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三回冠盖满西京厌闻内战胜抗战专机飞平凉喜见少帅接少将

作者:唐人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6:53

|

本章字节:12350字

书接上回。却说张学良大哭道:“委员长!真的不能听听咱俩的忠告么!”


“我早说过了!”蒋介石扭头就走:“你们要我停止剿匪去抗日,除非太阳从西出!”


张、杨两人满肚委屈,好不愤慨,想整日价厮守着老蒋,却又不可能。原来蒋介石为了戒备,到达西安后,并不住在城里,远迢迢去临潼居住。临潼离西安五十市里,是著名的温泉区。当年杨贵妃“侍儿扶起娇无力”,正是在临潼的华清池。那地方位于骊山脚下,挨着始皇陵。气候宜人,山光景色也甚可观。蒋介石每天去西安骂过一阵,回到临潼,心中兀自没有好气。侍卫们都不敢吭一声大气,听寒鸦枯噪,黑压压把天空遮了一大片。且说十二月十一日上午,华清池落叶萧萧,流泉潺潺,正静寂无聊间,忽地一辆车子开到,上面急冲冲冲下一个人来,便向蒋介石住处奔去。侍卫见是陈诚,也未阻拦。陈诚一见蒋介石,也来不及行礼如仪,紧张地报告道:“西安气氛不佳,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


“不会吧。”


“听说张、杨两人不肯剿共,或有异图。”


“他们敢!”


陈诚穿了厚厚的冬服,却是满头大汗:“还是避一避的好。”


“有什么可以避的!”蒋介石皱眉道:“他们绝对不敢!什么西北军、东能军,还不是同西安的乌鸦一样,乌合之众!我那一万五千名著名的宪兵第三团已经开到这里,此外还有警察。张学良、杨虎城他们在西安并无一兵驻扎,如果要开进城里来,我们的军队不一样也可以开进来么?”


“我看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我决定今夜请他俩到这里来吃顿晚饭。”蒋介石沉思一会:“他们如果一个也不来,那就证明你所听到的确有根据,我们也可以早作准备。”蒋介石绕室彷徨,突地停止,向陈诚挥挥手;“你让侍从室去个电话,就说今天晚上,十二月十一日下午七点钟,我在临潼等他们吃饭,你去吧!”


张学良接到通知,不知道这顿饭为了何事。同时听部下报告老蒋专车已在准备动用,似乎有升火待发的迹象,这一来使张学良着急万分!他只怕老蒋一回南京,抗战大事毫无进展,那中国前途,不能想象。再三考虑,便在午后秘密发出电报、电话,盼望杨虎城等高级将领迅速开一会议,以便商量。说也凑巧,正在这当儿,蒋百里到了西安,下榻西京招待所。那是县府招待军政大员的所在,同住的还有蒋鼎文、朱绍良、陈诚、陈调元、邵元冲、蒋作宾、万耀煌等,可说是冠盖满“西京”了。那时光蒋百里刚从欧洲考察回国,蒋介石专电邀他西行。他一到西安,蒋便来了电话,要他到华清池去见面,不料他恰巧赶上了西安事变。


西安,这个在极度忍耐之中的古城,已经超过限度,它要爆炸了!


十二月十一日下午四点三十分,西兰公路线甘肃东部重镇平凉城内,东北军第一○五师师长刘芳波(多荃)奉蒋介石之召,到西安参加“剿匪会议”去了。职务由第二旅少将旅长唐君尧代理。该师正面“匪情”相当紧张,唐君尧不敢怠慢,他要留下一条性命以便早日打回东北老家,因此每天必到师部料理军务。那时光他照例在司令部办公,师部电务课长忽亲来面交一份西安发出“限即刻到”的急电。他当时就有事非寻常之感,因为习惯上送递电报者是传令兵的工作。


当他微微感到诧异时,已撕开了电报封套。忙看,电文只寥寥五字,却真的十分不寻常!那五个字是:“机到即来。良。”


唐君尧有点迷惘,更多一点近似慌乱。匆促中第一个想法是“西安一定有事”;随之联想到“发生了什么事呢?”因而陷入了某种程度的惊疑。跟着,因为他是个重视职责的人,自然又想及,“前方在‘剿匪’呀,不能没人指挥,要我去干什么?但当他还未能获得任何答案时、已经没有更从容的时间容许他再想下去了,张学良的波音座机的声响,已在平凉上空吼叫着,在他头上催促上道了。


于是,二十年军人生活习惯支配着他下一个动作,不是思考而是行动:迅速从座椅里站了起来,把电报塞进军服上身的左上口袋,向师部大门走去。经过院中卫兵面前,都忘了回答敬礼。钻进停在师部大门外的汽车,人还不曾坐定,便告司机说:“飞机场!”然后随手关闭了车门。车子的轮胎转动,道旁的左公柳向车后退着。猛的他想起来了:不但没有叫上一个勤务兵,且也忘记了系上武装带。自卫手枪和“军人魂”那小剑都不曾带。


