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辑二成长的经验(4)

作者:阿龙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8

|

本章字节:12746字

西汉时的匡衡便是成名于底层的典型。匡衡家是个普通的务农家庭,在万恶的旧社会,这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家中贫寒自然是不用说的,也正是因为家里穷,当然请不起先生教学了。


不过,作为将来注定要出人头地的名人,纵使再多艰难,也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没钱读书?匡衡便到处寻找帮工的活计来凑齐读书的资费。给不起先生礼呈?那就跟着肚里有点干货的亲戚学,能学到多少是多少。


这样左一点右一点的努力,使匡衡逐渐有了自己读书的能力,这时,亲戚肚子里的东西也被匡衡掏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怎么办呢?凭着自己赚的那点小钱肯定是招不来那些有大学问的儒师的,既然如此,那就干脆找书自学吧。


西汉时候,书籍属于绝对的奢侈品,好的书更是想买都买不到。


这样的困难也没有难倒匡衡。自己没有书,但总有人会有,借来看就是了。要是别人不借呢?那就给那有钱又有书的人打工,不要工钱,只要看书,这总行了吧!就这样,匡衡又继续起了他的学习生涯。


过了几年,匡衡年龄大了一些,需要扛起家中主要的活计,一天到晚都要在地里忙活,这样一来,能够看书的时间只有中午歇息时的那一小会儿了。原本一天能看完的书如今往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搞定。按这个速度,是别想学什么东西了,更别说成为理想中的大学问家了。


匡衡毅力非凡,说什么也要解决看书的问题。想来想去,也只有晚上多用些功了。但是,灯油也是要钱的。匡衡要在晚上读书显然是一个长期事业,家中也没那么多闲钱买许多的灯油,这难题不解决,晚上用功的想法不能实现了。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匡衡晚上躺在床上默诵白天看过的书时,偶然发觉墙壁上透过一丝微弱的光芒,一见之下,匡衡有了主意,掏出一把小刀,把墙壁缝隙挖大,借着这透过来的更多的光亮,匡衡孜孜不倦地继续读起书来。


很多年以后,匡衡不出所料地成了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由此看来,贫穷果然不是阻人进步的障碍,反而是促人奋进的皮鞭。成名每在穷苦时,此话诚然有理!


与贫困时相反,得意之时则往往是悲剧的开始。战国时期的淳于髡就以“乐极生悲”的故事劝诫过齐威王。


齐威王原本十分喜欢饮酒,而且没有节制,常常彻夜饮酒狂欢。有一年,楚军进攻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去赵国搬救兵,淳于髡成功搬来了十万大军,使得楚军知难而退。齐威王高兴之下,便又要大摆酒宴。在酒席上,齐威王就问淳于髡:“你酒量如何?喝多少才会醉?”


淳于髡早就想劝诫齐威王戒酒,于是回答道:“喝一斗会醉,喝一石也会醉。”


齐威王一听,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就继续问淳于髡。淳于髡乘机说道:“各人酒量有不同,但都有个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则必醉无疑,醉则会乱了礼节。人在不同的处境中也是一样,快乐到了极点,必然会发生悲伤的事情,所以,任何事情超过了一定限度,都会走向反面。”


齐威王听了淳于髡的解释后,当即表示接受,此后再不彻夜饮酒了。


点睛智慧


贫穷的出身是天生的,但这并不能成为不如别人的理由,谁家没有贫寒日,贫寒即是磨砺时。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谁说贫寒是人生的地狱,我说贫寒是志坚者的天堂。贫寒就像是催人奋进的鞭子,只有懒惰到无可救药的人才会惧怕它,而有志向之人往往便能由此一飞冲天。


世间很多事物是能够相互转化的,就好像人自贫寒中能够转化为高贵,而得志时也可能因为过度兴奋而变悲哀。


§§§第十五节有一种睿智叫急流勇退


老祖宗说话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了无时。


译文:现在能停下来的话那么就停下来吧,若是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也就失去了停下来的机会了。


过来人的故事


三国时的程昱,恐怕在人们脑中的印象并不太深,论知名度,他远远不如同时代的郭嘉、荀、诸葛亮、周瑜等,但是,这个人的下场比起当时的大多数人来说,好得太多了,而他能够善终的原因,其实也不过是懂得急流勇退罢了。


在曹操的谋士集团中,程昱曾经有过荣耀的时刻。在曹操东征徐州之时,他和荀一起,在陈宫、张邈等人叛乱时守住了兖州三城,保住了曹操的大后方;在曹操欲与袁绍结盟之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袁绍的虚弱以及曹操的潜力;在刘备投奔曹操之时,他十分睿智地劝曹操杀之,以免以后成为心腹大患。


这些足以证明程昱作为一个顶级谋士的素质,而曹操也对他报以了足够的嘉奖。兖州三城保卫战时,曹操为他请封东平相。刘备如程昱所言,杀掉曹操的亲信车并随之举兵反曹,不久后曹操升程昱为振威将军。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程昱又被加封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


人往往在拥有很多后渴望拥有更多,而像程昱这样在曹魏集团中处于稳步上升势头的人,或许应该获得更高的名誉。然而,程昱却在这个时候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身。


当时是赤壁之战后不久,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灰头土脸地逃回了北方,天下进入鼎足之势,又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中夏渐平。某一日,曹操像是不经意地轻轻抚着程昱的后背感慨地说:“兖州之败,要是听了你的话,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曹操说这句话或许只是一时感慨,后悔当年没有听程昱之言杀掉刘备,不然后来的赤壁惨败也就不会发生了。曹操这话中还有没有其他隐含的意思,谁知道呢?


