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康熙的真性情

作者:王跃文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0:10

|

本章字节:5454字

世人多好以性情二字自许,直把这两个字用得很俗气了。我为着写《大清相国》,读了些同康熙朝有关的书,感觉这位皇帝倒还有些真性情。凡为君者,终须有龙威。而所谓龙威,外在气象似乎就是不苟言笑。别说古代皇帝,现实生活中的大小官员,紧闭金口者亦最为常见。好像故作高深、阴鸷冷漠就能生发龙虎之威。


康熙皇帝自是有龙威的,但他的威风不在于沉默寡言。他不光经常同大臣们论政事,论兵戎,论治河,论理学,论训诂,还同大臣们论音乐,论数学,论水稻。康熙四十七年三月初十日,这位皇帝曾同大学士陈廷敬讨论文字学,说:“《字汇》失之简略,《正字通》涉于泛滥,司马光之《类编》分部或有未明,沈约之《声韵》后人不无訾议,《洪武正韵》仍依沈约之韵。今欲详略得中,归于至当,增《字汇》之阙遗,删《正字通》之繁冗,勒成为书,垂示永久。”康熙同大臣如此仔细地讨论编书,不光因他学问渊博,大概也因他性格爽朗。这时候陈廷敬正奉旨编纂,康熙这番话也许就是陈廷敬向他“汇报”工作时说的。


每有官员出京赴任,康熙都会按例召见,嘱咐再三。康熙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江苏巡抚郑瑞陛辞,皇帝说:“江苏地方繁华,人心不古,乡绅不奉法者多。”郑瑞对奏说:“若乡绅肆无忌日,有犯科条,臣惟有执法而已!”皇帝却道:“尔只须公而忘私,也不必吹毛求疵,在地方务以安静为善!”可见这位皇帝也有宽厚放达的时候。


同大臣们扪心倾谈,在康熙那里是经常的事。比如康熙二十七年正月二十六日,湖广、河南、云南三位督抚拜辞,皇帝说得简直苦口婆心,道:“凡居官以实心爱民为主,民虽愚终不能欺也。能实心爱民,民自知感。否则竭力矫饰,终难掩人耳目!”


这位皇帝人情味也很足,懂得照顾世情。康熙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皇帝南巡到松江府时,把江苏按察使张伯行召来,特意对身边众大臣说:“朕至江南访问,张伯行居官甚清,此名最不易得。张伯行由进士历任按察使,不可以书生待之!”于是,马上任命张伯行为福建巡抚。原来张伯行乃书生本色,皇上怕世人小看他了,特嘱“不可以书生待之”。说句题外话,读书人被小瞧,大概自古有之。清代只怕尤甚,满人读书不及汉人,满官却通常位在汉官之上,轻蔑读书人之风必然大盛。


康熙为政之勤勉,亘古少有。但当时却有人疑心皇帝未必事事躬亲,多为近臣代劳。康熙便有些生气,曾于四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对大学士们说:“内外各衙门奏章,朕皆一一全览。外人谓朕未必通览,故朕于一应本章有错字必行改正,其翻译不堪者亦削改之。当用兵之时,一日有三四百本章,朕悉亲览无遗。”看这则故事,这位皇帝居然为流言辩驳,似乎有些孩子气了。


做皇帝的多有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者,康熙却并非如此。曾有大臣推举他身边文学侍从去任督抚,康熙大怒,竟然站在宫门外叫骂:“朕身边就这么几个文字好的人,你们就看不过去,就要把他们弄走。这样的好文章,你们写得出来吗?”有回康熙南巡,总督阿山送上两个美女,他也发了脾气,质问道:“阿山何意?美人计邪?”


太子胤礽几经立废,康熙最为伤心。四十七年九月初四,康熙在行猎途中,召集诸王大臣、侍卫及文武官员到行宫,痛哭流涕训斥大子:“今观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虐众,暴戾***,难出诸口,朕包容二十年矣!”康熙声泪俱下,历数太子种种不肖狂悖之举,然后说:“太祖、太宗、世祖之缔造勤劳,与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与此人!俟回京昭告于天地宗庙,将胤礽废斥!”此番情状,同乡野老父斥骂儿孙何异?亦是康熙真性情也。


朝廷凡事自有规矩,但康熙并不一味拘谨。有位大臣逝世,康熙为致哀意,道:“我朝并没有大臣去世辍朝之例,但朕停办事一日。”康熙于四十六年第六次南巡,四月十二日离开杭州,正遇麦子收割季节,遂命沿途官员停止迎送之礼。官员迎送圣驾,古来皆此成例,康熙却会因势更改。我在《大清相国》中写到陈廷敬进讲《君子小人章》之后,康熙因深恶明珠,不想循例去文渊阁赐茶,只命陈廷敬代为传旨。陈廷敬进讲时提醒皇上注意防小人,这是史实;但康熙负气不去文渊阁赐茶,却是因需要而虚构的。康熙有时不循旧例,未必不会如此行事。文渊阁在乾隆朝之后成为国家图书馆,专门放置《四库全书》,但至少在康熙朝此阁亦作他用。《清史稿?经筵仪》载:“顺治九年,春、秋仲月一举,始令大学士知经筵事……毕,帝临文渊阁,赐坐,赐茶……康熙十年举经筵,命大学士熊赐履为讲官,知经筵事。”可见大臣进讲之后,皇帝驾临文渊阁赐茶给大臣们,应是前清定例。


今天神化康熙的大有人在,康熙自己却说他就是个平常人。五十六年,康熙身体渐觉不豫,但他同今天世界上多数国家领导人都不同,并不隐瞒自己病情,更不会说自己仍然精力充沛。康熙在这年十月三十日曾对大学士九卿等说:“朕近日精神渐不如前,凡事易忘。向有怔忡之疾,每一举发,愈觉迷晕。天下至大,一念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日不谨,即贻数百年之患。”康熙从自己身体状况说到管理国家责任之重大,随即告诫同样年老体衰的大臣们,“尔等务各尽心勉力,庶不致有误天下事!”这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康熙又因自己身体之故,于乾清宫暖阁召诸皇子及满汉大学士、学士、九卿、詹事、科道等官员,作近三千字的长篇谕旨,再次说到自己疾病缠身,“心神忧瘁,头晕频发”。康熙在谕旨中说道:“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八龄践祚,迄今五十七年,从不许人言祯符瑞应。如史册所载景星庆云、麟凤芝草之贺,及焚珠玉于殿前,天书降于承天,此皆虚文,朕所不敢。惟日用平常,以实心行实政而已。”


康熙在《大清相国》中并非主角,但写大臣免不了要写皇帝。我写康熙时,时常在脑子里映现的就是类似上面的材料。这都是《清圣祖实录》里头的东西,如果我写出来的康熙不是那么回事,就是古人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