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第四章 与人为善(4)

作者:职勇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59

|

本章字节:3206字


成功不是一个人的事。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谆谆教诲,亲戚朋友的关心,同事的热情帮助,领导的信任……这些都是一个人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些,我们不仅应有感激之情,更应具有涌泉相报之举。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但难就难在受到帮助的人是否都能知恩图报。不想回报的人,自然不可能存有感激之心。他认为一切都是应该的,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或解难也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人不懂什么是感恩。


成都有一个叫张明星的退休职工,他家还有一个务农的老伴。每个月,他只能拿到500元的退休金,但他却在承包某重点中学食堂的6年里,通过老师的介绍,为80多位贫困生提供了总额超过8万元的免费餐,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其中77个考上大学……这本是一曲抒写人间真情的赞歌,但结果却让人看到了令人心酸、令人困惑的事:在受用老张免费餐直至毕业的80多位学生中,竟没有一个人曾经向老人表示过任何形式的谢意,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考上大学了的同学竟没有一个人记得老张。在记者的再三提示下,他们才渐渐恢复了记忆……他们的良心哪里去了?是什么让这些有足够的智商考上大学的孩子竟发生了如此叫人匪夷所思的失忆?如果说偶尔见几个天良遗失、过桥丢棍、忘恩负义、人性泯灭的异类不足为奇,但出现这样一个为数众多且文化层次不低,却无一例外地忘恩群体,不仅是社会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极大失败……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常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受人之情,就得报人之恩。这也无疑是最基本的公平的体现。而这帮天之骄子们应该对几年里享受的免费午餐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才对,真的没有理由接受得那么安然,而后又遗忘得那么坦然。做人,不能先前给吃的时候是认识的,而现在上大学吃不着的时候就忘了。


漆黑的夜晚,有一位盲人打着明亮的灯笼徐徐而行。一个路人看见了,就奇怪地问:你横竖都看不见,还打灯笼干什么?盲人回答道:既为了给别人照明,又不让别人撞到自己身上。你想想,这难道不是一位没有白费蜡的盲人吗?他为别人照路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世上那些空叹人情冷漠者和理直气壮享受别人施恩解难的人,真应该从盲人打灯笼照明行走这件事获得些许启示。在缺乏感激的人际社会中,不妨先点起自己的那盏灯芯,先照亮自己,然后才去温暖别人吧!曾在报上看到,有一位乡村小学生,因家里太穷拿不出两块多钱课本费将面临失学,其老师知道后就马上给他补上。20年后,该穷困学生到深圳当了老板,从邮局寄给那位老师20万元偿还那两元课本费……这才真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动人事例。


如果身边的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行善莫念,受施图报的处世态度,那么,我敢肯定,人世间必将更加充满快乐和温馨!


如果一个人能够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他也一定会忘却自己对别人的怨恨。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人际间交往的良性循环,社会也才能和睦,生活也才舒心,工作也才顺心。


天堂和地狱


人生在世,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可能会遇见某件事让你有所感悟。人们在等待你给予他们所欠缺的东西,而你所得到的回报是一个洞察人生的新视角,对人生美的一瞥,世事纷扰中的喘息这一切,只有穿越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你才能看到。


帮助别人是一种施恩,接受帮助需要有一颗感恩之心。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个人死后被带去观赏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


可是,当他仔细看那些人的时候,他发现他们当中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或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抑郁而又沉闷,无精打采,而且都瘦得皮包骨头。这个人发现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长的把手。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