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学生村官向柯

作者:耿立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08

|

本章字节:9388字

向柯在最终的角逐中,击败其他候选人成为金星村有史以来最年轻,也是第一个非本村人当选的党总支书记。


早上7点多钟,穆西西就赶到了陶新镇。今天是陶新镇村委会改选村官的日子。


其实,竞选村官在汇文县乃至全国广大农村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村民自主,民主治村,选谁当村长,谁能当好村长,村民们心里都有一杆秤。而陶新镇金牛村的村民选举之所以会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因为今天参加选举的人中有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物,这个人就是西部志愿者向柯。


向柯在陶新镇经发办工作,工作这一年多来,他利用自己在农学院学到的知识,为陶新镇优质稻产销协会做技术指导,再加上他在今年夏天的洪水灾害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在村民中口碑极好。西部志愿者竞选村官,在中国是一件新鲜事,就算向柯不能被选上,他参与竞选的事也具有非常高的新闻价值。


穆西西看见金牛村委会办公楼前摆了几张条桌,桌上放着麦克风,两旁还摆放着两个大音箱。向柯头发整洁,衣着朴素。穆西西走到他面前,用手拽了拽他的胳臂说:“向柯,努力啊,你一定能选上!”


向柯看着穆西西笑笑,“我也没有多大把握。”


“为什么?”


“我来的时间短,群众基础还不是很好。”


“可是有一句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一定能行!”


向柯还是笑,“但愿如此吧。”9点钟,选举开始,村民们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人选投票。


公开投票结果,三名竞选者中,向柯的选票最多。全场立即欢呼起来。


穆西西对村民作了现场采访。一位李姓村民说:“我们就需要向柯这样有知识的大学生当村支书。”


穆西西问:“向柯是去年才到这里来的青年志愿者,对金牛村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你对他当好村官有信心吗?”


村民笑着答:“我了解向柯,我对他有信心。”


接下来是向柯发表就职讲话,他说:“感谢金牛村的父老兄弟姐妹们对我向柯的信任,我也是一名来自农村的青年,我的祖辈都是农民,我对农村、对农民都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会把我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踏踏实实为村民做事,请大家支持我,相信我!”


向柯的讲话短小精悍,村民热烈鼓掌,有的村民还情不自禁高呼,“向柯,好样儿的!”


下午,向柯召集金牛村新一届村总支委1、村社干部召开了会议,把自己的工作打算告知村社干部,让大家为金牛村的发展献计献策,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通过深入采访,回到县城的当夜,穆西西就写了一篇通讯:


大学生志愿者竞选上村支部书记汇文县陶新镇愿个村的党支部换选工作日前结束,在所有的当选者中,24岁的向柯竞选上金牛村党支部书记最引人注目,作为全国首批服务西部的大学生志愿者,向柯放弃了当公务1的机会而竞选上村官。


向柯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作为志愿者,他被安排到汇文县陶新镇服务两年。今年10月初,汇文县新一轮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县里首次对村支部书记“只要党组织关系在汇文县内,可以跨地区竞职”的政策拨动了向柯的心弦,当时,他已是汇州市公务1候录库中一名随时可以进机关工作的“准公务1”。


经过半个月的反复考察、走访调查,向柯决定参加金牛村党总支部书记竞选,并精心准备了缘000多字的竞职演讲稿。初选时,面对村民们疑惑的目光和对青年人工作不踏实的顾虑,向柯重点陈述了他竞选村总支书的四大优势:“因为我年轻,我不存私心,有专业技能,信息灵通。”20多分钟有理有据的分析,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掷地有声的承诺,很快感染了与会党1和群众。


在全村党1、村社干部和村民代表对三名竞职者的投票中,向柯以比第二名多出远票的优势胜出,凭借深入民心的“四大优势”,向柯在最终的角逐中,击败其他候选人成为金牛村有史以来最年轻,也是第一个非本村人当选的党总支书记。


村民为什么要选一个青年小伙子当他们的领头人呢?老党1赵启发说的很朴实:“小向学的是农业而且是水稻专业,他的知识对金牛村很管用……”


通讯稿写完已经是夜里11点多钟了,穆西西在数码相机里选了两张向柯竞职时的照片,连同文稿发给了省、市及全国的多家报纸。


傍晚时,李玉兰接到袁理的电话,听到袁理的声音,李玉兰还是很激动,袁理已经离开汇文好长时间了,这段日子里,李玉兰也常常想起袁理的好处,她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的固执让袁理感到失望,袁理是不会离开汇文的,男人需要自己爱的女人,女人更需要爱自己的男人,被人爱着其实也是一种幸福,但人就是很怪,只有失去以后才知道其珍贵。


李玉兰忙问:“袁理你还好吗?你在哪里?”


李玉兰的声音很大,她突然发现原来她很爱袁理。


电话那头的袁理声音特别小,显得有气无力。“玉兰,我在成都,我受伤了,躺在床上。”


李玉兰立即紧张起来,“什么?什么?你在成都?别人都说你去上海了呀!”


“没有!我一直在成都。”


“你怎么受伤了?你不要紧吧?”


“没……没有什么,只是小伤,你还好吗?我好想你。”


“袁理,你还是回来吧,我们在一起,我们永远不分开了,袁理回来吧。”


袁理沉默了一会才说:“我等你吧,等你服务期满了以后,我来接你。”


“为什么要等到服务期满?为什么?”