但是,不管曹操是什么意思,程昱从中看出了一个契机,于功成名就之时实现完美转身的契机——既然现在归隐的机会出现了,那就停下前进的脚步吧,别等到将来想退而退不下来,那就后悔都没处去了。


打定主意的程昱在一次宗人奉牛酒大会上表达了归隐的愿望,随后自表归兵,从此以后便做起了闲适的富家翁,一直到去世。他活了整整八十岁。


点睛智慧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若是将所有时间都放在追名逐利上面,那何时又能是个尽头呢?所谓盛极而衰,乐极生悲,在达到人生的巅峰之后,何不放下争斗的心思,回归到本来的状态呢。有了放手的机会,那便放手吧。


§§§第十六节世上没有后悔药


老祖宗说话


一失足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译文:做错了一件事情造成千百年的悔恨,再回头想改正时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过来人的故事


明朝有个著名的大才子唐寅,就是很多人熟知的“点秋香”的那位唐伯虎。


唐寅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当“人民艺术家”的,和当时大部分读书人一样,唐大才子其实一心想考取个功名,好吃上“皇粮”。这也很好理解,“皇粮”在古代可以说是铁饭碗,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金饭碗”,即使是名气再大的才子也逃不了这种诱惑。


唐寅如同许多在科考这条路上跋涉的士子们一样,抱着坚定的信念,每试必考,终于在二十九岁的时候考了一个解元。


这解元一中下来,唐寅顿时成为炙手可热之人。要知道,这乡试第一名并不是说着玩儿的,那相当于今天的省高考状元一样,而且还是江苏这样文风很盛的省份。


通常来说,中了解元,中进士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且肯定是名列前茅的进士,于是,请吃饭的、投怀送抱的、阿谀奉承的人呼啦啦地全都出现在了唐寅的身边。


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的这首《登科后》完完全全就是唐寅当时的写照。在他人的奉承阿谀中,唐寅便有些飘飘然了。光辉灿烂的前途在等待着自己了,既然如此,那么提前和一些以后注定要同朝为官的同僚们走动走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随后,唐寅结识了一个叫做徐经的同考之人。这两人一拍即合,此后便经常出双入对地去拜访各个达官显贵,这其中就有程敏政和李东阳。


就在唐寅和徐经到处拜访官员之时,其他学子则是冷眼相看:看,那两人又去走门串户了……


此时还无法看出唐寅高调拜访官员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但随后的会试中爆出来的舞弊传闻却将他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原来,此次会试考官中便有程敏政和李东阳,这两人出的考题比较偏,偏偏唐寅和徐经的答案特别符合此次的考题,两人便有心点他们中的一人为状元。


忽然就有人爆料说有人买通考官得到试题,这一猛料一爆出来,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连皇帝都惊动了。最后在层层的调查中,徐经招认确实买通了程敏政的书童得到了试题。


既然舞弊真有其事,那么和徐经一起出双入对的唐寅自然也受到了牵连,被关进了暗无天日的监牢。


只是因为年少轻狂、不懂收敛,便丢掉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也难怪唐寅在多年后走出监狱之时感慨: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点睛智慧


人生只有一次,人的每一个行为,做出了就是做出了,没得改变,就好像射出去的箭、泼出去的水,不容你反悔。所以,我们做事的时候,每当有重大决定,都应该谨慎思考,小心求证,然后再从容不迫地落脚,如此才不会轻易地走错路。古人说“三思而后行”,乃是十分精炼的道理,我们不应该只是将这句话放在嘴边说说而已。


§§§第十七节交友需谨慎,好友要信任


老祖宗说话


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后宜信。


译文:结交朋友之前要考察他的德行;结交朋友后要给予他足够的信任。


过来人的故事


春秋时,原本是楚国人的伍子胥,因为自己的父亲和哥哥被楚王杀掉而逃到吴国。在吴国,他凭着自己的本事混得不错。


伯同样是个楚国人,因为父亲在楚国犯了事,也逃到了吴国,后来听说同胞伍子胥在吴国混得不错,就跑去投奔他。


伍子胥也没考虑太多,见是自己的同胞,念着这一点而收留了他,后来又推荐他担任了吴国的太宰。伍子胥对待朋友大方的态度使得两人在吴国合作得十分愉快。


不久后,吴国进攻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派人秘密找到了伯,对他说:“吴国灭了越国,现在外面都只知道伍子胥是大功臣,却没人知道你的巨大作用,长此以往,还有你的立足之处吗?”


伯便问:“那我该如何做呢?”


