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5)

作者:叶广芩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2:59

|

本章字节:12050字


魏元林说,那年,分魏老爷东西的时候,是我造的册,刘小猪他们家分了魏老爷五亩水田,三间大瓦房,感激得刘小猪他爹领着全家来给工作队磕头,家里还给冯教导立了牌位。冯教导让我把他们送回去,把牌位撤了。我到了刘小猪他们家一看,那哪叫牌位啊,弄了张纸条贴在墙上,用碗在上头扣了四个圈……我还记得工作队走的时候和村干部会餐,吃的是大碗腊肉蒸洋芋,教导员什么都没吃,只是一味地喝酒……


魏元林这样一说,冯明想起来了,解放初魏元林原来是赵家坝初小的语文教师,被临时抽调出来担任青木川乡的文书,干了不到半年,又回去当老师了。印象中魏元林是个话语不多的青年,梳着茶壶盖一样的学生头,制服长过了膝盖,上衣口袋老别着两支钢笔,其实只有一支,另一支只是个笔帽。那天的会餐,魏元林是个端菜端饭的角色,谨谨慎慎,笨手笨脚,不似现在这般话多,这样能闹哄,不讲理。


魏元林说,那个刘小猪,刘小猪还记得吗?


冯明说,怎么会忘了?就是那个在山里让熊揪掉半个耳朵,瘦小枯干的娃子嘛!


魏元林说,就是,就是。


魏家孙子使劲追问“让狗熊揪掉半个耳朵的娃子”,魏元林告诉孙子,旧时青木川穷人家的孩子一到秋天都要到山上“捡秋”,补充家里粮食的不足。小猪的家在青木川属于大贫困,他爹妈拖着七个孩子住在观音岩的山洞里,一家人盼着的就是有一间自己的房,有属于自己的田。可是七个孩子啊,吃饭都成了问题,刘小猪的爹出去给魏富堂当长工,当护院的卫兵,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娘是个病身子,总是歪在洞子里喘。小猪到山里捡栗子,瞅准了一棵树,正要上树,树上的栗子却噼里啪啦地直往下掉,小猪奇怪了,没风啊,栗子怎么自个儿往下掉呢?抬头一看,树上头有个穿黑棉袄的人在使劲摇晃。小猪说,大哥,谢谢啦,我在下头捡,你在上头摇,咱们一家一半。上头的也不搭腔,将栗子摇了一地。小猪冲上头喊,别摇啦,太多拿不了啦,快下来捡吧。上头的突然停止了摇晃,只听“咚”的一声,掉下个胖家伙,哪里是什么大哥,分明是一只大黑熊。小猪一屁股坐在地上,黑熊围着刘小猪转了一圈,小黑眼睛眨了眨,前爪一扬,呼地扇起一阵风,小猪的半个耳朵就没了。黑熊不想再理小猪,晃晃悠悠地走了。小猪大哭起来,捂着脸去喊他的兄弟,那天他的几个兄弟捡了两口袋栗子,都是狗熊摇晃下来的,他们没有给狗熊留一半,因为狗熊咬掉了小猪半个耳朵。


冯明记起了那个叫小猪的娃子,满脸乌黑,佝偻着身子,夏天也是抄着手,瑟瑟发抖的样子。分地刚开始,小猪的娘就病死了,由冯明做主,魏富堂的柏木大棺材就分给了小猪的娘,也是正好赶上了,如果这个时候死了另外的穷人,冯明也是会这样做的。冯明让文书魏元林在本子上记了,那是青木川分田分东西的第一笔记录,一个大号的刷了二十三道漆的柏木棺材,划到了雇农刘在林的名下。这样考究的棺材在汉中地区能卖五百块大洋,是三间砖屋的价,五百大洋的棺材装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娘儿们。


青木川人说小猪的娘一定是前世积了德,才能堂堂正正地睡入大棺的。这棺是魏富堂为自己准备了一辈子的东西,魏富堂没用上,一个住在山洞里的穷女人用上了,没法解释,这就是命了。当时冯明在会上给大家解释说,这不是命,这是翻身解放的象征,是新社会了,穷人是主人了。下一步,不光是魏富堂的大棺,就连他的房子土地也是一样要分给大伙的。


在宁羌县交代问题的魏富堂听到棺木被刘小猪的娘占用以后掉了眼泪,家产被工作队全部没收,他似乎也没表现得怎样,没想到这具棺木竟让他动了感情。魏富堂说,他最终的着落也没了,一生落了这样的结局也是老天的安排。从此闭了眼睛,再不讲话。


冯明对魏元林说他还记得给刘小猪家分了魏富堂的三间大瓦房,外带全套家具,这在整个青木川地区都很轰动。魏元林说是他给刘小猪家的财产登的记,那个牛皮纸的财产登记本在当时重要极了,青木川的穷人对那个本子都很熟悉。冯明说刘小猪他爹见了屋里描着金凤的红漆木柜,一屁股坐到地上,拿手使劲拧自己的脸,怀疑是在做梦,确信是真的,才哇哇大哭起来。小猪的爹看着高大宽敞的屋,看着洁净的大木床,不忍心躺下去,睁着眼睛在屋里转,怕睡着东西就没了。刘小猪会唱山歌,还编了歌在群众大会上唱……魏元林说他现在还记得那词,说着哼唱起来:


正月初三春打头,青川溪水哗哗地流。


冯明给咱分田地,好日子呀才开了头。


青砖瓦屋青石砌,手攀着梯子上高楼。


感谢三营工作队,一心一意我跟党走。


冯明说,这个歌过于宣传了个人,我曾经批评过刘小猪,要感谢党感谢毛主席,不要老提我冯明,我不过是执行政策的一个普通干部,这样唱影响不好。后来还是让宣传队的同志们改了的,这个歌子是不是也收到《民歌集》里去了?


张保国说,地区文化馆的下来收集民歌,我陪着他们专门找到刘小猪,刘小猪唱了不少,好像没唱“冯明给咱分田地”。


冯明说,没收是个遗憾。


小青年们嘻嘻地笑,说魏元林唱的这个歌子他们也会唱,说着两个青年站起来,腰胯一扭一扭地击掌而歌,那词是完全变了:


正月初三是春打头,大姑娘急得直转悠。


情哥哥屋后递暗号,手攀着梯子上墙头。


绣花帐里嘛褪花裤,有爱就恋呀莫怕丑。


哥哥你要来只管来,一回生来二回就熟。


冯明听了直瞪眼,说这流氓歌实在有污革命先辈,如此的篡改是亵渎老百姓对党的感情。张保国说不是青年们篡改,是当年刘小猪篡改了青木川的情歌,这首歌颂冯明和三营的歌原始版本就是这么唱的,就是“绣花帐里褪花裤”。刘小猪会唱歌不假,他即兴“创作”的歌曲,百分之百都是来自改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抄袭,剽窃,改头换面。


“情哥哥屋后递暗号”对的是“冯明给咱分田地”,“一回生来二回熟”对的是“一心一意跟党走”,驴唇不对马嘴。不知怎的,冯明竟然有些气恼,有种被亵渎了的不快,但他不能否认刘小猪当年的真诚。


魏元林直截了当地问冯明现在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张保国在旁边给魏老爷子使眼色,暗示他这个问题问得不合适,魏元林不以为然,仍满怀期望地等待回答。乡下人以前见面必问“吃了没”,现在“吃饭”已被“赚钱”替代,既然彼此有着土地革命的交情,在收入上开诚布公是必要的,细想,问得也并不突兀。冯明对这个问题也不太忌讳,说各种补贴、书报费、交通费乱七八糟加起来四千。魏元林不信,说在他的感觉里,像冯教导员这样的大干部顶少也得挣个两三万。冯明说挣两三万是下辈子的事了,共产党人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出生入死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共产主义的信念,可惜,现在有这种信念的人太少了。


魏元林说他吃亏吃在退休太早,一个月就是三百退休金,要是现在退,他至少能拿到一千。


孙子说为了爷爷的一千,得修改退休年龄,八十再退。


冯明说他现在挣的钱不到一个年轻白领的五分之一,现在的白领都是在牛奶里泡大的,什么苦也没吃过,钱却挣得很多。三十多的人了还装嫩,说话犯嗲,好像昨天才断奶,而现今的世界却成了他们的世界。一个搞电脑的小青年竟成了亿万富翁,成了世界名人,有时候心里越想越不能平衡。


魏元林问什么是白领,冯明说就是坐办公室的,比如秘书什么的。魏元林说,这么说现在的白领跟老子当年干的是一个行当,老子当年是青木川的文书,大小也算个白领了,可老子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


张保国说,老爷子知足吧,您有地有房,有猪有羊,城里人吃棵小青菜也得掏钱,县城的价,一块一斤,还是批发。


魏元林说,城里的白领有小汽车,老子连摩托也没有。广坪张东风有辆骑了三年的红“嘉陵”要处理给我,只要七百块,就这,他们也不把老子的钱给拿出来。老子现在活得连汉献帝都不如,窝囊极了。


魏元林对冯明说那辆“嘉陵”七百处理给他是看了他的面子,不是他托学生帮着张东风的孙子考上了宁羌一中,人家还不愿把这个便宜给他。摩托是六成新,正是使顺了手的时候,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骑了自己的摩托在阳光照耀下的乡村土路上嘟嘟嘟,这个愿望不奢侈,不虚妄,却受到儿子媳妇百般刁难。自己挣的钱自己不能花,就像汉献帝自己的江山自己不能做主,事事要听曹操的,让曹操把个皇上拿住了,作为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天下就是有这样的奸佞,事事和人作对,有岳飞就有秦桧,有孙悟空就有白骨精,有阿庆嫂就有刁德一,有八路军就有日本兵,总得有人给你坏着事,这个世界才能成为世界,没有这些坏蛋,没有这些龟儿子当绊脚石,世界早成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主义是各取所需,谁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吃烧得流油的红烧肉,伸手就可以来,想到汉中南湖旅游一下,飞艇立马就打半空飞来停在家门口。“嘉陵”摩托算什么,那时候一人一架航天飞机,想往哪儿飞就往哪儿飞,上华盛顿就跟上广坪一样容易……


