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静涛
|类型:生活·百科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9
|本章字节:11050字
在我的每一场业余拳击比赛中,我总是机动防守、猛击对方并最后获胜。我拍着胸脯,吹嘘自己多么出色,我一直都知道,我比戈尔热·乔治可爱得多。我还知道,我能比那个摔跤手卖出更多的票。
我并不孤独,很多同学都参加学校拳击训练,我们总是谈论谁将成为下届拳击冠军。有一位教师认为我是个说大话的人。她看不起我们,好像很讨厌我们这些自信心十足的拳击手。她根本不相信我们的潜力。我一直认为她是那种没有头脑的人。有一天我们正在走廊里比划着拳击姿势,她走过来,眼睛直盯着我说:“你永远不会有出息的。”
17岁的时候,我在路易斯维尔戴上了金手套。第二年,我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我成了全世界最出色的拳击手!回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走进那位教师上课的教室。我问她:“还记得你说我永远不会有出息的话吗?”
她看着我,一副吃惊的样子。
“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拳击手。”我一边说一边抓着系金牌的绸带在她面前晃动。“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拳击手。”说完就把金牌放进口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那间教室。那个怀疑我的潜力的教师使我发誓要成为最出色的拳击手。我在12岁时就知道我会成为最出色的拳击手。
追忆阿里某些特点,他的生活与言谈给我们很多启示。他并没有贮藏任何过去的东西——既没有在他的办公室里存留,也没有在他的记忆里保存。他对未来一无设想——既没有考虑他该为别人做些什么,也没有打算让别人为他做些什么。
他曾经说:“我决不会失败,除非我确信自己已经失败了。我遇见一些强壮粗野的人,可我在他们面前缺少应变的技巧。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打败了我。此事公之于众,发表在杂志上。我就以这种方式被打败了,在所有人的眼中失败了,可能就输在十几行不同的报纸消息上。有关我的传说表明我已负债累累,收支亏空很大,并且因此赶走了我的对手。我的家庭情况可能不太妙。我们这些人都有些病态、丑恶、卑贱,而且名声不好。我的孩子情况可能会更糟。我看来也在失信于我的朋友和顾客。这就是说,在所有经历过的对抗中,我一直未能真正武装起来,以便对付那场特殊的比赛。于是我被历史击败了。可是我知道,一直知道,我决没有输给别人,甚至都未曾打过那场比赛。当我的时刻到来之时,我一定会奋起迎战,并且击败对手。”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你的一生会出现无数个对手,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向你挑战,但到了最后,失败的心理往往是从自己心中开始的。靠自己拯救自己
有两个人同时到医院去看病,并且分别拍了x光片,其中一个原本就生了大病,得了癌症,另一个只是做例行的健康检查。
但是由于医生取错了照片,结果给了他们相反的诊断,那一位病况不佳的人,听到身体已恢复,满心欢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居然真的完全康复了。
而另一位本来没病的人,经过医生的宣判,内心起了很大的恐惧,整天焦虑不安,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意志消沉,抵抗力也跟着减弱,结果还真的生了重病。
看到这则故事,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因心理压力而得重病的人是该怨医生还是怨自己呢?
乌斯蒂诺夫曾经说过:“自认命中注定逃不出心灵监狱的人,会把布置牢房当做唯一的工作。”
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于是便陷入不治之症的恐慌中,脑子里考虑得更多的是“后事”,哪里还有心思寻开心,结果被自己打败。而真的癌症患者却用乐观的力量战胜了疾病,战胜了自己。
在不断的生活斗争中,每一个人都会陷入成功与失败的旋涡中,在不断挣扎与抗争中,成功者选择自己拯救自己,失败者相信神会眷顾他,当他这个信念与现实不符时,最终他会选择自我迷茫。
在不断与生活进行着抗争时,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只要有一丝的抗争勇气,就有一丝的成功希望。自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就不断地在与大自然进行着斗争,与其说是适者生存,还不如说是在这场斗争中,胜利的是人类。
在崎岖的生活之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与环境斗争。其实,敌人已经就是那样,关键在于你是否已经从心底否定了自己,要是这样,再舒适的环境也不会造就一个成功者。
更多的时候,人们不是败给外界,而是败给自己。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绝望和悲观是死亡的代名词,只有挑战自我,永不言败者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与其说是战胜了疾病,不如说是战胜了自己。工作不顺利时,我们常常会找种种借口,认为是领导故意刁难,把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交给自己;认为最近健康状况欠佳,才导致效率不高……心想偷懒,还把偷懒理由正当化,总认为期限还有三天,明天、后天再拼,今天不妨放松一下。
实际上,战胜困难要比打败自己相对容易,所以有人说:“我”是自己
最大的敌人。战胜自己靠的是信心,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力量。
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量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有个教徒在祈祷时,烟瘾来了,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可不可以抽烟,神父回答“不行”。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他问神父,在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神父回答:“当然可以。”
同样是抽烟加祈祷,要求祈祷时抽烟,那似乎意味着对耶稣的不尊重;而要求抽烟时祈祷,则可以表示在休闲时也想着神的恩典,神父当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我们通常都会犯同一个错误——在同一面墙上撞来撞去,直到撞得头破血流。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你所要解决的问题,你也许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两个儿子大了,富翁老了。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富翁百思不得其解。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他们的好办法。
富翁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承遗产。他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看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
马跑得飞快,所以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的。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两个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大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呢,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了赶路,钥匙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路上。
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突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子就把锁砸了,他顺利地进去了。
自然,继承权落在了弟弟手里。
人生的大门往往是没有钥匙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必须变化地去看事物。抱着旧观念、旧框框去看待新情况,必然是行不通的。在取舍、肯否之间很容易形成“定而不移”之势。惟一可行的解除定势的办法,就是极大地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变我们既有的思维方式,时刻警惕陷入“经验”中去。
事情发生了总会有解决的方法的——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通常就会使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
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
公司招聘职员,有一道试题是这样的:
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的梦中情人。你的汽车只能容得下一位乘客,你选择谁?