袁理不说话。


李玉兰又说:“你的伤不要紧吧,你告诉我你是怎样受伤的?你在成都做什么?”


“我的伤没什么,真的没什么,我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前天和老板一起出去,出了车祸,司机死了,我和老板受了伤。”


“伤到什么地方?”


“脚……脚。”


“要紧吗?”


“不要紧,只是骨折,打了石膏,躺在床上不能动。”


“我来看你吧?”李玉兰不假思索地说。


“算了,别来了,你要上课啊,成都离汇文好远的,我很想你,所以才给你打电话。”


李玉兰说:“你为什么走了就不给我打电话了?我好担心你,好想你!”


“是吗?谢谢你玉兰,我还以为你不爱我,讨厌我了呢。”


“傻瓜,你以为我是无情无义的人吗?”


“只要你还爱我,我就满足了,我会好好养伤,等你来成都。”


放下电话,李玉兰已是泪眼婆娑,和袁理在一起的日子又浮现在眼前。


李玉兰突然觉得这间屋子好空、好寂寞。如果袁理还在,这间空屋子又会充满生机、弥漫温馨。


气温开始下降了,山里的冬天来得很早,去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她和袁理的爱情种子发芽的时候,袁理每次来寨坝都要给她做好吃的,给她洗衣服,睡觉前总是用热水袋把被窝烘热,总是抱着她入睡,使她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而现在,一切都要她自己去做,被窝也是冷冷的,有时睡到半夜了双脚还是冰凉的。袁理很体贴她,时时处处都依着她,李玉兰反倒觉得他窝囊没有个性,现在想想,袁理之所以这样对她,那全都是因为爱,爱就是屈服,为心爱的人受委屈,委屈也变成了爱,李玉兰知道自己很要强,也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袁理就是这么去做的,唯命是从,从不反对她的观点,袁理在她这种思维中失去了自我。


李玉兰越想越觉得对不起袁理,一想起袁理,她的眼泪就止不住往外流。


李玉兰觉得心里空虚得要命,她好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她给况娇打了电话,说了几句,她觉得况娇有些心不在焉,因此她很知趣地挂了电话。


坐了一会儿,她又给穆西西打电话,穆西西显得很热情,特别是穆西西知道袁理有消息后,说话的声音也提高了。“袁理真的在成都吗?


他在干什么工作?”


李玉兰告诉穆西西,袁理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前天遇到车祸,脚受伤,现在躺在医院。


“西西,你说我该不该去成都看他?”


“于情于理你都该去,不过汇文到成都实在是太远了,你走了学生上课就会受到影响。”


“是啊,我也左右为难,以前我为了付青青才和袁理闹翻的,袁理不理解我,我那时也很固执,我们是因为这件事才分道扬镳的,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真的好傻,为了学生,我竟然会放弃自己的爱情!”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得到的东西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工作和爱情有时就是对立的矛盾体,当初我也是为了到西部服务的理想才放弃爱情的,我也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选择值不值得。”


“你认为这样做值吗?”


穆西西沉默了片刻才说:“现在好像还说不清楚,不过我会无9无悔,既然选择了,我想我就会坚定地走下去。”


“可是,人不能没有爱情啊,没有爱情的事业很枯燥,就算你事业成功了,但感情世界一片荒芜,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这种成功又有什么幸福?人一生中真正的爱情就只有那么一次,失去了就不能再来了。”


“我相信一个人一生中只有一次真正的爱情,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生。”


“好了,好了,我们不讨论这个了,你说我到底去不去成都?”


“我也不好说,还是你自己拿个主意吧。”


“哎呀,我就是拿不定主意才问你的嘛。”


“如果是为了爱情呢,你当然该去,如果是为了工作呢,你就不能去,但我觉得,还是以爱情为重吧,我们是女人嘛,有句话不是说,女人是为爱情而活吗?为爱情活一回吧,我的好妹妹。”


“你真是这样想的吗?”


“当然了!”


“怎么?你也变得现实了?”


“不是我变得现实,而是现实改变了我,你不也是被现实改变了吗?正因为现实,所以你才该去珍惜你的爱情。”


“嘿嘿,还是你最理解我,你的意思是说,我是该去成都看袁理了?”


穆西西写的通讯《大学生志愿者竞选上村支部书记》先后在全国的多家报纸上发表了,这是汇文县有史以来在媒体上出现的最多的一次,好几家中央级报刊记者也到汇文来,对向柯的事迹进行深入采访报道。有几家电视台还到汇文拍摄了向柯的专题片。一时间,向柯成了新闻人物,汇州电视台还做了一次向柯的访谈节目。


每次有外面的记者来采访,县委宣传部都指派穆西西陪同,穆西西是第一个报道向柯的记者,她的名字也渐渐为新闻界耳熟。这年11月7日的记者节,穆西西被评为汇州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她报道的《大学生志愿者竞选上村支部书记》也被评为全省的年度好新闻。


就在穆西西去市里开记者节庆祝大会的时候,李玉兰也到了成都。


袁理住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右脚打了石膏绷带固定在床上不能动,衣食住行都靠人护理。


李玉兰见到袁理这副模样当场就哭了,她好后悔,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任性,袁理是不会出走的,更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李玉兰日夜守在袁理床前,她想弥补自己的过失。


从市里开会回来,穆西西感觉到自己对新闻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新闻的根在基层,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她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又有了新的打算,她为自己定了一个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