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

作者:叶广芩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2:59

|

本章字节:19072字


1949年的山路上,许忠德穿着长衫拿着雨伞,斜挎着小包袱,大步流星地走着。太阳刚刚冒红,他已经攀上了凤凰山山巅。五十多年后许忠德还记得那天的太阳是一下子跳出东面山峰的,那是一个瞬间,不是缓慢的过程。他还记得太阳出来的情景,刹那间大地一片金光,那光明来得突然迅速,让人来不及思索,虽然脚下的峰峦大部分还在暗影中,但站在山顶的他已完全沐浴在阳光下,浑身上下金光灿烂,充满了神圣。那情景,很像是他后来在“文革”期间看到的《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去安源》是当时一幅著名的油画,大街小巷挂着,各家的屋里贴着。无论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年轻的毛泽东穿着长衫,拿着雨伞,迎着太阳走在山的峰顶,脚下的群山还在沉睡,毛主席却阳光灿烂,满怀着希望和责任……每每看到这幅画,许忠德都要在画前停下脚步,滞留半天。他觉得,画上的人物不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是他许忠德,要不,那景致那神情不能那样一致,连那把伞和伞上的修补也一模一样。这种感觉许忠德只能作为秘密压在心底,说他跟伟大领袖一样,或者伟大领袖和他一样,都极其反动,让人知道了是了不得的事。“文革”以后,《毛主席去安源》再没人挂了,后来的年轻人也很少有人知道这幅画。但是许忠德的箱子底还保留了一张,半张报纸大,印刷很粗糙,画上头有“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导师伟大舵手毛主席万岁”的字样,没事的时候,他就拿出来看。他不在乎画面的模糊,他的意念在画的内容,他从来没认为画上的人物是伟大统帅,他认为那就是他自己,是1949年的自己。


1949年,油菜刚刚结荚,在成都读书的许忠德收到了魏富堂的一封亲笔信。信是写给青木川在成都读书的子弟们的,意思说川陕局势动荡,青木川战略地势重要,必定将成为兵家争夺之地。为家乡免于燹乱,魏富堂希望在外的学子们回到家乡,辅佐他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待局势平稳,他保证大家再续学业。许忠德在四川大学西南角的小树林里给大家读魏富堂的信,听的人有的站有的坐。许忠德念完了信,没人说回,也没人说不回,就那么僵着。


许忠德看看大家,大家躲避着他的目光,谁都不敢说不回。他们在成都读书、生活的一切花销,都来源于魏富堂的赞助,凭他们的家境,靠他们贫穷的农民父母,永远不可能提供他们到大城市念书的机会,仅凭这一点,他们对魏富堂的号召就应该唯命是从,不能抗拒。事情是明摆着的,不回,就意味着经济来源的断绝,没有钱,在成都,别说上学,就是活下去也很困难;回去,回到那偏僻的山乡去,重新为那重叠的山峦所挤压好像已不可能。既然走出来了就走不回去了,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就是后来到了21世纪,那些走出大山到城里打工的青木川后生,也没见有谁出去又回来的。没见过大世面便罢,见过了大世面那目光就大得青木川无法承载,装不下了。


那天在四川大学听魏富堂号召信的一共九个人,决定回去的只有许忠德一个。有两个说看看再决定,至于其他几个,连考虑的余地也没有。他们说就是要饭也在成都要,回去跟着土豹子扛枪打仗,娶妻生子种庄稼,这多年的书难道白念了?在那次会议上,他们第一次将魏富堂叫做了土豹子,无疑的,他们认为自身已经脱离了土豹子的行列,成了有文化有知识的文明人。这样说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已经和青木川的这位民团司令做了彻底决裂。只是一念的瞬间,他们就找准了人生的立场和位置,并且将土豹子的资助抛之脑后,呈现出翻脸不认人的态势。用不着为了谁的资助而听命于谁,他们是有独立人格的知识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前程,有选择的权利。到了这个份上,用不着再念着谁的好处而感恩戴德,翅膀硬了可以展翅高飞,翅膀没硬也可以飞,只是高低远近而已。几十年后,在四川大学树林里碰头的这几个人很多都成了学问家,有的在国内甚有名气,但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公开承认,自己是土匪供给出来的,也没有谁再走进青木川靠近过那座半坡的孤坟。他们也说求学的艰难,那脱离魏富堂资助后极短暂的一小段穷困,被他们大大地夸张了……人的忘却,有时候是故意的。


