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山空同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2:32
|本章字节:8514字
在整个周朝,既在中央担任“政治局常委”,又在地方拥有封地的,只有三个人,但另外两个人,一个是姬发的三弟,叫姬鲜,人称管叔,另一个是姬发的五弟,叫姬度,人称蔡叔,都是姬发的家人。
吕尚听到这个消息,谢过姬发,但他也得有所表示,表示愿将女儿嫁与姬发,并择良日迎送。姬发深知不可拒绝,茫然应允。
吕尚再次回到岐山城中,真实的目的,他在等一个人的出现,那个人正是终南山主人的转世之身。
而要找到终南山主人的转世之身,便需找到有邰氏国的那户人家,“终南山下,有邰氏国,庭前桃花,女子芳华”。
古有邰氏国,在今天的陕西咸阳杨凌区揉谷乡一带,不过,那时渭河水还没改道,渭河水在北,古有邰氏国在南。
有邰氏国最初为羌人之后有斄氏族的地盘,而周王朝的祖先姜嫄,便是有斄氏族长的女儿,后来她嫁给了帝喾的堂弟为妃(相当于嫁给了皇帝的堂弟),说她是帝喾的元妃,那是周人杜撰的结果。
因帝喾并没有一个儿子叫弃,但周人又需要神族的血统之说,便传言姜嫄本是帝喾元妃,出野时看到巨人的脚印,便踩了上去,因而受孕,生下了弃,也就是周后稷。
周人的这一说源于两个事件,一是伏羲之母华胥氏践巨人足迹而受孕,二是殷商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将自己的祖先契的母亲简狄说成了帝喾的妃子,周代统治者也加以效仿。
周人的祖先弃,因发展农业有功,舜便将有斄氏的地盘封给他,将其地易名为有邰,给弃赐封号为后稷,别姓为姬,从而有了有邰氏国,成为整个姬姓王朝的祖业。
1200多年以后,有邰氏国成了当时最为富饶的方国,这时的首领,便是周文王姬昌的爷爷,姬亶(dān)父,后人尊称古公。而在这时,整个家族的命运发生了逆转。
而这个逆转,与一次乞讨行为有关。
当时农历三月左右,正是给地里的庄稼除草的时候,在有邰氏国的北边,来了一支500多人的队伍。他们中有的扶着老人,有的抱着小孩,有的小孩用嘴含着指头,冒着鼻涕泡泡来了,他们不是来要饭的,他们是来打劫的,是的,来打劫的,已经走了近300里地了。
这一族人,为北狄中的一支,当时的中国的各族群,如果以秦川为中心,顺时针来说,正北方为北狄,东北方向为黎民,正东方向为东夷,东南方向为百越,正南方向为南蛮,西南方向为三苗,正西方向为西羌,西北方向为西戎。中部为华夏。北狄中的这一支,后来便是白狄的祖先,即传说中的中山国的祖先。
每年的二月底,是他们最艰难的时节,外少野兽,内缺存粮,他们举族外迁,举国抢劫为生。
在地边干活的古公他们抬头看时,发现有数百人衣衫残破,垢面乱发,立于面前。古公言道:“速备饭食。”
对方中有一头领模样的人说道:“我们不要吃一顿的饭食,我要你们的粮食。”
古公道:“先安排吃饭。”便命人做饭,让众人填饱肚子。等众人吃饱后。他站在高台之上与大家朗声说道:“经查有粮食18?000余步(当时的粮食计量单位,一步为现在的400斤左右),其中,我族人一年的口粮为9000余步,留来年粮种100步,进贡1500步,还余7400步,取出其中700步,赠与该族,作为一年口粮及粮种。”
白狄人欢呼不已,邰国人不言。
古公道:“天下粮食,养天下万民,如今我族已富足有余,取小头而馀他族,胜过堆仓翻晒。”
第三年春,他们又来了,不过,这次来了有1500余人,多了好多青壮年。
古公像往常一样招待,但没有提送粮食的事。
饭后,白狄首领道:“我觉得这块地方挺好,人也挺好,我们留下来。”
要知道,这是有邰氏国的封地,另一个国的国民留下来,无异于侵略。
古公笑问道:“如何留下来?”
“你退下来,我做主。”
“为什么?”
“因为我们想留在这个地方吃饭。”
古公不言,笑着走出去,命人将各部族长老召集起来,告诉他们,白狄人想留在这儿,与我们一起种地,从此安居,我退位,他们来做主。
族长们义愤填膺,准备召集人开战,灭了白狄。
古公道:“我族人有青壮年4000人,对方青壮者1000人,此战必我胜,然胜之后,我族人必定有数百人死伤,对方有近千人死伤,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粮食么?不是,我们不缺粮食。为了土地么?不,这儿的土地多处荒废,有的是容人之处。那么为的是什么?”
众人不言。
古公又道:“如果说,抵抗白狄,是为了我族人活得更好,可我族人死伤大半,胜之后,有何功业可言?如果说为了保护粮食与土地,土地与人的性命相比,到底哪个更重要?”
