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搭讪技巧(3)

作者:魔鬼咨询师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7

|

本章字节:12212字

我们不妨把这种紧张的表现称作“儿童化”反应。细心观察,其实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面对领导上级长辈权威,有人会语调变得尖细,神态做得天真,动作显得憨傻。


这种“低”和“幼”的姿态既能让对方获得足够的尊敬和安全,也为自己可能的错误预备好了台阶,所以一直是被传统文化所接受的行为模式。


如果把上级作为父性权威的伸延,而把美女作为母性权威的伸延,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这种行为的心理根源。在爸爸妈妈面前,嗷嗷待哺的婴儿总是可以得到关照同时免除责任。


虽然80后不一定看过《天仙配》,但各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还是曾经这样影响过我们,男人面对美丽性感的异性,最好先别像个男人,要像个孩子或者傻子,才能带给对方最大的安全感,才能体现自己的纯洁无瑕。我小时候看过的国产爱情电影,关键时刻,女猪脚总是轻推一下男猪脚,同时娇嗔一声:


“瞧你那傻样!”男猪脚此刻再摸摸猪头,“嘿嘿”两声,于是两个人的关系就成了。


社会习俗的东西我不做过多评价,只想在这里提醒大家,这种自我贬低的招数在当今的两***往中其实有害无益。


所以,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的搭讪犯,出手之后如果被对方接受,还能潇洒自如侃侃而谈,但如果对方反应冷淡,立马就会方寸大乱手足失措。这时“儿童化”的表现就特别常见,那个成人的自我此刻龟缩到孩童的面具之后。这样,即使她拒绝了我,但我已经不是刚才那个男人了,我我我躲起来了我……其实此刻,才是错误真正的开始。


当搭讪作为一项培训后,我越来越觉得大家不仅是来学习认识女孩,同时也是在完善自我。在向陌生mm搭讪的瞬间,我们成长过程里的许多幼稚的、非理性的观念和习惯得以彰显,认清并改掉这些问题,带给我们的快乐一点儿也不亚于要到一大堆电话号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信已经不是得到外界认可的手段,而是自我接受、自我成熟的标志——“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一致,这本身就是目的。


11如何应对紧张


克服紧张心理是许多拓展训练的内容之一,下面就讲讲搭讪班的经验。


对于那些畏缩不前的学员,我发现最有效的措施不是讲道理,而是刺激他。用尖刻的语言刺激他,也用其他学员的成功刺激他,当紧张转化为愤怒和嫉妒时,行动往往就开始了。


最经典的场景是这样的:五六个搭讪犯站在一起,一个火辣的mm从面前经过,我问谁上,众人却纷纷推脱。眼看目标就要走远,终于有个搭讪犯冲了上去(这就是人多的好处)。


三言两语之后,一对陌生男女竟翩然而去。此时,剩下的搭讪犯们都会眼冒金星口干舌燥,接下来,今天的训练就会迎来一个小高潮。


这样的体验比看一百本把妹书和励志书都管用,因为你亲眼看到一个跟你99%都一样的人成功了,而你和他那1%的差别就是行动。


有行动的人最终跟美女在一起,没行动的人只能跟魔鬼在一起,这就是搭讪班的残酷写真。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用放松来应对紧张其实是个误区。紧张是人在应激时候的一种表现形式,面对自己向往的目标,你的内心是不可能也是不应该平静的。即便在某些时候,表面上需要显得镇定,但也仅仅是策略而已。


本质上,能够高度紧张,说明你对成功有高度渴望,只不过心中另外一个束缚自己的对手也相当强大,两者的激烈冲突让客观世界中的你无所作为。


根据我上一节的分析,紧张不是冲突的结果,而是解决冲突的“功能”,这种功能的目的是让你“保持现状”。因为未来尽管美好,但毕竟未被经历;现实虽不如意,但基本上已能忍受。


本质上,人是直接经验的动物,而道理却是关于过去和未来的一系列因果关系,所以一种有效的刺激方法就是把未来变得更真实——亲眼看到美女被同伴搭走了;同时把现实变得更残酷——让自己体会极度的后悔和失落。当“眼前”变得不可忍受之时,怯懦的搭讪犯就有可能采取行动了。此刻,“紧张的感觉”往往被“愤怒的感觉”所取代。因为愤怒是指向当下的,所以比讲道理更有效。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我在东方新天地的百米冲刺搭讪。行动之前由于某些原因我陷入了犹豫,但是激烈地奔跑之后,生理上的亢奋覆盖了心理上的软弱,那一刻的我虽然气喘吁吁却更想表达,而平静状态的我则是在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紧张是人在内心冲突之时要保持现状以及回到过去的一种趋向,所以应对的关键不是平息冲突而是改变这种趋向,也就是说应该转化紧张而不是消除紧张。愤怒或者亢奋通常都是不错的出口,甚至适度的嫉妒有时也可以被利用。


