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静涛
|类型:生活·百科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9
|本章字节:8826字
化繁为简
罗马的哲学家西加尼曾经说过:“没有人能背着行李游到岸上。”
在坐火车和坐飞机时,超重的行李会让你多花很多钱。在生活的旅途上,过多的行李让你付出的代价甚至还不仅仅是金钱。你可能不会像没有负担那样迅速地实现你的目标;更糟的是,你可能永远都不会实现你的目标。这不仅会剥夺你的满足感和快乐,而且最终它还会让你发疯。
效率往往就是从简化开始的。把事情化繁为简的一个关键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永远要记住杂乱无章是一种必须除掉的坏习惯。
纵观人类发展史,效率往往就是从简化开始的。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使骑兵结束了“战车时代”,靠简化在军事上做出了卓越贡献。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靠简化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当今科学技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用简化的方法提高效率,加速自我致富的步伐,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员工中,有这样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办事又快又好;另一种是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使事情越办越糟。当我们让事情保持简单的时候,工作显然会轻松很多。不幸的是,倘若人们需要在简单的做事方法和复杂的做事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大部分员工都会选择那个复杂的方法。如果没有什么复杂的方法可以利用的话,那么有些人甚至会花时间去发明出来。这也许看起来很荒谬,但真有不少这样的事。很多“勤奋”的员工就在做这样的事。
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复杂。爱因斯坦说:“每件事情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如果不能更简单的话。”我们不必担心人们会让他们生活中的事情变得太简单。问题刚好相反:大部分员工把他们的工作变得太复杂化,而且还总奇怪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多令人头疼的事情和大麻烦。
把事情化繁为简的一个关键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必须善于在纷纭复杂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环节不放,“快刀斩乱麻”,使复杂的状况变得有脉络可寻,从而使问题易于得到解决。
同时它还意味着要善于排除工作中的主要障碍。主要障碍就像瓶颈堵塞一样,必须打通,否则工作就会“卡壳”,耗费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发觉你的办公桌上经常一片杂乱,你就要花时间整理一下。把
所有文件堆成一堆,然后逐一检视(大大地利用你的字纸篓),并且将它们分类:即刻办理;次优先;待办;材料。
把最优先的事项从原来的文件堆中找出来,并放在办公桌的中央,然后把其他文件放到你视线以外的地方——旁边的桌子上或抽屉里。把最优先的待办件留在桌子上的目的是提醒你不要忽视它们。但是你要记住,你一次只能想一件事情,做一件工作。因此你要选出最重要的事情,并把所有精神集中在这件事上,直到它做好为止。
每天下班离开办公室之前,把办公桌完全清理好,或至少整理一下。而且每天按一定的标推进行整理,这样会使第二天有一个好的开始。
不要把一些小东西——全家福、纪念品、钟表、温度计,以及其他东西过多地放在办公桌上。它们既占据你的空间,也分散你的注意力。
每个坐在办公桌前的员工都需要有某种办法来及时提醒自己一天中要办的事项。电视演员在拍戏时,常常借助各种记忆法,使自己记得如何述说台词和进行表演。你也可以试试。这时日历也许很有帮助,但是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实行一种待办事项档案卡片(袋)制度,一个月每一天都有一个卡片(袋),再用些袋子记载以后月份待办事项(卡片)。
此外,最好对时间进行统筹,比如到办公室后,有一系列事务和工作需要做,可以给这些事务和工作安排好时间:收拾整理办公桌3分钟;听取秘书对一天工作的安排5分钟;对秘书指示关于某一报告的起草15分钟,等等。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
“我必须坚持养成一种习惯: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在规定好的几分钟、一天或一个星期内完成。每件事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如果坚持这么做,我就会努力赶上期限,而不是无休止地拖下去。”
做了很多,但是现在还缺一点点没有做,那么即使你已经完成了99%都等于无效,因为你要的结果还等于零。只有全都做了这才叫结果,这也是从结果角度来考虑的。
在这个时候要“先保60分,不求完美”。很多员工对于这一点还做得不好,特别是很多企业讲究效率,按时拿出结果,比拖延时间拿出一个更好的、所谓的完美结果来得更重要。
所谓的完美,事实上它本身不可能达到完美,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再去追求完美,就等于拖延了整个时间进度,这还不如60分万岁。当然,这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的策略。
商界精英鲍伯·费佛在每个工作日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天要做的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所有能够带来新生意,增加营业额的工作;第二类是使现有状态能够持续下去的一切工作;第三类则包括所有必须去做,但对企业和利润没有任何价值的工作。
在完成第一类工作之前,鲍伯·费佛绝不会开始第二类工作,而且在全部完成第二类工作之前,也绝不会着手进行第三类的工作。“我一定要在中午之前将第一类工作完全结束”,鲍伯给自己规定,因为上午是他认为自己最清醒、最有建设性的时间。
