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政界巨擘——指点江山,他们改变了历史的进程(6)

作者:院萍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2

|

本章字节:8690字

5月13日,丘吉尔以首相的身份在下院发表着名演说:“我所能奉献的,只有血和汗、苦和泪……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胜利——是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的胜利,……因为得不到胜利就得不到生存。”


在希特勒闪电式进攻下,法英军队全线溃败。6月22日,法国宣布投降,德军逼近英吉利海峡,英伦三岛的存亡到了关键的时刻。此时的丘吉尔临危不惧,坚定沉着地担负起挽救民族于存亡关头的重任。他号召英国人民行动起来,为抵抗法西斯的入侵而奋斗。他组织实施敦刻尔克英军和法军撤往英国,丘吉尔与罗斯福的历史性会见保存有生力量;调动英国军队,保持高度警惕,准备迎击法西斯的入侵。他指挥英国皇家空军,在8月10日—9月14日顽强地抗击来犯的敌机,使德军始终未能获得制空权,未能踏上英伦三岛一寸土地。丘吉尔坚定不移的意志和铿锵有力的话音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斗志和信心。9月下旬,他成为保守党的领袖,得到最为广泛和普遍的支持。


在国内总动员的同时,丘吉尔积极调整外交政策,开展外交活动,争取美苏两大国的支持。在丘吉尔的奔走下,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1941年8月9日至12日,丘吉尔在大西洋上同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大西洋宪章》。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丘吉尔与罗斯福、斯大林举行了一系列会晤,就尽快结束战争进行了一系列磋商。


1945年5月8日,丘吉尔正式向英国人民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但是,当年的英国大选,他却被赶下首相的宝座。7月26日晚,丘吉尔向国王提出辞呈,并婉言谢绝国王欲授的嘉德勋章。丘吉尔就这样结束了为时5年的战时首相生涯。


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丘吉尔在杜鲁门总统陪同下发表了着名的“铁幕”演说,预告了两极世界冷战开始。


1951年10月,保守党大选获胜,丘吉尔以77岁高龄再度拜相组阁。在新的首相任期内,他竭力倡导美英合作,促使美国在核武器问题上慎之又慎。


1953年对丘吉尔来说是令人欣慰的。这一年,他本人既受勋又获奖:被授予英国最高的嘉德勋章;又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5年4月5日,丘吉尔辞去首相职务,宣告退休。


1965年1月24日,一代名相与世长辞。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谁都不会,也不可能忘记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英国人,因为他的名字和业绩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二战历史的凯旋门上。


丘吉尔趣事两则


如果咖啡杯里放毒药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美国出生的女权主义者南希·阿斯特到丘吉尔祖上传下来的布雷尼宫拜访了他。丘吉尔热情地接待了她。在交谈中南希大谈特谈妇女权利问题,并恳切希望丘吉尔能帮助她成为第一位进入众议院的女议员。


丘吉尔嘲笑了她的这一念头,也不同意她的一些观点,这使这位夫人大为恼火。她对丘吉尔说:“温斯顿,如果我是你的妻子,就会往你的咖啡杯里放毒药!”


丘吉尔温柔而风趣地回答道:“如果我是你的丈夫,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它喝下去!”


没问题


在英国首相丘吉尔80岁生日茶话会上,一名年轻的记者对丘吉尔说:“首相先生,我真希望明年还能来祝贺您的生日。”


丘吉尔拍拍记者的肩膀说:“记者先生,你这么年轻,身体又这么壮,应该是没问题的。”


○我们不要因过去和现在纠缠不清,而失去了未来。


○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即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


○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他的特质自然也就具备了。


罗斯福——坐在轮椅上改变世界的政治巨人


国籍:美国


出生地:纽约


生卒年:1882—1945


身份:政治家


如果在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危险时刻,他没有下决心援助英国和欧洲,那么人类就会陷入可怕的境地,人类的整个前途都将沉沦于屈辱和灾难之中。


——丘吉尔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体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美国着名记者约翰逊


1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的总统,在1933年3月至1945年4月长达12年的任期中,他使美国摆脱了大萧条的阴影,使濒临绝境的美国经济得以复苏。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又使美国放下孤立闭关的态度,投入到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之中,并最终赢得了胜利;通过战争的胜利,以及联合国的建立,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3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罗斯福,就没有美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于1882年1月30日出生于美国纽约海德公园镇的一个富有家庭里。父亲詹姆斯·罗斯福不仅拥有土地,还投资铁路、船运和煤矿,甚至拥有一辆专用火车车厢,是当地的一个殷实的富户。罗斯福是他父亲54岁得来的儿子,因此特别受到宠爱。