关于行动之后的“儿童化”问题目前只能通过认知来解决。比如,多数人都会觉得一个成年男子说话“娘娘腔”是很恶心的,同样,“娃娃腔”其实也是个坏习惯,反正我一旦意识到之后很容易就克服了。这跟别人的认可无关,这是你和你自己的事情。


最后强调一句,因为人的适应性,所以任何没有及时转化为行动的不安会重新被习惯,这样的你就越来越难以改变了。


12如何让她建立安全感


理性地分析搭讪,首当其冲的是安全感的建立。站在被搭讪的mm角度,当陌生男人过来讲话时,第一考虑的是自己是否安全而不是对方是否出色。


我们来归纳一下公共场合跟mm主动讲话的男人有几种可能:


一、劫财劫色,变态(花痴、暴露狂)二、骗财骗色,马路求爱者(轻度不正常,想不开的人)三、正常搭讪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四、社会工作者(推销、调查、培训),求助者(问路、问时间、借手机等等)以上排序,安全级别由低到高。


对于目前的社会,第三类正常搭讪者其实已经属于安全范围。


而多数搭讪者不能建立安全感的原因在于被误认为第二类甚至第一类人。


衣着、形象、场合、时机的选择不当都可以成为被误解的原因,但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这里要强调的:欲盖弥彰反而弄巧成拙。


一种情况是想通过扮演第四类人先接近对方,然后再转换角色达到目的。


还有一种情况属于潜意识里残存的对搭讪的罪恶感,只敢以第四类的理由跟异性开始说话。


但毕竟最后都要把话题归结到要结识对方,结果就是反而让mm怀疑你的人品、动机、心理有问题,把你从第四类直接打入第一、二类。


搭讪者的这些错误都是主观上在掩饰自己,客观效果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装得太假,让mm一眼识破;另一种是装得太像,反而把自己套牢。


举个例子,一次搭讪班在新华书店训练,一位学员看上一个在数学类书架旁边的mm,他在mm左右逡巡了十几分钟,突然问出了个很深奥的数学问题,魔鬼老师听到当时两腿就软了。还好mm比我坚强,像刘胡兰一样回答了三个字“不知道”,这次搭讪就夭折了。


陌生人交往的不安全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方身份本身,另一种是对方身份的不确定性。所以,尽早诚实地表明自己的目的,是建立安全感最有效的途径。


我自己的习惯通常就是直接告诉mm我是搭讪的,反而不会让她有更多猜想,有了安全感之后,mm才会有可能进一步观察你值不值得被接受。


如果万不得已要以第四类身份开头,我也会把问题和要求尽量简化,而且故意带点儿夸张的假,绝对不能太真。主动让mm看出我就是在找借口说话,然后在最短的时间恢复搭讪的本来面目。相反,转换真实意图的时间越往后,mm对我的信任感也越低。


当然,还有一部分保守的或者神经质的mm,即使面对正常的搭讪,也会横眉冷对甚至落荒而逃。遇到这样的挫折会促使一部分搭讪者不敢再表明自己的真实目的,但这绝对是个错误。人应该为自己存在,为能理解自己的人存在,而不是为误解自己的人存在。毕竟,通情达理的mm越来越多。我们为她们而搭讪,我们的搭讪方式也为她们而准备。


13以礼搭讪


我越琢磨搭讪的方法与技巧,就越有这样一个体会:那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往往都符合一个原则——礼貌。


比如练习广场搭讪,发现目标后,学员跟上去,广场行人不多不少,mm走得不紧不慢,正是开口的好时机。可学员却因为光天化日之下的压力不敢接近目标,于是便跟跟跟,一直跟着mm走出广场,要过马路了,这才走到人家身边,因为此刻周围的人不会注意到他在搭讪。但开口之后,经常是失败。


而相比之下,那些在广场上就出手的学员成功率要高得多。


这个影响搭讪成败的因素被称之为出手时机。过去,我们习惯用“猥琐”来解释出手的失败,这是一种把焦点对准搭讪犯的思维。但是,换在mm的角度考虑,其实就是个礼貌问题。人家正在过马路,心思注意着穿梭的车辆,谁有功夫听你说话。


循着这种思路,我重新审视搭讪的每一个方面。


第一,搭讪犯的自身形象。这是最基本的礼貌,一个衣冠不整、举止粗俗的人,本来走在街上就对不起市容,更别说拦住楚楚动人的mm要求认识了。


第二,搭讪的出手时机。尽量选择人家空闲、有安全感的时候,照顾别人的感受,也就提高了自己被接受的可能,这一点男女其实都一样。所以,不要在mm过马路、打电话、购物的时候去打扰她,也不要在拥挤嘈杂、光线昏暗或者空旷无人的地点开始搭讪。


第三,开场白不能拐弯抹角、声东击西。要知道,面对陌生人,你会紧张,mm更会紧张,尽快表明你的来意就是对女士的一种尊重。


许多新手总是挖空心思去琢磨开场,其实不过是想掩盖自己的搭讪意图,希望自己能不以搭讪犯的身份接近对方,或者让女孩来主动发现自己。这种心理其实非常可笑,可以算是掩耳盗铃外加顾影自怜的综合体。


有人会说,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有效地认识她,采取什么手段并不重要。有趣的是,根据大量实践证明,诚实与礼貌的开场恰恰是成功率最高的。


第四,仅仅开门见山还不够,一句“我想认识你”多少还带点儿唐突,更高级的技巧就是巧妙地表达你的意图,但记住,只是“自然”和“委婉”,而非“掩盖”和“否认”。


比如,下班高峰时在路边等出租车的mm,就可以说:


“你也往这个方向打车,那咱们是竞争还是合作?”


