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胭脂井》中家国恨

作者:熊召政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5:00

|

本章字节:4004字

读完《胭脂井》,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本书值得一读,且耐读。


历史家最难弄的一件事,就是其作品不但为专家所称道,亦为广大的读者而叫好。此两样,达到其中一样并不太难,但二者兼美,诚非易事。即便如高阳这样的大家,也不是所有的作品都两善其美。但可以说,《胭脂井》是他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部佳作。


首先是材料取舍的功力:


写了两个大事件,一是戊戌政变,二是庚子拳乱。这两件事,若想写透,每件事都可写出荡气迴肠的百万字巨著来。但高阳先生只用四十余万字写出这段历史,不但愉目,而且惊心。没有上乘功夫,实难做到。况且这段历史去今未远,各种记述汗牛充栋,各种传闻耳熟能详,浸淫其中,非火眼金睛,焉能辩出真伪?当然,家非史学家,不必凡事考据,更可正稗兼收。


高阳先生博闻强记,熟读典籍。中敷陈之事,多半有据。如湖北黄州发现伪光绪皇帝,记于《睇向斋秘录》;崇绮与刚毅动议废黜光绪皇帝前往荣禄府邸洽商事,载于《蕉廊脞录》;谭嗣同游说袁世凯清除后党事,《便佳簃杂钞》记录甚详。可见动笔之前,高阳于广泛搜求的工作,已做得十分扎实。但史料如珠,如何用一根情节的主线将其连缀,使其成为光彩四射的项链?这就要看“老夫手段”了。中慈禧复辟,从袁世凯出卖光绪皇帝,向荣禄告密开始,到谭嗣同等六君子菜市口从容就义,其主线是慈禧。围绕她写出了新旧两党的血腥争斗。其中,既有信史,也有稗闻。虽各有纷呈,但都不淹其主。谭嗣同与王五的友谊,本可深写,但只写了“大酒缸”相见与菜市口收尸两件事,而且还只是素描式的,没有铺开来写。可见,高阳先生为了主线叙述的突出,对于枝蔓,哪怕很精彩,也是惜墨如金的。


其次是塑造人物的才情:


窃以为,中的历史人物,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历史中的原始人物。所以,中的历史人物不是克隆,而是塑造。一部优秀的历史,其中的人物不单是历史中的人物,更应该成为文学中的典型。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诸葛亮、周瑜、关羽等人,历史中确有其人,但并非确有其事。家罗贯中,最大的功劳不是写出了魏蜀吴三国的仇怨纷争,而是成功地把一些历史人物塑造成文学中的典型。塑造人物别无他法,惟有在生动的情节中展现。打个比方,中人物好比是鱼,情节则是水。无水之鱼,焉能活否?大海养鳌鲸,池塘养草鲤。所以,没有设计出惊心动魄的大情节,又怎么能描摹出风神各异的艺术形象?


戊戌政变与庚子拳乱,都是动摇国是震憾社稷的大历史。高阳先生走笔其中,撷英采胜,写出的一些人物,比之历史原型,更加鲜活。如慈禧太后的阴险狡诈、光绪皇帝的懦弱孤苦、荣禄的机心权变、李莲英的左右逢源、载漪的阴骘狂悖,珍妃的聪颖刚烈,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次要人物中,如徐桐父子、赛金花、立方、李西来、许景澄等,也都有不俗的描写。


三是叙述语言的特点:


高阳先生的语言,优点在典雅冷隽,不足在于缺乏幽默感。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用汉语写作的作家是有幸的。这是一种感性的语言,既精确,更精妙。少年时,在外祖父的指导下读《昭明文选》,一篇《江赋》,单是形容涛声的象声词就有数十个,排泻而来。这语言的惊涛,至今令我迷醉。禅之所以产生在中国而不能移植它国,就在于没有这种玄奥的语言的土壤。《红楼梦》将汉语的智慧用到了极处。像“假语村言、真士隐去”、“好就是了,了就是好”这类充满东方思想魔力的语句,换一种语言,怎能表达得如此绝妙?


读高阳先生的书,我总觉得他是一位谦谦君子。出身于书香世家且不必说,家风恐怕也是不苟言笑的。因此,高阳先生的语言,便如一个徇徇儒者,一边品着青瓷杯中的绿茶,一边娓娓道来。


典雅冷隽,是高阳语言总的风格,反映到《胭脂井》上,一是简洁,二是生动,三是自始至终含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大凡在语言磨砺上下过几年苦功的人,前两点都能做到,比较难以做到的,是第三点。这其中除了作者本人对语言的感悟,更关涉到作者人生的境界。《胭脂井》最后一篇写到光绪皇帝得到珍妃的遗物豆蔻盒时,高阳是这样描述的:


于是皇帝打开盒盖,一阵浓郁的香味,直扑到鼻;顿觉魂销骨荡,刹那间,眼、耳、口、鼻、意,无不都属于珍贵妃了。


寥寥数语,将生离死别的哀痛写到极致。此是明人小品的功夫,看似平淡,细嚼下去,始觉字字珠玑。写到这里,我禁不住又将放在手边的《胭脂井》拿起来稍作浏览。高阳先生作品浩繁,但《胭脂井》应该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说白一点,很有点书生议论国事的味道。但它毕竟又是正宗的。如果在情节的设计上多一点悬念,在珍妃的悲惨命运上再多费一点笔墨,或许会更加好看,《胭脂井》的书名,也就更贴切了。


2004613草于梨园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