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军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8 09:42
|本章字节:7086字
2004年9月,笔者带着妻子和女儿去北京游玩,在去八达岭的公交车上,笔者结识了一位河北的老兄,此老兄得知我是河南人,河南河北是半个老乡,便多了几分随意和亲近。从谈话中得知,此老兄经常来北京,知道北京的不少风土人情,两人聊得久了,相互之间便随意起来。后来,这位老兄便很自然地把话题转移到了北京人对河南人的看法上来,并给笔者讲了以下这个故事。
故事讲的是某年某月某日,在北京某古董市场,一个面相厚道说一口河南话的老头和老太,守着一大堆鸡蛋般大小的石头。自称来自河南安阳人氏,老家住在一山脚下,在挖山修路时,发现了这些奇异的石头,后经专家辨认,方知系恐龙化石。因家中孩子上大学花钱,现在把它们带到北京便宜出售,仅售5000元一只。此语一出,引来不少人围观,倒不是这价钱定得有多高,而是大家都在怀疑这老头是不是骗子,他卖的究竟是不是恐龙蛋。就在这当口,来了一个满头银发,戴一副老花镜教授模样的老者,只见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放大镜,把几个石头照了又照,然后回头对围观的群众说,这根本不是恐龙蛋,这老头是骗人的。
然后开始给围观的人群讲解真正的恐龙蛋里边是什么花纹,有什么样的特点等。见有人搅了生意,老头急了,急忙说,我们河南老家的教授难道讲的是假的?北京的教授怎么跟我们老家的教授讲得不一样?便一定要这位教授重新作一鉴定。这北京的教授沉吟良久,对老头说道,如果是真的,就把它弄开方可识别真面目。老头就好像是很不情愿的样子把石头打个粉碎,没想到,打开以后,里边的花纹竟与北京教授讲的一模一样,这名北京教授当即拿出5000元钱,表示这是对老头的赔偿。众人一见,都信了这是恐龙蛋,一些早聚集在周围的“玩家”纷纷掏钱买蛋,等到一回家,才发现上了当。原来,那个北京教授是个假教授,是那老头的一个“托”。
讲完这个故事,这位河北老兄又给我讲起了一个几乎全中国人都知道的段子,“董存瑞战友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我不想再在这篇短文里提及,因为它不但是挖苦河南人,同时也是在嘲弄红色经典。谬种流传实在是害莫大焉。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就有这样一个版本的故事,为了挖苦河南发展得慢,竟说河南的重工业是钉马掌,轻工业是弹棉花。如此,不一而足。
这样的故事流传得多了,便引起了河南人的不快。有一位河南的离休干部便很不服气,特意写了一篇《河南人惹谁了》这样一本书。本想为河南人正名,没想到书一出版,反而多了一条传播的途径,一时间谬种更加流传。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这些年,到北京来的河南务工者是越来越多了。他们有做生意的,也有做小工的,有做家政的,三教九流,不一而足。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流动是合理的,他们一样在为自己的生活和城市的建设出力流汗。但由于务工者众,难免有素质不高的人,做出了有损形象的事,甚至干了违法犯罪的事。如果对此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便容易产生“河南人不行”这样的逻辑推理。
笔者工作在沿海城市,近年来也听到了不少关于河南人的故事。一个就是在温州打工的河南务工者李学生,他为抢救别人的生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一位是宁波的好人王延勤,他为帮助宁波的残疾人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都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他们为河南人争了光。
在中国,人口的合理流动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事实证明,人口的合理流动,平衡了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歧视和偏见不消除,势必会伤害外来务工人员的感情,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新的障碍。这一点。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北导和南导
我说的北导,不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南导,也不是南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我说的北导和南导,在本文里分别是“北方的导游”和“南方的导游”的简称。
我最早见识北方的导游是在五年前,在去八达岭长城的路上。因为是第一次实地考察长城,我几乎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去的。带着一种肃穆感和兴奋感。
可我的兴致最终还是被破坏了。这可能是因为自己是个容易情绪化的人。原因就是因为带我们这辆车的“北导”。
我和一大帮在北京没什么亲戚、明眼一看就是普通百姓的游客,为了图便宜都是在宾馆里提前交钱的所谓的“经济一日游”。等上车出城走到半路的时候,这个长相还算漂亮的女北导开始导游了,脸色毫无表情地自我介绍一下自己和参观的路线之后,很干脆地提出由于什么什么原因,所有上车的游客必须再加上50元钱。她说完全凭自愿,如果不愿加钱的现在就可以下车,并且说回去她可以帮你打车回去。这时候旅客之中开始有人骚动,主要是几个像我这样出门总要穿件好衣服总以为也算见过一点世面的人。没等有人说话,女北导又讲了中国的那句名言:“不到广东不知自己的钱少,不到北京不知自己的官小”。这句话就是为下面的话作铺陈,果然下面的话就是说这是在北京,皇城根下,那怕你在某地是一官员,也得按我现在车上的规矩办事。她这话还真管用,果然,游客骚动几下之后,有想讲话的,最终都不讲了,选择了集体沉默。
我也是那沉默人群里的一个。因为我带着孩子,孩子还小,我不想因为几十块钱让孩子看到她的父亲同人吵架而且打起架来有可能占不到便宜。如果我真是官员,我可能会一笑了之。而且我也能看出来,这车里坐的都不是什么官员,如果是官员他们也不会选择这种“经济一日游”。我想这女北导大概也早已看出,她不过是借这样的话警告我们这帮百姓:当官的我都不怕,还怕你们?
