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婚姻爱情与面包,一样都不能少(4)

作者:青青陌上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6

|

本章字节:7582字

节约就是节流,可以拧紧家庭支出的“水龙头”,但要想真正实现家庭财务自由,还应该学会“开源”,通过投资的方式,增加家庭收入。


单位同事吕姐是一个挺让人羡慕的女人。虽然她与老公两人都是收入不高的普通职员,但是家庭关系特别和睦。只要单位加班,吕姐老公肯定会来接她,然后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夫妻双双把家还。在我还没结婚时,单位同事就经常以她为例子告诫我:“找老公,就要找一个真心实意对你好的人,不一定非要嫁给有钱人!”


正当人们都认为吕姐过着“贫贱夫妻百事乐”的生活时,一件跌破众人眼球的事情发生了—吕姐家新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两居室。当时北京的房价虽然还不至于涨到了2万~3万元平方米,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格应该也在100万元左右。


吕姐与老公的双方父母都不是有钱人。以吕姐的家庭收入,能够买得起这套房子,其中必然有“不能说的秘密”。一次,单位恰巧派吕姐和我两人去外地出差两天,这个大好时机当然不能错过,我借机问起她买房子的事情。


在单位,吕姐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不过,那天当我问起她时,她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房子的确买得很辛苦,要不是因为平时注意理财投资,以我们的收入肯定支付不起……”从那天开始,我才知道,原来,吕姐是潜伏在我身边的一位理财高人。


与吕姐相似的同龄人,尤其是同龄主妇,手里有钱往往都会存入银行,如果觉得活期利息太少,就存定期,反正,就想让钱安安稳稳地躺在银行睡大觉。有几年财务经验的吕姐则不同,在她意识里,钱只有动起来,才能发挥最大价值,才能“招引”来更多的钱。


据她说,平时,她会为家庭预留至少3~6个月的固定开支,以应付突发的紧急事件。为安全起见,她不会将这笔钱存放在家里,而是存入银行活期户头,随用随取。其他剩余的钱,用吕姐的话说则“要让钱来生钱”,拿去进行其他更高收益的投资。


她将家庭收入的30%投入股市。股市是一个“钱生钱”的好去处,虽然其中蕴涵着重重风险,但动辄05倍或1倍甚至更高的收益,让更多人不畏风险,前赴后继。吕姐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她不像大部分散户一样盲从一些所谓专家的建议,而是基于平时掌握的消息,自己作出分析与判断。


她喜好一些大公司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行业的股票,那些易受外界影响、升降幅度又小的股票并不是她的“菜”。在这样的投资理念下,有几年,吕姐股票投资的年收益甚至会高出他们夫妻两人的工资收入,为他们的买房大计立下汗马功劳。


投资股票,钱来得快,可能缩水缩得也快,吕姐善于理财,但不精于赌博,她没有把全部希望寄托于股市,而是将一部分家庭资产投资在了更为稳妥的基金上。


在基金选择上,吕姐选择的是一些老牌基金,它们大多经过熊市和牛市的双重洗礼,长期业绩稳定良好。由于已经进行了股票投资,吕姐更青睐债券型基金,相对股票基金而言,其收益更为稳健,也算是对股票风险的一种补充。2008年股市由牛转熊,很多人被“套”得脸都绿了,吕姐依旧不急不忙。我知道,她之所以如此气定神闲,是因为背后有争气的基金在为她撑腰。


吕姐投资有道,将家庭资产越“投”越多。不过,考虑到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状况,吕姐并没有疏忽家庭不可缺少的保障。孩子虽然刚上初中,她已经为其规划好了教育储备金;对父母和夫妻两人的养老问题,她也已经早早“下手”。


在家庭理财方面,每代人都各有自己的特色。父母一代人更倾向于节俭,下一代人则可能更倾向于投资。现在,一个聪明的家庭主妇,节俭与投资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慎重利用口袋里的钱,精打细算;另一方面,还要多多修炼金融财经知识,在不断提高家庭生活品质的基础上,保证资产稳定增值。


只有这样,才能扛起家庭的钱袋子,而且,让其越来越沉。


男女搭配,理财不累


在单身一个人时,钱包里的钱全属于你,理财是个人的私事。但在结婚后,钱包里的钱不仅属于你,还属于家庭,理财就变成了一个家庭的公共事件。


财政大权归谁掌管,并不表示家庭理财完全交给某一个人,更多时候,还是需要两个人有商有量。


结婚不到半年,同学兼闺蜜小苑就跑来向我哭诉婚姻生活的不痛快,并痛陈男人的种种劣迹。


原来,结婚近半年,小苑与老公大风都没有认真协商过两人收入的支配问题,仍然按照婚前各自为政的状态,各自管理自己的收入。他们仅仅制定了一个粗略的大原则:每月固定支出的