许忠德决定返回青木川。许忠德想得很简单,他是学历史的,他深知中国的命运走到了一个非常紧要的关口,魏富堂的身边急需要一个头脑清醒,对时局有准确把握的人,否则这个看似精明实则混沌的半匪半绅,会以自己的性情把青木川推入水深火热之中。许忠德不能自喻“明白人”,但是他至少看到了国民党无可挽回的末日,看到了胡宗南在西南西北拥兵自重,不会轻易退却的局面,看到了魏富堂的犹豫和彷徨。在这改朝换代的关键时刻,必定有大仗恶仗在川陕甘发生,他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家乡。


许忠德喜欢历史,对唐史尤为关注。在他的家乡,在那些深山老林中,奔逃过三个唐朝皇帝,唐玄宗、唐德宗和唐僖宗,这是研究川陕地域的唐代历史很有意义的一个部分,是一段空白。他在川大将来学有所成,回去要致力于这方面的考证研究,挖掘出历史在山里的存留,这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许忠德在回青木川之前,向学校请了假,说是家里有事回去料理,事完了就回来,校方是准了假的。


如果许忠德知道他这一走再也回不了四川大学,与他喜爱的唐史再也无缘重逢,以及由于这次回乡给自己人生带来的诸多变化、命运的诸多尴尬,也许他会是另一种选择,大概他会和其他人一样,永不回青木川,一直到死。也说不定,他现在已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唐史专家了,出席着各种学术研讨会,被人们尊敬着,簇拥着……


但是他回来了。


他为这个决定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1949年在凤凰山顶,拿着雨伞穿着长衫的许忠德遇上了一个人。


那是个女人,穿着蓝竹布旗袍,齐耳短发,皮肤白皙,身材适中,女人站在山上用手搭在眉前正朝东望。女人迎着喷薄欲出的太阳和万道霞光,光在她的周围形成一道虚幻的光圈,她就站在光亮的正中。许忠德以为是中学的谢校长,紧走了两步,想上去打招呼。女人听见脚步声,倏地转过身来,一双凤眼警惕地盯着他,在那双眼的注视下,许忠德有些站立不稳,他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过了多少年,许忠德也忘不了那双能穿透人心的眼,那是一双犀利机敏,让人无法抵挡的眼,十分的眼熟,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毕竟许忠德是在城市里历练过的,他稳住自己,用平静的语气说,你是哪一个?怎么在这里?


女人并不回答。


许忠德以为她听不懂当地土话,改用官话说,莫不是谢校长的亲戚?


女人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将目光再一次投向谷底,投向许忠德身后的蜿蜒山路。一团雾气,正由谷底升起,慢慢扩散开来,很快将山谷填满了。


许忠德看看周围,视野范围内只这个女子,并没有其他人陪同,便说,这里离青木川还有十几里,道上不消停,还是赶快走的好。


女人如同没听见,用眼再一次上下扫荡着许忠德。许忠德突然害怕了,他不能想象一个文弱女子在天刚亮的时刻,独自站立山顶,身上不沾露水,鞋上没有泥痕,没有行李,没有同伴,一副超凡的模样。她究竟来自何方,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她在山巅难道仅仅就是为了观山景,赏日出……


许忠德决定尽快离开这里,他小心地绕过女人,正准备往青木川疾走。背后的女人说话了,我让你走了吗?


女人的声音清脆中带着威严,说的是跟谢校长一样的官话。


许忠德站住了。


女子说,叫什么?


许忠德说叫许忠德。


女子问,到青木川干什么?


许忠德说回家。


女子问,从哪儿来?


许忠德说成都。


女子说,这个时候往山里跑什么?


许忠德说想家了。


女子说,idio(傻***)!


作为大学生的许忠德,完全能听懂对方粗野的漫骂,以他在成都的生活经验,他知道任何时刻都不能和城里人对抗,哪怕对方是个不起眼的城市乞丐,在势上也能足足地压过他。跟城里人打交道,他学会了默默承受,以不言语来对抗着轻蔑和挑衅。现在他低垂着眼帘,恭恭敬敬地站立着,等待着接踵而来的类似idio的侮辱性询问。


