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养老育儿,一个都不能少(1)

作者:青青陌上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6

|

本章字节:7538字

父母老了,你准备好了吗?


创世纪之初,上帝就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那时,就注定了这样一条规律:在长大成人之后,每个人都要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然后与其结婚,组建新的小家庭。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此可以忘记养育自己的父母,可以不考虑结婚之前与我们关系最亲密的两个人,眼中只有自己的配偶,只有几十平方米被称之为家的地方。


作为子女,你有义务为父母营造一个幸福的晚年。


我和老公都是感性多过理性的人,尤其是我,每次看到电视剧或文章的动人之处,总是忍不住落泪。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一篇母亲写给孩子的文章: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虽然极可能最后我连要说什么也一并忘记。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儿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问题?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地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希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地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与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走。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地间最真实最伟大的。如今,看着父母头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我常常在想,作为子女,我们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春节与老公回家过年,一家人欢欢喜喜,热闹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唯独老公的姑姑愁眉不展。我看在眼里,却也不敢随意问,老公私下偷偷告诉我:“还不是在生表哥的气!”


结婚10年,表哥夫妻有了新房,却几乎没有开火做饭,不是来姑姑家蹭饭,就是在外面餐馆吃。在姑姑看来,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关键问题是,他们仍然没有生孩子,还过着二人生活。


走在大街上,每次看到与自己年纪相仿或比自己小的人,带着孙子孙女出门溜达,姑姑总是羡慕不已。前几年,姑姑一直在催,表哥表嫂却总说自己还没玩够,暂时不想增添“累赘”,等过了三五年再说。


今年,看到邻居韩大妈家儿媳生了胖孙子,68岁的姑姑终于忍不住爆发了:“我都一把年纪了,就盼着有生之年能看到后继有人,这个愿望你们就不能满足吗?”看到昔日慈祥温柔的姑姑大发雷霆,我和老公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又爱莫能助。我们也劝过表哥表嫂,只是不起作用。


表哥的确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暗地里我其实挺羡慕他们生活随性随意的。可是,生活在世俗社会中,胳膊拧不过大腿,就像庄子老人家所说的,内心可以保持独立,可行为要跟随社会而定。更何况,父母年纪大了,是时候替他们想想了!


衰老是一种极其漫长的毒,已经浸入到我们的父母身体里,对于这些,我们往往视而不见。总是在叶子都掉完之后,才发现秋天已经来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所以,振翅高飞的“80后”,为自己小家庭奔波的“80后”,争做未来世界主人的“80后”,现在就请看看身边的父母,是时候为他们想想了!


养老险,早买更划算


我的同事小虹,夫妻二人都是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他们刚刚有了自己的宝宝。迫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他们不得不从老家请婆婆过来帮忙照顾孩子。单位同事都夸小虹好福气,“婆婆身体健康真好,能帮你们分担很多!”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小虹只是淡淡一笑。


私底下,小虹却没有人们想象中的乐观,“你看,我们双方父母一天天老了,最近我看婆婆头上的白发多了很多,以后的养老压力有多大,我都不敢想象!”


小虹的担心,让我想起一位闺蜜曾经发出的感叹:“养老的重负,就如同一座大山死死地压在每个独生子女的身上。我们曾是最享福的孩子,但也将是最受苦的大人。等我们人到中年,父母渐老,我们将成为世界上活得最累的人!”


不得不佩服时间的脚步,昨天我们“80后”还被喻为垮掉的一代,今天我们就要跨入而立之年,成为社会的中坚分子。不仅在社会上,在家庭中,我们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夹心饼干的夹心,是饼干的调味剂,但家庭的夹心层,含义却不仅限于此,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责任。


中国有句话叫:“养儿防老。”现在,虽然我们父母的身体还算健康,可是他们距离年老越来越近,甚至有些已经成为老人。怎样为父母养老作准备,是我们刻不容缓需要考虑的事情。


