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院萍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3
|本章字节:12728字
在他晚年的时候,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宣传平等、博爱和消除贫困上,他写了许多这样的小册子,价格低廉,用货车和单轮小车运往各地挨家挨户散卖,仅4年就售出了1200多万册。
1910年10月28日,82岁的托尔斯泰从家***走,11天后,他因受风寒而得了肺炎,终于在一个孤寂的火车站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欣赏的力量
1852年秋天,俄国着名作家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失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的寂寥,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的宽容
作为世界最出名的大文豪之一,托尔斯泰虽然名声显赫,又出身贵族,但他本人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文豪的架子。
有一次,托尔斯泰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托尔斯泰下车在月台透透气,就在这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冲他直喊:“喂,老头!赶紧帮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
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做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听了这位女士的呼唤,急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托尔斯泰呀!”
“啊!上帝啊!”女士惊呼起来,“我实在太无礼了!”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的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女士,何必放在心上?”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则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泰戈尔——印度最伟大的抒情诗人
国籍:印度
出生地:加尔各答
生卒年:1861—194身份:诗人
代表作品:《吉檀迦利》、《飞鸟集》
泰戈尔的诗名远远超过了他的国界。
——冰心
泰戈尔不仅是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还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
——周恩来
1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2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
3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
1861年5月7日,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的一个名门家族,其祖父为德瓦勒凯那特亲王,一生显赫,他的父亲以其虔诚地遵循道德标准而被赞称为“大哲”。家庭虔诚的毗湿孥教传统深深影响着泰戈尔的一生,而当时的民族自治和民族自决的独立运动也在塑造着泰戈尔的命运和思想。
泰戈尔的父亲交友甚广,家里经常宾客盈门,洋溢着文学、音乐和艺术的气氛。他的父亲坚持让孩子受到严格、正规的教育。从8岁到13岁,泰戈尔先后被送进四所学校学习,但是他厌恶当时学校刻板的填鸭式教育,在每所学校都只学了不足一年便辍学回家。父亲思想开明,并不勉为其难。他请了加尔各答有名的教师到家里给泰戈尔授课。家庭教育的科目繁多,文学、哲学、数学、英语、科学常识、音乐甚至是摔跤。这种全面严格的教育,使泰戈尔在童年时代广泛地接触了各种知识,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练就了一副坚强的体魄。
泰戈尔赠给徐志摩的画12岁的泰戈尔对孟加拉的美丽、富饶和灿烂的历史遗迹惊叹不已,却又对殖民统治下人民的贫困和阶级对立有着深刻的认识。泰戈尔从小酷爱文学,喜欢读梵文、孟加拉文和英文名着。17岁以前,他已经熟读了大量的印度古典文学、哲学名着。
1878年秋,泰戈尔遵从父命,去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虽然他并不喜欢法律,但这却给了他一个系统地了解西方尤其是英国文学和艺术的机会,这对泰戈尔毕生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1880年19岁的泰戈尔回到印度。他的作品已充分显示出他敏锐的观察力,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和人道主义思想的萌芽。1881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诗集《暮歌》(1882)、《晨歌》(1883),还有戏剧和等作品。这些早期作品的特点是梦幻多于现实,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19世纪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期,诗集《心中的向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着名诗篇《两亩地》(1894)的发表,标志着泰戈尔从宗教神秘主义走向深刻的人道主义。这一时期的诗作还有《金帆船》(1894)、《缤纷集》(1896)第5部抒情诗集和一部《故事诗集》(1900)。此外,他还创作了60多篇短篇,其中的《素芭》(1893)、《摩诃摩耶》(1892)、《最后活着,还是死了?》(1892)等被列入世界优秀短篇杰作之林。
1901年,泰戈尔为改造社会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儿童教育实验。1912年,这所学校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国际大学。由于英国在孟加拉推行分裂政策,1905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泰戈尔积极投身于运动并创作了许多爱国诗篇。这一时期是他创作的最辉煌时期。他出版了8部孟加拉文诗集和8部英文诗集,其中《吉檀迦利》为诗人赢得世界性声誉。这一时期重要的诗集还有《园丁集》(1913)、《新月集》(1915)、《飞鸟集》(1916)等。1910年,泰戈尔又发表了史诗性长篇《戈拉》和象征剧《国王》等。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为寻求民族解放道路,他走遍五大洲,发表了许多着名演讲。这时期突出成就是政治抒情诗,分别收在《非洲集》(1937)、《边沿集》(1938)、《生辰集》(1941)等作品中。
到中国访问的泰戈尔与林徽因、徐志摩20世纪40年代,在德、意、日法西斯猖獗时,泰戈尔曾写了一些重要的政治抒情诗,对遭受侵略的国家表示同情,如《礼佛》,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表示愤怒的抗议。1941年8月7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逝世。
