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识途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3:37
|本章字节:4178字
他找陈师爷问了一下。陈师爷解释说,如今的国民政府就是捐多税多,所以大家叫“刮民政
府万税”。一道捐税下来,就像在穷苦老百姓的脖子上又勒一道绳子。城里乡下,都要搞得鸡飞
狗跳,逼得多少人家倾家荡产,多少人家鬻妻卖子,多少人寻死上吊呀。可是那些包税的老财
们却借机会发大财,呵呵笑,所以乡下人形容说:“地主老财笑哈哈,穷苦百姓泪如麻。”
张牧之和他的几个兄弟伙一听是这么个整法,就冒火了。张牧之叫道:“算了,老子不给他
收了。”
陈师爷说:“那咋行?你这个县太爷不想当了?”
王万生说:“为了当这个臭官,要我们去坑害穷人?”
陈师爷笑了一笑说:“刀把子在你手里,你要向哪个开刀,还不是看你的。”
张牧之问:“你说咋个整法才好?”
陈师爷说:“我们不想在这里头取利,不包给老财们,让他们拿去坑人。但是我们自己如果
要去四乡找有钱人收这笔捐,你就搞一百个人去收它半年,未必收得齐。”
王万生问:“那怎么办?”
陈师爷的点子就是多,他那眼睛眨巴眨巴几下子,脑子一转就出来了:“这么办,随田粮附
加。有田有粮的都是富实人家。”
“好,好!”张牧之他们几个都笑起来,“五万元都弄到他们头上去,专门整治他们。”
“不过,”陈师爷说,“这一下要碰到一些本县的硬牌子,本来是他们赚钱的买卖,倒弄得来
要他们蚀财,他们要叫喊,要抗捐不交。”
“我们顶住跟他们干,最多砸了县太爷这把交椅。”张牧之说。
深谋远虑的陈师爷说:“你一拿王法整他们,他们会暗地去上边告状。所以要去上边找个说
得起话的靠山才好。”
他们商量了一阵,决定由张牧之和陈师爷赶到省里去一下,公开说的是去要求减少爱国捐
数目,其实是去用钱打通门路,拜省上一个最有势力的刘总舵把子的山门。多亏陈师爷的门道
多,几下就打通了。这位总舵爷,也乐得收这种县太爷当门生,随时三千五千地得点孝顺钱,
也要得。他们还把这笔捐要采取随田粮附加征收的好办法,向省田粮总局打了一个招呼,对方
哼呀哈的,没有说什么。
他们回来以后,张牧之本来想召集本县有田有粮的大粮户开会,特别是把黄大老爷请来,
宣布上级的指示。陈师爷却劝张牧之先通过“民意”了再办。
“什么民意?”张牧之问。
“就是县参议会,这是民意机关。他们要不通过,你搞起来费力些。”陈师爷说。
“民意机关”,这个词我们大概都熟悉,听说不知道是哪一年,当权的国民党忽然想起了他
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要提前结束训政时期,不想再把老百姓老这么训来训去了,
宣布要“还政于民”了。于是,从上到下都要建立“民意机关”,这个民意机关就是各级的参议会。
这个参议会的参议员要层层选举,说是要把那些代表人民意志的人选举出来。哪个地主豪绅不
想去代表一下民意呢?这可是名利双收的事。于是民主政治的好戏上演了。选举的时候,可热
闹了。有公然贿赂的,有公开造假票的,有用油大来换票的,有用枪炮来抢票的,争得一塌糊
涂,抢得一塌糊涂,还打得一塌糊涂,到底成立了县的民意机关参议会,而且一致选举黄
大老爷当了县参议会的议长。参议员们是些什么人可想而知了。这的确是一个代表地主老财们
的有权威的机关,什么事你要通过它一下,就容易行得通。所以陈师爷劝张牧之要通过一下“民
意”。
张牧之问:“他们要不通过,怎么办?”
陈师爷笑一笑说:“这也不要紧,国民政府有规定,参议会只是咨询机关,没有权力捆住政
府的手脚的。参议会不通过,政府一样干。国民党那个中央政府,历来就是这么干的。”
哦,原来还有这一条,国民党“民意”的把戏原来不过如此。谢天谢地,有这一条就好办。
在这一点上,张牧之硬是拥护国民政府对于民意机关的权力限制。
于是,张牧之请黄大老爷召开县参议会。他亲自到会宣布上级的征收爱国捐五万元的通知。
并且发表堂皇的演说,说这是为了江西打共产党,战事所需,一分钱也不准少,随田粮附加,
限期交清,否则以贻误军机论罪。
“好硬气!”大家吓得倒吸了一口气。
“看来这回事情要烫手。他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你就莫奈何。”
“这个后生恐怕有后台吧,不然怎么这么硬。”有的人又担心说。
“说得好听罢了。只要他把钱一装腰包,就会‘水’了。”有的人根本不相信有见钱不抓的县太
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