我和老公不止一次探讨过父母养老的问题。我父母有退休金,晚年生活基本可以得到保证,公公婆婆则相对比较困难,他们生活在农村,除了土地,几乎没有其他依靠。而且,随着年纪不断增长,公公也不能再继续做小生意,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他们唯一的儿子。


老公是孝顺的好孩子,我也不是不明事理的儿媳妇。想当初我们买房时,公婆还将辛辛苦苦攒下的10万元拿给我们。知恩图报,将心比心,我支持老公给公公婆婆买份商业养老保险的主意。


养老保险,说买就买,可是等我们真正了解之后,才发现其中还有很多咱们不知道的秘密。


在选择养老险种时,老公看中了一款终身养老保险,不仅具备增值功能,而且养老金不会随着通货膨胀等因素缩水。听起来,这份养老保险挺靠谱。


当时,根据公公的年龄49岁,需每年交付14790元,一直到公公65岁为止。从65岁开始,前3年,公公每年可以领1万元,第4年开始领取10600元,此后,每隔3年,领取的养老金就会增加600元,一直到公公100岁为止。总体算来,到100岁时,公公可以每年领16600元。


的确,养老金是在增值,但是每年交付14970元,对身负房贷和即将生小孩的我们来说,负担还是有些重。


买养老保险,如同攀登山峰。同样一笔费用,如果从25岁就开始准备,你可以轻装上阵,感觉不到负担,一路轻松之后,便直上顶峰;如果从40岁开始准备,那恭喜你,还不算太晚,不过会感觉有些吃力,如同现在小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登山,难免会气喘吁吁;如果你推迟到50岁开始准备,就有些遗憾了,如同扛着沉重负担去攀登悬崖,其中的辛苦常人难以体会,大部分人会感到力不从心。


同样都是人,同样都是买养老保险,过程和结果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差别就在年龄!张爱玲女士不是说过吗,出名要趁早。其实,买养老保险也是一样,也要趁早,早买更划算。买得越早,投保人的死亡概率就越低,不仅保费更便宜,红利积累得也更多,收益的空间也更大。


我先用最简单的存款例子给大家解释一下。假设存款年利率不变,恒定为3%,再假设你给自己制定了“60岁退休时存够100万元”的目标。如果你从30岁开始实施,定期向银行存款,要实现目标,每个月只需要存170059元。但是,如果你从50岁才开始存款的话,每个月就需要存705748元。


道理就是这样简单!咱们年轻人给父母买养老保险,这份孝心值得称赞,但是由于父母年纪过大,保险公司定的费率过高,所交保费也高。一般来说,年轻人的保费比老年人低很多,“保父母”不如“保自己”更划算。


“保自己”除了有投保年龄小所需费用低的优势外,还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保障时间越长,收益越丰厚。大部分养老险都是长期甚至终身保障,一经投保,就可以享受保障利益,投保人年纪越小,享受的保障时间就越长。而且,很多养老险有分红功能,分红是以复利计算的,越早投保,也越早享受分红收益,累计时间越长,收益也就越丰厚。


第二,保险费率更低。经济不断发展,物价随之上涨,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保险产品也会更新换代。保险公司不可能长时间保留原费率的产品,运营一段时间后老产品就会被停售,继而推出费率稍高的替代产品。在价格上,过往的保险产品总是比新推出的产品更优惠。


第三,年轻人更容易通过核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保险,每份保险都有健康和年龄要求等明确的投保条件。相比而言,年轻人身体较为健康,在特定保险金额内不需要体检,即便需要体检,也极容易通过。但是年纪大者,一定会被要求进行体检,万一查出身体疾病,可能还会被要求增加保费,或者可能被拒保。


不过,尽管年轻人投保优惠多多,但也不要误会,我说的“保自己”并不是让你不管父母,而是以自己的名义买份养老保险,受益人是父母。在保险公司的推荐下,老公买了份万能险,被保险人是老公自己,受益人是公公婆婆。这份万能险以6000元起步,每月交500元即可,交20年,共计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