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1,20余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着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画家,曾创作2000余首歌曲和1500余帧画,其中歌曲《人民的意志》已被定为印度国歌。
1913年,“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
与狗商量
泰戈尔接到一个小姑娘的来信。信中说:“您是我敬慕的作家,为了表示我对您的敬仰,打算用您的名字来命名我心爱的哈巴狗。”
泰戈尔给这位姑娘写了一封回信:“我同意您的打算,不过在命名之前,你最好和哈巴狗商量一下,看它是否同意。”
○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尘土承受屈辱,却以鲜花来回报。
○生命因为付出了爱,而更为富足。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我攀登上高峰,发现在名誉的荒芜不毛的高处,简直找不到一个遮身之地。
雨果——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国籍:法国
出生地:贝桑松
生卒年:1802—1885
身份:文学家
代表作品:《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罗曼·罗兰
1雨果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2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着,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1802年2月26日,维克多·雨果诞生在法国东部的贝桑松城。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将军,总是东征西讨,母亲是个天主教徒,保皇主义者。父母常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发生争吵,对雨果的思想有很大影响。童年的雨果受母亲的影响很大,同情保王党,对革命充满了敌视情绪。他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随母亲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度过,由于母亲接受的是自由教育,爱好文学,尤其是伏尔泰的作品,她的这一爱好对雨果的一生深有影响。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这部剧本标志着雨果走上了同保王主义思想彻底决裂的道路,是雨果的世界观转向进步的明显标志。剧本的序言一发表,立即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书。此后,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许多绚丽多彩的诗歌、戏剧、从雨果笔下像泉水般涌流出来。1831年,雨果出版了浪漫主义的杰作,反封建反教会的长篇历史《巴黎圣母院》。以它紧张奇异的故事情节、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性格夸张的人物形象、华丽活泼的语言,震撼了法国文坛。作者的目的是要唤起读者美好人性的情感,激起人们去反对过去时代的,并且仍然笼罩着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刚一发表,立即就被翻译成欧洲各国文字,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七月革命”之后,法国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为首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行拉拢,1841年雨果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为法兰西贵族世卿,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弱了,1843年,他写了一个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遭到了失败。雨果为此沉默了将近10年没有写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悲惨世界》插图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结果失败。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流亡期间,雨果拒绝了一次又一次的收买,也拒绝了拿破仑三世的“大赦”。在艰难的岁月中,他写了政论《小拿破仑》,诗集《惩罚集》、《历代传说集》,长篇《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它们如同一把把匕首,揭露着专制统治的虚伪与罪恶。在诗歌《最后的话》中,雨果表达了自己的斗争决心:“如果只剩下一千个人,我定是其中之一;万一只剩下一百人,我还是不会放下武器;如果只剩下十个人,我就是那第十名;如果只剩下一个人,我就是那最后的一人!”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接着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但政权落在资产阶级政客手中。由保皇党人组成的所谓国防政府,立即宣布向普鲁士投降,并与普鲁士签订了《停战和巴黎投降协定》。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雨果结束了长达19年之久的流亡生活,赶回巴黎,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为了扞卫祖国的尊严和主权,雨果自告奋勇,以68岁的高龄报名参加了国民自卫军。他捐出稿费,铸造了两门大炮,一门命名为“维克多·雨果”送往前线,打击侵略者,给法国军队带来极大的鼓舞。
雨果在其生命的最后10年,仍然创作不懈,他先后完成了4部诗集、2部政论和1部戏剧。
1885年5月22日,83岁的雨果与世长辞,这消息震动了法国和欧洲。他的灵柩在巴黎凯旋门下停了一昼夜,群众还是围住不肯散去。法国人民为雨果举行了国葬,以表示对这位伟大诗人、作家和民主战士的尊敬。上百万人高唱《马赛曲》,不顾大主教的抗议,把雨果的遗体送到法国伟大的墓地——先贤祠安葬。
雨果《悲惨世界》出版轶事
雨果写完《悲惨世界》的时候,把原稿寄往出版社。但好久没有接到回信。他写信询问,只写了个“?”(问号表示对于自己作品前途的担忧,就是在问自己的作品好不好,能不能发表。)
结果,出版社编辑心领神会,回信写了个“!”(感叹号表示出版商很赏识这部书,用!表达惊喜之情。)
这件事很快在当时的出版界传为美谈。
笔杆贩子
有一次,雨果出国旅行到了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
宪兵问他:“姓名?”
“雨果。”
“干什么的?”
“写东西的。”
“以什么谋生?”
“笔杆子。”
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贩卖笔杆。”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