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淡定在舍得之间(3)

作者:李叔同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18

|

本章字节:9578字

杯子里装满了旧水就不能再装新水,人的脑子何尝不是如此?脑子里旧有的意识和经验会排挤外界新传递来的信息,新信息就很难被接受。一个人要想获得新的信息和知识,就必须铲除之前的妄想和先入为主的思想。


没有恐惧更淡定


恐惧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一个内心充满恐惧的人永远不会有从容的心态,没有恐惧才能更淡定。


不应死者,可消灾免难。


若定业不可转,应被难命终者,即可因此生西方。


以上法师之言,今略申说其意。


念佛(阿弥陀佛),常人惟知生西,但现生亦有利益。古德尝依经论之义,谓念佛有十大利益。念观世音名号,常人皆知现生获益,故念佛菩萨可避飞机炸弹大炮,亦决定无疑。


常人见飞机来,惟知惧。空怕,何益。入地洞上山亦无益,惟有诚心念佛菩萨。


于十分危险时,念佛菩萨必恳切,容易获感应。若欲免难,惟有勤念佛菩萨。


危险时须念,平日亦须念。因平日勤念,危险时更得力。


业有二种,以上且约不定业言。倘定业不可转,必须被难命终者,虽为弹炮所伤,亦决定生西。


常人惟知善终(即因病)乃生西,但为弹炮所伤亦可生。因念佛菩萨诚,佛菩萨必来接引,无痛苦生西。


生命中的苦痛是盐,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从前,有一个老禅师的弟子非常爱抱怨,于是禅师决定帮他开悟。


一天,禅师让小和尚下山买些盐回来。小和尚回来,将盐交给了禅师后,禅师吩咐他:“去取一杯水来,然后抓一把盐放进去。”


小和尚照着做了。


等盐完全融化后,禅师对小和尚说:“喝一口,然后告诉我味道。”


小和尚虽然不知道师父的用意,但还是照着做了。


禅师问:“味道怎么样啊?”


“很苦,很涩!”小和尚答道。


禅师示意小和尚跟他到了寺院后面的湖边,然后再次命令小和尚:“抓一把盐放在湖水里。”


小和尚照着做了后,禅师又吩咐道:“尝尝水的味道。”


“很甘甜。”小和尚答道。


禅师微笑着说:“同样的盐放在杯子里又苦又涩,放在湖水里却是甘甜的,你明白了吗?”


小和尚顿悟。


生命中固然会碰到很多的烦恼和波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敞开心胸,将一切困扰看淡,境遇就会改变。如同故事中禅师所讲的道理: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如果你想活得愉快,心胸就得宽广一些,学会善待自己和容忍别人。


若约通途教义言,应观我身、人身、山河大地等皆虚妄不实,飞机、炸弹、大炮等亦当然空无所有。如常人所诵之《心经》、《金刚经》等皆明此义。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思考才能得智慧


智慧来源于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自省。只有懂得思考才能有更快的提升。


在讲佛的时候,弘一法师对“学”和“自省”分别作了透彻地讲解:


学:须先多读佛书、儒书,详知善恶之区别及改过迁善之法。倘因佛儒诸书浩如烟海,无力遍读,而亦难于了解者,所以读书当在求索。


省: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


尽信师不如无师,人的智慧是思考得来的。洞山良价禅师的剃度恩师是云岩昙晟禅师,虽然他后转到了南泉普愿禅师座下悟道,但是每逢云岩昙晟禅师忌日,他都会设斋上供。一次,当他为恩师忌日忙碌时,一个学僧问道:“禅师每年都会为云岩忙碌,是因为在他那里得了开示,所以才会如此尽心?”


洞山良价禅师答道:“虽曾在他座下受教,但不曾垂蒙指示。”


学僧不解地问:“既然是这样,为何要设斋供奉他?”


洞山说:“我怎敢违背他呢?”


学僧又说:“你现在在南泉普愿禅师处受教,完全可以不为云岩设斋!”


洞山平和地回答;“我虽然没有得到先师的道德佛法,但是只为他不为我说破这一点,就胜过父母。”


学僧接着又问:“禅师为云岩设斋,是因为肯定他的禅风吗?”


洞山答:“只能说一半肯定。”


学僧问:“为什么会是一半呢?”


洞山答:“如果我全部肯定恩师的禅风,那就是辜负了他。”


这些道理,洞山良价禅师是在恩师圆寂之后,见到水中自己的身影才开悟的,并做了一首悟道偈:“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所以他说感谢禅师没有点破。


参禅悟道如果完全依赖师父就会失去自我,但是如果没有师父的教导和指引,何能因见月?


岂止参禅悟道如此,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如果光靠他人的指点和帮助,就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当然如果没有前人的指引,我们又会浪费很多没有必要的时间,这就是禅师所说肯定一半的道理。


人们除了要懂得思考,还有要懂得自省,对待生活要有自己的目标,并时时自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违背了这个目标。无德禅师为了给学僧多讲解佛法,经常会举行小寻时(应学僧的要求举办的座谈会或者开示)。在一次小寻时上,他问学僧:“你们在我这里参禅时日已经不短,不知你们可曾找到禅心没有?”


