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漱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3:18
|本章字节:5172字
此次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之战胜美帝侵略军,第一自是我军奋勇敢死之故,而第二则为我兵员之多。我军之所以奋勇自是政治觉悟高,人人懂得为什么而战,其战斗精神从内心发出,与被动地来送死者大不相同。然而每个人所以不怕死,亦是□□□□□原件不清。——编者注人正多。如其人少,自己亦是不能轻于牺牲的。所以第二兵员之多,实亦造成我军奋勇条件之一。在美帝方面,令他吃惊的自是中国人的奋勇;而令他最发愁头痛的,却在中国人力丰厚,兵员充足。他现在已深感其兵力不敷用,和补充之不易。而我们却随时要增加,就可以增加;增加一倍两倍不算难事,美帝对此真感觉没办法。
美帝所有的办法,不外原子弹。用原子弹对付中国之无效,据闻他们的参谋官亦已承认了。这自是为中国没有足够集中的工业,可以一炸致命。而中国像海洋一般广阔的地面人群,亦实在让他望洋兴叹,无可奈何。
总起来说,就是人多地大。这人多地大,不唯是今天让美帝气短作难之本,亦是过去让日寇入侵卒归失败之本。试看1940年在纳粹闪击之下,欧洲许多国家几天便亡一个国,几星期便亡一个国,最多的亦不过几个月。而我们抗战却一抗八年。什么原故呢?欧洲那些国家的大小原只等于我们的县或省;而我们一国的土地人民,则直与整个欧洲相等,有过之无不及。所以尽敌人战必胜攻必取,却无奈战亦战不完,攻亦攻不完。拖到八年后,就有了我们翻身机会,不是吗?
在今天事事落后样样不如人的中国,唯一使我们在世界人类中占有重要性,谁亦抹杀不了的,就是人多地大(而且人亦还聪明,地方又好)这一事实。
xxx
如果你发觉中国人多地大确可注意,不应当随便忽略看过的时候,我希望你分两步来研究:
第一步,试以民族为单位来比较看世界各民族的大小,你就会确切认识中华民族此一大单位在世界上是如何出奇稀有。
第二步,追进一层去了解它是怎样成功的;末了,你会发现它几乎是一不可解之谜。
为什么不以国家相比较而以民族相比较呢?“国家”sae“民族”naion这些都是西洋近代所有的观念,而传到中国来的。论其定义,在他们学者间亦难一致。但大致说:民族形成于历史与文化,而国家则为政治统一之单位。不过历史恒以政治居重要部分,因此国家亦是民族构成之一因素。例如瑞士本来包含德、法、意三部分人,各自有其语文及历史纪念。但一般公认瑞士是一国家亦是一民族。又如美国虽同英国有历史关系,且至今文化无大异,但一经脱离英国而自成国家,自有历史,自演文化,又被认为另一民族了。把三部分人合归一瑞士民族的,把英美划开不作为一民族的,皆与其国家单位有关系,其分合之间具有决定力的,实在是其民族意识民族感情。在欧洲1815—1914年之百年间,为民族意识由高涨而极盛之时期。
民族主义在当时仿佛一新宗教,最能感动人们的情绪。虽然各民族恒祈求为一民族国家naionalsae,然事实上一民族非必为一国家,一国家或不止于一民族。政治单位之形成,大抵有其强制性,或其利用性;因之而时有分裂,时有合并。而经过历史文化之融合以成一体者则否。国家既然不如民族之有固定性,所以不好比较。如其以国家相比较,世界上的大国家倒不独一个中国(如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如苏联等皆是);只有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民族来看,中华民族乃真是绝无仅有的大单位。若以国家论,中国有四万七千五百万人;而中华民族呢,把蒙藏等少数民族除去,仅汉族就有四万万之数。这具有四万万伟大数字之一民族单位,却真是世界所没有的。就是全欧洲所有那些大小若干(数不清就有若干)民族总加起来,亦不过与我一民族相当罢了。其令人惊奇在此。
换句话说,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他们要分成好多好多小单位而不能合,而我们则合成一大单位而不可分?于此之前,又莫妙于把他们之好分不好合,我们之好合不好分,确切认识一番。
先看看他们之好分不好合。自然欧洲人亦不是没有“合”的事,像近世西欧各民族国家之成立,就都有一种“合”的过程在内。然而从另一方看,他们这种的“合”恰好是从中古千余年以基督教和拉丁文为中心所形成文化统一的大单位,分裂来的。有着千余年历史文化融合之功,还到底要分开,不是恰证明其好分不好合吗?文化不足以使其合,政治更不足以使其合。爱尔兰在英国有七百多年历史而卒必分裂,其他如西班牙、葡萄牙曾在一起而卒必分裂,荷兰比利时亦曾在一起而卒必分裂;瑞典挪威亦曾在一起而卒必分裂;奥大利匈牙利亦曾在一起而卒必分裂。如是之例甚多。我们常听到民族自决的呼声,一度大战之后,则有许多小国家出现,或者复国。总因为他们合起来似甚勉强,必分乃得安。现在勉强合着的,假如去就一任其自然,则全欧洲将分为若干民族单位,像我这样简陋的人,还数说不清。
xxx
俗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我们试再以印度情形作一比较看。印度人与中国人盖同为具有世界着名古老文化民族之后裔,然而彼此有一最大不同点:在我们极表现融合统一,而印度内部却极表现其支离破碎,隔阂不通。——此有左列之事实在:
(一)宗教之分别既多且强:印回之相仇而不能合建一国,即其一显例。而且在一个大宗教内又恒有教派之不同,以致沟界愈多。本土固有宗教之外,又有外来宗教如基督教等。
(二)种族上之分别多而且深刻。各族体质上之差异,即在肉眼亦能辨出。大约至少可有八种不同之印度人。因其俗禁通婚,故能保存其血统个性。他们彼此不惟少见融合,而且上溯各族历史还看见其种族反有日渐分化之趋势。
(三)语言分别有二百余种之多:其中使用较广,达五百万人以上者亦有十四种。他们并不能像欧洲新兴民族那样,复活其久废之国语来用。以致其知识分子在教育学术上,在社会交际上,被逼采用了外来的英语,其为遗憾可想而知。
(四)更有大不利于民族团结融合之一因素,即是印度社会特有之族籍care(或译阶级)制度。有人估计此制度把印度人划分为二千多集团;即举其着者亦八十有余。族籍间之界限极不易打破。虽曾有过不少企图泯除族籍之运动,亦终归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