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勇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7
|本章字节:10490字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这所佛学院之所以著名,除了它建院历史的久远、辉煌的建筑和它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之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佛学院所没有的,那就是在佛学院的正门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一米五高,四十厘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下身子,不然就只能碰壁了。所有到佛学院的人,教师都会引导他们到这个小门旁,让他们进出一次。这些人无一不是弯曲身子进出的,尽管有失礼仪和风度,但是所有进入过这里的人,当他出来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道门使他们有所顿悟。
一对浪漫的夫妇,通过一次特殊的旅行,不仅揭开了一个自然之谜,而且找到了一个人生真谛。佛学院的一道普普通通、但又独具匠心的小门,却包含着不尽的人生哲学,让千千万万的凡夫俗子受益终生。在人生旅途上,各种摧折命运之树的狂风暴雨,漫天大雪常会不期而至,一个人要想经受住人生风霜雨雪的侵蚀,就应该从雪松抵御大雪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要尽可能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要学会弯曲,这样才不会被压垮,才能为自己创造生存下去的环境。在人生征程中,出入的地方并不都是有着壮观堂皇的大门,也许常常会遇到低矮狭窄的一扇扇小门,一个人要想不被拒之门外,就应该从弯着身子过小门中受到启迪。只有学会弯曲身子,只有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出自如,否则你将被挡在院墙之外。弯曲是生存的一门艺术;弯曲是通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弯曲是完善自我,修养品行,磨砺意志,锤炼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学会弯曲,也就拥有了对厄运的一种快乐态度;学会弯曲,也就学会了用美的感受面对人生的苦难;学会弯曲,也就学会了用更高的智慧去看清人世的沧桑。学会弯曲,就要做到弯而不曲,曲而不折,弯曲得体,恰到好处,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学会弯曲,就要做到该伸则伸,该张则张,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弯则弯,该曲则曲,力求伸张有度,进退有路,弯曲自如。学会了弯曲,就学会了做人,就学会了处事,就学会了宽容,就学会了坚强,就能够海纳百川,就能够面对百态,就能够笑傲人生。
倾听的艺术
小猫长大了。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告诉它:“你已经长大了,以后不能再喝妈妈的奶了,要自己去找东西吃。”
小猫惶惑地问妈妈:“那我该吃什么东西呢?”猫妈妈说:“你要吃什么食物,妈妈一时也说不清楚,这几天夜里,你躲在主人的屋顶上、梁柱间、陶罐边,仔细倾听人们谈话,他们自然会教你的。”第一天晚上,小猫躲在梁柱间,听到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小宝,把鱼和牛奶放在冰箱里,小猫最爱吃鱼和牛奶。”第二天晚上,小猫躲在陶罐边,听见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老公,把香肠和腊肉挂在梁上,别让小猫偷吃了。”第三天晚上,小猫躲在屋顶上,从窗户看到一妇人在对小孩唠叨:“鱼干、肉松这些东西不好好放着,小猫鼻子很灵,明天你就没得吃了。”就这样,小猫每天都很开心,它回家告诉猫妈妈:“妈妈,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只要仔细倾听,主人每天都会教我该吃些什么。”靠着倾听别人的谈话,小猫学到了很多生活技巧,慢慢地长成了一只身手敏捷,肌肉强健的大猫,它后来有了孩子,它也这样教导孩子:“仔细地倾听别人谈话,他们自然会教你的。”
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在一期节目中访问了一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行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飞机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回答说:“我先告诉飞机上所有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降落伞,先跳下去。”
听到小朋友的说法,现场的观众都笑得东倒西歪,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孩子。没想到,孩子两行热泪竟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不失时机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孩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他说:“我是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倾听不仅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倾听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技能;倾听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修养。