一个学僧回答道:“禅师,我觉得自己找到了禅心,在没有参禅之前,我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除了自己的事情,世间再没有什么值得我去关心和在意,可是现在我发觉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靠因缘才能成就,不再只妄想我与我所,并为之前的行为深深自责。”


无德禅师听后微微一笑,示意其他的学僧继续说。


另一个学僧说:“以前我评判事物的标准是: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但是现在我的目光开始放得长远,心胸开始变得开阔,我这样算是找到禅心了吗?”


无德禅师听后依旧保持微笑的表情。


第三个学僧说:“从前我做事情总是会有所保留,能走五十里路,一定只会走三十里,但自参禅后,我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有限,无法去证悟永恒的法身,甚至恨不得不眠不食地求索,我想这也许就是禅心吧!”


第四个学僧说:“我以前很自卑,大小事情都处理不好,但是参禅以后,我发觉自己肩负着弘扬佛法的重大责任,全身充满了力量,做事情也很自信了,我想这就是禅心。”


第五个学僧说:“我身材矮小,所以常常持有这样的心理‘天塌下来别人会顶着’,但自参禅以后感受到了烁迦罗心(坚固的意思)无动转的信念,觉得自己突然变得高大起来,我想这也许就是禅心吧!”


无德禅师听后,微笑着说:“看来你们都精进了不少,可是这些都只能是你们修行的法喜(自身在学佛过程中得到的快乐与自在的感受,是人性中流露出来的真实佛性的显现。),而非‘禅心’,真正的禅心在于明心见性,好好精进修持吧!”


学僧们听后,个个敛目内省,继续去寻找禅心。


参禅是为了修习清空安宁的心,而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学禅之人在参禅的过程中净化身心。


参禅是这样,做人亦是这样。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目标,要修炼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准则。人生的好坏成败,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定位和把握。人们要时时闭目自省,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聚沙能成塔,集腋能成裘。如果一个人反观自身,并信心十足地朝目标迈进,终究会获得成功。


智慧由心生


智慧不是滔滔不绝地自夸,不是贬低他人抬高自己,不是将别人的过失拿出来羞辱别人,不是掩饰自己的过失,智慧在人的心里,不在这些愚蠢的表面行为中。


听弘一法师讲佛法的信徒们问大师如何评定一个人的品行和智慧,大师直言:


寡言: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不说人过: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不文己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不覆己过: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人的聪慧在于人的头脑,而不在于舌头。元琏禅师最初拜在真觉禅师门下,负责厨房日常清理工作,但是他很用功,晚上经常会诵读一些经书。


一天,真觉禅师问他:“你晚上都在做些什么?”


元琏回答道:“诵读《维摩经》。”


真觉禅师又问道:“经在这里,维摩居士在哪里?”


元琏无从回答,于是反问道:“那您能不能告诉我,维摩在哪里?”


真觉回答道:“不论我是否知道,都不会告诉你!”


元琏听后知道师父是让他自己寻找答案,于是就辞别真觉禅师到处云游行脚,先后和五十余名禅师亲近过,但是仍然没有开悟。


一天,他云游到了河南,于是顺路去拜访首山省念禅师,问道:“学人亲到宝山,空手回去之时如何?”


首山省念禅师道:“拾取自定宝藏!”


元琏禅师顿悟,于是说道:“我不怀疑禅师们的舌头。”


首山省念禅师问道:“此言何意?”


元琏回答道:“我也有舌头。”


首山省念禅师听后高兴地说道:“你已经悟出了禅的心要了。”


舌头人人都有,但是有几个人能真正懂得舌头的妙用呢?不要忽视语言的能量。语言的能量是无限的,有时一言可以兴邦也可以丧邦。


人们喜欢与熟练掌握说话艺术的人交往,因为与这种人交谈,是一种惬意的享受。所以掌握说话的艺术,做一个“会说话”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都会应对自如。


智慧在人的内心,而不在文字,文字只是一种表达智慧的工具,真正的智慧在于自己的领悟、创造和实践。证悟禅师在与庵元禅师闲谈时提到了苏东坡的诗句“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并赞叹道:“我觉得这首诗的前两句很有气势,能写出这首诗的人应该在禅理上颇有造诣。”


庵元禅师摇摇头说:“禅师的见解贫僧并不同意,在我看来他只是个门外汉,装腔作势罢了!”


证悟禅师道:“我不明白禅师的意思,能否讲解一下?”


庵元禅师说:“他离道还很远呢!你还是在这待上一晚吧,也许可以明白其中的内涵。”说完之后,庵元禅师起身离去了。


证悟一夜未眠,辗转反侧,可是怎么也想不透庵元禅师的话,不知不觉天已亮了,于是他起身走到窗边希望新鲜的空气可以排解他心中的闷气。这时,远处传来了钟声,他恍然大悟道:“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证悟禅师终于明白,很多事物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而是要用心去体会。如果有一点所得就用文字记录下来,只会把自己门外汉的身份暴露。


任何人的思想或者觉悟都有可能是片面或者错误的,所以不要相信别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感悟,那也许只是拿来卖弄的工具,真正的道理是需要自己去领悟、创造和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