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穆宗同治(2)

作者:宋晓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40

|

本章字节:9476字

洋枪队


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感到绿营军以及湘军和淮军的力不从心,于是,清政府决定借助外国的力量为自己服务,成立一支由外国人担任统领和军官的部队,用西法训练,使用洋枪洋炮,所以这支部队统称为洋枪队。洋枪队的士兵起初是由外国人组成的,后来多以中国人为主。洋枪队一共有三支,一支是咸丰十年在上海组建的由美国人华尔统帅的洋枪队。另一支是同治元年浙江巡抚左宗棠联合英国驻宁波海军司令、法国驻宁波海军司令共同组建的洋枪队。还有一支是同治元年在天津组织的洋枪队,由英国军官勃朗统帅。


中国第一批出洋留学的幼童


提到中国第一批出洋留学的幼童,就不能不提一下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道光二十七年,容闳踏上了美国的国土,成了中国第一个留学美国的人。八年后,容闳回到了中国这个充满了战乱的祖国。同治二年,他有幸认识了举办洋务事业的曾国藩,曾国藩一直比较崇尚“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开始商讨派幼童出洋留学的计划。


同治七年,容闳和曾国藩一起向同治上书,提出选派幼童出洋留学的计划。他们的这一先进思想得到了清廷的批准,并于同治十年在上海成立了“总理幼童出洋肄业局”,由容闳和陈兰彬等人负责招选第一批出洋的幼童。按照计划,首期留美幼童名额为一百二十名。从1872年起每年派三十名,至1875年派完,预计留学时间十五年,经费一律由清廷支付。


容闳接受了御令后,便开始招收幼童。当时,出洋还是个风险很大的事情,很多人都认为外国都是蛮夷之地,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出洋受那个罪,于是,容闳只得到比较开放的沿海一带去招收幼童。在第一批赴美的三十名幼童中,就有二十五人来自广东。招收完毕后,容闳先期赴美,安排幼童的学习和生活。同治十一年八月十一日,第一批赴美的三十名幼童拖着辫子踏上了去往美国的轮船。这些此时还十分年幼的孩子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稚嫩的肩上担负着为国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的使命。在这批赴美留学的幼童中,有不少人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的佼佼者,如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矿冶工程师吴仰曾,民国政府第一任国务总理、复旦大学创办人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


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清末大资本家。初年在杭州设银号,经理官库银务。1861年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杭州清军,被太平军击退。次年又为清军勾结法国侵略者组织“常捷军”。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又为左宗棠办理采运事务,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代借内外债一千二百五十余万两。他倚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在杭州开设胡庆余堂药店,并经营出口丝业。1884年受洋商排挤破产。


李鸿章和淮军的建立


李鸿章,道光三年二月出生于安徽合肥。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后入翰林院,自此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咸丰三年三月,洪秀全在发动一系列起义后,占领了南京,并在这里定都,改名为天京。清政府听闻这一消息后,十分震惊,皇上马上命各省在籍大臣举办团练,配合绿营兵与太平军作战。此时任翰林院编修的李鸿章也奉命随同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回安徽办理团练。此时,已经有曾国藩创办的湘军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发挥作用,后来,因为在家乡遭人嫉妒,李鸿章便投靠了实力大增的曾国藩。湘军的实力因为李鸿章的加入更加如虎添翼。当时,太平军已经连连攻克了江苏、浙江等地,清军孤守镇江,形势十分危急,而驻守在附近的杭州、上海等地的官员们都来向曾国藩请求增援,湘军虽然实力很强,但要应付江南四省的战局,实在是力不从心,于是,曾国藩便派李鸿章回家乡招募新勇,组成新的战斗军。


