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立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4:08
|本章字节:9186字
因为待遇太低,很多老师都是干一段时间就走了,学校没有老师,镇领导又到处去请,这种状况也使很多娃儿读了一二年级就辍学了。
穆西西今天打扮得特别精神,白色无袖衬衣,配一条浅蓝色七分短裤,脚穿白色凉皮鞋,长发束在脑后扎了个蝴蝶结,使她本来就丰满的身材显得更加优美,穆西西身材健美高挑,这种穿法看上去靓丽可人。而吊在臀部旁的深灰色的摄影包也正好表明了她的身份。
县委书记李大可是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平头方脸,再加之穿一件白色短袖衬衫和浅灰色长裤,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他身边还跟着分管教育的县委副书记郑西理,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何为。
穆西西认识李大可,但李大可并不认识穆西西。当县委书记李大可从办公楼里出来经过穆西西身旁时,穆西西便甜甜地叫了一声李书记。李大可只看了她一眼,没有应答。
见李大可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还径直朝黑色红旗轿车走去,穆西西有些急了,她上前几步冲到李大可身边说,“李书记我是《汇文报》
的记者,领导安排我今天随您采访。”
没容李大可开口,旁边一位年轻帅哥碰了穆西西一下,指着另一辆中巴车说:“你坐那辆车。”
穆西西看见那辆破旧的中巴车正在上货。
帅哥问穆西西是不是新来的记者。
穆西西说,“我是新来的大学生志愿者。”
帅哥看着她,脸上立即露出笑容,“欢迎,欢迎!我是李书记的秘书罗远航。”罗远航又指着对面的中巴车说,“那些日用品是送去寨坝镇慰问老师的,委屈你坐那辆车了。”
“没事没事。”穆西西一边说一边大步向中巴车走过去。
中巴车上装了一些日用品,同时也坐了五六个人。这几个人都是教委的工作人1。小车在前面开道,中巴车跟在后面缓慢行进。出县城不久路况就变得差了,车子晃晃的。
穆西西数了数,前面共有五辆轿车。
穆西西是个车盲,什么品牌、什么车型她一概不知。穆西西使劲想,这五辆轿车都坐了些什么人?
同车的人嘻嘻哈哈谈笑风生,穆西西却沉默寡言,他们谈论的话题,穆西西听得云里雾里,坐在他们中间,穆西西就像是星外来客。
太阳爬上天空,阳光很灿烂,尽管窗外有风吹进来,但给人的感觉还是热浪滚滚。
中巴车行驶了近两个小时才到寨坝镇。
寨坝镇属高山地带,穆西西后来才知道寨坝镇的平均海拔是1200米。场镇破烂不堪,只有一条街。这天正好是逢场天,人车共用的街两旁摆满了摊点,买卖声此起彼伏。
摆放在镇政府办公楼前的几辆轿车很扎眼。穆西西下车后就看见罗远航站在镇政府大门口向她招手。穆西西跟着罗远航上了五楼会议室,会议室里空调正在欢快运行,凉风习习。县委县政府领导坐在里面喝茶谈话。
见穆西西进来,县委书记李大可便笑着问,“你是新来的记者?”
穆西西露出甜甜的笑,“我是新来的西部志愿者,分在报社工作。”
李大可上下打量着穆西西,“哦,年轻有为,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复旦新闻系。”
李大可说,“欢迎你来啊,我们县里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们县的对外宣传还不够,今后你要多报道我们的好事哟。”
穆西西说:“我会努力的。”
一位中年女干部进来对李大可说,“李书记,我们现在就去吧,老师们都到齐了。”
李大可站起身说:“好吧,我们还是先去开会。”李大可又问:“罗远航,给老师们的慰问品都搬进会场了吧?”
穆西西又随李大可一行人来到政府大楼旁边的镇电影院,镇电影院是七十年代末建的,里面的木椅子已是破旧不堪。电影院空间不大,但里面已坐了很多人,主席台上挂了一横幅:“庆祝第十个教师节文艺演出暨表彰先进大会。”
县领导和镇领导坐在主席台上。
穆西西找了个前排的位置坐下来,准备好照相机。
大会开始了,县委和教育局的各位领导先后讲话。穆西西等得心烦,他们的讲话大同小异,什么全县的教育事业就靠在坐的老师们呀,今后县里要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呀,要把教育做为全县的重点工作来抓呀,等等。几位领导的讲话就占去了近一个小时,最后再是先进表彰,全镇评了10名优秀教师,由县委书记李大可亲自为他们颁发证书和奖金。颁奖后再由优秀教师代表常思渝讲话。
常老师的发言打动了穆西西,穆西西当时就计划对她做一次专访。
表演文艺节目时,穆西西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寨坝镇党委书记刘明远,刘书记表示赞同。
中午,镇政府在政府食堂办了10桌午餐,让全镇老师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穆西西也随老师们进了食堂,穆西西在食堂里看到了李玉兰。穆西西和李玉兰以前不怎么熟悉,但此时见面两人都觉得格外亲热,李玉兰拉住穆西西的手,像小姑娘似的跳着说:“好久都没有见到你了,你过得好不好啊?况娇呢?她是不是经常来看你?”
穆西西说:“我也好久没有见到况娇了,通过几次电话,也发短信,她好像很忙哦!”
李玉兰说:“我只给况娇通过一次电话,我也很忙啊,教书容易,可是要想把书教好不容易,这些孩子基础太差了,我放学后还要给他们补基础课,你呢?还顺心吧?”