女子再不理他,背过手去,在草丛里走了两步,用脚尖挑起一条细嫩的蝮蛇。蛇翻卷着白色的肚皮,丑陋地扭动着,黑紫的蛇芯子火苗一样窜动。女人脚一抬,将蛇甩出一个优美弧线,抡下山坳。许忠德看得呆了,锃亮的黑皮鞋,肉色的玻璃丝袜,衬着那条麻色蝮蛇,让许忠德怀疑它的真实。但那的确是一条当地人称菜花烙铁头的含有剧毒、脾气暴躁的毒蛇,那只穿皮鞋的脚也的确纤细高雅,是城里上层女人所专有的脚。这样的脚,抖起只蝴蝶,抖起朵花儿,都不足为怪,偏偏的抖起条毒蛇!女人背对着他继续看山,许忠德借机匆匆往山下走去,他想起了屈原《九歌》里的“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子兮善窈窕”。走了十几步回头,看那女人已不见了踪影,她的突然消失就如同她的出现一样,离奇突兀,不可捉摸。


许忠德从心里泛起一种恐惧,从小在山里生长的他自然深谙山间的种种神怪传说,他甚至后悔将自己的名字轻易地向对方说出。青木川的人都知道山鬼常装成美女模样迷惑过路青年男子,索取姓名,晚上到家里来呼唤着男子姓名敲门,被山鬼缠上,多难逃脱,因为山鬼是个很执著的东西。明代学问家王夫之对山鬼下结论说:“此盖深山所产之物,亦胎化所生,非鬼也。昼依木已避形,或谓之木客。”


山里人最忌讳的事情是遇到山鬼。


许忠德是个知识青年,不信鬼魅,但他解释不了眼前所见,顾不了许多,就算是真遇到了山鬼,也只好听之任之了。许忠德加快脚步,向着青木川一路小跑,再不敢回头。


刚刚踏进青木川,身后凤凰山方面就传来激烈枪声,许忠德惊骇地停住脚步,回身朝着山林呆望,他想不通,刚刚离开的那块地界发生了什么。


听到枪响,乡亲们纷纷从屋里走出来,伸着脖子往凤凰山方向张望。有的猜测是国民党骑兵二旅在跟土匪交火,有的说是解放军和国民党在争阵地,也有的说是土匪火并,也有的说是魏老爷的兵在跟解放军打仗。


魏富堂一身居闲打扮,穿着宽大的纺绸裤褂,坐在风雨桥头,看营长孙建军在河里摸鱼。魏金玉倚在桥栏杆上,半截身子探出去,在挑肥拣瘦地评论孙建军逮到的鱼。枪声一响,魏金玉对桥头的魏富堂喊,爹,山那边响枪呢!


魏富堂让孙营长带人去看看,凤凰山出了什么事。孙建军光着脚跑上岸,纠集了几个人就要走。魏富堂嘱咐说,无论是啥子情况,都不要搅到里头,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孙营长说,晓得。


魏富堂说,你得敬礼,回答“是”,“晓得”是啥子话!教你龟儿子多少遍了,老记不住。


孙营长双腿一并说,是!


孙营长原名“小三子”,排行第三,家里穷,魏富堂筹划办自卫队,他跟着鞍前马后地张罗,为的是能吃上一碗“上头搁了浆水菜”的饭。魏富堂嫌小三子跑进跑出叫个“小三子”不郑重,正好他也在筹划建立军队,就将小三子叫了建军。魏富堂一时兴起,成全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孙建军”。“孙建军”叫到了全国解放,叫到了“文化大革命”,叫到了改革开放,一直都非常的前卫,没有过时之感。当年的小三子成了七八十的“三老汉”,名字却依然年轻新潮,引领着青木川的几个娃儿都叫了“建军”。当然,娃儿们建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跟民团土匪全没了关系,跟小三子的“建军”也有了本质的区别。


孙建军带着几个人朝山上跑,险些和许忠德撞个满怀。孙建军以为许忠德是学校新来的先生,一脸的不耐烦,对许忠德说,好狗不挡道!


许忠德往旁边闪了,只觉得眼前的军官眼熟,一时想不起是谁。一个兵见许忠德使劲看他的营长,吼道,看啥子看,这是我们的孙营座,惹恼了营座看不把你的心尖下了酒!


许忠德自然不敢说什么,及至看到“营座”后脖颈那块长了毛的黑记,才想起“营座”是大姐家的老三,两三年不见竟然蹿了个儿,还当了营长。他想喊住小三子,可是小三子已经和他那一帮弟兄驷马狼烟地跑远了。


魏富堂看着发愣的许忠德说,是许家老二吗?


