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荣誉村民

作者:田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3:07

|

本章字节:5548字

毕雪莲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后,并没有去认自己的亲生父母。


毕雪莲没有认,并不是不想认,而是因为工作太忙。丹阳镇是一个移民大镇,涉及2万多移民人口,12个移民村。移民任务重,压力大。毕雪莲无暇顾及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毕国宝认为,既然双方都已经知道事情的真相,早认比晚认好,以免相互猜疑,伤了感情。毕国宝催促毕雪莲。毕雪莲一推再推。有几次约定好时间,可是,到了跟前,因为丹阳镇的工作,又荒了。再推。有几次约定好时间,可是,到了跟前,因为丹阳镇的工作,又黄毕国宝感到有些对不住李丹花夫妇。很不好意思。


丹花理解雪莲。丹花说,不急,不急。30多年了,一下子冒出一对儿亲生父母,换了谁都不能一下子转过这个弯儿来。


定会九其实,心里一下子拗不过弯儿的不光是毕雪莲,还有白云飞。通过循序渐进地说服,王凤菊终于知道自己的孙女还活着。可是,白云飞不一样。因为,他从小就没有听母亲说过这事儿。


白云飞说:“妈,你怎么一下子就给我搞出一个镇长姐姐来。你该不是看人家好,想闺女想迷了吧?”


王小妮也说:“毕镇长好,毕镇长是咱们家的大恩人,她爸爸也是咱们家的大恩人。可是,好归好,你们认干闺女也不能认一个三十多岁的老闺女呀!”


白顺阳一听,心里有些不舒服。他拿眼瞪了瞪儿媳,没有做声。


丹花从口袋里拿出了那只手镯,还有秦香梅送回来的那个红兜兜,讲述了毕雪莲被大水冲走的过程。


全家人都信了。


白云飞埋怨说:“要是知道毕雪莲是我的亲姐姐,我就不会辞职,也不会发生那天夜里围攻的事儿。要是谁敢打我的姐姐,看我抽不死他!”


王小妮的脸红了。王小妮说:“那个时候,毕雪莲不还不是你的姐姐嘛!”


转眼间,到了二零一零年。农历二月二,白家庄民俗博物馆开业。毕国宝认为这是一个最佳机会。双方商量一定,就等这个吉日到来。


二月二的早晨,天飘起了雪花。不大,很温馨。这场雪给这毕白两家的喜事增添了一些浪漫的氛围。毕雪莲开着车,与父亲毕国宝一起前往红水河。


车子到了红水河白家庄的村头,毕雪莲已经感受到了一种亲情。在村头的路上,悬挂着一条大幅标语,上面写着:欢迎白家庄的女儿回家!


毕雪莲看到这幅标语,心里酸酸的,只想掉眼泪。


白家庄的村口朝东。在村口,有一个石牌坊。石牌坊上面,雕刻着“白家庄移民新村”七个鎏金大字。两侧,各有一个汉白玉雕像。一边是九叔公。他手握锄头,头戴草帽,站在那里,望着远方,灿烂地笑着。一边是年轻时候的李丹花。她背上背着一包东西,面向前倾,现出努力的样子。这两幅塑像是由王小妮设计,专门从玉雕之乡镇平请人雕刻的。


王凤菊、李丹花、白顺阳、王小妮、白云飞、白水生站在村口,迎接毕雪莲。


毕雪莲停了车。毕国宝与毕雪莲一起从车上走下来。


杠子爷站在石牌坊下面,大声喊道:“贵客到……,鸣炮凑乐——”


杠子爷话音一落,鞭炮、烟花便响了起来,鼓乐队响了起来。


李丹花领着一家人迎上去。毕雪莲看到李丹花,再也忍不住,扑倒在丹花的怀里,叫了一声:“妈——”,接着,便嚎啕大哭。


王小妮劝了好一会儿,毕雪莲才止住了哭。李丹花便领着大家到白家庄民俗博物馆认祖。


进了大门,南边是生活区,北边是公共活动区。往西,过了大十字,南边是猪场,北边是冷库和水产品加工厂。


在公共活动区,有水上公园,有学校,有医院。除此之外,还有茶园、饭店。说是茶园,其实是水上公园旁边的两排青砖灰瓦的房子。房前有几棵从外地移栽来的大柳树。树下,有石凳,石桌。茶社的名字,用的是淅川的地名:三官殿茶社、李官桥茶社、埠口街茶社、花园茶社、魁星楼茶社。石凳、石桌上,还刻有地名介绍。有人在茶社喝茶,排练节目。茶是淅川毛堂板山沟的铭茶。节目是淅川三弦书、淅川哈蟆翁、淅川锣鼓曲。


再往北走,就是白家庄的餐饮部。前后二排房子,开了7家餐馆。分别是“九叔公家”、“丹花家”、“家福家”、“家财家”、“杠子爷家”等等。当然,这些饭店只是一个名字,并非这些家庭所开。7家的样式,饭菜的类型,大同小异。主要是淅川名吃,移民风味小吃、丹江鱼等等。


认亲仪式是在白家庄民俗博馆举行的。因为,白家庄民俗博物馆里供奉有白氏先祖的画像。毕雪莲一行人来到白家庄民俗博物馆白氏先祖纪念馆,大厅里已经站满了白家庄的老老少少。


仪式是由白家庄的族长杠子爷主持。先认祖先,给先祖上香。然后,由毕雪莲给王凤菊、李丹花、白顺阳跪拜。


仪式结束,李丹花领着大家参观白家庄民俗博物馆的其他展厅。


除了白氏先祖厅以外,还有人物厅、古城厅、青海厅、邓县厅、柴湖厅、荆门厅、红水河厅等等。陈列有垦荒时的铁锨、镰刀、挖镢、草帽、蓑衣,还有搬迁时候的小船,板车、箩筐以及不同时候的衣服等等,真实地再现了白家庄移民的搬迁历程。


人物展览厅展览的第一个人是毕国宝。一座泥人塑像。塑像旁边,记载着毕国宝夜救乡亲的故事。第二个位置,展出的是老队长九叔公。九叔公没有留下照片。白顺阳根据记忆,画了一个初稿,让王小妮做了修改。一个光头、长胡子、白绸布汗衫的九叔公的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第三个位置,展出的是李丹花。第四个位置展出的是白永胜等白家庄名人。第五个位置展出是白家庄历代村官。后面,是一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沙盘,还有历代中央领导关于南水北调的批示。最后一个展厅展览的是丹江口大坝建设工程以及引丹工程简介、实物、图片。不管是谁,看了展览,眼里都含着泪。移民,淅川移民,发展到今天,确实不容易。


再往前走,便是住宿部。毕国宝父女的住宿就安排在这里。外看,是青砖灰瓦的低矮房子。走入房内,有地毯,有卫生间,有电视、电脑等,其条件不亚于星级饭店。


在住宿部,还有一个小小的仪式。参加这个仪式的有红水河镇的王镇长,白家庄村的两委班子成员,还有瞎猫,李水瓢等等。


这是一个特殊的仪式。这个仪式上,白云飞代表白家庄村委会给毕国宝颁发了白家庄荣誉村民证书。


仪式结束,李水瓢一瘸一拐地向毕国宝走过来。李水瓢拉着毕国宝的手,说:“白家庄,好——”


毕国宝对李水瓢也是对大家说:“是呀,白家庄好呀!我做了一辈子移民工作,盼的就是这一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