为什么不在极乐世界呢?”


小和尚又想了想,说:“佛有法力、愿力,所以能够在极乐世界中,而我们凡俗之人没有,所以我们在世间受苦。”


老和尚仍然摇头说:“那么请问佛的法力、愿力又是从何而来呢?”


小和尚这下子被问住了,冥思苦想了很久,终于摇头说:“我想不出来,请师父为我解惑。”


老和尚口呼一声“阿弥陀佛”,随后郑重地说:“其实佛与我们凡俗之人最大的不同便是在大彻大悟这一项上。因为佛彻底明悟了世间宇宙的一切道理,所以能够拥有无上法力,能够不为世俗烦恼所束缚。不为凡俗世界所束缚,因此能够由自身而自在,由自在而他人。”


小和尚想了想,又问:“道家的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和尚回答:“道家的仙其实也是斩断凡俗、明悟自身的存在,修仙便是修自身,与修佛异曲而同工。”


小和尚接着问:“那么,圣人是怎么回事?”


老和尚答:“圣在仙佛之下,便是还没有完全明悟自身,总有一丝欠缺。”


小和尚最后问:“我们凡俗之人又该如何才能斩断烦恼、明悟自身呢?”


老和尚又反问一句:“你还记得上次我带你下山去化缘的事吗?”


小和尚不明白老和尚提这件事做什么,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当然还记得。”


老和尚继续说:“那次我们经过一座独木桥,正走在桥中间时,发现对面走来一位女施主,老衲无路可退之下,只好将其抱到了桥对面。事后我们继续上路化缘,走过很远之后,你才问我说,出家人不可近女色,为何我却如此做。你可还记得我是怎么答你的吗?”


小和尚说:“当时您笑着对我说,我早已经将那位女施主放下了,你怎么还没放下呢?”


老和尚点点头说:“便是如此了,世间烦恼众多,唯有放下烦恼才能修行明悟自身,然而刻意斩却烦恼本身就是一种执著的烦恼,所以唯有自然而然地了却烦恼,才是明悟自身的唯一途径。如此说法,你可明白?”


小和尚思考了良久,终于点了点头。


点睛智慧


什么是佛?《宗教词典》释曰:佛乃是“佛陀”的简称。亦译“佛驮”、“佛陀”、“浮屠”等,意译“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两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


所以说,凡是能够透彻明悟一切,觉行圆满的便可称为佛了,仙人如此,圣人也如此。而凡俗之人若想成佛,便须自然而然地了却自身杂念,向着明悟自身、明悟一切进发,而且不能刻意为之,因为刻意也是一种执念,使人永远也达不到透彻明悟一切的地步。


§§§第十四节长眠笑与闭眼哭


老祖宗说话


贫贱之人,一无所有,及临命终时,脱一厌字。富贵之人,无所不有,及临命终时,带一恋字。脱一厌字,如释重负;带一恋字,如担枷锁。


译文:贫穷低贱的人,什么都没有,到了他快要死去时,因为对贫贱的厌倦而得到解脱;富贵的人,什么都不缺少,到将要死去时,因为迷恋生前的名利而恋恋不舍。因厌倦而解脱的人,死亡对他们就好像放下重担般的轻松;因眷恋而不舍的人,死亡对他们就如同戴上了枷锁般沉重。


过来人的故事


一僧一道争论生死之事,道人说:“生是欢乐,死是痛苦。你看这世上如此多姿多彩,活着感受这些是何等的快活,不然为何那么多人怕死呢?”


僧人反驳说:“生是痛苦,死是欢乐。人生是一个无边的苦海,人在其中要受病痛离别之痛,死亡却可以通往极乐世界,乃是大大的解脱。”


一个儒者走来对他们说:“死既是欢乐,也是痛苦,具体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了。你们跟我来,去看看实际情况是如何的。”


于是僧人和道人跟着儒者下山,到了一个镇上,见到一个贫农家正在举行丧礼,于是上前问道:“敢问逝者为谁?”


办丧事的家人回答说:“是当家的去了。”


道人见众人皆是哭哭啼啼之状,便问:“我观各位哀思甚重,为何?”


办丧事的家人哭声更大了,说:“当家的一生操劳,从未享过一天清福,这便突然去了,自然叫人伤心难受。”


道人安慰说:“还请节哀顺变,人死不能复生,我待会儿可以为你们做一场法事,替他来生祈福。”


家人谢过道人后,道人对僧人说:“你看,这难道不能说明生是欢乐,死是痛苦吗?”


僧人不急不忙,只是走入灵堂,看了看死者的遗体,然后呼了一声“阿弥陀佛”,对道人说:“你且看死者的面容,其眉目舒展,略带笑容,此乃是一种解脱之象,因此可以知道,此人死时并不感到痛苦,反而犹有舒心在其中。我们的争论是当事者对生死的悲与欢,而不是其周围人的悲欢。所以,生是痛苦,死才是欢乐。”


儒者见二人又要争论,连忙对他们说:“两位先不急,且再随我走一遭,如何?”


于是僧人和道人继续跟着儒者往前走,到镇中一户富户家附近时,发现也在举行丧事。于是他们又上前问道:“逝者为谁?”


这次却没有人理他们,各个忙着跑进跑出。三人找到一个闲散在旁的年轻人再次问了这个问题。年轻人笑眯眯地回答说:“家里的老头子死了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僧人于是转头对道人说:“你看,现在难道还不能说明我才是对的吗?”


道人想了想,问年轻人:“你家老爷死的时候可有什么遗训?”


年轻人点头说:“还真有。当时老头子伸出两根指头,死活就是不闭眼,大家都不知道他什么意思,有人上前问是不是担心家中的两头牛,老头子晃了晃两根手指,还是不闭眼,又有人上前问是不是担心家中的两处房产,老头子摆了摆手,仍是不肯闭眼。最后我上前问,是不是屋里点两盏油灯太浪费了,老爷子这才放下手,眉头紧皱地走了。这真是,连死都死得不安生。”


道人闻言对僧人说:“如何?你可以听出此人死时是很痛苦的吧?所以我说的才是正确的。”


于是僧人和道人再次开始争论起来,儒者连忙将他们拉开,然后摇头说:“世上人物万千,怎可一概而论,今日所见,难道还不能让你们有所发现吗?”


僧人与道人各自冷哼一声,说:“有何发现?”


儒者叹气说:“死时欢乐,此话并不为错,我们所见的第一户人家便是如此,只因其生而贫贱,因此死而无所恋。而死时悲痛,此话也没错,只因生时无所不有,死亡却什么都带不走,所以感到痛苦。然而这一切却都是执著于外物而出现的结果,若是置身物外,则生与死皆可以自在对待,从而做到无悲无喜。这一点,难道不是你们僧道两家都极力追求的吗?还有什么好争论的呢?”


僧人和道人听完后,皆惭愧不已,各自回山继续修行去了。


点睛智慧


生与死是人一生中常常会思考的问题,人降生到这世界,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处境,有人贫贱,有人富贵,若是能够看开,那么无论是贫贱还是富贵都能淡然处之,死亡时无悲无喜,岂不是更崇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