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楚汉英雄(1)

作者:易水寒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9-10-07 23:28

|

本章字节:6942字

用人如器


总结刘邦的一生,其成功之处在于能用人。


知人善任。中国有句俗话,谓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要实现“尽其用”、“尽其才”,关键在于把物放在适当的地方,把人摆在适当的岗位。知人善任的重点在于知人,然后就是善任。


知人、知己、知彼,其中知己意味着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人聪明的地方就是有自知之明。这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比较难。而刘邦恰恰是一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帝王最重要的能力是如何调动将士们的积极性,他很清楚他们都有什么样的能耐,并且知道该把它放在什么位置上最为适合,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知人善任,这个根本道理,刘邦把它运用得非常好,这就是刘邦他为什么会成就这样一个汉朝集团。


孔子有这样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就是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在茫茫苍穹中,或许北极星不是最明亮的,但它永远指向北方,指向思想与灵魂前进的地方。北极星是永远不动的,而北斗七星永远都围绕着北极星运动。不难看出在大汉的革命军队中,刘邦就是那个亘古不变的北极星。而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这些人就是北斗七星,刘邦一直在领导着他们的方向。这就是刘邦为什么可以取得成功的很重要原因。


选人不拘一格,用人用其所长。这是古今中外成功的用人之道。用人最忌按框框、杠杠取才,有的人学识很高,由于不知变通,办事却很低能。有的人经历很丰富,由于悟性太差,始终没有长进。重用这种人,就可能误事。成功的帝王取才,首重能力,绝不存世俗偏见。所以,他们手下总是人才济济。古代明君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就是敢于打破门第学历观念。许多明智的帝王深深知道,有许多人才出自于普通百姓家里,出自于社会最底层。因此,他们积极到民间寻找人才,打破门第观念选用人才,如:五帝时期的帝舜是一个瞎子的儿子,商朝的伊尹是一个烧饭的奴隶,傅悦是一个砸夯的奴隶,成吉思汗手下有许多大将都是奴隶出身,北魏孝文帝的大将赵黑也是奴隶出身等等。


在刘邦这支革命的队伍中,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可以说是他们是处于社会各个阶层,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什么人都有,可谓是一个杂牌军。但刘邦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刘邦的队伍里有很多人都是从项羽营帐里来的,刘邦尽释前嫌的大度程度大的让人不可理解,大得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就成了“伟”。最根本的问题,刘邦抓大放小、不拘小节。招降纳叛,尽释前嫌,是气度;是用人之道,不是用人之术。


大海之所以这么宽广,是因为大海不仅容纳了江河湖泊带给它的水源,同时还接纳了江河湖泊带给它的泥沙和杂质。刘邦军队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海纳百川的胸襟。刘邦之强大正在与刘邦不仅接纳了人的优点,同时还接纳了人的缺点。


曾经在项羽麾下的人,都簇拥在刘邦的身边,就因为刘邦宽宏大量,一视同仁。比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本是项羽手下的人,韩信有才,但项羽看不起韩信,他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所以就投奔了刘邦。陈平原来投奔了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土。陈平得不到项羽重视,郁郁不得志,直到上天安排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良禽择良木而栖,此后,才华横溢的他从项羽的军中逃了出来,经魏无知推荐,投靠了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陪他出行,为他驾驭马车的官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


坦诚相待。有句名谚说:“一两重的坦诚,胜过一吨重的聪明。”人才,最需要的得到的是尊重。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希望对方对自己坦诚相待,而不是信口雌黄或口蜜腹剑。重视人才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信任,如果你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


当然,刘邦就有这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有问题便跟刘邦谈,刘邦全部都是如实的解决,哪怕这样解决会让自己下不来台。


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刘邦,以自己的实力,是否打得过项羽;刘邦如实回答“固不如也”。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了这样的问题,说大王你的能力、魅力比得过项羽吗?刘邦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


这些人能够为刘邦出谋划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刘邦做每件事情都是如实相告,绝不隐瞒。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就会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帮刘邦出谋划策。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中国传统的信任方式,也是自古以来为人称道的一条原则。在革命中最忌讳怀疑别人,刘邦就有这个魄力,一旦决定用某人,绝不怀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的军中投靠刘邦以后,得到刘邦的信任,让很多刘邦的老部下不满意的,我们跟着刘邦跟那么长时间,建功立业,出生入死,也不过就混到现在这个位置,陈平这个小子一来,就给他那么高的职务,所以就有人去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他们纷纷说他品行不端,贪图贿赂,也就是后人有时提起的“昧金”“盗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


刘邦经不住众人再三诋毁陈平,便也心生疑团,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


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老死故乡。”


寥寥数语,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


刘邦说:“对不起。我慢待先生了,请先生继续留在军中。”


刘邦的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有了刘邦的信任,陈平终于可以施展手脚,大干一番了。之后不久,刘邦被项羽围困,向陈平讨主意,陈平说:“原来我在项羽手下当差,很了解项羽。项羽这个人出身于贵族的家庭,待人接物,都是按照贵族的那一套,平常都是恭恭敬敬、彬彬有礼,所以很讲道德和礼数,而且非常看重自己身份名誉。爱惜羽毛,守护着以为万古不变的圣洁与美丽。一根羽毛的伤痛,也可以成为逃遁努力的借口。所以这些人都集结在项羽的麾下。这些人虽然对项羽忠心耿耿,但是项羽多疑。他的忠实部下不过几人,只要大王拿出数万金,让臣实施反间计,使其君臣离心,自然可破。”


于是刘邦出黄金四万金交给陈平,让他随意使用,不问他的出入。陈平出重金派人到项羽军营,散布消息,果然项羽起了疑心。


当然,这是当时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措施,表示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论功行赏。论功行赏又可以说是论功行封,表示评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封赏。奖励是对一个人才贡献的实实在在的肯定。刘邦夺取天下以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奖赏这些功臣们。


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酆侯,食邑最多。许多功臣心里愤愤不平,私下里议论不休。他们说自己跟随刘邦辗转南北,身经百战,而萧何只不过坐在家里发发议论,做做文字工作而已,毫无战功,为什么他的食邑反而比我们多呢?


刘邦闻知此事后,就对他们说:“你们知道猎人吗?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狗,而指示行踪,放狗追兽的是人。如今诸位只是能猎获野兽,相当于猎狗的功劳。至于萧何,他能放出猎狗,指示追逐目标,那相当于猎人的功劳。况且你们只是一个人追随我,多的也不过带两三个家里人,而萧何却是全族好几十人跟随我,这些功劳怎么能抹杀呢?”


众人听罢,都无言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