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虎生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6
|本章字节:12340字
抗战初期,日军对南京实施狂轰滥炸,宋美龄勇敢地留了下来。她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出现在抗战的最前线,她号召士兵们:“弟兄们,跟我来!”振奋和安定了军心、民心。
她撰文并播讲宣传中国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及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情况,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援助,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总播音员”。
宋美龄在南京主持创立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将士总会”,动员妇女参与慰劳抗战将士;建立了妇女儿童保育会,使抗战时期难童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改组成立了“妇指会”,使国统区的妇女有组织地投入到了抗日救亡活动中去。
一、活跃在抗战第一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宋美龄常常身先士卒,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出入于抗战的最前线,负伤后仍坚持战地演讲、慰问将士,她让军官说的“弟兄们,跟我来”,成了杀敌的动员令。同时,她还多次撰文宣传及通过广播播讲对外介绍中国的抗战情况,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总播音员”。
1亲上前线慰问将士
日本觊觎中国领土由来已久。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中国东三省,继而把侵略势力扩展到华北和蒙绥地区,更有甚者,1937年7月7日夜,日本华北驻屯军在北平西郊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这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这次战争是中国遭到的规模最大一次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日军在7月底占领北平和天津。接着以30余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三条铁路向华北地区扩大进攻。8月13口,日军为了求得“速战速决”,迅速解决中国问题,又把战火烧到上海。在上海发动了较大规模的淞沪战争,并疯狂地叫嚣:三个月内要火亡中国!
日本的全而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事实清楚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出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民族利益为重,使自身利益服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这个最高的民族利益,积极投身伟大的抗日战争。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和中国共产党倡议国共合作抗战的情况下,蒋介石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说: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这无疑对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抗战之初,蒋介石和宋美龄都十分关注局势的变化,尤其重视上海抗战,这是由上海的战略地位决定的。七七事变后,日寇有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南京,更有沿平汉线南下直取武汉、堵截国民政府向大后方撤退必经之路的打算。