于是,开始收钱,一车人开始慢腾腾地交钱。交钱的人,不但交了钱,也都带了一脸的屈辱。
这场较量以北导的胜利告终。
收了钱,导游开始导游。讲的却不是八达岭,却是皇城根下的一些现代趣事。这些趣事,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都会讲。并且,这个女导游讲起来还乐此不疲。给人一个感觉,北京这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竟然还会有如此文化底蕴不丰厚的导游。最后终于步入正题了,却始终板着一副脸孔,她哪是在服务,她是在给游客上课啊。
五年后有机会去了一趟苏州城。由于客居宁波,我当时跟的是宁波一家旅游团队。到了苏州,导游是个典型的江南男人。小个子,眼睛小小的,但却堆满了笑意和精明。这就让人生出了好感。他一上来就自我介绍自己,极尽“损已”之能事,就像赵本山的小品,说得一车的人轰堂大笑,一车的疲惫消了一大半。然后开始表扬浙江人。先受到表扬的是浙江的美女,也就是越国的西施。说西施代表着浙江的女人,美丽绝伦,打败了苏州的男人也就是吴国的夫差。说得一车的宁波男人都点头称是,人家说得有理啊。
然后又说到几千年后浙江的女人仍然很历害,又打败了苏州的所有男人。有人问怎么回事,南导说温州的太太炒房团带了一大堆钱来苏州炒房,炒高了房价,炒空了苏州男人的腰包。宁波男人再大笑,有道理,并且听着心里挺受用。这明显是在表扬浙江的gdp嘛!浙江的领导不在车上,如在车上省委书记听了也高兴。再接下南导又开始表扬浙江男人,说浙江的男人有本事,那些炒房的太太都嫁给了浙江男人啊。这话听了一车的男人更受用。下面就是任何景点不介绍,相信一车的人都不会再说这个南导的半个不是。果然是欢声笑语,大家一路上对导游都非常地配合,不像是导游领着大家在看景点,更像是亲戚带着客人在游玩。
返回的路上,这个导游对带队的领导提出能不能赏光再看一个景点。这个景点就是苏州的一个专卖苏州蚕丝被的商店。带队的领导本来是个不愿轻易改变计划的人,这次他同意了。想必是这个导游夸宁波男人的原因,因为他是个正宗宁波男人。而且这个导游把话说在了明处:大家去看丝被的制作过程,去了之后呢,如果觉得产品可以,大家就带点回去做个纪念,如果大家拉动了苏州的内需,这里有我的功劳,每100元钱,店里会给我2元钱的提成。由于把话说在了明处,在座的游客没有一个表示反感,反而在购物的时候,表现得很大方。
这就是导游的功夫。
这就是南方的导游和北方导游的差别。
但我这句话讲得可能不对。因为我看到的毕竟是个案。毕竟,他们不能代表全部。况且,时光已过五年,上次北京之行见识过的北导应该大变样了吧。
因为一切都在改变。
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
——致吕秀莲、李洪志和达赖集团
骨干分子及他们的洋主子的一封公开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