许忠德走到魏富堂近前鞠了个躬说,是我,魏老爷。我接了您的信,回来了。


魏富堂说,让人认不得了,你们走的时候都是些个半大娃子,才几年,都出息了,长衫也穿起来了。


许忠德说在成都,学生们都是穿长衫的,连学校的工友也穿长衫。许忠德没有说他回来是特意穿着长衫进青木川的,他其实完全可以短打扮,但是他在广元一下汽车就换上了长衫,虽然大学还没有毕业,毕竟也有种衣锦还乡的虚荣。他想好了,以后在青木川永远要穿长衫,以示自己的大学经历和文化水平,他已经不是一般种田的人了。


魏富堂打量着穿长衫的许忠德,赞许地说,嗯,像个学问,比施喜儒施秀才还像!


许忠德说了许多感念魏老爷的话语,又说了成都城里的一些情况。魏富堂说,就回来你一个?


许忠德说就回来他一个,其他几个人功课忙,暂时走不开,说是待期末考试过了就回来。


魏富堂转了转眼珠子,想说什么却没说。在那一刻,他大概明白了,走出去的那些子弟如同撒出去的鸟,是再也不会回来了,他的号召力对走出他势力范围的青木川人,已经不具任何威力。在青木川他是魏司令,出了青木川,他什么也不是,心里多少有些无奈。他看着眼前的许忠德,面皮比走时白嫩了,眉宇间多了清秀,一双眼透出了智慧,透出了自信。一时魏富堂觉得有些自惭形秽,他甚至认为许忠德这样的学子回来也未必能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干,谢校长说得好听,“为青木川培育人才”,他花大钱培育出的家乡子弟,都飞了……


魏富堂不动声色地问许忠德在川大读什么专业。许忠德说学的历史,主要是研究隋唐史。魏富堂问隋唐离现在有多远,许忠德说有一千多年。魏富堂说太远了,还是研究近些的历史好,又问唐朝有名的人是谁。许忠德想了想说是李世民。魏富堂说他从没听过唐朝还有个姓李的,说研究遥远的李世民还不如研究广坪的李树敏,广坪的李树敏看得见,摸得着。


许忠德说广坪的李五少爷不属于历史范畴。


魏富堂说,现在不是历史,再过两年不就历史了吗!搞学问怎能跟长虫钻洞洞一样,往死里顶呢!


许忠德不想再听魏富堂胡搅蛮缠,闭住嘴再不说话。魏富堂指点着凤凰山问许忠德,刚才过那里,看见什么了。许忠德说什么也没看见。


许忠德有意地隐瞒了山巅那个神秘的女人,他觉得没必要跟魏富堂说那么多,他要尽量把局势在这个多疑、敏感、暴戾又胆小的民团首领头脑中简化。


魏富堂不解地说,不像是正规军交火,这伙人是从哪儿钻出来的呢……又说,老二你回来很好,你知道外面的情景,又识文断字,脑袋比我灵光,从今往后你就跟着我,帮着我料理事情,我不会亏待你。


许忠德不失时机地说他只请了一个学期的假,转过年还是要回川大读书的,无论如何学业不能荒废了。魏富堂说那当然,来年开春去学校,一切花销仍旧由他支付,他不但要出资,还要出大资,让许家老二顺顺当当把书念完。大学毕业,搁过去怎的也是个举人了,青木川多出几个举人,也改改这地方的风水,也是他为自己积了些阴德。几句话说得许忠德眼圈有点儿发红,深感魏富堂的宽厚大度,为刚才心里对魏富堂的不屑自责。


魏富堂是何等聪明之人,他窥出许忠德的心态,拍了拍许忠德的肩膀说,老二你能回来,就说明我没看错人,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少校参谋主任,每月津贴十块大洋,我要让在外头的人看看,给我魏富堂干事,给自己家乡干事的人,会受到什么样的优待。


许忠德没想到还没进家门,自己一瞬间就成了“少校”,成了“参谋主任”,就跟他想研究那些逃跑的皇上一样,梦境般的不真实。可是魏富堂说了,他的月薪十块大洋。沉甸甸的十块大洋,赶得上成都一个教师的薪水了,教师们花的都是金圆券,一堆烂纸票子,半口袋票子换不了五斤糙米,哪里见得着银元;十块大洋,他们全家的所有家当加在一起没有十块大洋的一半……


魏金玉走过来,远远地伸过手来说,你就是许忠德吧,我听谢校长说过你。


许忠德很不自然地跟魏金玉的手碰了一下,虽然在成都,见过握手的礼节,他却没碰过任何一个女子的手,他对魏金玉的大方举止感到吃惊。他离开青木川的时候,魏金玉正在汉中读高中。在他的印象中,魏金玉是个留着短发,穿着黑裙白衫的女学生,现在却丰满起来,变成大姑娘了。一双凤眼,两道细眉,乌黑的头发,纤细的身材,这一切应该是来自她的叫做“朱美人”的母亲。许忠德的脸红起来,碰过魏金玉的手也出了汗,有些结巴地说,你……也回来了?