汽车抵达飞机场的时候,波音机已经降落,只机头的引擎尚不曾停止。车直到机门前停下,他即钻进机舱,看到九个座椅都是空着,只有他一个孤零零的乘客。跟着马达吼叫,飞机冲向已经稍呈灰晴的天空。他才继续想:究竟出了什么事呢?前方该怎样指挥呢?当然他无法在五十六分钟的飞行时间中,对这些问题获得任何答案。俯瞰地面见到万家灯火,知道已经在西安上空,时间是十一日下午六时。


一下飞机就看到刘多荃等候在那里。唐君尧问:“师长,出了什么急事吗?”面色沉重的刘并不回答,只说:“上车!赶快上车!”车中他再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刘仍木然地先对司机说:“副司令公馆!”然后才转过面来注视着唐,说了句:“等副司令告诉你罢!”随后经过闹市时车中是沉闷的寂静。刘在两目前视,脸色肃然,唐则满腹狐疑,不知道从哪里说起。一直到了金家巷张学良公馆,临下车时,唐问:“我就这样见副司令吗?要不要回家一趟系好武装带再来?”刘说:“不要!现在你就上楼!”说罢匆匆自去。


张学良那时并不在家里,正赴华清池应蒋之邀,举行“各将领行辕会餐,商议进剿计划”。


张公馆的一切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赵四小姐住在三楼,照例很少下楼走动。二楼右手那两间起坐室,是僚属们办公的地方,已空无一人,他们都下班回家去了。左手那间宽大的客厅兼饭厅,也依然有着柔和的灯光。唐君尧静悄悄坐在那里,心中茫然,不知将要承受什么任务。


地下一层住的是副官、勤务们,各室灯火虽亮,却无特别动静,也没有什么声响。院里仍然有一两个人走动,也绝感不到有什么紧张。和平常一样,临街的院门关闭,从来在门内都无警卫,那天也不例外。


相反,蒋介石行辕所在的华清池却特别紧张,他近来肝火特别旺炽。十日那天张学良曾向他申述东北军各部在前方“剿匪”所遭遇到的困难,和在日阀节节进侵的局势下,全体官兵不忘国难家仇,已表露悲愤的倩绪,希望改变“安内攘外”政策。张的陈述只是重申前请。他遣赴洛阳为蒋祝寿时,本来就曾为此而惹起蒋的震怒。蒋当时厉声疾色训斥过他:“你要抗战?等我死了以后再去抗吧!”“我是革命的,不服从我的就是反革命!”这样的训斥,当然是使张学良非常难堪。可是就这一次,蒋更面红耳赤,怒不择词,一连串对张申斥痛骂了四、五小时。


十一日,黎天才晋谒,报告军中的情绪和希望。蒋严认为他“对剿匪方针表示怀疑,与汉卿昨日言如一辙”,遂又痛加诫斥,并训以“领袖就是你们的父母”的大道理。


蒋介石那两天的怒不可遏,似已陷入半疯狂状态。在这样不正常心理状态下,对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怀疑,倒是很自然的。据他自己在“蒋委员长西安半月记”中所追述:”十一日。早起在院中散步,见骊山上有两人,向余对立者约十分钟,心颇异之及回厅前望见西安至临潼道上有军用汽车多辆向东行进,以其时已届余每日治事之间……未暇深究。”蒋这段记述显然暗示西安方面对他有不利的布置,其实截至十三日止,临潼根本没有东北军或第十七路军驻守。华清池内部警卫是蒋自己随带的便衣卫士和卫兵;墙外“民众池”驻守的则是中央宪兵。如果说有东北军,则只有一个高射炮连,在四周山地担任警卫。这一连人不但未增兵力,并且可能人们不会相信绝对没有参加十二日华清池院的内战。“委员长西安半月记”中也写道,前院枪响之后:“毛区队长裕礼派传令来报曰:‘叛军已冲入二门,但接后山哨兵所电话称该处并无异状,亦未发现叛兵。’……‘区队长……速请委员长先登后山。’……”那个哨兵所电话,就是高射炮连的士兵。如若西安方面对事变确有详密预谋,对蒋有加害恶意,为何不增加华清池为他警卫的这一连兵力?听过毛区队长报告后,蒋会假想:“如果东北军整个叛变,则必包围行辕外墙之四周,今前垣之外,尚无叛兵踪迹,可知为局部之变乱。”这一遐想也判明了东北军十二日的行动,并未预先作全盘布置。所谓十一日早会“望见西安至临潼道上,有军用汽车多辆向东行进”,那是蒋的事后文章,在于暗示西安方面有“预谋叛变”之嫌而已。


