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有舍才有得,舍得是成熟人生的境界——在选择和放弃之间找好平衡点(1)

作者:静涛

|

类型:生活·百科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9

|

本章字节:9466字

不要让自己有太多舍不得


台湾作家吴淡如说得好:“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硬体,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原因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仔细咀嚼这段话,你会发现,我们不就是因为“舍不得”吗?


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一个放弃了之后并不会失去什么的工作,舍不得放下已经很远很远的种种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与金钱的追求……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着健康与年华。不是吗?现代人都精于算计投资回报率,但谁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美丽像沙子一样在指间溜走?而我们却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捞不回来。


佛家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么自在的快乐之道啊,倘使你总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眠时不肯睡眠,千般计较”,这样放不下,你又怎能快乐呢?


人生在于选择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个人,他特别擅长打草鞋,他的妻子纺的白绸特别漂亮。他们在鲁国生活得并不开心,于是想搬到越国去。


有个从越国来的人告诉他说:“你们到了越国,一定会变得很穷的。”


鲁国人很奇怪地问是什么原因。


这个人解释说,打草鞋是为了给人穿的,而越国人并不喜欢穿鞋,他们通常都赤脚走路;织的白绸是为了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国人也不喜欢戴帽子,而特别喜欢披着长发。如果你们搬到不能施展自己才能的国家去,必然会受穷。


人们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要在自己能够发挥长处的地方活动,否则很容易把自己的长处变成短处。其实人们如何选择和自己的知识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有些对于某人来说不是资源的东西,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大资源。因此,人们应该开阔自己的视野,看得多、经历得比较多,才有可能有更多的出路。


从前有个宋国人特别擅长配制防治冻手的药,他家祖祖辈辈都是靠这种药涂抹在手上,然后给别人漂洗棉絮来过日子的。


有一个外乡人听说了这件事情,便找到这个人愿意以一百两黄金买他的药方。宋国人很快把全家人招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办。最后的结果是自己家祖祖辈辈都干漂洗棉絮的活儿,一年到头也不过赚几两黄金。现在只要出售这个药方就可以一下子得到一百两黄金,那就把药方卖给他吧!


那个外乡人得到药方后,立即去拜见吴王。向吴王夸赞这种药如何如何有用。这个时候正好越国出现内乱,吴王就派这个外乡人跟随他的部队去讨伐越国。当时正是寒冬季节,由于他的药很管用,尽管天气很冷,但是吴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他们和越国军队进行水战,最后将越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吴王得胜后特别高兴,立即就割出一块土地封赏给了这个献药方的人。


这种药能够让手不皲裂,功用始终是一样的。但是,有的人可以利用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虽然拥有它却依然避免不了继续做漂洗棉絮的苦活,这就是因个人眼界不同造成的。因此人们要学会开阔眼界,眼界越开阔,选择的机会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人们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做也必须懂得不断学习。从来就没有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人都是在有意或者无意地学习,并且将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永远都是必须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得很快,如果人们还抱残守缺,将自己以前的陈年知识作为炫耀的资本,而不思汲取新的知识,那么必然会很快失败。因为人掌握的知识越多,思路就越开阔,所能做的事情就越多,自然就越有希望生活得比其他人都好。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


你必须选择一样


有一个穷人,生活很困苦,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来年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了,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又艰难了,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他想:致富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很快春天来了,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送种子来,竟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就没有了,房子


里依然一贫如洗。富人转身走了。穷人仍然一直穷着。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要坚持到底却很难。


一个富人常为人们所称道的是经历了多么辛酸的创业过程,其间的辛苦多么让人难以想象。其实富人的辛苦与穷人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大多数富人经历了一阶段的辛苦后便会功成名就,而穷人则不然,他们虽可能不如富人辛苦的程度深,但时间长度却足以超过任何一个富人。试想,一生忙忙碌碌而无所成与短时间内经受磨炼积聚资本奠定人生基础,对整个人生而言哪个更为辛苦?


当然,穷与富的区别不只在此,我们只是想强调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贪图目前所有,不懂坚持,并不断向生活作出让步,虽能享得一时清闲,却必为一生之辛苦劳碌埋下种子。而许多靠双手致富的人则不然,他们不仅懂得坚持,而且常一件事做起来势必很难放弃,因此辛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时,尽管以后还要不懈去努力,但生活已然有所改观,何况致富的各项资本无疑会越来越丰厚。不要有太重的得失心


有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法国有一家报纸曾经刊登过一个智力问答: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此时,你只能拿出去一幅名画,你会选择哪一幅?很多人回答说当然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可是这幅“永恒的微笑”在最里面的展馆。最后一位社会学家做出了最正确的答案:拿离出口最近的一件。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样最容易实现。