每个人的回答都有他的理由:选择老妇,是因为她很快就会死去,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选择医生,是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选择梦中情人,是因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也许就永远找不回她(他)了。
在200个候选人中,最后获聘的一位的答案是什么呢?“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候公交车的到来。”
我们常常会被“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所限,自己“从车上下来”,抛开思维的固有模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园林。每到周
末,总会有人到她的园林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园林一片狼藉,肮脏不堪。
管家曾让人在园林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园林依然不断遭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
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做一些大牌子立在各个路口,上面醒目地写明:
“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
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园林。
“私人园林禁止入内”和“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有什么不同?有时成败只在于一个观念的转变。用自信驱走忧虑
一个没有文凭的年轻人,来到大城市找工作,结果总是遭人拒绝。年轻人有些心灰意冷。于是,他提笔给大银行家罗斯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他的帮助,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几天过去了,正当年轻人有些绝望,准备回家的时候,罗斯的回信到了。
“海洋里生活着很多鱼,它们都有鱼鳔,唯独鲨鱼没有。按理说,没有鱼鳔,鲨鱼是不可能活下去的。为了生存,鲨鱼只能在海里不停地运动,结果,鲨鱼不仅活得很好,而且在多年后还成了同类中最凶猛的鱼。”
信的最后,罗斯写道:“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海洋,而你现在就是一条没有鱼鳔的鱼……”
年轻人看完信,陷入了沉思。最后,他决意要留在城市,就从最底层干起。什么都没有未尝不是件好事。
十年后,当初的年轻人拥有了令所有美国人都羡慕的财富,并且娶了
银行家罗斯的女儿。他就是石油大王哈特。
连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如此自信、乐观,最后取得大成功。我们应该反问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理由不自信、不乐观呢?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根本的是信心。首先要坚信自己确实是在做最正确的事情,其次要相信自己正在正确地做事。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能够不断成功,失败的人却接连失败?原因就在于成功的经验让他们有了无人可比的信心。而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很多人本身无成功经验可言,却又不能给自己灌输一种信心,他们又怎么能成功呢?
自信对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从下面的一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自信的重要性。在一个病房里住着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每天都看着窗外的一棵树,那棵树的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地落了下来。病人看到不断往下落的叶子,身体也跟着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她对自己说,当那棵树上所有的叶子都掉光的时候,也就是她该去见上帝的时候了。结果这句话被画家听到了。为了增强病人的自信心,于是画家在深夜爬上了那棵树,用彩笔画了一片十分青翠的树叶让它“挂”在枝头。秋天很快就过去了,冬天来了。很快冬天也过去了,春天来了,那片叶子始终没有掉下来。也正是因为这片叶子,正因为有了自信心,那个病人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就是美国著名短篇作家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
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保留一份自信在心底,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有可能超水平发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信心不足难成事
明朝末年,有一位画家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表情、神态发生了变化,原本端正慈祥的五官变成了一副“狡诈”、“凶恶”、“古怪”的模样,他感到十分自卑,自觉无颜见人。
为了纠正自己越来越丑的面貌,找回以前那份自信,他四处寻找名医,但都不能见效。因为无论是吃药也好,整容也好,都无法改变他那“满脸横肉,凶神恶煞,愁眉苦脸”的五官。
痛苦绝望之中,他到一座深山寺院去观摩壁画,顺便就把自己的苦恼向寺中的长老说了。长老说,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能白治,你必须先做一点工——画几十幅神态各异的观音像。
画家接受了这个条件。
在众人的眼中,观音是慈祥、善良、圣洁、宽仁、正义的化身,她的面相神情,自然就是人民群众心中这些概念的形象化、典型化。
画家在绘画过程中不断研究、琢磨观音的德行言表,不断模拟她的心态和神情,达到了忘我的程度。甚至,他相信自己就是观音。
半年后,工作完成了,同时,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相貌已经变得神清气朗,端正庄严,心中的自卑感一下子消失,又重新充满了自信。
他十分高兴,感谢长老治好了自己的“病”。
“不,”长老说,“是你自己治好的。”
在长老的点拨下,画家才悟出了原来“变丑自卑”的病根——过去两年,他一直在描绘夜叉!
正所谓“自信因感觉而生,自卑因感觉而灭”。
这个故事不管是真是假,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自信心的丧失,自卑感的产生,不是其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存在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人一样”等等。这些追求如果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从而失掉自信,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