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龙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2:40
|本章字节:11646字
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岩洞洞穴都是由地下水冲蚀而成的,河流冲刷洞壁会留下痕迹,从这些痕迹可以判断出当初河流的走向。任何一个复杂的洞穴系统都是当初的一个地下河流系统。这时不论你在哪一个“支流”里,你都可以顺流而下找到“主河道”,再从“主河道”走向地表。实际上,任何专业探洞者都是不做路标的,它们会按照水流冲刷的痕迹很轻松地走出复杂的地下河流。当然在找流迹时一定要判断出“河”是从洞里面流出,还是流进。
洞穴一般由狭窄的通道和宽敞的“大厅”组成。大厅往往是几条通道相会的地方,且乱石密布。从通道进入大厅容易,从大厅找通道口困难。所以,当你从一条狭窄的通道进入一个宽敞的大厅时,一定要在入口处做好反光路标。
在探洞过程中一定要有事先的准备工作,要准备罗盘、皮尺等工具,一边测量一边设立标志,步步为营。还要注意的是,进入洞穴之前负责人要清点人数,在洞中行进时要随时检查,出洞时还要核实,避免个别人因好奇而单独行动,导致掉队和迷路的发生。在洞穴探险中要服从领导,团结友爱,切忌单独行动。
2水淹
洞穴中的地下河、地下湖水位变化很大,在洞穴河流中涉水前行,可能脚下深度不大,但是往前跨一步就是深可没顶的深潭,因此在水中行走时,先用木棒、竹竿等探一探路再前进是很有必要的。洞穴中水的温度比较低,在水中行走常会导致抽筋,因此腿脚易抽筋的人要格外注意。水有时会有旋涡,水下常常有大块的崩塌岩石或尖锐的石头,因此不可跳水、潜水,要有安全意识。最好带有救生衣并做好岸上保护。上岸后立即擦干身体避免着凉生病。在雨季时,洞穴中的水位会因为地表水的大量迅速涌入而急速上升,导致洞穴淹没等危险,此时洞中易出现塌方及小洪水,因此在雨季和天气变化强烈、气候突变时尽量不要进入有水的洞穴,最好在旱季进洞探险。有些洞穴内的水位即使在非雨季时也会大起大落,要预先做好调查准备工作,进洞后仔细观察洞壁上的水面痕迹再行动。此外洞穴中常常有瀑布、跌水、急流、旋涡等危险地段,在这些地段要更加小心。没有掌握基本情况和做好安全保护,不要冒险行动。
3岩石崩塌
洞穴中的洞壁、洞顶部分常常有不稳定的局部岩块,在这些地带行进时要仔细观察,适当避开,避免因坠石而伤人。在洞中陡坡地带行走时,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更应该相互照应,以避免走动时踩松的石块滚动伤人,特别是在崩石堆中行走时更要小心。
4跌倒、坠落或碰头
洞穴中黑暗无光、地面不平,一般很少能平稳地行走。在有黏土浮泥的地面上走,更容易跌滑伤人。攀登爬行的时候,要更加小心,先要选择好路线,并做好保护准备然后再行动,切忌急躁冒险。洞穴里常常高低不同,并且常常有钟乳石垂下,一不小心就会被碰得头破血流,因此进洞时一定要戴安全帽,行进时要看清楚再走。
5有毒生物
在洞口地带,经常有一些有毒生物如蛇、毒虫等,在一些低洼地点会有细菌,对人体有害。在这些地带,要避免受伤。如果被咬或被感染,应该立即采取紧急的消毒处理,并及时离开洞穴做进一步的治疗,切勿粗心大意。洞穴内的水一般看来比较清洁,但是也有一些水是有毒的,同时洞穴中的水含有大量的钙化物,因此情况不明时一般不要饮用。
6真菌感染
洞穴内潮湿,极易生长真菌。在洞内行进时,不小心有了伤口应该立即消毒包扎,不要接触土尘,避免感染。进入洞穴时所带的消毒药品此时就派上用场了。
7缺氧窒息
有一些洞穴通风不好,甚至空气闭塞,特别在洞中低处常常有二氧化碳沉积,在进入时如发现呼吸有了困难,应该立即出洞,避免因慢性缺氧而晕倒。探洞时可带一些蜡烛等明火,观察其燃烧的好坏,以判断洞内氧气充足与否。探洞者最好使用电石灯照明,因为当洞内氧气缺乏时,电石灯火苗的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可以提醒探洞者及时退出。如果发现乙炔火焰闪烁,表明氧气不足或二氧化碳含量已达3%,这时要特别注意,二氧化碳含量达到10%时乙炔灯会熄灭,这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足以致命。值得注意的是,在电石燃尽清除残渣时,会有残存的电石气逸出,要防止其他人的电石灯火苗把逸出的瓦斯气点燃发生危险。所以当一个人更换新电石时,其他人要退出5米以上的距离,使用电石灯仍需带上一支手电筒备用。
五、洞穴救险
隐藏在深山密林中的岩洞常常是人迹罕至的,有野兽栖息,毒蛇居住,害虫藏身。在没有任何经验和装备的情况下贸然进入,极易受到意外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有些岩洞可能是盲洞或者是废弃的矿洞,通风不良,氧气不足,有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沉积于洞穴深处,会使人因缺氧而昏迷洞中。有些构造奇特的岩溶洞因其通道曲折崎岖,高低错落,岔洞很多,稍不小心便会迷失方向,或者从潮湿滑润的岩壁上跌落造成意外损伤。