穆西西说:“顺心好像还说不上,只是我想任何事情都该有个过程吧,熟悉了肯定就会顺心的。”
穆西西和李玉兰找了个位置坐下来,餐桌上的菜挺丰富,男教师们一点不客气,斟上酒,自饮自乐,大声谈着自己工作上的事情。女教师们不喝酒便端着饭碗一边吃一边说话。
教师们吃饭后又到镇政府底楼接待室领取县里给他们发的慰问品,慰问品是洗衣粉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他们一人领一袋后就三五成群地离开,有说有笑,很快乐也很满足。
吃饭后穆西西就要李玉兰陪她去镇政府找镇党委书记刘明远。
但刘明远办公室的门紧闭着。穆西西也突然发现,停在镇政府办公楼前的缘辆轿车也不见了,就连那辆破旧的中巴车也不知去向。
穆西西心里着急了,忙向镇政府接待室的人打听轿车的去处。接待室的人告诉她,会完后,小车就开走了,至于去了什么地方,她也不知道。
李玉兰说:“管他们去什么地方了,今天下午我们放假,你既然来了,就在这里多玩一天,我也可以陪你。”
穆西西说:“我想采访常老师。”
李玉兰说:“她是红星村小的,离这里还很远,我也没去过。”
穆西西想了想说:“如果你能陪我去,我就留下来。”
李玉兰:“你今天一定要去吗?”
穆西西:“我想今天就去,常老师是一个典型,我要采访的就该是这样的典型。”
李玉兰想想说:“那好吧。”李玉兰转身问接待室的人去红星村的路怎么走。
那人看着李玉兰说,“远得很呐,走路少说也要两个半小时吧。”李玉兰又问有没有客车。那人直起腰说,“哪有什么客车哟,寨坝镇是村村通公路,但不是村村通客车。”
穆西西接过话说:“只要有公路就好办,公路能直达村小学吗?”
那人努力回忆了一下才回答,“好像可以到。”
穆西西高兴地对李玉兰说:“那就好了,我看见街上有好多摩托车,我们就去坐摩托车吧。”
李玉兰又打听摩托车去红星村要多少钱。那人说好像是20块钱,路太烂了,摩托都不想去。
李玉兰也在镇接待室领取了一袋东西,里面有一袋1公斤装的洗衣粉、五块香皂和两本书。
穆西西脱口而出,“这就是县里给老师们的慰问品吗?”
领到东西的老师都很高兴,礼品虽少,情意深重,体现了县领导尊师重教,更是领导重视教育的具体表现嘛,李玉兰也很高兴,她说:“我正想着去买洗衣粉呢,他们就送来了。”
穆西西陪李玉兰去了她的寝室。李玉兰住在寨坝镇初级中学校0内,寨坝中学不大,但教学楼是新修的。
李玉兰说,教学楼是国家扶贫资金修建的,旁边的那幢老教学楼如今用作学生宿舍。李玉兰就住在三楼,屋子中间用三层板隔开,一分为二,里面是李玉兰的卧室,外面就是厨房兼客厅。
在李玉兰寝室稍作休息,穆西西就催李玉兰去红星村小学。
通往红星村小学的公路,严格说来已经算不上是公路了,坑坑洼洼的路面,加上昨天下了一场大雨,坑里积满了水。穆西西坐在摩托车上提心吊胆,有好几次她都要求下车,走过坑洼地后再上车。
李玉兰说:“西西算了,我们别去了,等我给你联系好后,把常老师请到镇上来你再采访。”一会儿,李玉兰又说,“要不我们还是走路吧。”
穆西西知道李玉兰胆小,她也动过,但觉得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归,还是一个劲儿地鼓励李玉兰,再三叮嘱开摩托的中年汉子小心点儿,别慌。
从寨坝镇到红星村小花了一个小时,路上险情环生,穆西西和李玉兰心有余悸。因为是教师节,学校放假半天,红星村小空无一人。
李玉兰便向学校附近的村民打听。她们得知今年缘0岁的常思渝老师是七十年代重庆来的下乡知青,常老师在红星村小做了27年的代课老师,是村小教龄最长、年纪最大的教师。
村民很热情地把她们带到常思渝家。但常老师还没回来。她丈夫说,近段时间来,常老师经常感到胸闷,全身乏力。今天去镇上开会,顺便要去医院看病,估计要晚点才能回家。常老师有一儿一女,大儿子考上重庆大学后留在了重庆,女儿还在汇文县师范学校读书。
常老师的丈夫是本村农民,今年缘2岁了,穆西西和李玉兰去的时候他正坐在院坝上编竹篮。他说这里人多地薄,唯一的特产就是竹子,他从小就学得一手编竹篮的手艺,平时就靠编竹篮挣点钱,前几年他也出去打过工,但落下个腰病,现在没办法做重活。
常老师每个月也只有两百多块钱的代课费,而且寒暑假还不发工资。她儿子到重庆读书的费用全靠常老师的兄弟姊妹资助。常老师丈夫叹息道,如果不是我拖累了她,她早就回重庆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跟着我吃苦。
常老师的家很破旧,三间房,土墙土瓦,家具少而破旧,四周堆放的东西也杂乱无章。穆西西心里有点伤感,这种环境怎样生活啊?
村民听说穆西西是记者,也趁机向穆西西诉苦水。原来,镇教办从来就没和代课老师们签合同,除了2缘0元钱,什么福利也没有。
穆西西很认真地在采访本上做记录。
村民说,这种代课老师汇文县还很多,基本上村小的老师都是代课的,因为待遇太低,很多老师都是干一段时间就走了,学校没有老师,镇领导又到处去请,这种状况也使很多娃儿读了一二年级就辍学了。
穆西西纳闷道,“每年不都要进行普九检查吗?”
村民说普九检查也有假呀,只不过领导从来没认真查过,只要认真查就会发现上报材料中的水分。
穆西西有些不相信村民说的话,可村民再三强调这都是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