这样,既表明了你的搭讪意图,又不给对方形成压力,感觉更礼貌、更体贴,也更机智。


第五,搭讪开聊之后,要把坦诚放在第一位,因为此时的你们并不熟悉,还不是你表现聪明、智慧、渊博、个性的时候。好好向人家介绍自己,认真回答对方的问题,在初期能做到这些就足够了。那些故弄玄虚的回避,此地无银的打压,不仅是低幼的表现,更是失礼的行为。


最后,即使到了约会阶段,表现幽默也应该是以自嘲为主。嘲笑环境容易显得你自以为是、愤世嫉俗,嘲笑对方更是南辕北辙、自掘坟墓。


一句话,高境界的搭讪犯要像个彬彬有礼的绅士。而所谓勇气,就是把方便让给mm,把尴尬留给自己。


14搭讪时该怎么聊


我的总结是四个字——“少问多说”。


任何事情的结果都可以分成好中差三种,搭讪也不例外。


我们遇到的搭讪目标大致分三类,态度特别友好的,你怎么问都可以;态度特别恶劣的,你怎么说也没用;还有就是中间这部分,也就是搭讪犯最需要去争取的mm。她们从道德上并不排斥搭讪,但要留给你电话,却一定要有足够的理由。这种情况下,你的谈吐将决定她对你的评价。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好”之后接下来这510分钟的交谈就如同一次面试,她是考官而你是应聘者,通过测试之后,你才会有更多机会,在此之前,你们的关系和地位并不平等,该说什么和不该说什么绝对是有讲究的。


所以,搭讪看起来像聊天,其实并不是。


说到这里,大家不妨看看一些搭讪实例或者自己的搭讪经历,是不是发现有如下共同点,就是在感觉无话可说的时候,特别爱向mm发问,比如:


“你做什么的?”


“你哪里人?”


“你经常来这里吗?”


“你平时喜欢什么?”


“你是自己一个人吗?”


等等等等,不胜枚举,表面上看起来一问一答不亦乐乎,其实呢?


如果用面试来解释搭讪,大家立刻就明白这样的谈话是多么错误了吧——应聘者怎么可以向考官不停地发问?是人家在选择你还是你在选择人家?


这是一个很简单明显的道理,却一直为大家所忽视,根源还是因为对陌生mm的经验太少,所以会被对方表面的礼貌和客气所迷惑。结果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进入了无聊男人的黑名单。


套用理论也可以这样解释:向对方提问代表的是对她有兴趣(ioi:indicaorofineres,指兴趣指标,大多数是非口语迹象,表示女人被你吸引了。),所以当对方没有兴趣回应,而你却依然不停发问时,就变成了自己的低价值展示了(dlv:demonsraionoflowervalue,展示低价值)。


当然,“知易行难”,真正在搭讪时,即使是老手也很难克制住自己不向对方发问。


我现在给研究生班的学员提出的要求是,完美的搭讪只提两次问题:开始一个,比如“我想认识你”或者“你是一个人吗”;结尾一个,比如“你的电话”或者“认识一下”。中间过程要求全部是对话或者她问我答。


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可一旦做到之后,你就会发现搭讪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同时要到的也多为有效号码。


这样的目标该怎样实现呢?或者说“少问”之后如何“多说”呢?我的建议就是联想式和发散性的思维。因为是陌生人,彼此了解有限,所以就要及时抓住对方抛出的每一句话,展开话题。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问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


最终,你了解她一堆表面皮毛,她觉得你其实是个草包,ok,这个搭讪绝不会有效。


下面举个例子。


一个绝色美女正在路上,周围男人纷纷侧目,你快步走上前去。


你:“你好,认识一下可以吗?”


她:“啊,好像不太有这个必要吧……”(态度还算友好)这种情况下,错误的回应是:


你:“就是很想认识你。”


然后沉默,十几秒之后,看对方也没拒绝,再问:


“那你今天是自己出来逛街吗?”


她:“嗯。”(态度依然友好)你:“那你平时工作忙吗?”


bububu,一堆答记者问,最后要电话不给,或者给了也是无效的。一个正确的处理应该是什么样呢?


就是抓住她“好像不太有这个必要吧……”这个由头儿展开话题,让谈话立即进入实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