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4)

作者:蒋焱兰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7

|

本章字节:8584字

根据这种说法,那么谢灵运就成了讥讽和攻击朝廷的罪大恶极的人,朝廷自然要缉拿。而谢灵运觉得很冤,就拒捕反抗,后来兵败被杀。一代诗人却因诗被曲解而亡,诚为可惜。


谢朓作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字玄晖。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有诗名,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现存谢朓诗二百多首。


谢朓是“永明诗人”的代表。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诗人”是写“永明体”的诗人,“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


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谢朓在当世就享有盛名。


谢朓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他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他浮沉于政治旋涡之中,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常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于宦途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中写道: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鸪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这首诗正表现了谢朓这种彷徨的心情,诗中的景物也因此笼罩了凄凉的气氛。


自从随府赴荆州以后,谢朓的诗歌创作有了新的开拓,特别是经历了政治风波,出任宣城太守以后他的诗歌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表现山川之美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还创作了诸如《赛敬亭山庙喜雨》《赋贫民田》等诗歌,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谢朓一生游宦于诸王府邸之间,也写了一些“颂帝功”“颂藩德”的应命之作。这类作品也常常通过景物来表现颂扬之意,如《随王鼓吹曲十首》中的《入朝曲》说: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这既是一曲颂歌,也是一幅壮丽的图画。不管是何种情感意趣,都可以借山川景物来表现,而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朓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谢朓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的诗歌创作正是贯彻了这一审美观点。要达到“圆美流转”,声律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把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因此他的诗音调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


谢朓的五言诗,较早地运用了《四声谱》的成果。他深有体会地说:


“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的诗善于摄取自然景色中最动人的瞬间,以清俊的诗句,率直地道破自然之美。


如《游东田》中的诗句: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再如《和徐都曹出新林渚》中的诗句:


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再如《治宅》中的诗句:


辟馆临秋风,敞窗望寒旭。


风碎池中荷,霜剪江南绿。


在盛唐五言诗出现之前,这些都可以说是诗作中的上品了。


建武二年(495)夏日,谢眺出任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实现了他“凌风翰”,“恣山泉”的愿望。他既舍不得放弃衮衮公服,又想远离血的现实,只得追求一种“仕隐”的境界。在《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如上诗句就是谢朓上述矛盾心理的显现。


在宣城任职期间,谢朓将他的诗歌创作推向了数量和艺术的高峰。流传至今的诗歌,大多是宣城时期流传下来的。所以谢朓又被后人称为“谢宣城”。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被人们论为独步之作: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


此诗写于作者离京赴任途中,抒发了他登上三山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引起的思乡之情。另外,谢朓的短诗也很出色,耐人咀嚼,富于民歌风味。


如《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想君此何极!


又如《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还有《同王主簿有所思》《铜雀悲》《金谷聚》等篇,都是遣词自然、音调和谐、感情含蓄的佳篇,收到了小中见大、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这类小诗,对后来的五言绝句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谢朓在西邸创作的诗歌,题材比较狭窄,除了游宴应酬之外,就是咏物,如《咏风》《咏竹》等。这类咏物诗虽略有寄托,但主要是求其形似。还有不少是模拟汉魏晋宋的乐府民歌。这部分作品虽然不曾反映重大的社会内容,但表现闺情,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南北朝时的沈约十分欣赏谢朓的五言诗,他盛赞道:“二百年来无此诗也。”萧衍在称帝后还追慕不已,说谢朓的诗“三日不读,便觉口臭”。名重一时的刘孝绰也很推崇谢朓,他“常以谢诗置几案间,动静辄讽味”。所以,谢朓的五言新诗,是“永明体”的旗帜,而谢朓更是南齐诗人的“冠冕”。


《敕勒歌》——大草原的亘古绝唱


鲜卑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北史·高车传》说“其人好引声长歌”,“男女无大小,皆集会……歌舞作乐”。他们有一次盛会曾经集合了几万人“大会走马,杀牲游,歌吟忻忻(欢喜快乐)”。正因为他们具有这般的文化音乐之风,才产生了《敕勒歌》这样的杰作。其歌云: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原是鲜卑族的民歌。鲜卑族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中的一个强大的民族,在秦、汉时称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敕勒(铁勒),因他们造的车“车轮高大,辐数至多”,所以又被称为高车。主要居住在大漠南北,即今蒙古草原。阴山,在内蒙古中部,是西起狼山,中经大青山至南部的凉城山、东部的大马群山,长约1200公里的山系。


敕勒歌的语言,根据《乐府广题》的记载,“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这就说明,敕勒歌曾经在鲜卑族人民当中流传过。鲜卑在东汉以后由今东北地区迁居匈奴原来居住的蒙古草原,后来的北魏王朝就是以鲜卑的一部拓跋鲜卑为主所建,他们同敕勒一样,以游牧为主,养殖牲畜,衣皮食肉,住穹庐。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一部分鲜卑人南迁。所以,当东部敕勒于公元429年归附北魏以后,敕勒与鲜卑在漠南杂处。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与相似的经济条件下,鲜卑人自然很快喜欢上了敕勒歌。


敕勒川即指鲜卑族活动的阴山下面的平川。鲜卑族人民在这里从事畜牧业生产,养殖牛、羊、马、驼,逐草游牧,衣皮食肉,喝奶饮酪,住穹庐(用毡子做成的圆顶帐幕,发展到后来,就成了蒙古包)。蒙古草原非常辽阔,一望千里,天地相接,广袤无垠,而且水草丰美,自古以来就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地,殷商的北狄,秦汉的匈奴、丁零、鲜卑,魏晋南北朝的敕勒,这些游牧民族都曾在这里住穹庐,逐水草而生活。


公元6世纪时,北魏分成相互对立的东魏和西魏。546年,东魏丞相高欢率领军队攻打西魏的重要军事目标时受到顽强抵抗,总也打不下来。


又赶上高欢病重,只得全军撤退。这时东魏军队士气比较低落,对方又乘机散布高欢已经死了的谣言,更弄得军心涣散。


高欢对大将斛律金说:“早听说将军会歌唱,给大家唱一支吧!”斛律金明白主帅的意图,就用鲜卑语唱起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他手下的士兵又多是这一带人,于是大家都跟着唱起来。高亢的歌声此起彼伏,传遍整个营寨,士兵们情绪顿时都很激昂。高欢亲自和声而唱,慷慨激越,涕泪俱下。高欢抓住这一机会,顺利地完成了撤退的军事行动。


高欢和斛律金的东魏是以鲜卑族和汉族共同组成,但以鲜卑族为主的王朝。高欢是鲜卑化了的汉人,能说汉语和鲜卑语,自称鲜卑人。斛律金本是敕勒人,也鲜卑化了。所以,高欢让他唱敕勒歌。斛律金并不识字,敕勒歌当然不是他记载下来的。由汉文记载下来的敕勒歌,留下了汉族文人加工的明显痕迹。


江淹写诗后不如前


南北朝时梁朝的著名文学家、诗人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人,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江淹的祖父是江耽,父亲江康之,南沙令,雅有才思。江淹小的时候家中贫寒,经常受人欺凌,他便发愤读书,后来成为了非常有名的少年才子。史载他6岁的时候能写诗。江淹13岁的时候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


20岁左右的时候,江淹教宋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


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的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


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采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今福建浦城)令。江淹的许多代表作品都写于被贬期间。宋顺帝升明元年(477),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