倾听,是对朋友最宝贵的馈赠;倾听,是对弱者最有力的支持;倾听,是对强者最愉快的分享。
在倾听中,会感知生命的落叶不只在秋天,忧郁和悲伤将不再久驻心灵;在倾听中,会懂得理解的艰难和重要,即使是陌生人的一两句寒暄,也足以驱散心中的阴霾;在倾听中,会发现自己正在与一个博大的世界对话,让我们积累许多难得的经验,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在倾听中,会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使我们彼此手握得更紧,心贴得更近;在倾听中,会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使你赢得更多的朋友,结下更深的友谊。
倾听,需要一颗善良的心,在他人需要的时候静静地聆听,用一颗爱心去分担他人的忧愁、苦闷,用宽容和理解让他人感到人间的真情和温暖。倾听,需要一张善解人意的笑脸,在他人需要的时候,用微笑唤醒他人麻木的心,用情感的沟通和精神的慰藉让他人走出困惑和迷途。倾听,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需要放弃一点休闲时光,静下心来,陪着他人走上一段人生小路,鼓励他人说出心中的痛苦和悲伤,用支持和信任帮助他人早日走出人生低谷。上帝为什么给了我们两个耳朵,而只给了我们一张嘴巴,就是要让我们少说多听。专心地听别人讲话,就是我们给予别人的最大赞美,当别人认为自己受到重视的时候,也就是你走向成功的开始。
生活是一部厚厚的长卷,需要心灵的关注,更需要心灵的倾听。懂得倾听的艺术,你会发现世界真的很美好。
学会与人交往
澳洲的一位动物学家从亚马逊河流域带回两只猴子。一只硕大无比,一只瘦小羸弱。他把它们分别关在两只笼子里,每日精心喂养,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一年后,大猴子莫名其妙地死掉了,为了不中断研究,他又让人从巴西带来一只,这只比死掉的那只更大,可是不到半年又死了。为了弄清原因,他对两只猴子的尸体进行了解剖,可是从头到尾都未找到原因。后来,他重返亚马逊河,对那儿的猴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凡是体魄健壮的猴子,人际关系都比较好,其他猴子弄到食物时,它们总能分享到一份。但是这类猴子很少能静下来,它们一有空就在猴群中穿梭,与其他的猴子追逐嬉闹。然而,这类猴子一旦被捉住,却会因为失去与同伴的交往,而很快地死去。
在意大利中部的洛山地带,有一处2000多米深的地下溶洞,科研人员在那里支起一顶帐篷,搭建了一套起居室,配备了一些试验用的仪器设备,构成了一座地下实验室。
40岁的意大利探险家蒙塔尔只身进入这座地下住宅,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独居实验。为了摆脱孤独和寂寞,他每天看书写作,播放录像带消遣,并坚持蹬健身自行车锻炼,经过一年不见天日的地下生活,蒙塔尔免疫系统的功能降至最低点。一年后,蒙塔尔重返地面,脸色苍白如纸,情绪十分低落,反应能力非常迟钝,用语言表达思想也很吃力,一副憔悴不堪的样子,看上去苍老了许多。后来,记者采访他时,他感慨地说:“在洞里苦撑了一年,我丧失了许多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需要在今后的生活中慢慢恢复。但是我并不后悔,因为这场实验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人与人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快乐,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交往。”
与人交往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一种人人必备的可贵素养,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种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重要能力。在现实中,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习惯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生活在个人小圈子里,不与他人接触,不与他人交往,久而久之,便成了孤家寡人,看事情简单片面,性格古怪刁钻,心理上还会出现一些疾病和障碍,这种人慢慢地就会因不适应社会而被淘汰出局。很难想象,一个不与人交往的人,他会迸发出思想的灵感,他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他会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他会读懂他自己的人生。要想方圆做人,圆满做事,就要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克服自卑、羞怯、愚昧无知的心理,敞开心扉,勇敢地面对社会,面对他人,大胆地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相处,在交往、沟通、相处中,逐步走向圆满成功的人生。与人交往要慎重,切不可过多过滥,要与那些品质高尚的人交往,与那些志同道合的人交往,与那些卓越不俗的人交往,与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交往。与人交往要真诚,切不可虚情假意,要伸出你的手,交出你的心,让你我相知相识,让彼此进入心灵的圣地,用真心去感知世界,用真诚去打动对方,用真情去领悟人生。与人交往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多用点心去揣摩,你就会深谙其里,受益其中,你就会强烈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尽在人与人的交往当中。