“既然这些都不值,我们为什么要开战?为了我的野心,我的地位?只有开战,才能保住我的地位,因为白狄人的条件便是,要我退位。”
族中有长老道:“我们信得过你,信不过狄人。”
古公笑了笑,接着言说道:“因为你们信得过我,我便鼓动众人与白狄人为战,以数百人的性命,来换取我的地位与权力,我今后还有什么脸面,如同圣人一般,站在族人面前?我退下来,照样可以为族人出谋划策,只是首领不是我而已。”
不等古公说完,族中多人站起,大声说道:“反正我信不过白狄人,情愿一战。”
晚上,古公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叫在一起,说:“观今日之事,利害皆在我一人,我唯有一法,方可消此族难。”
第二天晚上,他带着三个儿子和家人随从,备好必用之物,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有邰氏国。
第三天早上,人们发现古公一家人悄悄地离开了,为了化解那场即将因他而生的战争。
整个有邰氏国的人开始寻访古公一家人的下落。
后有人说,见他们一家人渡过渭水、漆水、沮水,一路北上,到达了豳地(今天的陕西彬县、旬邑、正宁一带),豳地也为姬姓家族的势力范围,古公到了这里,名正言顺地成为这里的首领。这豳地原本不是有邰氏国的封地,而是300年前,后稷的后代公刘,因为夏朝的衰亡,不得不离开有邰氏国,便带人来到泾水流域的豳地,建立豳国,成为临时避难之地,直到商代稳定之时大部迁回有邰氏国,只留一小部,仍留守豳地。
得知古公到了豳地,有邰氏国民相互商量,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搬国。
你可以想象八九千人同时举国搬迁,会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一路上,碰上疑惑的路人,他们便将古公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甚至有的路人回家,带着一家人,投奔豳地而来,在他们的心中,古公才是真正合格的管家,而不是欺压百姓的君王。
世界上第一批大规模移民潮爆发了,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祖居之地,除非那里已不适合生活。
白狄人占有了整个有邰氏国,但有邰氏的人都离开了,过了没几个月,白狄人撤走了,留下了一个空空的有邰氏国。
没得到国民支持的政权是无法长时间存在的。
但古公却因祸得福,当地平线上多出一个个小黑点,那一个个小黑点慢慢移近,再一看,是自己的乡亲国民,他们携幼扶老而来。古公一家人唯有回头拭泪。
二十年后,豳国国民达到十多万,这其中包括附近很多方国居民的移民前来。
当古公的孙子姬昌出生后的第二年,古公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举国回迁,迁回有邰氏国。
他们再次从漆水和沮水汇合的地方渡过,然后人分两路,一少部分人迁回有邰氏国,另一部分人迁到岐山下,建成岐山城邑。并且将分手地方的水名,改为姬水,以此感谢豳地周边的漆水和沮水对姬姓家族的养育之恩。
再次回到有邰氏故国的居民,再也不用担心狄人的侵占。重新修葺故地,当时的有邰氏国的地方,包括今天陕西武功、杨陵、扶风、眉县的成片区域,此后经过四十年休养,这里庭院相接,院外繁花隐约,院内多有繁华更胜他处。
当时家家户户院子内外,多种有核桃果树,壳极薄,多为从终南山中移植而来(很多书上说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中国,实属于有误,3000年前的终南山中,便有核桃树存在)。唯有一户人家,院前院后却无核桃树,往往是种出来长几年,不等结果便死。这二十年中,家家户户绿荫果香,唯有此家院中无其他杂树,主人只得在院内种其他果树,亦不见好。
后来有天早上起来,见院门口坐一老者,身边放一小筐,筐内放鲜桃七颗,手中拿一颗,边吃边看远处。见主人开门,便问能否借口水喝。夫妻二人好生奇怪,这人有桃子吃,还要要水喝。心里虽这么想,却仍是跑去舀了水来,递与老者,老者用左手接过,一饮而尽,笑言道:“这杯水喝过,就该上路了。”
说着,还了木勺转身便走。二人转身放了木勺,眼睛无意间扫了一眼,发现那筐子还放在原处,便急呼老者,想告诉他忘记桃子了,谁知那老者竟然已没了踪迹。
筐里有7个桃子,外面还有大半个老者吃余下的,奇怪的是那大半个桃子的中间桃核位置是空的,不知道是被那老者拿走了,还是这桃子本来就没有核,而且这桃子,粉粉白白,是当地从未看到过的。
第二天,二人好奇之下,将七个桃子全部吃掉,发现每个都是有桃核的。他们便将那桃核种在院内。
第二年,他们生下一个女婴,而那桃树也长出嫩芽来,从第五年开始结果,一年繁花胜似一年,从未间断。这一过,便是十多年。
有邰古国
繁花折了树枝雨滴溅脚凉
夜梦连连几番张望
窗纱如飘裳
床头空落
捻裘近肩肩更长
一声轻叹
执灯照书
不见旧时模样
古钟声落磬难应
谁知平仄扬
千年一觉繁花散尽背影空环廊
芭蕉叶翠惹红妆
近前无语语天凉
浅笑眸转启唇不语眼相望
却言芭蕉遇雨声茫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