魏元林又进入了他的摩托情结,由摩托引申出了共产主义和航天飞机,这让冯明觉得这个当年的乡文书神经不太健全,云遮雾罩的,两只脚落不到实地。还好,文书还记着刘小猪翻身解放的事情,记着刘小猪对共产党新政权的真挚爱戴和拥护,至少这点他还不糊涂。冯明问张保国刘小猪还在不在,他要见见刘小猪。


张保国说,刘小猪还健在,用不着首长见他,他自己会来找首长的,首长没来之前他就来乡政府打听好几次了,说一定要首长接见他一下子。


魏元林建议冯明到村里看看,说赵家坝村子虽然小,景致却很秀丽,也很卫生。现在都在搞“新农村”,家家门口种了花,整齐划一,都是草茉莉,要开花都开,要不开都不开。


冯明在魏元林的引领下在村里转悠。村子变化的确很大,冯明根本找不到一点儿过去的感觉,无论人还是物,他都很陌生。正是吃饭时候,家家敞着门,人人端着碗坐在门前凳子上,边吃边看冯明,如同看一道风景。碗里的米饭是上好精米,青木川的土产,油汪汪的,碗边上搁着四季豆和洋芋,绿是绿,白是白,看上去很美丽。人们大着嗓门跟张保国打招呼,让他吃饭,让他尝他们刚开缸的米酒。张保国这家站站,那家停停,扯些没有咸淡的话题,冯明借机跟农民拉话,看碗里的吃食,问家里的状况。魏元林时时给冯明介绍,这是谁谁的后人,冯明虽然想不起那谁谁来,但对那谁谁仍旧表现出了熟络,为的是不让后人失望。张保国对后人们说这是当年在青木川分田分地的冯明,后人们哦着说,土地不是已经承包给各户了么,已经分了几年了!


张保国说不是现在的包产到户,是更早的事。


后人们说,更早就是刘少奇提倡的“三自一包”了,没有落实下来还挨了批。


张保国说还要早。后人们摇摇头,不愿意费脑筋去追溯历史了。


一个脸上有疤的万姓老婆婆端着饭碗拦住了张保国,谈她的屋要塌的事,拉扯着张保国去看她的房。张保国不愿意去,说正陪着首长视察工作。万老婆说看她的房也是视察工作,现在广播里提倡现场办公,首长到她们家现场办一下公是绝对有必要的。万老婆说着将一块切得方方正正,艳丽无比的酸萝卜用白木筷子挑进嘴里,萝卜在她嘴里滚动,散出一股浓烈的酸味,引得冯明嘴巴酸水直冒。他赶紧说,去看看吧,看看也好。


一行人就跟万老婆过去看房。房在河边,三间瓦屋,石头地基,并没有要倒的模样。万老婆说地界太潮,里头的椽全烂了,墙的泥坯也酥了,她的意思是让张保国给村里发话,直接给她批块宅基地,她要另盖新屋,躲开这地方。张保国问为什么要躲开这地方,老太婆说房在河边,洪水一来总是提心吊胆,最主要的是这块地方不利后人,她的三个孙子,一个也没考上高中,河对面老王家,也是三个孙子,都考上了大学,最差的也是汉中师院。张保国说孙子考不上高中是不好好学,不能赖房子。老太婆看了一眼冯明说,我不怕这位首长说我迷信,前日我让小施看了,他说这屋有一股凶杀之气,亏了我们家三个老虎一样的孙子能压得住,换了别家,早就家破人亡了。


张保国说这个小施背着他尽干些算卦看风水的勾当,叫到政府教育了多少回,就是不改。他家老爷子的学问一点儿没继承来,反倒承袭了些歪门邪道,老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冯明问这个叫小施的是不是秀才施喜儒的儿子,张保国说不是儿子是孙子。万老婆说小施的眼睛很毒,村里宜霞家盖房,小施说房门应该往东移三寸,宜霞家不听,结果上个月就着了火,烧得邪性,连床被也没抢出来。


张保国让万老婆不要胡说,万老婆说她不是胡说,她这屋绝对是凶宅,特别不利妇女,刘芳在这儿被打碎了脑袋,血肉模糊地挺了好几天;那个不让提的女人也埋在了屋旁边;她本人在这儿被打穿了腮帮子,碎了七颗牙。这院房,到了晚上鬼影绰绰,一帮女鬼说外国话。


张保国说,你孙子的外语一准好。


万老婆说,呸,说她在谈正经事,在反映情况,没有闲心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