替他人着想
日本作家扇谷正造所著《经验即我师》中有一段动人的描述:因研究癌症卓有成效而荣获日本文化勋章的黑川利雄博士每到冬天就在口袋里放一个手炉,使手总是保持热乎乎的。到癌症研究所就诊的病人,都是饱受病魔缠身之苦,抱着极大希望的病人,面对大夫,其心中的忧虑及期望之情是可想而知的。而当病人伸出手让黑川博士诊断时,其所碰到的是一双温暖的手,于是他的生命便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产生了治愈的信心,而假如那是一双冰冷的手,病人的心也许也会发凉。用温暖的手诊断,让病人感觉安心、信赖,那么治病从这里已经良好地开始了。
据说日本历史上的名将石田三成未成名之前在观音寺谋生。有一天,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给其奉上的第一次是大碗的温茶,第二次是中碗的稍热的茶,第三次是一小碗热茶。丰臣秀吉不解其意,石田解释道:“这第一次大碗温茶是为解渴的,所以温度要适当,量也要大;第二次用中碗的热茶,是因为已经喝了一大碗不会太渴了,稍带有品茗之意,所以温度要稍热,量也要小些;第三次,则不为解渴,纯粹是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热茶。”丰臣秀吉被石田的体贴入微深深打动,于是将他招入自己的幕下,石田终成为一代名将。最珍贵最有价值的财富,最高贵最伟大的品质就是凡事替他人着想。替他人着想,就要推开窗户,让阳光照在他人身上,让大家共同分享温暖;替他人着想,就要打开闸门,让河水汩汩流淌,去安慰那孤寂的礁石;替他人着想,就要施足肥料,让草儿青青,使绿的盎然和希望遍洒人间。替他人着想,就要尽可能把他人放在第一位,尽可能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替他人着想,就要凡事想到别人的辛苦与付出,想到别人的困难与窘境,想到别人的所需所想,想到别人的所期所盼。替他人着想,就要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就要有一份真挚、坦诚的情;就要有一片崇高、无私的爱;还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坚定与毅力。替他人着想,我们应随时伸出一双温暖的手,随时奉上一杯温热适度的茶。替他人着想,既能升华自己的品行情操,又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成功。替他人着想,就没有人情的冷暖,就没有世态的炎凉,就没有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没有不和谐的社会。
公正的天平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曾就激发员工工作动力问题进行调查,他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作出了“金钱是激发员工最大的动力”的结论。正当他撰写论文加以论述时,一个人的经历改变了他的看法。有一天,一家小企业请詹姆斯去讲学。在那里,詹姆斯遇到了杰克。杰克最先在一家著名企业工作,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詹姆斯经常跟企业打交道,认识很多像杰克一样的高级白领,他觉得对这些白领来说,跳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他想,杰克一定是这家企业用重金挖来的。在与杰克的交谈中,杰克告诉詹姆斯,这里的薪水仅相当于原来那家著名企业的三分之一。詹姆斯大吃一惊,便追问跳槽的原因,杰克的回答是:“因为这里更公正!”接着杰克便向他解释道:“在他原来的公司,一些庸庸碌碌的人身居要职,成天无所事事,指手画脚,有才干的人任劳任怨,贡献最大,却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在这样的公司工作,活得窝囊,让人憋气。而现在的公司虽然待遇低些,却感受到了和谐与公正,找到了做人的价值和尊严。”
公正是历史的见证,是良心的天平,是人们心中永恒的太阳。公正是凝聚人心的力量,是奉献社会的责任,是高洁人格的体现,是魅力人生的灵魂。公正作为永恒的主题,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树大自直,彰显的是公正;不平则鸣,体现的是公正;上梁不正下梁歪,喻示的是公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提倡的是公正。有了公正,才有了诸葛亮的挥泪斩马谡;有了公正,才有了包青天的万世景仰;选择了公正,便有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选择了公正,便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坎坷道路。没有了公正,便有了不思进取,便有了秩序的混乱,便有了悲剧的上演,便有了良知的泯灭。坚持公正的处事原则,是每一个人都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呼唤公正,呼唤良心的公平!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