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说(20)

作者:时寒冰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18

|

本章字节:10820字


第三部分第55节:大棋局·大狙击(6)


2010年4月2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高盛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


出席参议院国土安全和政府事务永久委员会就高盛事件举行的听证会


为了打击希腊的金融信誉,高盛与两大对冲基金一方面大肆”唱衰”希腊支付能力(包括动用力量将希腊信誉等级降低、传出希腊破产谣言等),另一方面则轮番抛售欧元,从而导致国际市场的恐慌而跟进。欧元在10天内跌了10%,近两个月跌幅达15%。欧元一跌,立即使人联想到欧元区出现不稳,于是,不仅仅希腊,其他”弱点”欧元区国家葡萄牙、西班牙等也立即出现融资困难。于是,希腊和欧元区的cds开始疯涨。从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希腊债务保险利率上涨整整3倍,希腊国债的cds居然涨到428点,甚至超过处于半战争状态的黎巴嫩(255点),这是闻所未闻的。在这场攻击中,葡萄牙和西班牙也在国际炒家的瞄准线上。9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希腊试图通过欺骗方式进入欧元区时,那个陪伴它左右的骗子,却施展连环骗,把它推向深渊,并因此获取暴利。


货币战争的残酷和血腥由此可见一斑。可问题是,如果希腊自己不当有缝的蛋,高盛这个苍蝇怎么会走近它呢?


评级机构犹如”特种兵”


华尔街有多种利器在手,所以才能做到打货币战时,屡战屡胜。


狙击希腊,首先从降低其主权信用评级入手。评级机构的作用和杀伤力犹如”特种兵”。


主权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对一国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评判。10


世界上最权威的评级机构是标准普尔公司(美国)、穆迪评级公司(美国)和惠誉国际评级公司(法国)美国赫斯特集团(hearscorporaion)在2006年以592亿美元的价格从法国金融控股公司fimacsa手中收购了惠誉国际评级母公司fichgroup20%的股权。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惠誉国际、标准普尔、穆迪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或称nrsro。


别小瞧了这个主权信用评级,在它背后,是数以万亿计的财富腾挪大转移。而对于国家而言,则意味着平息或制造一场大危机。也许,只有身临困境者,才能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疼痛。


事实上,正是标普公司等评级机构连续下调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才把这些国家的债务问题引爆并放大(比如,西班牙的信用评级就有错杀嫌疑),最终造成了资本市场的大动荡。


不同的判断标准必然造成不同的评级结果。


相关信息显示,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等三大国际机构不久前对中国的信用评级分别是a1、a和aa;而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信用评级则均为aaa;对日本的信用评级分别为aa2、aa和aa。


这意味着什么呢?掌控信用评级话语权的美国等国长期拥有最高信用等级,由此每年可以帮助其少支付数千亿美元的债务利息。而我国却因为评级话语权的缺失,政府和企业海外融资成本大增。


损失何以如此令人心痛


中国在此方面曾经吃过大亏,并且,直到现在这个哑巴亏还没有结束。


早在2003年,中国13家商业银行谋求海外上市之际,其信用级别均被评为”垃圾等级”,给中国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2008年,在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在海外上市前需引进战略投资者之际,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开始热炒中国国有大银行的债务和坏账问题,把其信用评级评得极低。结果,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一些国际金融巨头以低价购进中国银行的股份,从中大捞了一笔。


先把你说成垃圾,然后大肆买进,买进后再调高对你的信用等级。一低一高之间,是巨大的财富洗劫。


举个简单的例子: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元)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商银行约10%的股份,收购价格为每股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每股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第三部分第56节:大棋局·大狙击(7)


评级机构变脸非常之快。比如,2005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家国有银行建设银行成功在中国香港上市。建行上市以前,海外的战略投资者已经进来,国际信用评级马上就调升。2005年9月28日,标准普尔将建行长期外币评级由bbb调升至bbb,短期评级由a3调升至a2,同时将基本实力评级由d调升至c,评级展望为稳定。


美国的三大评级巨头不仅在美国以外的国家洗劫财富,在国内同样劣迹斑斑,在次贷危机中也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2009年11月,美国俄亥俄州总检察长理查德·科德雷代表五家政府退休基金,对穆迪公司、标准普尔及惠誉这三大评级巨头予以起诉。由于上述公司给予住房抵押贷款类证券不合理的高评级,以换取利润丰厚的报酬,导致这些基金损失了至少457亿美元。因此,”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自2009年7月到12月,连续六次减持穆迪股份。


当然,这些评级机构之所以长期被市场认可,也并非完全基于利益。确切地说,他们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的确注重对评级对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比如,最早降低希腊主权债务评级的是欧资的惠誉,而后才是美资的标准普尔除非有证据证明惠誉是被华尔街当枪使了。


这说明,希腊发生债务危机的土壤本来就具备,只是缺少一个引爆的导火索而已,这个导火索即使不是这些评级机构,也可能是别的,时间上可能推后,但危机不可能避免。信用评级机构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在短时间内放大危机的作用。


我要强调的是,在谴责这些评级机构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评级机构再怎么评,如果中国自己能够正视自己的价值,又怎会造成那么大的财富流失呢?


