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波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0:47
|本章字节:9476字
上述基本估计同我们的观察结果大致相符。虽然以往关于同性恋的理论十分关注男同性恋者在认同男性角色上的困难,但是在我们的调查对象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坚定不移地把自己认同于男性。一次我们访问了三位自称认同男性的男同性恋者,这三位调查对象年龄在25到35岁之间,其中一位已婚。三人知识层次都比较高,虽然对社会学和行为科学中有关同性恋的理论知之不多,但对自己的性取向都有过一番独立思考。当我们提及赫兹菲尔德的第三性理论(以同性恋者为独立于男女两性之外的第三性)时,他们都表示反对,其中一位甚至斥之为败类的理论,因为他们全都认为自己是正常的男人。一位攻击性很强因而显得男性十足的同性恋者说:我不喜欢女气的男人,这种变态的人极少,好多都是装的,故意扭扭捏捏,是逗着玩,想在圈里出名的。很多同性恋者表示,对港台影视节目中的同性恋形象十分反感,认为那种故意夸张的女气不仅是对同性恋者形象的歪曲,而且是对他们的羞辱。
他们强调说:同性恋的男人也是男人,同性恋的女人也是女人,只不过是选择了与异性恋者不同的性生活方式罢了。性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和性生活方式并无必然的联系。同性恋者只不过是选择了不同的性行为方式,并不一定会产生角色认同方面的问题。这类同性恋者在认同男性角色上并未发生困难,但是仍然认为同性间的性行为比异性间的更为可取。由此我们想到,即使性角色是个综合的概念,它的各个方面之间也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有什么理由证明,一个人有了男性的生理特征,就必定喜欢交?打领带是男性角色这个综合概念的一部分(属第三性征),要在打领带和交之间找出必然联系,简直是不可想像的。
调查对象的下列说法可作佐证:我虽然从小瘦弱,但从没有女性心理,或者想像过自己是女性。我从心理上确定自己是男人,想的也都是男人想的事,像探险啦,旅游啦,事业金钱啦,抽烟喝酒等等。
有一位这样说:对于性行为的发生,我们是相互的,是平等的,没有什么男性或女性的认同,实际上我们都愿作一个男子汉。至于角色的认同,就要看两个人自己的习惯而定了。我认为男性同性恋的最大特点就是都喜欢对方是男性。如果一方把自己当成女性,那他也就缺少了吸引对方的条件,尽管男性特征明显,如果表现得十分女性,也不会有很多的朋友。他的看法是以自身的经历为依据的,可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毕竟反映了部分认同男性的同性恋者的想法。
当然,我们的调查对象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认同女性的,例如这一位,他在一家公司做公关工作:我有时刻意不流露出自己的本性。男性化的(同性恋者)无所谓,我们这种女性化的(同性恋者)就要身受其害,一旦被人看出来,就会影响公关工作。作为一个办事员,本身是个男性,又娘娘腔,就会被人看不起。我们这种人的形象都被香港电影里的表演丑化了,我很讨厌这些电影。但是,如果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我就会自然地流露出女性的表情和步态。所以我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自然流露,得收敛一些,有时还会刻意模仿一些男性化的东西。
一位调查对象讲,他认识的一些同性恋者,因为怕人看出他们有同性恋倾向,就尽量模仿周围的男性,学他们的样子拼命锻炼肌肉。他认为,这种模仿和掩饰的作法也暗含着对同性恋倾向的否定。其实,应当矫正的一个误解是,不少同性恋练健美、练肌肉可能抱有使自己在同性眼中更显性感的动机,因此是对同性恋性取向的肯定,不一定是为了模仿异性恋男人。但也不可完全排除有些男同性恋者有违心地改变自己外在形象的动机。一位调查对象说:我发现自己是同性恋以后,就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声音要粗,走路姿势要粗犷。见到男人气足的就模仿,力求掩饰。