任何一个洞穴探险队员都必须具备救援处于困境中的同伴的能力。比如说一个同伴不幸从单绳上摔下来或为一块坠石所击伤并因此失去活动能力,而此时其他同伴又不在身边,你就面临着单独救助受伤同伴的任务。这首先是一个信心和勇气的问题,其次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你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位不幸的受伤同伴的生命系于你的手上,你必须和时间赛跑,而不能犹豫不决。
若受伤者仍有知觉,则要鼓励他做有力的伸展运动以帮助他自身的血液循环;若他已无力运动,则设法帮助他把双脚抬到可能的高处,这样能使他的血液回流得快些,避免脑部出现缺血。如受伤者已失去知觉,则需迅速检查他的脉搏,如果他的脉搏很弱或跳动非常快,则说明情况很危险,此时应将其翻转为头下脚上的姿势,且不能扭着其脖子。
洞穴救援的目的就是要尽快地将受伤者弄出潮湿阴暗的洞穴环境,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洞穴探险时,要注意探洞口哨所表达的信号,以便在危急时刻可以在第一时间帮助受困的人。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国际通用的信号:
1表示急需帮助时的声音信号:
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再重复。
2表示需要帮助时的声音信号:
六次快速而连续的发声。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3表示已理解的声音信号:
三声快速而连续的发声。间隔一分钟后重复。
4表示返回基地的声音信号:
连续拉长的发声。
在进行洞穴探险时一定要掌握好这些信号,以备不时之需,千万不要损坏灯具,与同伴走散时的方法就是在原地等待救援。探洞要结伴进行,在洞内分散活动时,要二人一组,以免灯具损坏时孤立无援。另外,探洞前一定要给可靠的人交代时间地点、方位和大致出洞时间,以防万一。探洞也要注意环保,尽量不要给神秘而美丽的溶洞留下污染。在整个探险活动中,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相互协作精神是极其重要的。
登山探险
登山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从低海拔的平缓地形向高海拔的山峰进行攀登的一项活动。登山探险则需要人们在一定的装备辅助下经受恶劣条件的考验,并最终登上顶峰的一种野外运动。在探险攀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体现了人们在艰难险阻中坚忍不拔的气概,是对人体适应能力的一种锻炼,能启迪人的智慧,培养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登山爱好者多数以组队的方式攀登奇峰峻岭,在游览过程中同时进行摄影、采集标本等各类活动。
一、充分的行前准备
无论探险的目的是什么,在出发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相关资料,了解将要去的地方的地形地貌、人文风情,与朋友一起讨论,汲取别人的经验。由于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更加恶劣,登山前必须研究山峰情况,选择登山季节和路线并侦察确定,登山时必须正确判断各人的身体状况并制订可行的攀登计划。同时由于较长时间在山区活动,需要做大量的物资准备工作。
1个人的体能准备
健康而强健的体魄是完成登山任务的基本保障。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是登山之前的必要准备。必要的体能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适应高原的能力。可以进行慢跑练习,准备一双慢跑鞋,要求质轻,柔软性好,鞋底弹性好,这样可以吸收一些冲力,使反作用力减小,不易造成运动伤害。跑步练习的时候,以最舒适的速度,并尽量加大步伐,从1000米开始跑,每天都要坚持,慢慢的每天加一些距离,仍要以舒适为佳,不可超出个人的体能状况。如果没有事前的体能训练,就突然上山,一天又得运动五六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这样一来,在通过断崖时,会因为体力不支,进而使判断力降低,就很可能会发生坠崖等危险事件。好的循环系统是关键,到达高海拔地区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浑身乏力、没有食欲等高原反应都是很正常的。一定要从自己的心理上去克服恐惧,一般3天后这些症状就会消退或减轻。
2基本装备的准备