中国备受争议的银行股权贱卖问题,既与中国银行业自身存在的缺陷相关,更与自己的”糊涂”有关。常言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从这一点来看,对于这些评级机构中提及的我们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而不应该简单地予以全盘否定。


因为,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制度漏洞让投机大鳄们钻了空子。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当下的中国有一种非常不好的倾向:一遇到问题就把所有的过错和责任推卸给对方,而不做丝毫的反省和自我修正工作。以仇恨替代理智的思考,让情绪左右思维,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浮躁表现,这种状况只会为遭受下一轮的洗劫创造条件,很难在未来的货币交锋中扭转被动局面。


第三节


惊心动魄的反击战


希腊风声鹤唳,德国袖手旁观


希腊债务危机被许多人认为是引发整个欧元国债务问题的导火索,牵一发而动全身。2009年12月11日,南非标准银行发布研究报告预测,希腊和爱尔兰等国的经济状况不能容忍,这或许将导致这两个国家接受外界救助,甚至可能在2010年年底前被迫退出欧元区。在希腊债务危机最风声鹤唳的时候,一度引发欧元是否会解体的忧虑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


德国总理默克尔尽管面临着如此大的问题,依然出现了让很多人困惑不解的一幕:人们看到的并非想象中的欧元国的集体应战、共同面对,而是沉默、充当旁观者、听任希腊处于危急之中饱受煎熬。


德国是整个欧元国中的火车头。


在2010年4月之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多次发表声明称:在欧盟国家的政治支持下,希腊自己解决好自己的债务危机问题,对于欧元来说是最佳方案。默克尔表示,欧盟目前没有必要出台应急援助希腊的措施,因为希腊政府并不面临现实的偿还危机的威胁。她说,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多次向她表示,希腊不会向欧盟提出资金援助要求。默克尔还表示,由于存在技术问题,欧盟目前并未能就援助希腊问题做出政治决定。


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著名的表态是:”眼下帮助希腊的最好方式就是明确告诉它,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


第三部分第57节:大棋局·大狙击(8)


很多人痛批德国袖手旁观的做法。


实际上,他们是没有读懂这背后隐藏的大智慧。


投机大鳄们布好陷阱


在当时万分凶险的境况下,默克尔不动声色,以静制动,实际上是最佳应对方案。


在华尔街的”狙击手”各就各位,全部准备就绪等待决战的情况下,贸然出手,一旦失败,欧元国将全面解体。这是一场不容半点失误的决战,而欧元国的软肋是非常明显的。


事实上,投机大鳄们所做的一切,就是逼迫以德国为代表的欧元国尽快出手这一点关乎整个大棋局。


据彭博社统计,希腊2010年必须筹措到530亿欧元的资金,5月底前必须偿还200多亿欧元的到期债务。希腊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2月21日表示,希腊拥有的资金可以应付到3月中旬。


投机大鳄们一开始就强力阻挠希腊市场融资。以德国为首的欧元国,希望主权债务国家自救,即在市场发债,通过滚动债务来避免违约风险。如果希腊在市场融资偿还到期债务,等于金融资本帮自己还债,不但无利可图,而且新主权债将来的违约风险依然存在。以金融投机资本为主体的所谓市场力量,有巨大的动机提升希腊市场融资成本,使融资行动失败,希腊主权债的违约风险凸显。2010年年初开始,希腊主权债的cds大幅上升,最高时候高出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540个基点,融资成本大幅提高,市场融资严重受阻。


正因为如此,一直到2010年3月2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还在强调,欧盟成员国可以援助希腊,但是必须先由imf实施,欧元区国家以自愿的方式介入作为补充。”德国将敦促imf和欧元区国家实施援助。但我想再次声明,这只能作为最后的手段……希腊还没有破产,它可以采取行动在国际市场上融资。”


默克尔逼迫希腊通过在市场上融资,化解投机大鳄们的围剿。不仅默克尔,整个欧盟都知道,希腊自救是避免进一步遭到攻袭的最好选择。希腊《自由新闻报》2010年2月28日援引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的声明:德国、比利时或卢森堡”不准备替希腊纠正它的财政政策导致的错误”。容克要求希腊进一步采取措施,节支增收。


投机大鳄们阻止希腊通过市场融资,但是极力逼迫欧元国的救助方案尽快出台。金融资本博弈,需要真金白银的拯救方案。欧盟以德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救助希腊犹豫再三,以及希腊国内反对imf参与救助的抗议,使得希腊国债持有者对是否能获取原定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若希腊真的违约,持有者们难道能把爱琴岛卖了抵债么?


显然,投机大鳄们怕的不是欧元国救希腊,而是怕它迟迟不救。投机大鳄们的杀手锏早就准备好了如果德国救希腊,投机大鳄们马上可以引爆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笨猪”五国,让救援军全军覆灭。那样,投机大鳄们将大获全胜,满载而归。


但他们想简单了。


这次,投机大鳄们遇到了一个强硬而富有智慧的对手。


默克尔看透了对手


默克尔对狙击者的意图非常清楚。她让希腊自救有她自己的考虑,倘若反狙击战失败,可以断臂求生,直接把希腊逐出欧元国,确保欧元的完整当然,这种做法并非最佳选择。


希腊后面还跟着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如果德国过早出手,即使将其耗尽,可能也无能为力。默克尔需要等待时机,以免露出更大破绽,封杀自己的回旋余地。以静制动的唯一风险是欧元真的解体。但对德国这样一个工业基础稳固、实体经济坚实的国家而言,即使退出欧元国,它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德国马克王者归来,依然可以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承认,这一点是德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作壁上观的底气所在,也是一个民族脚踏实地累积下来的资本。焉能不令人羡慕啊!


而且,默克尔最大的顾虑或者说恐惧是什么?打货币战争,美国从来没有输过,它追求的是独孤求败的境界,而这方面,德国绝对不敢掉以轻心。德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国家,比如,它的企业并不热衷于去市场融资,即使缺钱也基本通过银行信贷等传统方式来解决。在这种不对称的博弈之下,如果华尔街从希腊着手,对欧元国一个接一个地攻击,德国倘若去一一应战,将耗尽德国的实力,最终拖垮德国!就当今世界而言,能与美国在技术创新等方面竞争的,非德国莫属。默克尔必须保存实力,她的底线非常清楚:即使欧元被废掉,德国绝不可跟着受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