李鸿章虽在曾国藩手下,但不表示他没有自己的野心,他把这次组建自己的勇营,救援苏沪,作为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转机与进阶。他回到家乡后,尽心竭力,快速组建了一支由旧有团练为主的地主武装。其中有潘鼎新的鼎字营、张树声张树珊兄弟的树字营、刘铭传的铭字营、吴长庆的庆字营、张遇春的春字营等等。因为这支队伍的人马主要是从淮河流域招募来的,所以叫“淮勇”,这就是李鸿章一手建立的名噪一时的淮军。同治元年,李鸿章的淮军正式参与了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从此,淮军及其创建者李鸿章开始在晚清的历史舞台上崛起。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1866年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用以制造和修理水师武器装备,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李鸿章曾称赞其为“开山之祖”。后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福州船政局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船政局在创办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大家齐心协力,还是在造船技术上有了很大提高,终于在1887年,制成了第一艘铁甲船。


安德海的辉煌与毁灭


慈禧身边曾经有过比较著名的几名太监,而最早期在慈禧身边受宠的就是安德海。安德海,直隶南皮人,在八九岁的时候净身进宫。进宫后,他比较幸运地在咸丰帝身边当差。很快,他凭着自己的聪明伶俐和善于奉承,得到了咸丰帝和那拉氏的好感。


咸丰帝虽然比较宠那拉氏,但他知道那拉氏是个有野心的人,为了以防万一,他临终前给慈安太后留了一份手谕,如果那拉氏以后确实有不轨的行为,慈安太后可以凭这份手谕除掉她。但不幸的是,这样一份重要的谕示,竟然被安德海知道了,于是,他冒着杀头的危险,把这份遗旨告诉给那拉氏。自此以后,安德海成为了那拉氏的心腹。


安德海最得慈禧赏识的事,就是在安德海的全力协助下,慈禧除掉了肃顺、载垣、端华,剥夺了顾命八大臣临政之权,将皇权牢牢地控制在手里,所以,辛酉政变之后,慈禧就把安德海升任为大内总管。


此时的安德海年仅20岁,但却已经坐上了总管太监的宝座。此后,他自恃有功,开始忘乎所以,不把那些朝廷的重臣包括议政王奕放在眼里,甚至连同治帝也不放在眼中。这招致了奕和同治的仇恨,他们想方设法要除掉安德海。


很快的,这个机会就来了。同治八年,安德海为皇帝大婚到广东采办皇上的婚礼用衣。安德海在出行的这一路上,风光无限,不仅沿途的官员都要来接拜他,而且还要按一定的规格为他置办酒席,并且他还带了二十多个歌妓随他一路同行。清朝祖制,太监不得擅自离宫,更不能招摇生事,违者斩。于是,同治和奕抓住这个机会,授意山东巡抚丁宝桢,让丁宝桢上书弹劾安德海。同治收到丁宝桢的奏折后,瞒着慈禧,快刀斩乱麻地处死了安德海。


《万国公报》


同治七年,美国传教士林乐如在上海自费创办了一份教会刊物——《中国教会新报》。后来,因为影响面比较大,又更名为《教会新报》,变更了体例,刊登内容不仅仅限于教会内容了,而是增加了政事、中外、杂事、格致这四类。后来,这份刊物的影响面进一步扩大,为了适合广大的普通人,同治十三年,这份刊物再一次改名,叫《万国公报》,正式从教会刊物变成社会性综合刊物。


同治帝的死因成谜


和历代皇帝的死亡一样,同治帝的死因也是街头巷尾人们喜爱谈论的话题。同治皇帝1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到底是什么让这个这么年轻的皇帝就此撒手人寰?这件事的真相,恐怕没有人知道,我们只能通过历史的缝隙来看一看他死因的可能性。


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同治帝的婚姻因为母亲的干预,虽然如愿立了他喜欢的阿鲁特氏为皇后,但因为母亲不断从中阻挠,同治帝并不能像一个丈夫一样去亲近阿鲁特氏,他只能自己一个人在乾清宫里独守空屋。同治也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在这种情况下,他怎能不受诱惑呢?在恭亲王的长子的带动下,同治经常微服出宫,到那些烟花柳巷去寻欢作乐。不久后,伺候同治的小宫女发现同治帝身上出现了一些红的斑点。御医经过诊治,发现这是梅毒。他知道如果让别人知道同治帝患了梅毒的话,那宫中将永无宁日,于是,他就报告说皇上是得了天花,因为天花和梅毒的症状差不多,所以大家都没有怀疑。