要备齐行程中需要携带的物品、工具、食品等。物品的选择如衣服、鞋袜、雨具、背包等,在前文已有详细的概述,另外要注意地图的使用。到了野外,周围的环境都是自己所不熟悉的,为了预防迷路,地图是不可缺少的东西。确定自己的位置,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途中是否会有危险等,都可以由地图得到帮助。在迷路时,用地图可以确认自己的位置,再走回正确的路上。在看地图时,应先了解图例,指导对周围环境生疏的朋友,让他们能了解。要绘制人人都了解的地图,必须要应用图例,并标出确定的方向,通常地图上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在绘图时,宽路、小路、十字路、有尽头的路等,都要画出来,标注清楚。附近的火车站、公共车站等交通设施,也不要忘记画出。
3合理地分配工作
登山所用的设备和补给在进山后是没有后援的。因此,在进山前要做好各种物品的准备,这需要大家分工合作,确定某人负责食品掌管炊事;某人负责工具,清点帐篷,小炉子等;某人管会计,负责交通费用,食品费用,杂费登记等。还要决定领导人,要选择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人担任。以上这些事项要做一个计划表。在进山前要根据实际情况,按计划将物品合理分配给大家,共同完成携带任务。每一名队员都必须对自己的任务负责,以保证登山活动顺利进行。
4确定突发事件时的联络方式
在较长的登山活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队伍分为若干个小组。为了防止通信设备因突发故障而失去联络,还要事先确定其他的联络方式和联络规则。在派遣联络员的时候,最好将具体内容写在纸上,尽量避免口头传递,以免出现误差,选成严重的后果。
二、选择登山路线的原则
登山路线的选择方法和手段较多,在进山前,应尽力收集有关山峰的文字、照片、电影、录像、地图、航空照片等,尽量利用最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最好是1∶50000的地形图,能找到1∶25000的更好。从地形图上大体能了解到该山峰的进山方向,初步确定几条路线方案,大体可以了解各段路线的坡度等情况。进山后的路线侦察,要利用各种手段。观察整个路线,一般的方法应是登临与计划选择路线相对的山坡或山头,对整个路线进行分析和观测、记录、对比,然后进行小队伍的实地侦察,侦察高度和程度应视所选择路线在安全原则下可以登顶为限。登顶的具体路线还在于队员正式登山时依据上述原则实地进行,随时修改计划中的路线是允许的,也是使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情况更加统一的过程。
在安全的前提下,避难求易,舍远求近,实地进行修正,不失高度,不失方向,到达顶峰。具体要注意以下原则:
1安全的原则
在由大本营到顶峰的整个路线上,虽然布满了困难的地形和存在着各种山间危险,在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队员发挥应有的技术水平后,能够保证人身安全的,称为安全路线或成功路线。若通过采取得当的时机,安排相应的措施就可以通过的困难和危险的路线也可称为安全路线。
2舍远求近
舍远求近是选择登山路线的原则。攀登一座8000米以上高峰,一般登山路线都在20千米以上,珠峰东北山脊路线长达35千米。路线长,必然在物资运送、营地设置、抢救伤病人员、组织指挥、通信联络等方面增加一系列的工作量。这就应该力求在安全的前提下选择较短的路线,以减轻不必要的工作量,从而节省队员体力。
3根据山峰的地形选择路线
登山运动是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人与大自然的斗争。要战胜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必须了解活动的环境特点。
高山地区的地形,从垂直方面来讲,具有明显的分带特点,3500米以下为森林带,3500~5000米为草原草甸带,5000~5500米为冰川冰迹带,5500~8000米以上为高原冰川寒漠带,并常以冰、雪、石混合地形为特征。冰川主要表现为冰雪补给区,即粒雪盆围壁和山脊山坡上的零星冰雪,这个地带的岩石以冰冻风化的破碎岩石为主。
在选择登山路线时,必须考虑如何通过以上各种地形。在森林中行进时,应尽量利用当地牧民、猎人走过的大道小路,并注意在新选路线上以明显的路标指示方向。高山草原草甸带,视野开阔,路线较易选择,但要注意避开泥泞的沼泽地区。
极高的寒漠带,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岩石冰雪混合地形。在这个地带中,宏观地形已比较清楚,比较容易选择路线,但由于局部地形的阻挡,有时也阻碍大家的视线,这就要求必须善于统观整个地形,掌握路线的大致方向,不可被局部地形所迷惑。远看一个石头,近看一个小山包的错觉在登山中经常出现,在这里大家必须力求整体和局部的统一,不要丧失已取得的高度,保护路线的大方向,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登山技巧
登山具有怡神健身之功用,山中林壑清幽,景色优美,令人赏心悦目。如果要攀登的山比较高或者平时很少参加攀登运动,那么,在登山之前做一些热身运动是很有必要的。利用10分钟至20分钟做一些肌肉伸展运动,尽量全身放松,这样攀登时会觉得轻松许多。要想在攀登过程中更加轻松容易,就要注意以下技巧:
1上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