第二个故事是有一架飞机坐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总统,还有一个是哲学家。突然之间,飞机发生了故障,必须让其中的一个人跳伞以减轻飞机的负重,请问在这个时候你会选择哪一个?结果是众说纷纭。答案是选择体重最重的一个。理由也很简单,这样可以保证飞机最小负重,保证安全。


一个人的得失心不要太重了,太重了会影响自己的成长。人生没有失败,也很少会有后悔,唯一后悔的是自己用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计较得失了。


30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想要离开故乡,去创造自己的前途。根据乡里的规矩,他动身的第一站应该去拜访本族的族长,以便求得指点。当这个年轻人去见族长时,族长正在练字。当族长听说他想离开故乡去外地闯荡闯荡,想了想,就立即挥毫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望着年轻人说:“其实人这一生的秘诀没有什么,只有六个字,今天我可以先告诉你三个,我想这三个字已经够你半生受用了。”


30年过去了,当初离家的那个年轻人已经到了中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有了许多伤心事。此时他特意回到了家乡,去见那个族长。很快他来到了族长家,不过不幸的是,族长在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然而族长的家人却取出一个封信给这个人,对他说这是族长留给他的东西。这个时候,还乡的游子才想起来30年前他还有一半的人生秘诀没有听到,打开信一看,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不要怕,不要悔,这是对人生比较深刻的体会。人生没有失败,所以不要去害怕什么。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同样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到。有了这种感悟,就不要再担心以后会发生什么。人生是没有失败的,人最终都会取得成功。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不论曾经是否伤害了别人,或者是否做错了事情,都要告诫自己不要后悔。伤害过别人,想一个办法给别人以补偿;做错了事情,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才能进步。在将来的日子里才能够获得非比寻常的成就。


能舍得就能拥有想要的一切


舍得舍得,大舍大得,懂得放弃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


历史上永州人都特别善于游泳。有一天,河水突然暴涨,有几个永州人正乘坐一条小船上。结果刚到江中心,船就漏水了。船上的人就只好跳到水里往岸上游。其中最会游泳的一个人也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但还是没有平常游得快。他的同伴很疑惑,于是问他为什么今天这么吃力?那个人回答说:“我腰里缠着太多的钱,现在重得不行,所以今天特别吃力。”于是同伴劝他快把钱扔掉,但是这个人说什么也不肯。


过了一会儿,这个人更加没有力气了。那些已经到了岸上的同伴又大声劝说他扔掉钱,他摇了摇头,最后沉入水中淹死了。


为了达到目标,就必须扔掉很多累赘。这些累赘很多时候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扔掉。舍不得自然得不到。


人要舍掉生活的惰性。生活一旦形成惰性,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有激情。即使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一遇到困难就想退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之中。这就是如果想毁掉一个人就只需要让他安逸起来的原因。


人还应该舍掉目标以外的东西。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只有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上,才能够确保取得最大的成功。每一个人定然有很多目标,但最后必须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将这个目标实现。但许多人常常会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总想着为了逃避风险,便多确定几个目标,这样即使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另外一个目标也有可能实现。殊不知这种想法是最致命的,多个目标自然分散精力,一个目标无法实现,很容易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导致一片都无法实现。人在面临多个目标时往往不会全力以赴,而是以为这个不行,下个可以补充,以这样的心态,又怎么能实现目标呢?


最后,人应该舍掉的是以成功者自居的心态。也就是说人要有一种归零心态。不管以前怎么样成功,既然选择了从事新的事业,那么以前的成功都要一概抹掉,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头再来。很久以前成功的经验并不符合今天的实际,但人们往往容易抱残守缺,容易相信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一切,于是不相信理性的判断,不相信别人的劝说,一意孤行坚持按照原来的办法来做,其结果可想而知。


《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路过江边,看见一个汉子正牵着一个婴儿,想要把他投进江里去,婴儿吓得哇哇地乱哭乱叫。这人走上前去问那汉子:“你怎么把婴儿往江里投呢?”那汉子说:“怕什么?他的爸爸很会游水。”他的爸爸会游泳,他的儿子难道生来也会游泳吗?很多创业者有其父善游的心态,认为自己曾经成功过,现在成功也是不难的事情。殊不知这是自欺欺人。


得失心太重的人往往放不开手脚,不能做到忘我。一个演员在演戏的时候应该很投入,而绝对不应分心。那些不投入的人,往往会有太多的顾虑,这样是没有办法演好戏的。人在得失心重的时候不妨问一下自己,得到了又怎么样?失去了又怎么样?如果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心态自然会平和起来。


。。x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