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没有摩天轮(31)

作者:浅白色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28

|

本章字节:4116字


白彦手绘的世界地图就在我身边。


如果幸福不在巴黎,就一定在别处。


可是我的世界已没有巴黎,只有你。


我一直相信,离开一个地方的定义是永远不再回来。


机场快轨窗外的电线杆一根一根有节奏地将灰蓝色的天空划破,再随着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倏地从我的视线里掠过、向后移去。清晨模糊的阳光像沙子一样透过玻璃贴在皮肤上,一张世界地图在面前安静地卷曲着,我右手食指上的戒指反射出温暖的微光。


后记总有别处在等你


去年十一月的某一天,我乘坐清晨的航班回家。那个时刻整座城市都还没有苏醒,我在机场快轨车厢里,隔着玻璃拍了几张被日出染上大片红色的天空;今年四月初又再回家,同样是清晨的航班,同样拍了几张照。可后来对比两次拍下的照片,却惊奇地发现在同样的时间,差不多的温度状况下,天空和日光的颜色竟然不一样。


可见生命中每一段旅程都是不可能复制的。哪怕以同样的方式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总有些不一样的东西在旅途中等着你。


我总是在离开和抵达某个地方的时候心里充满无法形容的感情,就好像坐在电影院里看某部没有字幕的外文片,对白一知半解,剧情连猜带蒙,连笑都笑错了情节,哭都会哭错地方。唯一清楚知道的是自己正在感动。


这种感动来得莫名其妙,却无法质疑它的真实性。


所谓人生就是努力体会和了解各种无法解释的感觉的过程。当你老去的那一天,对人生已经历和未经历的一切不再存有疑问,就算是圆满;当你依然年轻,对未来仍抱有期待和坚持,就算是幸福。


比如,我坚信离开一个地方的真正含义是永远不再回来,抵达一个地方的真正含义是永远不再期待。


这就是我写完这本书的心情,更是我面对过去和未来的心情:


只要还有期待,就不算完全抵达;只要还会回来,就不算是真正离开。人生很短暂,并没有那么多个“永远”可以从生命中排除出去;就算真的永远离开某一处,世界那么大,总还有别处在等着你。只要你相信,“别处”是真实存在的。


20岁以前,我一直以为“别处”就是到不了的地方。


20岁之后,我逐渐明白“别处”其实是你终将实现的愿望。


在20岁那年我看过一部电影,叫《在托斯卡纳艳阳下》。生活遭遇打击的女主角从美国移居意大利,听当地人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横卧着阿尔卑斯山脉最陡峭的一部分西莫林山脉,人们在还没有火车之前就建造了穿越山脉的轨道,连接维也纳和威尼斯。因为他们知道,总有火车诞生的一天。


时隔四年,我把这个故事收进了这本属于自己的书里。这本书里记录的是时光,是进化,是记忆,也是沉淀。因此,要感谢所有与我有过共同回忆的朋友们,更要感谢策划本书的出版编辑耿帅,因为你们,我的人生才会变得丰富,才能将这些与所有人分享。


我一直相信,并希望此时此刻正在的你也会相信:如果记忆或期待是层层山脉,那么只要修好穿越山脉的轨道,总有幸福到来的一天。


现在,你、我和所有人一样:外表光鲜内心困惑、压力太多安全感太少、活得越来越长却爱得越来越短、更相信银行卡上的数字却更怀疑生存的本质……也许很多人都愿意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别处”,只是那个“别处”永远不会出现在自己人生的版图上。


很多次我在傍晚的公交车上,身后是拥挤的人群,面前是模糊的车窗,耳机里总是反复响着一首老歌:《vie


a》。bellyjoe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唱:“slowdownyoucrazychild,youaresoambiiousforajuvenilewhenwillyourealize,vie


awaisforyou”


维也纳在等你。


维也纳和巴黎一样,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信仰。就像挖凿山脉铺设轨道的意大利人,也像每天旋转在摩天轮里的我们。如果不是心怀期待,我们为什么会一圈又一圈地旋转在触不到的风景周围?只是维也纳太远,我们并不敢确保有生之年能够徒步到达。


毕竟“有生之年”是最诚恳也最不靠谱的一个词:再好的时光都会过去,再长的梦境也会回归现实。现实世界也许不符合我们的期望,但至少还有“别处”可以期待;而“别处”也未必有想象中那么好,但,我们至少已经抵达过自己的梦想。


正如生命中充满太多相对的部分,每一段旅程,有到达也有离开才算完整。


这本书里的故事并不特别,因为我知道到处都能够下载到关于生活和爱情的文字。但我知道,下载不到的是,在爱情和时光里进化的过程。


等你看过,你就会明白:


一个无法被复制的,只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