“我必须坚持养成一种习惯: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在规定好的几分钟、一天或一个星期内完成。每件事都必须有一个期限。如果坚持这么做,我就会努力赶上期限,而不是无休止地拖下去。”鲍伯说这便是期限紧缩的真正价值。
鲍伯·费佛做了时间的主人,一个真正的时间管理者能提高办事的效率。
世界是变化的,变化是一切事物的大法则。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要打无准备之仗。这应该成为你的一个人生信条。制订切实可行的预案恰好正是为了这些。
预案的内容当然必须是针对某一件事,部署一定要周密、详尽。这样你才能真正地去与时间赛跑,并始终抢在时间的前面,从而赢得高效率。
预案的制订与否,关系到一件事的成功与否。有预案,你可以争分夺秒地去完成一件事,也可以让时间发挥出最大能量,还可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更能挥洒自如地处理问题,从而步入高效能人士的行列。
另外,我们知道,事物在形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的变化,
这个变化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就会改变事物的性质和办事的初衷,甚至还会导致最终失败,让你不得不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甚至更惨。那么你走的这段弯路用的那么多宝贵时间还有什么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什么,我们可以从头再来,失败是成功之母嘛!”但是我们浪费不起时间。所以一定要制订一个完整无缺的预定方案。向自我挑战
一位电台广播员在她的30年职业生涯中,曾遭辞退18次,可是每次事后她都放眼更高处,确立更远大的目标。
由于美国大陆的无线电台都认为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没有一家肯雇用她,她就迁到波多黎各去,苦练西班牙语。有一次,一家通讯社拒绝派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采访一次暴乱事件,她便自己凑够旅费飞到那里去,然后把自己的报道出售给电台。
1981年,她遭纽约一家电台辞退,说她跟不上时代,结果失业了一年多。有一天,她向一位国家广播公司电台职员推销她的清谈节目构想。
“我相信公司会有兴趣。”那人说。但此人不久就离开了国家广播公司。后来她碰到该电台的另一位职员,再度提出她的构想。此人也夸奖那是个好主意,但是不久此人也失去了踪影。最后她说服第三位职员雇用她,此人虽然答应了,但提出要她在政治台主持节目。
“我对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难成功。”她对丈夫说。丈夫热情鼓励她尝试一下。1982年夏天,她的节目终于启播了。她对广播早已驾轻就熟。于是她利用自己平易近人的作风,大谈7月4日美国国庆对她自己有什么意义,又请听众打电话来畅谈他们的感受。
听众立刻对这个节目发生兴趣,她差不多一举成名。如今莎莉·拉斐尔已成为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曾经两度获奖,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她的节目。
“我遭人辞退了18次,本来大有可能被这些遭遇所吓退,做不成我想
做的事情,”她说,“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勇往直前。”
一个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那么,要战胜困难,就要有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由弱者到强者应该具备的职业品性,如果你在工作上敬业,并且把敬业变成一种习惯,你会一辈子从中受益。
在员工和老板之间,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不是虎视眈眈的竞争者,也不是嫉贤妒能的昏庸老板,最大的障碍是你自己!是面对“不可能完成”的高难度工作时,你推诿求安的消极心态。
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精神,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职场之中,很多人虽然颇有才学,具备种种获得老板赏识的能力,但是却有个致命弱点:缺乏挑战的勇气,只愿做职场中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对不时出现的那些异常困难的工作,不敢主动发起“进攻”,一躲再躲,恨不能避到天涯海角。他们认为:要想保住工作,就要保持熟悉的一切,对于那些颇有难度的事情,还是躲远一些好,否则,就有可能被撞得头破血流。结果,终其一生,也只能从事一些平庸的工作。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与此同时,无知的认识会使你的天赋减弱,因为你的懦夫一样的所作所为,不配拥有这样的能力。
“职场勇士”与“职场懦夫”,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有天壤之别,根本无法并驾齐驱,相提并论。一位老板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是有奋斗进取精神,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上到处都是谨小慎微、满足现状、惧怕未知与挑战的人,而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员工,犹如稀有动物一样,始终供不应求,是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
如果你对自己的挑战力判断有误,挑战之后让“不可能完成”变成现实,千万不要沮丧失望。聪明、成熟的老板,一定不会只看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他在决定你是否应该受到器重时,还会观察你的敢于挑战的工作态度和头脑的运用。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没有一种挑战会有马到成功的必
然性。所以,你依然是老板喜爱的“职场勇士”。同时,你所经历的、所得到的,都是胆怯观望者们永远都没有机会知道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