蒋介石为了打乱日本的战略布局,避免这一不堪设想的危险局面,决定把日军的主要作战兵力从华北方向引开,以减轻平汉、津浦路北端压力,将日军引到上海方向,把日本侵略者由北向南的有利进攻态势改为由东向西、溯江而上仰攻的不利进攻态势,由铁路的快速进攻改为水路、公路的慢速进攻,以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将中国一分为二,分而歼之进而灭亡中国的阴谋。
上海是外国在华势力和利益的集中地,中国在上海坚持抗战,有可能促使西方国家走上支持中国抗战的道路。而事实上淞沪会战打响后,尽管面临着日本的浩劫,英美法等国并未立即采取援华行动。南京政府准备长期抗战,部署大撤退,计划把位于东南沿海的党政机构、大专院校、工商企业、战略及生产、生活物资尽量西迁,以保存中华民族的精华,上海抗战则能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来执行撤退计划。
上海战局的发展态势直接影响到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大上海保卫战拉开了帷幕。英勇的国军将士奋不顾身,奔向枪声最剧烈的地方,为捍卫国家的主权,打击侵略者而英勇战斗。
越来越多的市民拥上街头,汇成了一股股澎湃的人流,涌上前方。愤怒的叫喊声、咒骂声、命令声此起彼伏:“到闸北去!到闸北去!”“杀尽鬼子!杀尽鬼子!”“鬼子不投降,就叫它灭亡!”“叫当官的给咱们发枪!给大刀片也行,老百姓也能打仗!”“保卫大上海!上海不能失!”中国军民的抗战势情汇成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汪洋大海。同时,一封封上海告急的加急电报也飞向南京。
淞沪抗战期间,宋美龄一直陪着蒋介石住在南京中山陵园树木深处的一幢别墅里,别墅共有小屋数问,日寇飞机曾多次前来轰炸,有一次夜里空袭,将相隔仅有数十步的一座同样的小屋夷为平地。宋蔼龄担心妹妹的安全,亲自赶到别墅来劝宋美龄随孔家先去武汉。对此,宋美龄婉言谢绝,表示坚决不走,她说:“为了国家大事,我一定要陪他在一起,很多场合里帮助做些事,对私是给他精神上的安慰和信心,对公则是我们俩都在首都,能安定人心和军心。”
从淞沪抗战开始,宋美龄就以“第一夫人”的身份,经常奔波于南京、上海之间,直到南京陷落。8月23日,宋美龄在南京城里,第一次看到了遭到日军空袭后的惨景,她在战地回忆中这样写道:“亲眼看见许多惨酷的炸弹,从月色朦胧的天空投掷下来。”空袭后,她不顾生命危险,亲自视察了3枚4枚炸弹先后轰炸过的地方。宋美龄是这样描述前线战场的:“那里的天空,充溢着恶魔般的暴怒,地面上喷射着火焰,飞溅着人类的鲜血。”
9月16日,日军对上海狂轰乱炸,在这危险时刻,宋美龄再次到前沿阵地慰问将士,她笔下的中国守军英勇无畏,不怕牺牲,“据阵抗敌”,令她“殊堪庆幸”。就在这天,她写了《令人失望之美国态度》的电讯,批评美国政府撤退上海侨民,禁止船舶运输军火来华的错误作法,指出美国“蓄意阻止中国获得自卫武器,则结果不独为中国之悲剧,抑将成世界之大患”。
9月20日晨,宋美龄在从上海返回南京的途中,遭到43架日机的追击轰炸,侥幸脱险。
9月23日,宋美龄再次到上海前线慰劳将士,回来后写了《长谷川之无礼命令》的电讯,揭露日寇空袭轰炸的野蛮行径。
宋美龄深入前线,慰问在为保卫中华民族,反对外族入侵中英勇战斗的将士们。10月8日,淞沪会战前线某中国守军阵地,官兵们正在利用日军飞机轰炸的间隙抢修工事。突然,一辆运输卡车在那里停了下来,从车上走下一位妇女,她穿着卡其布的紧身衣和马裤,上身外罩一件纹皮外褂,一头梳理得很整齐的秀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发髻。士兵们被眼前这一景象惊呆了,阵地上的所有将士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直愣愣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这位妇女就是“中国妇女慰劳总会”会长宋美龄,她代表慰劳总会到前沿阵地来向战士们祝贺国庆节(双十节),并给将士们带来了慰劳总会捐送的大批慰劳品,其中包括1000件棉衣、500条军毯和2000卷纱布,以及一些可可糖和苹果等。
战地指挥官们手忙脚乱地上前来接待她,谁也没有想到“第一夫人”会突然出现在战火纷飞的前沿阵地上,这令官兵们受宠若惊。指挥官恭恭敬敬地将第一夫人领到一间作为临时指挥部的农舍里。这间农舍,除了几条长板凳,一张靠背椅和一张方桌外,别无它物。宋美龄在那张惟一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下,军官们整整齐齐地坐在长条凳上。