15岁时,罗斯福进入美国着名的格罗顿公学,在那儿度过了最受锻炼的4年。他的学业成绩还算可以,拉丁文和英文成绩是优,其他是良。1900年想进海军学校的罗斯福被父亲说服进入哈佛大学学法律,在此期间,他对政治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罗斯福从哈佛毕业后,又进入着名哥伦比亚法学院。不出三年,就通过了纽约律师考试,不久就进入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初级书记员,但对政治颇感兴趣的罗斯福对律师业务感到厌烦。


罗斯福病瘫1910年,当了六年律师的罗斯福决定参加纽约州议员的竞选,没想到他以民主党身份首次竞选就获得成功,从此,罗斯福就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


智慧、干练、胸怀宽广、身负众望,似乎什么都不能阻挡这个男人迈上政治峰巅的脚步。但是,无情的灾难就在这时降临。


1921年8月10日,39岁的罗斯福正和全家人一起乘船出海度假,返航时他们发现岸上森林失了火。他们便忙着去灭火,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扑救,火被扑灭了,全家人却热得汗流浃背。罗斯福热得要命,便跳进冰冷的海水里游了一会泳,随后又穿着湿游泳衣坐下来看了半小时的信,罗斯福感到身上有点发冷,就上床睡觉了。谁知第二天他的背部和双腿痛得厉害,同时还发起高烧,后来他就不能走路了,连腿也不能动了。罗斯福卧病两周,一位专家终于作出正确的诊断:罗斯福竟然得了在成年人身上罕见的小儿麻痹症!这个诊断结果对雄心勃勃一心想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抱负的罗斯福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昨天还是生气勃勃年轻有为的政治家,今天就瘫在床上了,罗斯福对这一沉重打击,精神上十分沮丧。


可是罗斯福的夫人则完全相反,主张罗斯福从瘫痪中奋起,重新到政治舞台上拼搏。有着坚强的毅力和乐观态度的罗斯福终于熬过了他生命中最阴暗、最漫长的病痛和精神折磨的阶段。在夫人的支持下,他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斗争,经常满头大汗地花几个小时练习活动大脚趾。罗斯福为了能重新学会走路,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艰辛。可是他花了7年时间寻找各种治疗方法之后,他终于明白,自己再也不能走路了。不过长期的艰苦锻炼,罗斯福的上身变得健壮宽厚,情绪也恢复了常态。他知道,如今政治是他唯一的出路,在政治上需要的是头脑,而不是身体,他在政治上拼搏的决心更坚强了。


1928年,他接受纽约州长候选人提名,参加自己身患重疾后第一次的重要公职竞选。他脸色健康,精神抖擞,与选民们握手、拍肩,谈笑风生,凡是候选人该表演的,他都表演了,甚至还有一般的竞选旅行,发表12次演说,陪着他的人都感到疲惫不堪,可他依然精神抖擞。最后,罗斯福竞选州长获胜。


珍珠港事件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的经济陷入困境,当政的胡佛政府陷入重重困难之中无力改善。1932年,罗斯福问鼎白宫,提出“新政”计划。1933年3月4日,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临危受命,开始就任美国总统。


针对美国的金融业崩溃、工农业生产萧条、大量工人失业的现状,罗斯福发表了着名的鼓舞人心的“炉边谈话”。这种广播讲话是罗斯福开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对人民进行宣传的形式,因讲话是坐在炉边以话家常的形式进行的,显得十分亲切,因此大得人心。罗斯福通过它团结了各派人士共同实施新政计划,取得很大成绩,终于把美国从社会和经济的危机中解救了出来。


他的“新政”挽救了美国,于是,罗斯福的第二次竞选总统又大获全胜。1940年的大选结果,罗斯福第三次连任总统,打破了美国一百多年的政治传统,同时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


1941年3月11日,罗斯福签署了租借法案,积极支持英、苏、中等国的反法西斯的战争,并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当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日本对珍珠港狂风暴雨般的袭击,使美国的孤立主义和和平主义受到极大震动。罗斯福立即宣布美国参战,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行列,并在战争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45年又是总统选举年,罗斯福审时度势,又参加了选举,并在1945年1月20日,第四次宣誓就任总统。2月,罗斯福出席雅尔塔会议,与丘吉尔、斯大林共同商讨下一步作战和战后安排问题,罗斯福积极主张战后建立维持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繁重的政治与战争事务,损害了罗斯福的健康。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在乔治亚州的温泉因突发脑溢血去世。


罗斯福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人们永远尊敬。


罗斯福趣事五则



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以前,在海军部供职。


某日,一位朋友问及海军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筹建基地的秘密计划。


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


“当然能。”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有人去白宫拜访罗斯福。


罗斯福的小女儿艾丽丝在办公室跳进跳出,不时地打断他们的谈话。


那人抱怨说:“总统先生,难道你连艾丽丝都管不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