在调查对象中,有人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女性姿态和作派,一位无意中流露出女性举止但打扮得与一般男人无异的调查对象说:我不喜欢男人穿女人衣服,化妆,但我也不歧视这样做的人。从小学到中学,别人都给我起外号,叫我娘娘腔,别人一叫这个,我就很烦恼,很生气。我一直是学生干部,他们给我起的外号有贬意,有忌妒心理。我内心很痛苦,很不满意他们这样说我,但我从没为此和同学吵过,因为我天生这样,我不是装的。
一位同性恋者讲了他去一家公司面试时的经历:面试那一天我特别紧张,真是焦唇燥舌。谈到一半,他突然说,你有没有觉得你有一点女性化?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只能说自己的性格与工作能力同表现没有绝对的联系。他却说,女性化没有什么不好,反而会带来一些优点,比如细致。其实我一点也不相信所谓女性化就会更细致的说法,纯是sereoype(刻板印象——作者注)。可是我们的谈话变得投机起来。他告诉我,从我进门开始,就发现我的女性化。我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如此sissy(娘娘腔——作者注)。
第二节角色问题(2)
我虽然在意识层次清醒地认识到我的男性生理特征,但我潜意识里是把自己作女人看待的,我时不时地流露出一种渴望男人激情的属于幽怨女人的表情心态。我知道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障碍,我也知道尽量地以一个男人的行为语言表征我的社会自然身份的一致,但事实上我心里却狂热地希望表现自己作为一个多情女子的心态,但我没有机会,最起码在公开场合我不敢,我还不敢对抗文化与社会。但同时就必然要矫饰自己,尽量地以一个所谓‘男子汉’的形象出现,可我实在感到活得太累。于是为了摆脱这种劳累,我尽量地回避社交,逃避公开场合,但这样我的孤僻出现了,痛苦孤独感也出现了,我陷入了恶性循环中。我渴望这样一种境界,我可以尽情地抛洒一片女儿心,可以爱自己所爱的人,而不必受外在的束缚。我可以成为一名魅力非凡的女士,以我的至真至纯至善至美之心。可是现在不行,我不得不又一次跌进‘应该’的牢笼,在公众面前戴着虚伪面具。我渴望以一个女子的面孔和心理活着。
我和他在一起时,感到自己是女人,希望他们像男人那样对待我。
不知为什么,我从小就喜欢模仿电影里看到的女性,愿意得到男人对我的温存抚爱。有时别人给我一点温存,我就感激涕零。在想像中,总是被进攻性很强的男人喜爱最让我动情,我喜欢依恋他、服从他的感觉。上帝安排我是男儿身女儿心,没有办法。
此外,还有一些人把性别角色当作求偶策略依对象而变换。一位同性恋者这样说:有些人眼睛很厉害,很会察颜观色。看到很男性想找娘娘腔的,他们就装娘娘腔;看到对方娘娘腔,就作出阳刚的样子。
现在我们讨论角色问题的另一方面:关于主动角色与被动角色的问题。应当承认,在同性性行为中,确实存在着角色差异,具体表现为,有人扮演支配的、施予的、主动的角色,有人扮演服从的、接受的、被动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区别,很容易被误解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区别。在我们调查对象的叙述中,也有人偶尔使用这样的字眼来概括主动角色与被动角色的区别。例如有调查对象这样说:角色可以针对不同的人改变,但针对同一个人就不能互换。比如a和b有这种关系,a对b角色是稳定的,a对c就可能会换一种角色。在这里,调查对象所说的角色似乎既包含两人关系基调的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含义,又包含性行为中主动被动角色的含义。这两大类角色概念的混用加深了角色问题的复杂性。
关于男同性恋角色认同问题的复杂性,正如斯克拉顿所说的那样:男同性恋是把对方当作男性来看待的,其复杂性在于,条件是要求对方也扮演女性角色。(斯克拉顿,第254页)换言之,把对方当作男性看待,与要求对方扮演的角色并不总是一致的。在要求对方扮演女性(实际上是被动)角色时,还是可以把对方当作男性看待的。由于在性行为中扮演主动还是被动角色并不完全决定于自我性别角色认同,因此大多数人在性行为中经常交换角色,毫无困难,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性别认同。