“夫人,您冒着这么大的危险,把慰劳品送到这儿,我真佩服您的勇气,我代表弟兄们感谢您的盛意。您的到来,增加了我们为国抗战的勇气,我们一定英勇杀敌!”指挥官激动地说。
就在此时,一阵阵巨大的爆炸声在屋外响起,这间农舍被震得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宋美龄遇乱不惊,异常镇静地说:“我们不能像你们这样到前线作战,所以,只好做点慰劳的工作。”
那天,宋美龄是在前线吃的午饭。饭后,她让指挥官领着她参观了该阵地的地下工事。对于地下工事,宋美龄很是满意,连连称赞修得坚固而整洁。宋美龄向指挥官询问了前线的战况以及士兵的士气,将带来的慰问物资分发给官兵后才离开前线。
10月12日,这天刚下过一场小雨,天空并没有放晴,依旧雾气沉沉,宋美龄再次到上海前线看望伤兵。她穿着一件普通衬衫和一条蓝色羊毛便裤,打扮得如同一位普通妇女,在端纳及一名副官的陪同下,乘坐一辆马力很大的汽车,飞驰在公路上。后面还跟着一辆黑色轿车,车上坐着军医及警卫人员。两辆轿车,一前一后,飞驰在雨路上。
连日的奔波,使宋美龄身体多有不适,面现倦容,副官看出了夫人身体不舒服,劝说道:“夫人,我看您脸色不好,关于前线视察的事就免了吧。”
“嗬,我的副官,说得轻巧,工作已经安排好了,前方已通知了,你说说,我怎能扫了他们的兴呢?”“夫人既去,我们就不说别的啦。”端纳出来打圆场。
宋美龄的确有些心力憔悴。几个月来,日本侵略者已把战火从东北烧到华北,从沿海烧到中原。日本的军事工业发达,中日两国实力相差悬殊,中国一支微不足道的空军,用屈指可数的飞机升空作战,服从捍卫国土的铁一般的意志,仅仅为了多保卫大上海和国都南京几天,以便中国军队掩护中国人民向西撤退,保存国力,与日寇作持久的抗战。
地面上陆军作战更苦,因武器装备的落后和陈旧,他们不得不往后撤。然而大量伤员从前线下来,野战医院容纳不下了,致使很多伤员来不及治疗,而丧失生命。战斗力严重减弱,武器得不到补充,军费拮据,战争却在升级。所有这些,使宋美龄感到异常难受。
轿车缓缓地下了公路,驶上了乡间土路,土路泥泞,越来越不好走。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还不时出现几个大炮弹坑,车子像扭秧歌似地缓缓前行。行不了多远,就要停下来,刮去车轮上面淤死的泥巴。
“倒霉的路!”宋美龄咒骂道。“夫人,过了这段路,到前面就好了。”副官指着前方的道路安慰道。
车子终于开出了泥泞路段,驶上沙石路,在宋美龄叮咛下,车子加快了速度。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车子即将到达下观村的时候,一阵尖厉的空袭警报声震耳欲聋,似乎连同大地一起都跟着颤抖。
“夫人,不,不好!”端纳反应最快。
“夫人,车子是停还是开?”汽车司机脸上挂着豆大的汗珠,举棋不定,他是为第一夫人的安危担心。
“小伙子,不要紧,飞机离这里至少有半小时的路程,我们还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每每在这个时候,宋美龄都显得异常镇静,她在安慰着司机,同时也是安慰她自己。
在战乱中,宋美龄保持着一贯的从容镇静的仪态。曾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她能在日本飞机轰炸时,给客人沉着地倒茶而不溅出一滴,或者在指引客人进入防空洞时,她的谈话声调还是像平时那样从容不迫、应对有致。
在宋美龄面前,端纳也冷静多了,他打气道:“蒋夫人当过空军司令,她会保佑我们的。”
司机也渐渐平静下来,他加快了速度,想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可偏偏不巧,小车又陷在路边一个弹坑里,无独有偶,司机开足马力,冲出弹坑后,前轮又撞到了一个土包上面,司机惊慌失措,结果失去控制的小车,翻出了公路。车里人从座位上被甩了出去,端纳感到自己腾飞起来,而且看到夫人和副官的身体从他眼前飞掠过去。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丁,强大的撞击力使司机的头猛撞到车壁玻璃上,玻璃碎裂,涂满了鲜血。
端纳摔倒在翻倒的小车旁,大腿血流不止,他已顾不上自己的伤痛,醒来后的第一意识就是:“夫人怎么样?”他忍住自己的伤痛,奔到宋美龄面前,只见她躺在一个泥潭里,失去了知觉,脸上满是泥巴,眼睛紧闭,衣服也被撕破,脸色苍白,一动也不动。
“夫人,你醒醒!”端纳使劲摇晃着宋美龄,喊着“夫人”,但宋美龄一点反应都没有,一种恐惧向端纳袭来。
端纳用尽全身的力气,把四肢瘫软的宋美龄抬出泥潭,弯下身去静听她的呼吸。突然,端纳听见了宋美龄微弱的心跳声,他惊喜地叫了起来,在胸口胡乱地画着十字:“上帝保佑,夫人没有死,夫人还活着,活着!”