黎天才去华清池,倒是张学良对蒋的一番好意。据杨虎城事后告郭增恺:“副司令在六七日接到全市各校学生将出动游行请愿报告后,颇感棘手。他来问我:‘有没有办法劝告学生们停止?’我说:‘除非有理由说明不应该抗战,否则就很难为力。’结果惟有相对叹息。续又听说:‘宪兵团、省党部等机关都已决定以武力制止请愿,准备在各冲要街口布设机关枪,不惜大量流血。这可令张先生冲动极了。那天他来时脸儿也黄了,眉毛也长了(陕谚:形容焦急愤怒状)。’他认为这是最荒谬的胡闹,徒然为蒋自掘坟墓,除全国更痛很蒋介石外,无任何结果。后来商定由我私人约请教育界疏解,由张先生严戒各机关不准胡闹。八日,学生请愿队伍已冲出城关向临潼出发,同时他又接到报告,那边宪兵团已经布置机枪阵地,急得他在顿脚,接连叫嚷:‘这怎么行?这是什么办法?更多件惨案对他(指蒋)有什么好处?’因此他单枪匹马追出城去,在坝桥把请愿队伍挡住,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去向委员长请愿。我是副总司令,可以代表委员长酌量考虑你们的要求。你们有什么话都可以对我说,由我代表你们传达。’我佩服他那般勇气,更佩服他的一番苦心。他单枪匹马去挡住学生群众,使他们免于流血牺牲,也使蒋免再多受一次屠杀青年的罪名;而他却没有顾到他自己是‘不抵抗将军’,也很可能遭到意外。奇了,就是这样一片忠诚,他却碰了蒋介石一个大大的钉子!蒋介石怒骂他不懂得拥护领袖:‘有人侮辱领袖就是侮辱你们的父母!拥护领油的就该奋起和他拚命!’你想这是不是癫(陕语;疯)了?张先生却仍未灰心。我问:‘副司令想怎?’他说:‘我还得跟他说。’十日,他在华清池挨了顿痛骂回来,也仅和我说:‘明天再教他们多几个人和他说去。’这就是十一日黎天才等人挨骂的由来。”


杨虎城那时曾问张:“我看副司令都没法转变委员长嘛,黎主任去又有什么用?”张学良道:“再不去,就请他多召集一次团长以上的军官会议,由他们和他说!”


可是十一日中午后,他即感到和蒋介石说话的机会已经失去。当他知道蒋介石那列专车已经升火待发,随时可以离陕,他便认定今后国事的为福为祸,和蒋介石本人的成功失败,都须得在这瞬息间决定了。于是,大约在十一日下午二时半后三时半前,方发出那“机到即来”的电报。


七点正,张学良带着几个随从到达临潼,蒋介石第一句话便问道:“还有虎城呢?”


“他今天自己作东。”张学良说:“事先已经发出请帖,无法改期,要我代表他向委员长致歉。他说明天再来看您。”


“没什么,没什么,”蒋介石吩咐摆宴,这顿饭吃得并无异样,席上蒋介石向蒋百里、于学忠等人还是剿共长剿共短的说个不休,张学良起先还婉言辩论,到后来只是唯唯诺诺让他一个人说个够。到九点正散席,张学良告辞,忽地向随从中招一招手,一个身躯高大、挂佩上校官阶的军官趋前敬礼。张学良向蒋介石说道:“他是上校营长孙铭九,明天就去前线担任职务,希望委员长给他几句训话。”


“好好好,”蒋介石端详一下孙铭九,觉得此人器宇不凡,笑了笑:“孙营长,明天,是你去剿匪吗?”


孙铭九立正道:“是的,委员长。”


“你今年几岁了?”蒋介石极力做出和霭和亲的样子,笑眯眯问道。


“报告委员长,铭九今年二十六岁。”


“好好好,”蒋介石点点头道:“年轻人,好好儿干。”他倏地把脸一沉:“孙营长,最近第一军剿匪的经过情形,我听说在你们军队中有些不同的看法,你倒给我说说看。”


孙铭九瞅一眼张学良,侃侃而谈道:“报告委员长,这件事情是这样的:那是十一月二十一日,胡宗南将军损失不轻。事先,胡将军那支装备最好的部队势如破竹,深入甘肃北部,红军根本没有同他交手,只有一些小接触。胡将军断定对方已经不堪一击,于是率军深入,一直追到河连湾,情势就变了。胡将军的军队被引进一个泥泞的山谷里。天黑后空军不能轰炸,气候又冷,大概在零度以下。在这个时候对方突地袭击,左右两翼用刺刀冲锋。好几百人突入阵地,用手榴弹当棍棒使用。这一次战斗结果,第一军的猛烈进攻已经终结,步兵两旅、骑兵一团被解除武装,步枪与机关枪损失无算,而且有一营人投降对方。胡将军领头疾退,将他几个星期以来拿到的地方,在一夜之间全部放弃。”


蒋介石对于第一军的挫败,早已恨得牙痒痒的,听孙铭九讲完之后,压住脾气追问道:“我要问你的,是听说你们曾经在旁边冷笑,说这个战斗说明了剿灭共匪是几乎不可能的,这样打下去不知道要打到哪一年,但日本人可又得寸进尺了,是么?你们是这样想法的么?”


孙铭九连忙答道:“报告委员长,铭九没有听说过。铭九明天就要上前方去了。”边说边行礼,准备辞去。


正是,但求当面认得清,庶免有事捉错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