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2:40
|本章字节:8468字
慈禧是一个无法说清的女人,她从一个小小的宫女爬到了掌权大清朝的位置上,不得不说,她是很有心机和野心的,但是,她爬到了这个位置后,却没有在这个位置上该有的胸襟和气度,也没有作为当权者该有的才华和谋略,她之所以要坐上这个位置,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已,于国事无关,于人民无关。辛酉政变中,她把咸丰帝遗命的八大臣全部消灭,走上了垂帘听政的道路。后来,又把她一手立下的光绪皇帝玩于股掌之中,这个利欲熏心的女人当真是罪大恶极的,不是为了大清朝,而是为了中国。
慈禧身世之谜
对于风光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史学家历来对她就颇有研究,但关于她的出生地,史学家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至今,关于慈禧的出生地也是一个未解之谜。在史学界关于慈禧的出生地存在着以下六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说慈禧出生在甘肃兰州。这一说法的出现是因为慈禧的父亲惠征曾任过甘肃布政使衙门的笔帖式。而史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慈禧的父亲惠征虽然做过笔帖式,但其地点是在北京的吏部衙门,而不是在兰州的布政使衙门。
第二种说法是说慈禧出生在浙江乍浦。持这一看法的人是根据慈禧的父亲惠征在道光十五年至十八年间,曾经在浙江乍浦担任过正六品武官骁骑校。但是,查阅清政府对官员的考核档案可以发现,道光十四年官员考核时,惠征被定为吏部二等笔帖式;道光十九年,定的是吏部八品笔帖式。如果惠征真的在浙江乍浦当官的话,那么他在这几年之间从一个京城二等文官,突然变成为正六品的武官,然后又无缘无故变成八品的文官,这不合常理。
第三种说法是慈禧出生在安徽芜湖。这一说法的根据是,慈禧的父亲惠征曾做过安徽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在清宫档案的《上谕档》中记载:惠征在安徽当道员是在咸丰二年二月,正式上任是在同年七月。而慈禧已经在咸丰元年入宫了,被分在圆明园当差。
第四种认识是慈禧出生在山西归绥道,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慈禧的父亲惠征曾经在山西归绥道当过官。然而,在清宫档案里,道光二十九年的“上谕档”清楚地记载着:任命惠征为山西归绥道道员的时间是道光二十九年。此时的慈禧已经15岁了,所以她不可能出生于归化城。
第五种看法是说慈禧出生在今山西长治。这种说法认为慈禧不是满人,父亲也不是惠征,这是太荒谬的一种说法了。
其实,最为可靠的认识是慈禧出生在北京。在清宫档案中有一份慈禧的妹妹的选秀排单,这份排单上明确记载此女出生在北京西单牌楼北劈柴(辟才)胡同,那么,慈禧也是最有可能出生在这里的。
慈禧书画的代笔人
我们在故宫博物院经常能看到印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书画,这些书画真的是慈禧所写所画吗?我们从现存的慈禧罢免恭亲王的一道奏折上来看,慈禧所批的是错别字连篇。在清朝,尤其是康乾时代,每遇节庆,皇帝都要写福寿字送给臣子,但以慈禧的学识水平来说,她是不可能写出那么好的字也不可能画出那么好的画来送给大臣,那怎么办呢?只能寻找代笔人了。她寻找的第一个代笔人是王韶,但可惜的是王韶不善于阿谀奉承,最后郁郁离开紫禁城,第二位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慈禧御笔的大部分书画的真正作者缪嘉惠。
慈禧与荣禄的关系
在清朝的很多野史中,说慈禧的初恋情人是荣禄,而很多现代的影视作品也多以这个故事展开讲述。而很多人也认为,正是因为这样,慈禧才会在她掌权的时候那么宠信荣禄,这么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传闻说,慈禧在未进宫前就已经许配给了在户部当差的荣禄,当时的慈禧因为父亲被贬而闲居在京城,加上家里家道的中落,很是困难,这个时候,荣禄经常去接济他们,一来二去,这两个年轻人就越走越近了,但可惜的是,慈禧这个人野心比较大,她一心要继续往上爬,一个小小的官吏夫人是不能满足她的欲望的,所以,当她够了选秀年纪的时候,她就一心想要进宫,她认为,只要进了宫,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了。于是,在她15岁的时候,她抛弃了心爱的荣禄,只身来到了宫中,寻求自己的出头机会。
到了宫中,慈禧果然靠自己的聪明和手段得了势,在她掌握大清朝命运的时候,她重用荣禄,把荣禄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咸丰十一年辛酉政变的时候,慈禧也全是仰仗荣禄的全程保护才能够成功地垂帘听政,于是,荣禄便由总兵升为工部侍郎,没几天又升为内务府总管大臣,这可是一个很肥的缺。
光绪初年,荣禄升迁为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就在他飞黄腾达的同时,他被人弹劾贪污受贿,虽然经查此事属实,但他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处分,只是被降职调出北京而已,这当然是慈禧在背后出的力。
甲午战争时,荣禄进京为慈禧祝寿,并同时将厚礼送了恭亲王奕一份,慈禧借机把他安排在恭亲王身边,很快,他便受到了恭亲王的信任,当然也得到了慈禧的赏识。到光绪二十四年,他已经是兵部尚书了,后来又升任为直隶总督。
后来,慈禧还亲自为荣禄提亲,把荣禄的女儿许给了醇亲王载沣为福晋,后来载沣之子溥仪被立为皇帝,荣禄一下子就变成了皇帝的外公了。慈禧处心积虑地把大清朝的命运和荣禄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可见两个人的关系多么亲密。