在调查中我们观察到,男同性恋群体中只有极少数人固定地扮演主动角色或被动角色,多数人是两种角色互换的。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多数人在性关系中,既扮演过主动角色,也扮演过被动角色;其次是只扮演主动角色的人;只扮演被动角色的人数最少。在回答你在这种性关系中喜欢什么角色这一问题时,也是答主动被动角色都喜欢的人最多;其次是只喜欢扮演主动角色的人;只喜欢扮演被动角色的人数最少。
关于多数男同性恋者在性关系中都互换角色这一点,可以举出下面的说法:纯主动被动的少,多数是一块儿玩。一般都交换角色,但也有固定男性(主动)角色、固定女性(被动)角色的。
一位比较偏爱主动角色的同性恋者说:一般的规则是他为你干什么,你也为他干什么。有一次我和一个人发生性关系,他为我做完了,要我报答,我说不想干了,他说,你玩完就走啊!说着踢了我一脚,我回手打了他,调头就走。有几个人看我们打架了,追出来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小兔崽子不老实(暗示他要跟我搞同性恋,我是无辜的)。
另一位中年同性恋者说:因为不帮对方起纠纷的也有。一般都能照顾对方。我认为应该自觉,计较这些没意思。对方给自己做了什么,自己虽然并没有对等义务,就是说非照样还报不可,但应当自觉。
我有过双方不对等的经验,从性上说难以得到满足,从感情上说,痛苦的只能是自己。对方很被动,自己也得不到乐趣。我有过一个朋友,在一起睡觉时,他先亲了我一下,我以为他愿意,就比较主动,后来他很躲避,有几个可能性:一个是他主意变了;二是他不喜欢我;三是对环境压力的恐惧,我主动他会害怕。***时他不让我亲他,时他像石头一样躺在那儿,我做了一半就走开了,太没意思了。正常的性应当是相互的。由此看来,在性行为过程中互换角色和服务,确实属于同性恋性关系的一般行为规范。
对于男同性恋性行为中的角色互换,调查对象依各自的经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怕失去对方。一位调查对象是这样说的:如果找到弱的,我就扮演主动角色;找到比自己强的,就扮演弱的被动角色,也互相交换角色,因为怕失去对方。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不见得只愿意被人满足,也会愿意满足别人的要求。这样双方都会满足。这一点像异性恋一样。
尽管同性恋者大多是交换角色或不分角色的,但也有人区别主动与被动角色,而且强调自己只有一种角色,从不换为另一种,例如在监狱中就有这种情况,还有古代也有这种情况。(凯查多利,第337页)监狱中的同性恋活动许多属于境遇性的同性恋活动,他们中间的同性恋对子多为保护人与被保护人、强奸者与被强奸者的关系,其重心不在于恋情,而在于权力关系,因此是不会互换的。古代的同性恋有些属于嫖客与男妓的关系,或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古希腊),因此也不互换角色。中国古代的皇帝与男宠、嫖客与相公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福柯专门论述过,在古希腊男人与少年的类似师生的同性关系中,人们就不愿意承认少年也可以或应当体验快感,他们的角色应当是服从、屈从或效劳。苏格拉底说:一位青年不像一位女人那样分享交合的快感,他却冷静地观看对方陶醉于***之中。成年男子和少年男子之间,没有——不能也不应该——共同分享快感。(福柯,第395页)
我们调查中也发现过一些男性十足、从不扮演被动角色的同性恋者;当然也有极少完全扮演被动角色的个案。一位调查对象说,他的两个朋友从不换角色,一直是女性(被动)角色。还有一位中年同性恋者在被问到他习惯于哪种角色时说:我和伴侣之间有角色差别,我是女性的,他是男性的。有调查对象认为有被动倾向的人是因为缺少魅力:我在这种场所见过一个四十多岁的,老是不走,完全是接受。我想这种人可能有接受倾向,自身魅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