越人就说:“只要你能保住我们越王,将来越王一定能够帮助你取代伍子胥。”


在利益的诱惑下,伯早就忘记了与伍子胥之间的情谊,于是暗中答应了越人的要求。


后来,当吴王打算处置越王勾践之时,伍子胥竭力劝说吴王杀掉越王,而伯则与之唱反调,力保越王,并说:“仁义才是万世霸业的基础。”从而劝服吴王,保住了勾践的命。


一段时期过后,因为勾践表现得服服帖帖,吴王对他也越来越放心,伯嚭又乘机劝说吴王将勾践放回去。伍子胥听说后大怒:“夏桀囚禁商汤,商纣囚禁文王,释放之后都反过来被灭了。吴王您释放勾践,小心落得夏商一样的下场。”


这话吴王没听见,但是伍子胥的“好朋友”伯听见了,于是偷偷地告诉夫差说:“伍子胥把您比作夏桀、商纣。”这种话一说,也不需要再添油加醋了,直接就在吴王夫差心中种下了一根大大的“刺”。


有了这根刺,之后的日子里,伯不断地在吴王夫差的耳边煽风点火,说什么伍子胥刚愎自用了、吴王攻打齐国时装病了,等等。谎言听多了也就信了,吴王在这些谗言的进攻下越发猜忌伍子胥,最后终于赏赐了伍子胥一把剑,让他自杀。


伍子胥临死之前恐怕也后悔自己没有早认清伯的真面目,十分愤怒地说:“将我的头挂在城墙上,我要亲眼看看诬陷者的下场!”


可惜伍子胥一世英雄,却因为交友不慎而落得身死。


有这样见了利益插朋友两刀的情况,自然也有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真情谊。


西晋时候,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山涛,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常常在一起饮酒高歌、炼丹抚琴。


后来,山涛放弃了隐居生活,出世去做官。自己做官不说,还推荐嵇康当官。嵇康知道后马上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狠狠鄙视了一番山涛,说:你自己堕落也就罢了,居然还要拉着我一起堕落,实在是太不厚道了。


此后两人一直保持冷战状态,直到嵇康因为自己的不羁性格而被押赴刑场时,嵇康毅然将自己的一双儿女托付给了山涛照顾。


虽然两人此前因为志趣不同而闹得不欢快,但是,嵇康依然选择相信山涛,认为山涛肯定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儿女。而山涛也同样没有因为绝交信事件而心有芥蒂,将嵇康的儿女当作亲生的一样来抚养。


点睛智慧


朋友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朋友,就像是醇香的美酒,交往的时间越长越甘之如饴;糟糕的朋友就像是坏掉的饭菜,时间越久越是让人作呕。若是不慎交了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做朋友,那可就倒霉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背后被捅上一刀。所以,交友之前一定要仔细地甄别,看对方是否值得自己去深交。


§§§第十八节绝知此事要躬行


老祖宗说话


涉江湖者,然后知波涛之汹涌;登山岳者,然后知蹊径之崎岖。


译文:人只有在江湖中跋涉,才能知道其中波涛汹涌之所在;人只有在登上山岳之后,才能知道山路之崎岖。


过来人的故事


某一寺庙中有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大和尚佛法精通,睿智通达,小和尚跟着大和尚修行,每天按照大和尚的吩咐练习打坐、读经。


如此日复一日,小和尚觉得自己长进有限,心中焦虑,于是问大和尚:“师傅,我什么时候才能像您一样精通经书中的那些高深的佛理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很快达到师傅那样的高度?”


大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样吧,我带你出去修行,或许比呆坐一处更容易使人悟道。”


于是小和尚跟着大和尚出了寺门,做起了游方僧。


两人先是往其他寺庙拜访,因为许多寺庙都是建在山中,因此二人足迹遍布名山大川。


这些或巍峨或奇诡的高山,山中道路或宽阔能行车,或崎岖难行人,大和尚还好些,小和尚却是吃尽了苦头,每每累得趴在地上爬不起来。


后来,两人又到江南一带去游历。江南水多,有些寺庙又靠近水边,两人免不了涉水通过,也因此见识了以前不曾见过的风浪。大和尚还好些,小和尚开始的时候甚至还会晕船,每每吐得稀里哗啦的。


经过了一段时期的跋山涉水之后,小和尚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不少,这样的收获却是在意料之外。大和尚此时便趁机问他:“现在你觉得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进步吗?”


小和尚想了想说:“就好像我们在江湖中跋涉,不入其中便无法真正知道波涛之汹涌,也如同我们攀登山岳,不躬身践履,永远也无法知道内有曲径乾坤。佛法是讲天地间的至理的,光靠静坐于寺中,而不去见识天地间真实的景象,永远也无法明白佛法中的道理是个怎样的所以然。这和世俗中所说的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是相通的。”


大和尚十分欣慰地说:“看来这一趟出行倒是真的出来对了,你已经有了超乎我想象的收获了。”


点睛智慧


世间道理从来不是单单凭想象或者闭门造车就能领悟的,如果不亲身去体会,不通过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意境去感受,那么永远也无法真正将道理融会贯通。就好像一个人看到书上说烤鱼如何好吃,但若不是亲口尝到,那么即使再有想象力,也无法知道烤鱼真正的味道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