当然了,如果慈禧和荣禄真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的话,正史也是不会记载的,所以,才有了这么多演绎出来。
清代皇太后之最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近三百年历史的十二位皇帝,共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等有主位封号的妻妾一百八十多位。在这一百八十多位女性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做了皇太后,我们看一看这些人都有哪些之最。做皇太后时间最长的,是顺治的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她不仅做了五十七年的皇太后,而且是做皇太后时最年轻的一个,才21岁。做皇太后时间最短的,是康熙的德妃、雍正的生母乌雅氏,她在雍正即位后只做了六个月皇太后就去世了。皇太后上徽号次数最多的,是雍正的孝圣宪皇后、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她当皇太后四十二年,共上徽号九次,她也是皇太后中最高寿的一位,享年86岁。
慈安之死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本来就不平静的皇宫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向与人为善的慈安太后暴死宫中。慈安太后为什么会突然就暴死呢?一时之间,关于她的死因人们起了种种的怀疑。
在清朝的官方记录中,持慈安太后是正常病死的这种意见。《光绪朝东华录》记载道:慈安在光绪七年三月初九日突然得了病,到了初十日病情突然就重了起来,到了戌时,就已经呈弥留状态了。但是慈安突然得病,而且死得这么快,令很多人都很怀疑。据《清稗类钞》记载,在慈安刚一开始感觉到身体不适的时候,御医薛福辰为她诊脉,还认为她的病是“微疾不须服药”,没想到当晚就听说太后已经殡天了。
还有一种认识是说,慈安太后因为一直是慈禧的挡路石,慈禧时时刻刻想把她除去,所以把慈安逼死了。这种说法还是在《清稗类钞》中记载的:在辛酉政变后,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虽然慈安人比较内向,不善言谈,但慈禧权欲极重,纵是如此,也让慈禧觉得不爽,一定要除之而后快。到了1881年初,慈禧患病不能理政,慈安便只能独自一人掌理朝政,这让慈禧很是大为不悦,便言词激烈地说慈安干预朝政,而慈安因为言语木讷,不能与慈禧争辩,便自尽了。
另外还有第三种说法,认为慈安是被慈禧进的毒药毒死的。《慈禧外纪》中记载了这种说法:咸丰帝在位时便发现了慈禧的不安份,为了以防万一,他在临终时给慈安秘密留了一份遗诏,如果慈禧不安份的话,就让慈安出示这份遗诏将之处死。但没有心机的慈安被慈禧的表面乖巧蒙骗了,便把这件事告诉了慈禧,慈禧虽表面上感激涕零,但实际上已经起了杀机。于是,在一次向慈安献药的时候,下毒害死了她。
清代皇后之最
清代十二位皇帝的皇后并不仅只有十二位,有几位皇帝立了好几个皇后,比如康熙帝就立了四位皇后。这些皇后中,年龄最小的是康熙帝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不满13岁,她也是清代皇后去世时最年轻的,也是唯一一位因难产而去世的,死时只有22岁。在皇后位时间最长的,是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和光绪帝的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她们分别在26岁、22岁时被册立为皇后,都做了十九年皇后。在皇后位时间最短的,是康熙帝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她在被册为皇后的第二天就去世了。
慈禧与醇亲王的微妙关系
醇亲王奕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算得上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虽然不像慈禧一样能翻云覆雨,但至少也是能掀起一定的风浪来。他既是光绪帝的生父,而且还是慈禧的妹夫、小叔子,在朝廷里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臣。他在慈禧发动的一系列政变中,都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慈禧的一边,帮助慈禧完成了这些政变。像辛酉政变、垂帘听政等,以及后来在他总理海军衙门的时候,挪用军费为慈禧修建颐和园。这样看来,这个醇亲王和慈禧的关系应该是非同寻常了,但其实也不是,慈禧对这个醇亲王是又宠又忌,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咸丰帝临终之前,他发现了慈禧不是个会安分守己的人,他准备效法汉武帝处置钩弋夫人的故事来处置慈禧,但此事被李莲英知道了,他连夜通知了醇亲王福晋(慈禧的妹妹)这件事,慈禧妹妹想了一夜对策,第二天,她就进宫给咸丰请安,在谈笑间把咸丰的这个疙瘩解开了,当然也就是把慈禧保护下来了。慈禧当然会记住妹妹的这份情,所以她才会立她的儿子光绪为帝,而醇亲王也是官运亨通。
奕心里明白自己的位置,他为了表示自己对慈禧的忠心,时时处处小心翼翼,一是怕慈禧视他为心腹大患,二是怕遭人妒忌。但是,无论他多么小心,慈禧对他还是心存猜忌。光绪帝即位后,慈禧规定他们父子不能再见面,这让醇亲王夫妇心里着实是苦不堪言,自己的亲生儿子就这样被硬生生隔离了。
有一次,醇亲王得病了,怎么治也治不好,李鸿章听说后便派了医生去给他诊治,但醇亲王却不让医生给他治病,他对医生说:我的病治不好了,太后屡次派太医来给我诊治,药方也都是宫里给的,但是却越来越重了。醇亲王的这番话,谁听了也明白,就是慈禧不让你的病好,你就不能好。在醇王患病期间,慈禧为了表示自己对他的感情,还多次前去探望他,每次都带着光绪一起,但却不准他们父子说话。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