3000元房贷,由大风负责,家里日常生活开支由小苑承包。


“我每月收入仅3000元,在结婚之前,基本只够我自己花,现在整个家庭的生活用品都要由我支付,开支太大了,基本到月底,工资也就见底了。”小苑抱怨着。对此,我深信不疑,她曾经也是我的“月光战友”,婚后虽有所收敛,改变却并不明显。


上周,小苑家里需要添置一件家用电器,小苑的私人账户上却干净得“一尘不染”,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大风因此大发脾气:“我的钱要供房,还要买家用电器,你的钱都不够你一个人花,幸亏没把家里的钱拿给你一个人管……”


结婚之前,大风对小苑百依百顺,就连讲话都自降声调。现在,他的高分贝指责让小苑备感委屈。两人大吵一架之后,小苑从家里跑了出来,无处可去,只有来找我诉苦。“男人啊,没有一个好东西,结婚之后才知道,原来的一切全是假的!”小苑一竿子将全世界的男人都打翻了。


看着小苑将要踏上“怨妇”之路,作为朋友,我不得不“拉”她一把。“其实,这件事情不能怨大风,当然也不能怨你,关键是你们在理财的问题上没有沟通好。”


这不是劝慰之词,而是我的肺腑之言,当然,也是经验


之谈。


对于来自两个不同家庭,却要组建一个共同家庭并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一辈子的两个人来说,由于性格、经历和教育各方面的不同,在理财和投资的问题上,必然会有各自的风格和判断。争吵与矛盾虽然不可避免,但却可以减少或消除,方法就是沟通与配合。


在理财方面,我和老公虽然还没达到“你是风儿我是沙”般的天衣无缝,但却一直在不断磨合。


一般来说,男女理财方式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男性的理财风格经常被描述为激进、冒险,过剩的肾上腺激素会驱使他们以赌博的心态追求丰厚的收益;而女性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理财本领,多带有稳健和保守的特质,注重积累。


老公和我的理财特质却与各自性别相对应的特征有所不同。我是典型的水瓶座,头脑中不断闪烁着稀奇古怪的想法,虽然不缺乏理性思维,做事情却也难免有些冲动,喜欢独断专行。老公却是一个金牛男,个性实际而勤勉,做事不急不躁,加上比我早两年踏入社会,我经常用“面似老实,实则老谋深算”来形容他。


对于新奇的事物,我总是愿意尝试。年终奖拿到手后,我决定尝试购买基金。当时我一眼就看上了一只基金,原因是它上一年收益表现良好。但是想想自己毕竟不再是单身,还是回家向老公通报一下,第二天再买也不迟。


回到家,我兴致勃勃地向老公描述这只基金的强劲上涨势头,并许诺老公,大赚之后定能为他的买车大计添砖加瓦。谁知他根本就不领情,对我购买这只基金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为此,我们还小吵了一架。“什么都不让买,钱又不会自动生钱!”当晚,我就暗下决心:“不让我买,我偏买,然后用大赚的事实说服你。”


老公当然了解我的性格,他知道我肯定不会轻易死心。晚饭后,他帮我细心分析了当时的行情,并以2007~2008年股市狂升之后的暴跌为例:“我虽然对基金并不了解,但我知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道理,现在这只基金的价位已经够高,距离下跌的日子肯定不远了。”


听着老公似有几分专业的分析,我有些恍然大悟。之前听基金分析师介绍,这只基金一直在上涨,我仅想到上涨之后还会再上涨,压根儿就没想到上涨之后往往就是下跌。


果不其然,三天之后,这只基金从山坡上掉了下来。想想就一阵后怕,幸亏老公及时刹住我的闸,要不然,我一定会在基金大潮中输得血本无归。


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我当然庆幸,但咱是自立自强的“80后”,不能因为一次判断错误就在老公面前败下阵来。不懂就学,这是我一贯的处事态度。此后,我有意无意地做了不少基金的功课。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发现,股债平衡型基金是不错的选择,既具备稳健的特质,又不失灵活的机动配置。我把这次的想法告诉老公后,他没有提出异议。半个月后,在我和老公的共同挑选下,我们以两万元入手了一只股债平衡型基金。


前段时间,股市大盘一片低迷,而我们竟然还小赚了一把。


成功的婚姻需要男女双方的共同经营,成功的理财也需要男女双方的共同打理。让我感到小有成就的,不仅是我与老公在理财方面越来越默契,还有闺蜜小苑在听从我的建议后,回家与丈夫大风在家庭理财上达成了更具体的协议,在夫妻携手理财的道路上,他们也跨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