在随行的军医急忙抢救下,宋美龄的心率一点点有所加强,渐渐地,她苏醒了过来,微微动了动嘴唇,呻吟了一声,她眨了眨眼睛,望着端纳、副官,那余悸未消的脸上,现出欣慰的表情,说:“是上帝保佑了我。”
“夫人,到了大医院条件就好了!”将宋美龄抬上另一辆轿车后,端纳向宋美龄说道。“不,任务没完成,我们不能返回后方。前线吃紧,我是一个人,前线却是成千上万的人,不能为一个人而误了成千上万人的事!”尽管腿部疼得抽搐,宋美龄仍旧咬牙坚持,“快,把车子往前方开!”
当晚10点,车子终于驶进了前线战场,宋美龄忍着伤疼,站在炮车上,给一支阻击部队的官兵们准时发表了生动的演说。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今天,因车子在途***了点事故,四肢筋骨扭伤,衣服也破了。我没能保持完美形象和大家见面,请诸位原谅!”台下响起一阵雷吗般的掌声。
宋美龄的生动演讲,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是当前大敌压境的局势;二是民族的团结和民族的意识;三是我们的困难和光明所在,希望所在。她那以兄妹般对话式的演讲,让人容易接受,并感到亲切,多次被官兵们的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打断。
因伤情过重,她演讲无法做手势,连嘴巴也发涩发干,剧烈的疼痛使她好几次险些昏厥过去,身旁的官兵不时用温毛巾揩干她额上滚落的汗珠,至始至终,演讲都没有中断,继续进行着。
“杀死鬼子!反对侵略!”
“唤醒民众!团结抗战!”
“三民主义万岁!”
“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万岁!”
庄严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惊天动地。
此时,宋美龄也忘记了伤疼,她被这官兵的正义呼声感动了。
演讲到达高潮时,宋美龄突然把话停了下来,她当众叫出一个少尉排长问道:“在战场上,我问你,你是怎样指挥你的士兵的?”
“报告夫人,”少尉排长走出军列,“啪”地立正敬礼后,说道:“我是这样指挥的:弟兄们,往前冲啊!”
宋美龄笑着摇摇头,纠正道:“你应该这样喊:弟兄们,跟我来!”
“弟兄们,跟我来!”
“第一夫人”亲自提出的战斗口号,在官兵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这成了杀敌的动员令。官兵们狂呼起来,口号声震耳欲聋,有着排山倒海之势。
望着狂欢的人们,宋美龄突然眼冒金花,天地都旋转起来。当她再次醒来时,已躺在一家医院的病床上。
经检查,宋美龄的筋骨严重扭伤,肋骨摔断了数根,颅骨受到了震荡,香港来的塔尔伯特大夫为她动了手术。
端纳见她苏醒过来,如释重负,高兴地告诉她:“我收到了很多官兵的来信,你的演讲很成功,他们要为你请功!”
“没什么。”宋美龄问:“车祸发生后,你们一个个怎么那么焦急?”
“我担心您受不了,因为您是一个女人。”
“女人怎么样,一定非要比男人差吗?”
“夫人,您是一位强人,一位中国的女强人!”
事后,一位美国现代作家这样评价宋美龄:“只有像宋家造就的具有健全的头脑、健康的体质,又在幼时受过新教的自立和自制思想培养的妇女,才能像她那样长久地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