魏金玉说她高中毕业就回来了,她爹让她给谢校长当助理,说校长一个人办学忙不过来。魏金玉说,校长知道你最近要回来,总在念叨你呢。


许忠德说,待会儿我就去看她。


魏富堂让许忠德不要急着去看校长,先到司令部来报到,今天中午他要摆酒,给他接风。许忠德说不要摆酒了,他只是个学生,不习惯应酬。魏富堂说这是规矩,是青木川民团的规矩,任谁新加入都得摆酒,为的是得到弟兄们的认可,要不谁知道你是谁!魏富堂又告诉许忠德,往后说话不要太文弱谦恭了,军人就得有军人的样子,军官就得有军官的做派,不要鞠躬,要敬礼,敬军礼,对娘老子也得敬礼。魏富堂这一说,就让许忠德想起了刚才外甥小三子,大约也是魏司令用“军官的做派”调教出来的,横着走路,张嘴就是粗话。


两个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孙营长就回来了,报告说,山上激战已经结束,坡上躺了十几个解放军尸体,可能是路过时遭到了伏击。魏富堂松了一口气,说有人劫共产党的道,是吃了豹子胆了,谁爱惹事谁惹事,跟咱们没关系,咱们该干什么干什么。


许忠德认为事情并不如魏富堂说得那样简单,那样“跟咱们没关系”。解放军将中国大部分地区解放了,收拾西南一隅已成破竹之势,魏富堂深居简出,对个中情形还是看不明白。这件事看起来是个简单的小伏击,背后的含意却非同寻常。解放军是在青木川魏富堂的势力之内遭到伏击的,谁伏击了解放军并没有人出来认账,就像是几十年以后国际流行的语言“承认对此事负责”,没人负责,在你的地盘上就得你负责。魏富堂有武装,魏富堂就脱不了干系,这位混沌的司令在这件事情上要说清自己并不那么容易。许忠德把自己的想法对魏富堂说了。魏富堂沉吟半晌说,娘老子!这还真是个事儿!


一团丁说,我们的人都窝在家里,谁也没有出门!


魏富堂对孙营长们说,大伙可以作证,凤凰山上的仗不是咱们打的,谁打的咱们也不知道。


孙营长们纷纷赌咒发誓,说天塌地陷,这个活儿不是青木川人干的!


魏富堂让人带了十几领草席上去,将那些兵埋了,着人作了记号,写下了尸体特征,自认为干了一件善事。至少,这些举动可以表明他跟共产党不是作对的。以前他跟共产党对着干,跟国民党对着干,现在他不得罪共产党,也不得罪国民党……


正如许忠德忧虑的,伏击解放军先遣小分队,以后果然成为了魏富堂的罪行之一,魏富堂拿不出任何“与此事无干”的证据,能做佐证的是他的手下,而孙营长们被认为跟他是“一丘之貉”,一丘之貉所说一概不能算数。魏富堂到最后也没搞清楚是谁在他的地盘上打死了那么多共产党,将一个巨大的屎盆子扣在了他的脑袋上。


凭直觉,许忠德隐隐感到这一切与山中那个神秘的“山鬼”有关。也就是说,在他和女子谈话的时刻,他的周围已经是网罗张开,剑拔弩张了。草丛里,土丘后,无数黑洞洞的枪口安排停当,瞄准了这条山间小路。贪行早路,无意闯入埋伏圈的他,不但没想到周围暗藏的杀机,更没想到他身后还行进着一支解放军的小分队。“山鬼”不是不杀他,是故意放他一马,以给后面即将而来的猎物一个“安全”信号。无形中,他是被那个女子利用了。


想到青木川还存在着另一个会说英语的山外女性,这真真的让许忠德有些费解了。


当然,最终这个萦绕在他心头的谜还是解开了,是因了解放军女干部林岚的死而解开的。还是施喜儒老秀才说得好,不义而强,其毙必速,世间的事,都是环环相扣的,逃不脱冥冥中的安排。用毛泽东的话说是世界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是不报,时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