经过太医一段时间的诊治后,同治的病有一定的好转,但不巧的是,有一天,皇后来看望皇上,言谈之间,皇后泪流满面,同治问她发生了什么事,皇后说是慈禧百般刁难,此时,慈禧太后正躲在屏风的后面听他们说话呢,听到此处她从屏风后冲了出来,揪住皇后的头发一阵痛打。同治十分吃惊,一下子昏迷了过去,当天晚上就去世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天花虽然还没找到良药医治,但还不至于突然死亡。所以,同治帝在被诊为天花的情况下突然死亡,大家都觉得非常可疑。其实,同治帝之所以会突然死亡,是因为他在患天花的同时患了感冒并发症。在同治脉案中,有同治帝患感冒并发症的记录。在本来已经很虚弱的身体里,又增加了感冒病毒,这就使同治帝的身体情况急转直下,终于导致不治身亡。


天津教案


同治八年,天津法国传教士在繁华的三岔河口地区建造教堂,拆除了这里原有的房屋,导致许多百姓无家可归。教堂建成以后,法国传教士还网罗了一批地痞恶霸欺压百姓。同治九年六月,教堂收容的中国儿童,因发生瘟疫大批死亡,教堂将之葬于河东盐坨之地,每二三人一棺,尸骸暴露,惨不忍睹,引起群众愤恨。刚好当时天津不断发生迷拐儿童事件,被捕案犯说是受教堂指使,人民对教堂的仇恨更深了。二十一日,民众聚集到教堂门口与教徒发生冲突,法国驻津领事到场向民众开枪,激起了天津民众更大的愤慨,从而引发了著名的“天津教案”。


同治帝皇后为什么自尽


在同治帝大婚的问题上,同治帝和母亲慈禧太后的意见不合,虽后来同治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思立了阿鲁特氏为皇后,但慈禧对此事一直很是生气。


在皇帝大婚后,面对皇帝和皇后的百般恩爱,慈禧是怒从中来,他对他们的关系是百般挑拨,还禁止皇帝去找皇后,同时,还强迫同治帝亲近她自己喜欢的慧妃。同治帝对她母亲的这般做法十分不满,但她毕竟是自己的母亲,也是无可奈何。


还有一点让慈禧对皇后恨之入骨的事情,就是阿鲁特氏是在辛酉政变中被慈禧赐死的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慈禧把对端华的恨都转移到了皇后的身上。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身染天花,一日,皇后到皇上宫中探视皇上,说到动情处,皇后泪流满面,同治忙问她究竟什么事这样?皇后说是母后对自己百般刁难,没想到,慈禧此时正躲在屏风的后面偷听他们说话,慈禧听到皇后这么说自己,冲出来揪住皇后就是一顿痛打。同治帝见这个阵势便吓晕过去了。当天晚上就去世了。


慈禧见自己的儿子死了,便把同治之死的责任栽到皇后头上,对她更是百般***。而皇后见自己的丈夫就这么撒手离开了自己,悲痛欲绝,几天都不吃不喝,后来还想要吞金自杀,但所幸被救下来了。皇后的父亲崇绮把这件事报告给慈禧知道,慈禧听说后没有任何的感情波动,只是说,既然这样的话,那就随先皇去吧。崇绮把慈禧的这些话告诉了女儿,皇后的心里更是一片寒冷。再加上慈禧又立了同治的堂弟兼姨表弟载湉(ian)继承皇位,这就等于让阿鲁特氏在后宫中没有一点立足之地。皇后无奈,只有自尽一条路可走。光绪元年二月,就在同治帝死后七十五天,皇后阿鲁特氏“遽尔崩逝”,年仅22岁。


同治帝的后妃们


同治帝虽然19岁就去世了,但他的后妃还是一个也不缺的。同治帝在位的时候一共封了一后一妃两嫔一贵人。皇后是阿鲁特氏,同治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册为皇后。同治帝死后被封为嘉顺皇后。慧妃,富察氏,与皇后同日被封。珣嫔阿鲁特氏,大学士赛尚阿的女儿,是皇后的姑姑。还有一嫔赫舍里氏以及一贵人西林觉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